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仿生學研究成果有哪些
飛機仿生鳥
雷達仿生蝙蝠
鋸子仿生茅草
船仿生魚的胸鰭和尾鰭
骨針仿生魚刺
仿生學包括:力學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與控制的仿生等。
❷ 教學研成果如何填寫
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填寫 教師科研成果及相關信息登記統計表(近三年) 表1. 教師主持或參與課題統計表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 負責人 項目參與人 審批單位 申報時間 結題 時間 表2. 教師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統計表 序號 作者 題目 字數 刊名 刊 號 期數 發表時間 表3. 教師主編或參編著作教材統計表 序號 著作名稱 著作者及職位 出版社 書號 出版 時間 備注 註:是否為國家、省級十一五規劃教材,是否為省部級優秀教材。 表4.教師獲獎統計表 序號 獲獎項目 獎勵類別 主辦單位 獲獎時間 備注 表5.輔導學生參賽獲獎統計表 序號 獲獎項目 獲獎 學生 獎勵 類別 主辦單位 獲獎 時間 指導教師 表6. 教師參加培訓統計表 序號 培訓項目 主辦單位 培訓時間 培訓教師 表7.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統計表 序號 掛職企業 實訓內容 培訓時間 掛職教師
❸ 「仿生學」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科學家通過對大自然和動物界里發生的許多奇跡的仔細觀察,建立了一門新興的學科——仿生學。仿生學是集動物學、物理學、化學、心理學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一門獨立的邊緣科學。通過模擬動物的功能,以改進現有的和創立嶄新的機械、建築結構和新材料、新儀器和工藝研究,創造出許多適用於生產、學習和人們生活的先進技術。
飛機的出現毫無疑問是來自人們對飛禽鳥類的直接模仿,現代飛機的垂直起降,空中定懸後掉頭等諸多方面功能的實現也深受飛鳥和蚊蟲的啟發。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生物學家通過對蛛絲的研究製造出高級絲線、抗撕斷裂降落傘與臨時吊橋用的高強度纜索。
響尾蛇導彈等就是科學家模仿蛇的「熱眼」功能和其舌上排列著一種似照相機裝置的天然紅外線感知能力的原理,研製開發出來的現代化武器。
仿生學家們從螞蟻、蜜蜂等動物利用偏振光定向的本領中得到啟發,製成了用於航海和航空的偏光天文羅盤。使用這種羅盤,即使飛機在磁羅盤失靈的南、北極上空,依然能准確地定向飛行.
海豚游泳速度很快,超過現代潛艇的航速,海豚游泳快的秘密在哪裡?仿生學家發現海豚的皮膚外面的表皮薄而富有彈性,裡面的真皮像海綿一樣有許多突起,突起之間充滿了液體。這種皮膚能吸收和消除阻礙前進的水流漩渦,使水流從它表面順利通過,因而游得快
.仿生學家模仿海豚的皮膚,用富有彈性的有機材料製成一種多層的潛水艇外殼,潛水艇穿上這層人造「皮膚」,航行時阻力可減少
一半,航速提高了1倍。
變色龍渾身能變換六七種顏色。變色龍的表皮上有一個變幻無窮的「色彩倉庫」,貯藏著黃、綠、藍、黑等各種色素細胞,一旦周圍的光線、溫度和濕度發生了變化,變色龍就隨之改變體色。科學家仿照變色龍,製成了一種既能自動改變顏色,又始終與環境保持一致
的軍裝。這種軍裝用一種對光線變化很敏感的化學纖維織成的布料製成,士兵穿上這種軍裝,可以放心地從白色的沙灘上登陸,在森林
里軍裝是深綠色,在草地時又變成麻黃色。
人造衛星在太空中由於位置的不斷變化可引起溫度驟然變化,有時溫差可高達兩、三網路,嚴重影響許多儀器的正常工作。科學家們受蝴蝶身上的鱗片會隨陽光的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製成了葉片正反兩面輻射、散熱能力相差很大的百葉窗樣式,在每扇窗的轉動位置安裝有對溫度敏感的金屬絲,隨溫度變化可調節窗的開合,從而保持了人造衛星內部溫度的恆定,解決了航天事業中的一大難題。
蠅的復眼包含4000個可獨立成像的單眼,能看清幾乎360。范圍內的物體。在蠅眼的啟示下,人們製成了由1329塊小透鏡組成的一次可拍1329張高解析度照片的蠅眼照像機,在軍事、醫學、航空、航天上被廣泛應用。
螢火蟲可將化學能直接轉變成光能,且轉化效率達100%,而普通電燈的發光效率只有6%。人們模仿螢火蟲的發光原理製成的冷光源可將發光效率提高十幾倍,大大節約了能量。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熒光酶,後來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
現在有一種水底機器人,是仿造螃蟹做的,它的用處是排除水中的水雷.
