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希堂法帖是什麼體
各種字體都有。
《三希堂法帖》,全名《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弘歷敕命吏部尚書梁詩正、戶部尚書蔣溥等人,將內府所藏歷代書法作品,擇其精要鐫刻,共刻石500餘塊,今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牆間。
中國清代宮廷刻帖。刻於乾隆十二年(1747 )。皇帝弘歷敕命吏部尚書梁詩正、戶部尚書蔣溥等人,將內府所藏歷代書法作品,擇其精要,由宋璋、扣住、二格、焦林等人鐫刻而成。法帖共分32冊,刻石500餘塊 ,收集自魏 、晉至明代末年共134位書法家的300餘件書法作品,因帖中收有被當時乾隆帝視為3件稀世墨寶的東晉書跡 , 即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而珍藏這3件稀世珍寶的地方又被稱為三希堂, 故法帖取名《三希堂法帖》全名是《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法帖原刻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牆間
上古倉頡「窮天地之變,仰視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語,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後世經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隸八分)、草書、行書、真書依次演進,至隋唐,書法大盛,篆隸楷草行風行於世。王羲之、張旭、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米芾等書法方家各擅其長,引領著各種書體的發展,使書藝創作更加輝煌。
沿至清朝,滿族的書藝亦達到極盛,清帝皆長於書畫。清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帝更敕令朝臣編刻《三希堂法帖》,收藏歷代書法珍品。
《三希堂》原名「溫室」,本為乾隆皇帝讀書之所。乾隆帝在此珍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三件稀世墨寶,並時常把玩,遂以此更名。後乾隆帝敕令朝臣編刻《三希堂法帖》,收錄內府所藏魏晉以來書法家名跡,其中就包括此三珍。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稱叢帖中之巨制。完成之後,僅精拓數十本賜與寵臣。後於乾隆十七年,復從宮中藏品中再次精心挑選出歷代名人法書五卷,摹刻上石。至此,《三希堂法帖》始成完璧。至清代末年,其傳始廣。原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壁上。
❷ 三希寶貼是
分別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伯遠帖》。
❸ 三希帖都寫的什麼字
所謂「三希貼」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殉的「伯遠帖」這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的書法字貼。
1.《快雪時晴帖》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現存此帖懷疑是唐代摹本,目前尚未定論.貼縱23cm;橫14.8cm
,行書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現收藏於台北博物館)
釋文: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2.《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寶.
3行,共22字,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3.《伯遠帖》是晉王珣(350-401年)寫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游.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❹ 三希堂有哪三帖,是書法作品
乾隆皇帝得到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墨跡三種,寶愛之極,因此命其所藏之寶為「三希堂」。這三種帖成了鎮室之寶。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是臨摹版,乾隆皇帝得到就不是真跡,但是書法的紀念價值還是有的。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王獻之的《中秋帖》是宋代米芾的臨本,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王珣《伯遠帖》是真跡,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❺ 三希帖是哪三本貼
所謂「三希貼」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殉的「伯遠帖」這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的書法字貼。
希望採納
❻ 哪些書法作品被稱為三希寶帖
三希寶帖分別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和《伯遠帖》。《快雪時晴帖》是晉朝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
14.8厘米,4行,28字。《中秋帖》為東晉王獻之書紙本,縱27厘米,橫11.9厘米。《伯遠帖》是東晉王珣書寫的一封信,屬於紙本,行書,5行共47字,縱25.1厘米,橫17.2厘米。
1746年,清代乾隆帝得到《伯遠帖》,將其與《快雪時晴帖》、《中秋帖》並藏於養心殿,合稱為「三希寶帖」,並御書匾額「三希堂」,從此《三希寶帖》名譽天下,被後世學書之人奉為圭臬。
三希寶帖
❼ 三希帖指的是哪三幅書法作品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 帖》。
❽ 「三希堂」的《伯遠帖》是晉人真跡嗎
「三希堂」的《伯遠帖》,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珣書寫的一封信,紙本,行書,共5行47字。經過多代書畫收藏鑒定權威人士鑒別,該帖傳承有序,從各方面都能證實是真跡。
❾ 乾隆皇帝所說的『三希』帖指哪三件書法作品
所謂「三希貼」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遠帖」這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的書法字貼。
❿ 無價國寶「三希帖」是如何輾轉流落的它現在在誰的手裡
「三希帖」中的二希《中秋帖》和《伯遠帖》現在在故宮博物院,而《快雪時晴帖》在台灣省。作為我國的國寶,這種稀世珍寶是不允許流落到個人的手中的。只有國家有權利保管他們,他們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財富。
1951年12月27日,《中秋帖》和《伯遠帖》重新回到故宮,而《快雪時晴帖》由於台灣問題,目前仍然沒有回歸故宮,不過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回歸是早晚的事情,那時候《快雪時晴帖》也自然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