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輸電線路成果

輸電線路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06 02:23:40

A. 配網設計、輸電線路電氣設計、變電設計,哪個比較好

其實沒有哪一個比較好。

輸電線路設計:首先是很累,測量的時候滿山跑,然後線路設計的靈活性很強,不同的人設計出

來的可能差別很大,內容牽涉力學比較多,電學的反而少,所以你學繼電保護的可能要花更多的

時間適應。

變電設計:土建部分就類似一般的建築設計,靈活性也強,主要牽涉力學。電氣部分邏輯性很

強,對技術要求也高,相對比較死板,不過知識更新很快,各種新設備變化很快,不過萬變不離

其中,牽涉的內容也大多是電學。變電設計多數時候都在辦公室,相對較輕松。

配網設計:基本上就是縮水版的輸電設計加少量變電設計的內容,設計深度也較淺,經驗很重

要,還有就是要細心。

至於技術好還是設計好,這個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兩個根本就是一體的,設計是最容易學技術

的。樓上可能把技術和技能搞混了,技能才是動手方面的。

B. 合肥供電公司的主要成就

為更來好地服務於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自合肥供電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快電網建設,進一步完善電網結構。2009年,共完成主網建設改造投資17.2億元。截至目前,合肥供電公司公司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不含三縣)62座,其中:500千伏2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47座。形成了以500千伏為輸電主網架,220千伏雙環網、110千伏東、西環網運行的電網網架結構,輸電線路總長1961.2千米,220千伏、110千伏電網基本滿足「N-1」准則。城市中低壓配電網10千伏公用配電變壓器5840台,總容量324萬千伏安,10千伏公用線路415條,10千伏客戶專用線路90條,配網線路總長度2675千米。

C. 江秀臣的成果與獲獎

城市復電網電災防治關鍵技術與應制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諧振接地的新原理、新方法與成套技術,中國電力科技進步三等獎;
電力系統安全保障技術,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輸電線路多功能在線狀態監測系統,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軌道交通安全運營若干關鍵問題技術研究及應用,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參數法消弧線圈自動調諧及接地選線成套裝置,中國高校科技進二等獎。
創新性學術成果
掌握局部放電UHF感測器、信號處理、定位演算法、狀態評估核心技術;
在輸電線路感測器、狀態參量選取、動態輸送容量、狀態評估計算方法、特徵值與設備狀態關系模型等;
在變電站全站監測和風電場設備監測的圖像處理、局放定位、分布式測溫,分布式感測器與物聯網,無線自組網等。
開發成功變壓器、GIS 智能組件。
上述各類成果在電力公司獲得較多應用,與許多製造廠家簽署轉讓或配套協議。近幾年主持和參與國家級項目6項,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5項,教育部人才計劃項目1項。承擔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及各類企業項目50項左右。發表論文超過100篇,其中SCI、EI論文50餘篇。

D. 輸電線路電氣設計常用的設計軟體是啥啊還有做配網設計常用的軟體是啥

廣州超人20KV及以下配網設計軟體就很不錯,獨立自主的繪圖控制項(不會使客戶牽涉到CAD正版的版權問題),有圖模塊,自動出桿塔組裝圖,導入CAD圖、導入GPS數據、快捷設計、批量修改、集成了設計系統與概預算系統,設計成果可以生成工程信息、地形設置、土方計算、跨越設置,物料清單,最後一鍵出造價。