❹ 唐志紅的學術研究成果
近二十年來,致力於國際經濟與貿易、產業經濟研究、區域經濟規劃及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工作。其代表作有《管理者綜合素質培訓教程》、《勞動經濟學》、《人力資源招聘·培訓·考核》、《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能本管理》、《經濟全球化下一國產業結構優化:一般理論及在中國的應用》、《西部大開發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等獨著和合著專著、工具書多部、發表論文二十篇,共計有一百多萬字著述。在區域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方面做出了大量創新性的工作,多年從事經濟學和管理學類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在區域經濟學研究方面卓有成效,是地方經濟建設的規劃專家。
❺ 學習了科學研究成果展示會,受到的啟發是什麼
我國在科學領域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科技創新,讓未來發展不可思議。
❻ 馬東曉的學術研究成果
馬東曉律師還多次參與了國家技術質量監督檢驗總局、中國廣告主協會以及中國評估協會、回北京市律師協答會等的法規、規章的立法工作,承擔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律師協會等研究課題。
十幾年來先後在法學類核心刊物上發表二十多篇論文,合著三本。
《商標業務指南--中國律師知識產權業務指南叢書》(合著)
《知識產權律師實務與法律服務技能》(合著)
《蘋果的IPAD之痛》(合著)
《從一件專利行政訴訟看專利文件的修改》
《工業設計及其專利保護的幾個問題》
《知識產權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問題》
《知識產權訴訟中的專業鑒定》
《知識產權訴訟中的中止程序》
《一次不徹底的反正—兼評商標法第十五條》
《農業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
《計算機漢字作為美術作品應受著作權法保護》
《淺析字型檔字體單個文字字型的美術作品保護》
《論汽車質量糾紛的責任主體》
《我國應在產品責任案件中引入懲罰性賠償》等
其中《專利法修改若干問題之管見》曾被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法研究會選為大會交流論文
❼ 中國的學科研究的成果如何
據報道,隨著《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實施,我國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投入不斷增加,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
另外,報告還顯示,中國有 38個前沿學科進入核心論文數前三名,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分別有 133個、68個、55個和29個,中,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中國在前沿學科的貢獻度超過美國。
❽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成果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校園·生活」現狀調查
——高一(7)班研究性學習活動報告
一、課題的來源和確定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中學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是貫徹這種教育目標的一種重要方式。上個世紀以來,許多學校都對此作了積極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課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關探究性學習的課程。
我校是一所農村中學,軟硬體都相對落後,學生基本都來自於農村,他們不如城裡的同齡人見多識廣,獨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環境,使他們缺乏自信,也缺乏對周圍人事的關心。我校實行雙休日,對距家較遠而不能回去的寄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時間可以支配,作為班主任正好可以適時引導學生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研究性活動。
開展研究性學習,對我校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在閱讀了大量研究性學習案例後,結合我校實際和學生實際,我將課題定為「校園·生活」。營造一個文明安全的校園,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才能使學生關愛自己的校園,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校園主人翁的意識,自覺遵守和維護校園文明,遠離危險,參與營造「平安校園」,同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道德素質。
