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制度設計成果

制度設計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05 15:46:31

⑴ 制度該如何設計

制度設計要從四個方面考慮:
1、預見性——考慮的問題要全面;
2、針對性——涉及的內容要准確;
3、可行性——實施過程便於操作;
4、約束性——各個環節嚴密閉合。

⑵ 系統設計階段的工作成果是什麼

系統設計階段的成果是給出成功程序設計說明書和系統設計報告,為實施報告,為系統實施階段的工作提供工作方案。

⑶ 如何設計出有效的制度

制度的話都是人為來進行定奪的,這些制度用來約束人們在工作或者是執行某項東西時的約束和管教作用,所以如何建立和設計出有效的制度,關鍵是要看這項制度是否更好地考慮到所約束的人和相關的環境,結合於以上方面來設計制度才能讓制度發揮它的作用。但是制度也不能因為人性化而失去了它最本質的作用。

⑷ 什麼是制度設計

是一本書名

內容提要:
一直以來,政策學者十分關注對政府可以用來實現其目標的各種基本工具或用具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從最初的歸納性創建有關通用性工具的廣泛列表以供政策分析者使用,轉移到對工具的各組成元素的更節劍的、但仍然有用的規范的發掘努力上。從通用性工具到完全規范化政策的轉移,需要設計者不僅僅了解基本的組成元素。例如,使外部性內部化的庇古稅至少應該規定該稅收適應的稅基和稅率,以及征稅所依賴的行政性工具,等等。設計者也許要設定用以指定這些細節如稅基、稅率的准則,而不是直接地規定它們。這些規則和規格的創建就可以看做是制度設計。我期望政策分析者通過更好地理解制度設計是這個問題的最初原動力,從而能夠知曉如何制定出更有效的政策。
但是,你很快就會發現,這項工程涉及到社會科學的諸多領域。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依賴於其嵌入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這些背景因素提供了一種為制度設計提供機會和製造障礙的現有制度環境。對制度設計的根本性理解需要有關制度和制度變遷的理論。近年來,隨著社會學者對制度的興趣復燃,不斷涌現出了大量的可能的理論來源。
本書的貢獻者利用各種資源來確認理解制度設計的意義。盡管它在實際應用方面的貢獻遠不如我原先預期的那樣大,但我仍然認為,無論對政策分析者還是制度經濟學領域的學生業講,它提供了某些有價值的東西,並邁出了比較謹慎的一步。
[編輯本段]目錄
企業理論:合同論視角的回溯(代譯者序)
前言
第一章 制度設計:概述
1.1 引言
1.2 制度研究的議程
1.3 公共政策和制度設計
1.4 結論
第二章 制度設計:代理理論的角度
2.1 引言
2.2 基本模型和承諾問題
2.3 隱藏行動和風險分擔
2.4 額外信息的價值
2.5 團隊生產
2.6 結論
第三章 購者自慎:制度、合同和俄羅斯的商品交易所
3.1 引言
3.2 新制度主義和合同強制執行
3.3 蘇聯和俄羅斯的商品交易所
3.4 制度設計與合同
3.5 第三方強制執行
3.6 制度和可信的承諾
3.7 俄羅斯交易所的現狀
3.8 結論
第四章 制度的理性選擇理論:對設計的意義
4.1 引言
4.2 有變化的重復博弈及其對制度設計問題的適用性
4.3 制度中的合用:重復的囚徒困境博弈
4.4 制度中的協調:性別戰博弈
4.5 更復雜的模型:變化和交流
4.6 更復雜的模型使博弈適合於真實的政策問題
4.7 結論
4.8 附錄:有變化的重復博弈的正式模型
第五章 制度設計中的慣例和規范
5.1 引言
5.2 慣例、習慣和文化
5.3 規范、品德和團體
5.4 規范的闡述對制度設計的意義
5.5 結論
第六章 貿易糾紛的解決制度:加拿大——美國自由貿易協議的案例
6.1 引言
6.2 糾紛解決制度和貿易政治
6.3 FTA下的糾紛解決制度結構
6.4 NAFTA下的小組審議議程
6.5 結論
第七章 制度設計的兩種慣例:對話和決策
7.1 引言
7.2 理性和設計的概念
7.3 道德前提和制度
7.4 制度設計的兩種慣例
7.5 結論
第八章 政策網路系統和治理
8.1 引言:制度主義和網路系統
8.2 政策網路系統:主要特點
8.3 戰略治理
8.4 網路系統管理和重建的方法
8.5 結論

⑸ 成果設計是什麼

你好成果設計
看出自於和人口中,成果可區分大小,也可看為生命
成果設計
就是專說我們沒個屬人做什麼事都要有個
規劃
對所做的事都要有個了解
有個認知
,我們每走一步
都要去考慮

這個就為
成果設計
就像沒個人都想擁有很多財富
可是這個財富怎麼來
自己卻沒有一個可靠的認識
所以當我們有了
成果的夢想實我們就要
為之
做一個
有效的
成果設計
然後我們按照自己的
步驟一步一步去完成它
這就是成果設計