E. 中外關於超高壓輸電線路施工標準的差異化分析,國內有研究成果嗎

現代輸電系統中,總的趨向是向著大容量、高電壓、遠距離的方向發展。新的高電壓、大電網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它同時也帶來了潛在的威脅,使系統的動態行為變得更為復雜。超高壓系統的發展,對繼電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繼電保護工作者也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如超高壓輸電線路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點會對繼電保護裝置帶來很不利的影響,而超高壓線路傳輸著強大的功率,若繼電保護不正確工作,將造成巨大損失,影響范圍很大,後果非常嚴重。
1超高壓輸電線路保護工作中的影響因素
1)L/R值大。線路故障時,短路電流中除了穩態基波分量外,還包含有衰減的非周期分量,也稱為直流分量。直流分量的初始值大小與故障瞬間的初相角有關。在電壓過零瞬間短路時,直流分量最大;而在電壓達最大值瞬間短路時,直流分量接近於零。直流分量按時間常數τ=L/R的指數規律衰減。τ值越大,衰減越慢;τ值越小,衰減越快。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導線截面加大,電阻下降,L/R值一般比較大。所以在超高壓輸電線路上發生故障時,因為L/R比值大,使得短路電流直流分量衰減時間常數τ較大而延長了短路暫態過程,使短路電流偏移到時間軸的~側,將影響相位比較式保護和距離保護的正確工作。
2)分布電容大。超高壓輸電線路一般採用分裂導線,分布電容大,分布電容電流就大。如500kV線路的正序分布電容為0.013μF/km大的分布電容給繼電保護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①在正常運行中,安裝於線路兩端的繼電保護的測量電流等於負荷電流與電容電流之向量和,這樣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相位差,致使比較兩側電流相位的保護有可能誤動作;②線路外部故障時,電容電流不僅使得兩側故障分量的相位改變,而且幅值也發生變化,增大了方向保護和相位比較式保護發生誤動作的可能性;③線路發生故障時,分布電容儲存的電能沿線路放電,會產生高次諧波。因為分布電容的容抗大於線路的感抗,所以諧振頻率會高於工頻。若故障發生在電容儲能最高時,高次諧波的幅值就達到最大值。在實踐中發現,高達1.5MHz的高頻電流,持續時間達幾個毫秒,影響了快速保護的正確動作;④分布電容大,會使單相故障切除後,非全相運行過程中潛供電流增大,從而延長了故障點的滅弧時間,進一步導致單相重合閘時間過長,降低了成功率。
3)負荷重。超高壓遠距離輸電線路傳送的功率大,所帶的負荷重,一般正常運行時就工作在穩定極限附近。一旦遇到擾動,容易發生系統振盪。為保證線路正常輸送大功率,又不至於在外部故障時引起系統振盪,主要的手段是快速切除故障,這就對線路斷路器和繼電保護裝置的動作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並聯電抗器。超高壓線路兩端的並聯電抗器,目的在於補償線路分布電容,限制過電壓,減小單相重合閘過程中的潛供電流。在有並聯電抗器的線路上發生故障時,其暫態過程除受基本直流分量影響外,還受電抗器產生的附加直流分量的影響。電抗器等值阻抗時間常數很大,因此,附加直流分量比基本直流分量衰減得更慢。當並聯電抗器接於線路側時,線路故障切除後,分布電容和電抗器將產生數秒鍾振盪衰減放電電流,影響本線路保護和重合閘工作,並對相鄰線路產生干擾。
5)串聯電容補償器。超高壓線路串聯補償電容,是提高系統穩定和輸送容量的有效措施。但串聯電容也給繼電保護帶來了一系列困難問題。①串補電容改變了線路阻抗按長度增減的比例關系,致使本線路或相鄰線路的距離保護阻抗元件、方向元件不能正確動作;②系統發生振盪時,串聯補償電容器可能不對稱擊穿,相當於發生縱向不對稱故障,在振盪電流中附加了各序故障分量,使距離保護等不能正確判別而發生誤動作。
6)線路不換位。由於經濟和技術原因,超高壓線路常常不換位,致使三相線路參數不對稱,線路正常運行時就有較大的負、零序電流。特別是在平行線路上,若有的線路換位,有的不換位並裝有串補電容時,因其抵消了大部分電抗後,使不對稱程度更加嚴重。因此,在有串補電容的不換位線路上,負、零序電流加大,並在並聯線路中形成環流,影響各平行線路保護的正確工作。
7)電壓互感器的影響。在超高壓線路上,一般採用電容式電壓互感器。與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相比,此種互感器手暫態過程影響大,不能迅速准確地反應一次電壓的變化。當線路故障一次電壓下降到零時,二次電壓需經過20ms左右的時間才能下降到額定電壓的10%。產生二次電壓誤差的原因,主要是電壓互感器迴路中的電容所致,電容量越大,電壓衰減越慢,誤差也越大。由此可見,此種電壓互感器的誤差是不可忽視的,這將直接影響反應電壓量變化的保護的正確快速的動作。特別是在保護區末端故障時,將導致保護范圍的變化。
8)電流互感器的影響。超高壓線路故障是短路電流大,暫態過程中的直流分量和附加直流分量衰減很慢,致使電流互感器鐵芯嚴重飽和,傳變能力變壞。二次電流的相位和幅值誤差增大,使反應短路電流幅值和相位的保護都受到影響。
超高壓輸電系統多採用環形接線或二分之三接線方式,斷路器和線路不再是一一對應關系。線路內部故障時,要求同時跳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相關斷路器,故保護裝置通常接於兩組斷路器CT的「和電流」上。並聯運行的兩組CT,若飽和時間不同,外部故障時可能流出差電流,引起保護的誤動作,因此,要十分注意接於同一種保護的兩組CT暫態特性的一致性。
2超高壓輸電線路繼電保護配置的原則
超高壓線路的繼電保護必須滿足可靠性、選擇性、快速性和靈敏性的要求,而且比一般線路要求更高。對保護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證正常運行時不誤動作,線路故障時不發生拒動。
為了防止保護裝置誤動作,保護裝置本身應選擇可靠的工作原理、使用精良的工藝技術、採取有效的抗干擾措施等,還應在保護裝置內部或外部增加必要的監視和閉鎖措施。
為了防止保護裝置拒動,應採用保護「雙重化」配置原則。一條線路除配置兩套不同原理的主保護外,還應配置比較完善的後備保護。
3結束語
總之,超高壓輸電線路正處於大力發展階段。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出現帶來了一些新的系統技術問題,包括一些過去不為人們重視的問題也會隨之出現系統規模的擴大、電壓等級的升高、快速控制的引入等,都會使電網過電壓、電壓崩潰、惡性連鎖反應造成大面積停電的問題更加突出,對保護工作人員而言,引出了許多新課題。對這些新課題加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

F. 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取得哪些進展

1972年6月6日,龍羊峽——天水——關中的33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建成投產,這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在高壓輸電領域的最高建設水平。對之後中國輸電線路電壓升級提升情況,張國寶介紹說,1981年通過全套引進的設備和技術,中國建成了第一條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即河南平頂山到湖北武昌線路。3年後,在對國外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中國建成了第一條自行設計、建造的元錦遼海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即從元寶山電廠經錦州、遼陽到達海城的線路。1989年,中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葛洲壩至上海的葛滬直流建成投入使用。之後輸電等級穩步提升。2005年,達到750千伏;2009年建成投運第一條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中國電網大踏步邁進特高壓時代。

中國電力科技工作者以踏實進取的創新精神,不斷實現中國特高壓技術的新突破,贏得一個又一個榮譽,特別是「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兩大創新成果,分別摘得2012年和2017年的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電網企業在特高壓、智能電網、柔性直流輸電、大電網安全控制、新能源並網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果,獲得一大批專利和科技獎項。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全文

與輸電線路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