二、課題目標與方案設計
(一)課題目標
1.認識到維護和創造校園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參與。
2.讓學生學會設計、收集和處理信息,學會合作、討論以及與他人的溝通,學會基本的調查研究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校園,關愛他人。
(二)方案設計
1.子課題的確立
「校園·生活」涉及面很廣,學生也各有所長,各人興趣愛好也不一樣,又要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熱情,我和學生共同設計了以下七個課題:「校園·生活」紀律現狀與問題衛生現狀與問題校園安全現狀與問題校園水電節約情況調查教學情況調查校園飲食情況調查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情況調查2.具體方案設計
課題組成員為高一(7)班66名同學。在公布七個子課題後,由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內容,編成七個小組。每小組任命一名組長,再由組長組織成員共同討論本小組研究方案,然後進行分工實施。
三、活動實施過程
1.學習培訓:對學生進行社會學研究方法(問卷法、訪談法、信息分析、撰寫報告等)指導。
2.分組討論,制定調查問卷並各復印30份。 (調查報告www.fwsir.com) 討論確定本組研究方案並進行調查。
3.各小組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討論,並撰寫調查報告。由班主任進行整體匯整。
4.課題總結。由班主任撰寫整體報告,並利用班會課,對學生的調查活動進行總結點評。
四、學生的研究成果
(一)紀律現狀與問題調查報告
總體來說,我校大多數學生的紀律狀況良好,上課能夠認真聽講,尊敬師長,考試和作業過程中都有較強自主性。但也有11%的學生存在一些問題,如打飯插隊,上課玩手機或者睡覺現象等等。
問題存在原因主要是學生缺乏自律,同時和部分老師要求不嚴格也密切相關。
(二)學校衛生現狀調查報告(大磊、李政策、蘇敏、紀沈琴等19人)
對於寢室衛生,有一半同學認為寢室衛生間設計不合理。59%的同學認為寢室區有異味、不衛生。但同時,同學也坦承各班寢室垃圾能夠及時清理。
對於教室衛生,高中部有近五成的班級達不到清潔要求。從調查結果來看,普遍原因是少數同學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對於校園衛生區衛生,絕大多數同學能夠將垃圾倒在指定場所,對校園衛生間衛生也基本滿意,但近七成的學生認為校園整體不是很清潔。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絕大多數同學都有較強的衛生意識,能夠自覺維護校園和教、寢室衛生,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希望生活在一個清潔的校園環境中,並承認這對學習有影響。學生們對良好衛生環境的普遍心理需求,是學校能徹底改善衛生的希望所在,只要學校適當調整衛生間布局,改善部分設施,加大宣傳,班級進一步加強對衛生管理,並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一個清潔美麗的校園一定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三)我校安全情況調查(楊玲、陸玉娟、尹星、吳小知、許榮等8人)
圍繞安全問題,我們作了七個方面的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用電安全、運動安全和實驗安全整體較好,分別只有7%和3%的同學出現過意外(原因不詳)。
同學們意見較為集中的安全隱患有三個方面,一是校園丟失物品的情況較為嚴重,近一半學生承認丟失過物品或者有失竊經歷。二是在校園一些監控死角,學生聚集吸煙情況普遍,有一半學生都知道這種情況存在;三是教學樓樓道照明情況有重大安全隱患,絕大多數同學對此表示不滿。只有1/5的學生認為無所謂。
為此,小組建議學校為教學樓樓道裝聲控或者光控的照明燈。同時,對極少數學生攀爬圍牆的行為,進行監督和制止。
(四)校園水電節約情況調查(陳彥宇、紀蓓蓓、桂盈盈、汪麗、吳青青、陳華等6人)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本校87%的高中生都同意並提倡節約水電,並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如利用洗臉水灑地、洗衣服;減少手機的使用,保持長期待機狀態等。但仍有少數同學在冬天用熱得快燒水現象,這既不安全,也不環保。希望學校加強環保宣傳,並制定相關的制度,讓高中生為社會、校園的和諧發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五)教學情況調查(組長:田浩然)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85%的學生認為本校教師教學嚴謹,輔導認真,對學生較熱情。多數學生認為學校硬體設施配套齊全。但對老師的教學行為,仍有個別小問題存在。一是有部分老師經常在上課期間接聽手機;二是極少數老師在上課期間吸煙;三是有1/4的高中生反映自己受過老師的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另外,也有學生反映教學樓漏雨,體育器材缺乏等問題。
