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夥財產份額轉讓的規定
有關合夥財產份額轉讓的規定主要有下列內容:
《合夥企業法》對合夥人財產份額的轉讓根據轉讓對象的不同即是向合夥人轉讓以及向合夥人之外的其他人轉讓作了不同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對其構成要件也應當作不同的認定。
1、合夥人向其他合夥人轉讓其財產份額。這種轉讓包括合夥人將其財產份額全部轉讓和部分轉讓兩種,由於在這種情況下,財產份額轉讓後不會導致合夥人的增加,也不會有新的人加入到合夥企業之中,不會破壞原有的合夥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合夥企業法》規定僅需要通知其他合夥人,而不是必須經過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所以,判斷合夥人將其財產份額轉讓給其他合夥人的有效要件是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簽訂財產份額的轉讓協議,而不是其他合夥人的一致同意,但是一般認為,在通知其他合夥人之前,不得以轉讓協議為由對抗其他合夥人。
2、合夥人將其財產份額轉讓給其他合夥人以外的第三人。無論是合夥人將其財產份額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其他合夥人以外的第三人,都需要經過其他合夥人的一致同意方可能生效。因為此時將導致合夥人的增加即第三人加入到合夥企業之中,合夥的信任關系受到影響,可能影響到合夥企業存在的重要基礎。但是,根據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合夥人對此種情況可以作出特別約定,《合夥企業法》也明確,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可以作為合夥人向第三人轉讓其財產份額的特殊生效情形。如合夥協議約定只需要經過其他合夥人過半數同意或者超過2/3以上同意即可以生效等,此時即應當以合夥人之間的特別約定來確定合夥財產份額轉讓的效力。
3、合夥人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合夥人的優先購買權,是指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第三人轉讓其合夥企業財產份額時,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受讓的權利;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賦予合夥人的優先購買權,從法律效果來講,是將其受讓合夥人出讓財產份額的順序處於優先於合夥人以外的第三人的位置。在司法實踐中,也可能會出現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合夥人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情形,此時,一般認為可以參照《公司法》第72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轉讓股權時行使優先購買權的規定,可以按合夥人實繳的出資比例確定可以優先受讓的比例。但是,根據法律規定,在處理合夥人優先購買權時,應當首先尊重合夥人的特別約定,如果合夥人在合夥協議中有特別約定的,則應當按其特別約定處理,如合夥協議中可以排除其他合夥人的優先購買權等。
4、以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出質的處理。合夥人可以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向其他債權人設定權利質權,但是由於質權的設立可能導致其財產份額的轉讓(如在主債務不能履行時),所以《合夥企業法》對以合夥財產份額出質作出了限制性的規定。即合夥人以其財產份額出質,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未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其行為無效,由此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行為人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 什麼是普通合夥人轉讓投資份額的規定
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和投資份額時,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和投資份額時,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而合夥人之間轉讓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和投資份額時,則應當通知其他合夥人。
3. 合夥企業轉讓份額和轉讓股權有什麼區別
您好
二者說的都是權利份額轉讓。只是財產份額用於合夥企業,股權轉讓用於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一般用股份轉讓。需注意財產份額不是指特定的財產轉讓而是整個合夥企業的權利份額。
合夥企業中的轉讓財產份額,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類似,也分為內部轉讓和外部轉讓。內部轉讓即合夥人向其他合夥人轉讓其財產份額包括合夥人將其財產份額全部轉讓和部分轉讓兩種。
這種情況下,財產份額轉讓後不會導致合夥人的增加,也不會有新的人加入到合夥企業中,不會破壞原有合夥人間的信任關系。《合夥企業法》對此規定,僅需要通知其他合夥人,而不是必須經過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所以,判斷合夥人將其財產份額轉讓給其他合夥人的有效要件,是轉讓人與受讓人之間簽訂財產份額的轉讓協議,而不是其他合夥人的一致同意,但是一般認為,通知其他合夥人之前,不得以轉讓協議為由對抗其他合夥人。
《合夥企業法》第23條: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24條:合夥人以外的人依法受讓合夥人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的,經修改合夥協議即成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依照本法和修改後的合夥協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第73條:有限合夥人可以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