⑹ 組織結構設計的成果有哪些

一、企業組織結構內部的不協調會從以下幾方面表現出來:1各部門間經常出現沖突;2存在過多的委員會;3高層管理部門屢屢充當下屬部門相互間沖突時的裁判和調解者;4組織結構本身失去了相互協調的機能,全靠某個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權威來協調.企業結構整合的過程:1擬定目標階段2規劃階段3互動階段4控制階段.狹義人力資源規劃:是特指企業人員規劃.按照年度編制的計劃主要有:1有員配備計劃.2人員補充計劃.3人員晉升計劃.廣義的:除了上述三種人員計劃之外還包括:1人員培訓開發計劃;2員工薪酬激勵計劃;3員工職業生涯激勵計劃;4其它計劃.組織結構設計的程序:1分析組織結構的影響因素,選擇最佳的組織結構模式(1企業環境。2企業規劃。3企業戰略目標。4信息溝通);2根據所選的組織結構模式,將企業劃分為不同的、相對獨立的部門;3為各個部門選擇合適的部門結構,進行組織機構設置;4將各個部門組合起來,形成特定的組織結構;5根據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組織結構。部門結構不同模式的選擇:1以工作和任務為中心來設計部門結構,包括直線制、直線職能制、矩陣結構(任務小組)等模式。優點:是具有明確性和高度穩定性。缺點:就是組織中的每一個人往往只了解自己的工作和任務,很難了解整體的任務並把自己的工作和它聯系起來。2以成果為中心來設計部門結構,通常為事業部制和分權制結構模式.3以關系為中心來設計組織結構,是將其他組織設計原則加以綜合應用.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程序:1組織結構診斷([1]組織結構調查,主要資料有:①工作崗位說明書;②組織體系圖;③管理業務流程圖.[2]組織結構分析,①內外環境變化引起的企業經營戰略目標的改變: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職能?哪些原有職能需要加強?哪些陳舊職能可以取消或合並?②哪些是決定企業經營的關鍵性職能?明確後應置於組織結構的中心地位.③分析各種職能的性質及類別.[3]組織決策分析,①決策影響的時間;②決策對各職能的影響面;③決策者所需具備的能力;④決策的性質.[組織關系分析]).2實施結構變革([1]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徵兆,①企業經營業績下降②組織結構本身病症的顯露③員工士氣低落,不滿情緒增加,合理化建議減少,員工的曠工率,病假率,離職率增高等.[2]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方式:①改良式變革②爆破式變革③計劃式變革.[3]排除組織結構變革的阻力,措施:①讓員工參加組織變革的調查,診斷和計劃,使他們充分認識變革的必要性和變革的責任感②大力推行與組織變革相適應的人員培訓計劃,使員工掌握新的業務知識和技能,適應變革後的工作崗位③大膽起用年富力強和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從組織方面減少變革組力).3企業組織結構評價.企業組織結構的整合:最常用的組織結構變革方式,是一種計劃式變革.依據—按照整分合原理.結構整合主要在於解決結構分化時出現的分散傾向和實現相互間協調的要求.

⑺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扎緊制度籠子,強化制度執行你認為成效如何

成效很不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陳出新,並以讓人矚目的執行力不斷發威。全面從嚴治黨利器日漸齊全,一些新手段、新措施、新制度的運用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從制定中央八項規定,到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從修訂出台《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到出台《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在近4年的時間里,中央出台或修訂的黨內法規超過50部,超過現行150多部中央黨內法規的三分之一。一部部黨內法規,既體現出黨中央管黨治黨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實踐,也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制度保障。

(7)制度設計成果擴展閱讀

2015年10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出台。兩部黨內法規重點針對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黨員和黨員領導幹部在廉潔自律和遵守紀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將十八大以來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以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正「四風」等實踐成果上升固化為紀律條文,實現了堅持高標准與守住底線的統一。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緊緊抓住落實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嚴肅責任追究,先後對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等進行問責。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共對4.5萬余名黨員領導幹部進行了問責。實踐中,各級黨委、紀委還運用通報曝光、調整領導班子、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等多種方式,創造了問責工作的新經驗。

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扎緊制度籠子,強化制度執行。你認為成效如何

較好。

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依規治黨與以德治黨相統一,不斷扎緊扎密扎牢制度的籠子。

四個偉大中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根本保證。黨的十九大之後,要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勝利,解決黨內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必須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全面從嚴治黨成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根本要求、根本路徑,進而是引領偉大斗爭、偉大事業、最終實現偉大夢想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8)制度設計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按照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總要求,強調制度的系統性。科學制定規范權力運行、預防腐敗和職務犯罪的規范和制度。設計制度運行監督制約性,做到監督制約的全覆蓋,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制度設計要合理,從實際出發,進行科學論證。建立健全制度,既保證制度可行,又要適應現實需求,並有一定的前瞻性。另外還要根據背景、條件、形式的不斷變化,不斷、及時地進行修正、補充和完善。

⑼ 簡述工藝流程設計的成果是什麼

答:工藝流程設計的成果主要有:1、工藝流程圖(包括方框流程圖、方案流程圖、工藝物料流程圖和帶控制點的工藝流程圖、管道儀表工藝流程圖(PID)等);2、表格,如工藝設備一覽表等。

閱讀全文

與制度設計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