建議學校對教師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力創和諧文明校園。
(六)校園飲食情況調查(查文寶、高志、許濤、陳秋霞、桂佳、桂蜜棗等9人)
調查方式:問卷、訪談
調查顯示,只有2%的同學對學校食堂滿意。91%的學生都有吃零食的習慣,還有少數學生有節食的不良習慣。
建議學校食堂適當調低飯菜價格,用黑板或者公告等形式進行飲食健康知識宣傳,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七)學生課余時間安排情況調查(張晟、劉超2人)
調查顯示,在課余時間選擇運動的學生只有11%,60%的學生選擇休息,還有21%的學生仍然堅持學習。
從調查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同學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相當一部分同學不懂得勞逸結合。調查結果還顯示,對於學生課余活動,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導致很多學生對這段時間的安排處於茫無頭緒的狀態。
希望各班加強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宣傳,學校和班主任要對學生課余時間安排進行科學引導。
五、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感受
1.許榮:我們從事任何事情,都要有團隊精神,相互合作,聽從隊長的指揮與安排,切不可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只樣只會拖累集體。
2.尹星:在這次活動中,我收獲了很多。它讓我了解了怎樣開展一項研究性活動,讓我知道了怎樣製作一份調查問卷,提高了我的動手能力。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使我學會了大膽與別人交流。
3.小蕾:平時在報刊上看到調查報告總是不以為然,只是隨意看上一眼,有時還會說:「什麼嘛!不感興趣!」然後將它丟在一邊,卻沒有發現在這簡單的調查報告背後凝聚著多少人的汗水!今天才體會到一份調查報告的誕生是多麼的不容易!
4.陳香香: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礎。
5.楊玲:我們每進一個班級首先找班長,解釋此次活動的原因、目的,並自我介紹,他們都很樂意幫我們。
6.吳小知:當我們進行走訪這一步驟時,成效不怎麼明顯。有些被調查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或名譽,不願意據實相告,答案與事實背道而馳,所以,這次調查結果不怎麼准確。
❾ 何新貴的學術研究成果
在學術研究方面,何新貴長期從事計算機軟體和人工智慧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工作,是我國首批計算機軟體工作者之一。特別在模糊理論與技術、知識處理及資料庫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創造性和系統性的貢獻。他提出了一套較完整的模糊資料庫的理論與技術,提出了加權模糊邏輯、模糊計算邏輯、模糊區間值邏輯和模糊分布值邏輯等多種非標准模糊邏輯,並提出了一種巨並行的浸潤推理模式、加權神經元網路和過程神經元網路等理論,這對邊緣科學《知識處理學》的最終建立和發展起了較大促進作用。提出的可執行模糊語義網、模糊H網和主動模糊網路等概念,可應用於從生產過程模擬到視覺處理模擬等廣泛領域。此外,他對編譯程序和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實現技術,以及軟體過程改進技術。(CMM)等也做出了較大貢獻。至今,已發表第一作者學術論文130多篇,並著有《模糊知識處理的理論與技術》(初版和第2版)、《模糊資料庫系統》、《特種資料庫技術》、 《知識處理與專家系統》 《編譯程序方法導引》和《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backend Database System》等10部專著(其中英文專著由Prentice-Hall出版),編撰《軟體工程進展》、《人工智慧新進展》等5本文集,並是我國《軍事網路全書》、《資料庫大辭典》、《新編英漢計算機縮略語大辭典》等多部大型辭書的主要撰稿和審稿人。曾先後被特邀在多個國家講學和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大會主題報告。
❿ 研究性學習成果概述怎麼寫
1、研究背景(100字)
簡單介紹做這個課題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的問題。
如果是針對現實問題的,說明是源於什麼社會現象;如果是做學科性研究的,介紹一下這個課題的價值和作用。