有限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但應當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夥人。
因為此時將導致合夥人的增加即第三人加入到合夥企業之中,合夥人的信任關系會受到影響,可能影響到合夥企業存在的重要基礎。但是,根據民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則,合夥人對此種情況可以作出特別約定。
《合夥企業法》中明確規定,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可以作為合夥人向第三人轉讓其財產份額的特殊生效情形。如合夥協議約定只需要經過其他合夥人過半數同意或者超過2/3以上同意即可以生效等,此時即應當以合夥人之間的特別約定來確定合夥財產份額轉讓的效力。
4. 股東內部轉讓份額行為是有效的嗎
合夥企業內部股權轉讓的限制條件:
公司應當依法成立;
出讓人依法取得股東資格;
取得股權程序合法。
有限公司股權轉讓規則:
不管怎麼樣,股東只要想轉讓股權,沒有可以阻礙的因素。
72條最後一款「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正確理解:法律賦予了公司自由處理內部事務的權利,公司章程可以約定很多股東之間的權利義務,但這些約定也有總的前提,即,不能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和法律原則。
公司法的原則是意思自治,國家法律對公司的設立、經營等活動採取自我治理優先的原則,只要沒有逾越法律基本界限,當事人股東之間的約定受法律保護。
公司章程另有規定,不能違反國家對鼓勵經濟發展,公司股權自由流動促進市場主體活力的原則。所以,章程的規定可以嚴於公司法,也可以寬松,在章程中對該類事件沒有規定的,再尋找公司法的約束力。
針對股權轉讓的問題,章程可以約定「對外轉讓須經其他全體股東同意」,這就比公司法嚴格多了;也可以規定「對外轉讓須經其他1/4股東同意」,這又比公司法寬松得多;還可以約定「其他股東沒有優先購買權」。
章程均為限制性條款,具有法律效力,是符合公司法立法本意的,也符合有限公司在經濟活動過程中時刻保持公司穩定性和經營活力的要求。
如果公司章程禁止了股東對外轉讓股權的權利,那麼當股東不想繼續參股時,公司其他股東又不願受讓,勢必將限於一個人為的公司僵局,股東的權益無法收到保障,將會行使其他訴權對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進行訴訟,極易導致公司經營陷入不穩定狀態。
立法本意也重點關注於公司的經營運作穩定發展,靠公司章程的認為約定禁止股東的合法權利並不現實。
股東對外轉讓股權,公司章程可以限制,但不可禁止。
5. 有限合夥人和普通合夥人對外轉讓財產份額,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嗎(cpa,經濟法,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人對外轉讓財產份額時,有限合夥企業的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普通合夥人對外轉讓財產份額時,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所以普通合夥人還得看合夥協議。
6. 關於有限合夥企業中,有限合夥人對外轉讓份額的問題
《合夥企業法》除了極個別的強制性條款必須無條件執行外,大部分條款包括你說的對外份額轉讓的問題,都是首先承認合夥協議的效力,合夥協議有約定的要依照合夥協議的約定。
7. 合夥份額如何轉讓
合夥人享有的合夥份額可以依法進行轉讓,根據受讓人不同,可分為內部轉讓與外部轉讓。合夥份額的內部轉讓,是指合夥人之間轉讓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部分財產份額,轉讓時應當履行通知其他合夥人的義務。合夥份額的外部轉讓,是指合夥人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下,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部分財產份額。在外部轉讓情形下,受讓合夥企業財產份額的人通過修改合夥協議即成為合夥人,依法即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8. 合夥人擅自轉讓份額有效嗎
對內轉讓有效,但需要通知其他合夥人,可以不經其他合夥人同意,其他合夥人反對亦無效。
對外轉讓原則上需要經過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當然即使沒有徵得其他合夥人同意擅自轉讓了份額,根據合夥企業法規定,一般會推定第三人為善意的,擅自轉讓行為有效。對合夥企業造成實際損失的,可以向擅自轉讓份額的合夥人追償。
9. 按份共有人轉讓其份額時,其他共有人享有優先購買權嗎
現實問題
郝某與常某系男女朋友關系,兩人共同購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屋打算用來結婚,其中郝某出資30萬元,常某出資50萬元,房產證上寫明雙方享有的份額同出資比例。後因郝某與常某分手,郝某欲將房屋出售,常某願意購買郝某享有的份額,但是遭到了郝某的拒絕,雙方因此發生爭執。那麼,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律師解答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所以,常某作為按份共有人擁有在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郝某不得拒絕。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一百零一條 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10. 房產按份共有人轉讓自己的份額需要其他人同意嗎
你好:
按份共有的不動產,共有人可出賣自己的份額,但同等條件下,其他共有人有優先購買權。是需要去結合你所述的具體案情的事實經過去 判斷的。但是,到 @ 法律咨詢貼吧 裡面 可 詳問 至 房產 律-師去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