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的積極效應
數字經濟時代是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農業經濟的基礎要素是土地,工業經濟的基礎要素是機器,而數字經濟的基礎要素就是大數據。
大數據作為一種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是提升民眾生活品質、國家治理能力的「富礦」。國家高度重視的「新基建」戰略布局中,大數據中心的建立,也是希望助力牢固信息化「地基」建設,推動數據要素參與到更多價值的創造和分配,保障高質量的社會發展。
網路零售有更低的運營成本和更高的運行效率,對一個零售企業來說,庫存周轉天數和賬期是衡量一個企業運行效率的最重要的2個指標,網路零售商在這2個指標上的的表現遠遠高於線下零售店。網路零售有線下實體店難以比擬的優勢,如海量的貨櫃,不受物理空間的限制等。
數字化品類發展,經歷從標准化商品到非標准化產品的發展路徑。早期網路零售多數是以標准化商品起步,如圖書、酒水,但是非標准化商品、個性化商品有很大的機會,如生鮮電商,標准化很低,流通的損耗很大,同時生鮮是一個高頻的消費,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但目前,我國大數據管理尚無針對公共數據管理規范的諸多現實痛點。
例如:l多個政務部門、行業企業之間數據標准不統一,數據介面錯綜復雜,導致公共數據共享開放仍未深入展開,涉及公共服務、城市管理信息的共享,更是難以實現。
l我國大數據信息的社會化共享水平還有待提高,共享開放管理尚未形成閉環,政企、行業和民眾之間,信息公開仍有很多壁壘,阻礙了社會服務效率的提升和數據經濟的深化發展。
進一步推動大數據信息社會化共享,是發展高效便捷的社會生活,把握更多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的關鍵舉措。鑒於上述問題和痛點,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2020年兩會上建議從以下幾方面推動公共數據的社會化共享:
一、成立數據治理委員會,推動大數據共享體系建設
二、建立「公共數據社會化共享」管理平台
三、完善技術和管理規范,保障數據共享的安全可控
四、界定明確的數據共享屬性和共享權益,實現數據確權流通
五、建立公共數據社會化共享的通識教育
隨著科技革命的高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進入從技術探索到產業應用的階段,數字經濟強調培養學員的復合能力,是經濟學、數據科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的結合,是一種跨界培養,是「思辨+管理+賦能」相結合的具體實踐。
UCA—DDE項目旨在締造數字科技獨角獸,成就數字經濟領軍者,培養擁有商業資源同時具有影響力的業界翹楚,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入學標准
相關專業碩士文憑,具備至少兩年公司總監及以上高層管理經驗;
非相關專業碩士文憑,具備至少五年公司總監及以上高層管理經驗;
具備至少8年以上大型企業副總裁級別以上或中小企業董事長、總裁管理經驗。
#未具備以上條件的管理工作經驗者,請想考項目辦公室提交補充附加材料特殊申請
如果您對DDE項目感興趣,歡迎私信了解獲取更多詳情~~~~
Ⅱ 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意義一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
。發展數字經濟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數字經濟本身就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新的資源配置方式,集中體現了創新的內在要求。數字經濟減少了信息流動障礙,加速了資源要素流動,提高了供需匹配效率,有助於實現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數字經濟能夠極大地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是綠色發展的最佳體現。數字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基於互聯網,而互聯網的特性就是開放共享。數字經濟也為落後地區、低收入人群創造了更多的參與經濟活動、共享發展成果的機會。
意義二
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抓手
。發展數字經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為特徵的智能製造模式,正在引發新一輪製造業變革,數字化、虛擬化、智能化技術將貫穿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柔性化、網路化、個性化生產將成為製造模式的新趨勢,全球化、服務化、平台化將成為產業組織的新方式。數字經濟也在引領農業現代化,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等農業發展新模式就是數字經濟在農業領域的實現與應用。在服務業領域,數字經濟的影響與作用已經得到較好體現,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網路教育、遠程醫療、在線娛樂等已經使人們的生產生活發生了極大改變。
意義三
是創新驅動發展的試驗場
。數字經濟是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最佳試驗場。現階段,數字經濟最能體現信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及制度創新的要求。數字經濟的發展孕育了一大批極具發展潛力的互聯網企業,成為激發創新創業的驅動力量。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分享經濟模式本身就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義四
是競爭優勢的先導力量
。數字經濟是構建信息時代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先導力量。在信息革命引發的世界經濟版圖重構過程中,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信息時代的核心競爭能力將越來越表現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字能力、信息能力、網路能力。
Ⅲ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2021年4月2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白皮書》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疊加影響下,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長,是同期GDP名義增速的3.2倍多,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8.6%。
Ⅳ 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狀況如何
根據媒體12月6日的報道,為期三天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昨天順利閉幕。
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新消費、新零售持續是前三屆大會的關鍵詞,未來三年雲縱將持續聚焦兩大業態,包括打造了全球治理的互聯網數字貿易的新規則的話,對於推動中國未來的發展,打造數字絲綢之路,會起到一個決定性的巨大作用。
希望數字經濟可以更加快速的發展!