2、理論基礎(50字)
說明這個研究基於的理論。
如果是科學類的研究,就介紹科學原理;如果是文學藝術類研究,說明選取了哪些文藝作品,分別是什麼版本;如果是社會問題類的研究,闡述已有的、公認的理論模型。
3、 實踐方法和過程(400字)
最主要的內容,也是評審專家們重點關注的部分。
科學類研究:要具體說明操作步驟,每個操作都會產生什麼現象。建議用(1)(2)這種小標題的形式,使流程看上去更為清晰易懂。
文藝類研究:說明從哪些角度對文藝作品進行分析,好文章好在哪,是角度好還是文採好;作品引起了什麼反響,歷史上有哪些權威人士給予評價。
社會問題類研究:則要介紹用了什麼調查方法,分別從什麼渠道查閱了哪些文獻;有做調查問卷的話簡述問卷的內容;有沒有進行訪談,主要內容是什麼,等等。
4、研究結果(50字)
簡單說明研究結果。
由於下面還有一個框需要填「研究結論與反思」,所以這部分只要一兩句話,闡述研究取得的成果即可。
二、內容規范
既然是研究性學習報告,內容嚴謹、規范是必須的。這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也能從側面反應學生思考問題的嚴密性和邏輯性。
通常來說,在內容規范上通常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 名詞統一
研究性報告中會出現不少專業術語或者人名地名。有的時候由於歷史或翻譯的原因,同一個詞會有幾種通用的表達方式,但是在一篇文章中,務必要做到前後一致。
比如:非盈利組織/非營利組織、阿伏加德羅常數/阿佛加德羅常數、梵谷/梵高等。
2、 符號規范
在研究性報告中,可能會用到的符號有兩類:一是單位名稱,二是英語縮寫。
單位名稱:首先要確定用中文還是用英文,比如是 「摩爾」還是「mol」,通常理科類建議用英文。其次是表述統一,比如「千米」和「公里」,英語注意大小寫,「KG」「Kg」"kg」等,原則上每種單位確定一種形式,全文統一。
英語縮寫:標準的做法是首次出現時用中文全稱,括弧內註明英語全名和縮寫,如「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後文再提到的時候,只需直接寫APEC即可。有些大家已經普遍接受的詞,如APP、G20等可以不需要全名,但要注意全文大小寫統一。
3、 體例一致
上文提過,可以多採用小標題的形式,但是要注意的是層次不能亂。
一般來說,層次的級別是「一、」>「1.」>「(1)」,一篇小報告中不要超過3個層級。層次之間要一一對應,不能越級。
(10)學研成果擴展閱讀
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1、確定調查對象
當確定下研究課題又決定採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後,首先做的工作是確定調查對象。根據調查對象,可以分為全面調查(或稱普查)和非全面調查。
中學生開展調查研究活動,應當學習將傳統方式與現代手段結合起來綜合使用的方法。傳統的調查研究的方法有個別采訪,開調查會,上圖書館收集資料。現代手段增加了網上信息檢索。
2、訪談調查
個別采訪、開調查會,採用的是問答式、討論式,要同被調查者平等對話,採取虛心求教態度,並口問手記。這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之後,選擇其中有代表性的個體,進行更加深入具體的調查,便是典型調查。其目的是,加強所獲信息的准確度和所獲資料的可信度,確保調查結論的可靠無誤。
3、問卷調查
在調查研究中,發問卷的形式是最常用的一種收集資料的方法。它簡便易行、節省時間,所收集的材料也比較容易整理和統計。有時用無記名形式問卷,可以獲得訪問或開調查會所不容易獲得的某種有價值的資料。當然有時發出的問卷無法全部收回,會影響所給材料的代表性。
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我們要重視對問卷的設計。如果想比較順利地獲得真實可靠的資料,並使它易於整 理和統計,就必須遵循一定原則:
①問卷中的所有問題都應和研究的目的相符合,即題目應是研究問題和假設所要測量的變數;
②問卷要清楚地說明問卷的重要性;
③問題要簡明扼要,客觀,不能暗示答案;
④整份答卷要盡可能簡短;
⑤所問問題不能超出回答者的知識和能力范圍;
⑥回答問題後的資料要易於列表說明和解釋。
設計問卷首先要設計標題,標題要與研究目的相符。其次要寫問卷中的指導語,一般包括稱謂、研究目的、回答問題的要求,對有關問題的解釋,等等。最後要說明聯系人、聯系地址、電話號碼等。
問卷設計好以後,還不能正式使用,需要先做試驗性調查,也就是小范圍的調查驗證問卷內容是否合理,好的保留,不好的淘汰或修改,這樣調查問卷表就會更科學可行了。
4、表格調查
調查表是調查研究中用以對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登記,並列有一系列調查項目的表格。
調查表是獲得數據的方法,設計時一定要內容明確,按一定順序或邏輯排列。一般表的後面都附"填表說明"以便說明調查目的和填表要求。
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還有很多,比如查閱有關資料、訪問調查對象、開調查會等等,這些方法都有不同特色,可以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互相結合起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