Ⅳ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了嗎
據報道,在12月3日上午,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中國領導人在賀信中表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將進入快車道,相信隨著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互聯網發展的紅利將更好地惠及每個國家、每個產業、每個家庭。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日趨明顯,不僅給消費者帶來產品和服務的改變,也會對製造端、供給端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未來,傳統產業要繼續發展、提升效率,甚至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競爭力,一定要靠創新。
希望中國數字經濟可以飛速發展下去!
Ⅵ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為何如此重要
飛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引起的社會變革數字經濟是近幾年涌現的一個新型名詞,可能很多人對它只是知其所以但不知其所以然。這里就先解釋一下數字經濟是什麼:數字經濟又稱網際網路經濟,新經濟或web經濟,是基於現在發達的數字技術,包括數字通信網路,計算機,計算機軟體等與其相關技術的經濟。數字經濟改變了之前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將計算通信技術與網路,大數據相結合,極大的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了產業鏈上的一系列新的變革。
而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不止是支付方式發生了改變,在國內線上經濟也成為了一種新的交易模式。你可以看到在網上有各種各樣的直播銷售渠道,人們能夠在網上就選擇各式各樣的商品,然後通過線上支付送貨上門,這一模式也挑戰了當下的實體經濟,給實體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如今的線上經濟已成為了中國經濟增長一個不小的助力,也是數字經濟在中國的一項重要發展模式。
數字經濟的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轉型,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後離不開數字經濟的推動,日後數字經濟在經濟增長中的比例會逐漸加大,有可能帶來新一輪的社會變革。
Ⅶ 數字經濟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網路基礎設施建方面。
光纖寬頻用戶加速推進,截至去年底,我國光纜總長度達4358萬公里,4G網路覆蓋持續擴大,4G用戶總數達到11.7億戶,全年凈增1.69億戶,5G核心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取得突破,IPv6規模部署提速。
二、大數據發展和應用方面。
一批基礎性、戰略性的基礎資料庫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中央和國家機關62個部門、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面接入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台。
三、就業新空間方面。
數字經濟下,新模式新業態孕育而生,帶動配套服務業蓬勃發展,創造了大量靈活就業機會。
(7)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擴展閱讀:
數字經濟是新時代全球產業競爭的制高點,積極布局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主要國家的共同選擇,全球數字經濟正在以超出預測的速度呈指數比例地擴張。主要國家依靠數字經濟搶佔全球競爭制高點的態勢更加明顯:
一、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2016 年美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11萬億美元,中國數字經濟規模為3.8萬億美元,日本為2.3萬億美元,英國為1.43萬億美元。
二、數字經濟比重不斷提升。
2016 年美國數字經濟佔GDP的比重為59.2%,英國為54.5%,日本為45.9%,中國為30.1%。
三、數字經濟發展速度高於GDP增速。
2016 年美國數字經濟增速高達6.8%,同期GDP增速為1.6%,日本數字經濟增速為5.5%,同期GDP增速為0.9%,英國數字經濟增速為5.4%,同期GDP增速為2%,中國數字經濟增速高達16.6%,顯著高於同期GDP6.7%的增速。
Ⅷ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態勢如何
在5月27日主辦「數字融合·領航中國新經濟」論壇上,發布了《數字經濟的供給側——中國數字經濟指數2018年度報告》。
財新數聯首席經濟學家陳沁認為,「我國重點行業產業融合發展態勢良好,數字經濟的溢出效應持續增強。」在當天的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業界代表從宏觀層面探討了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的發展前景,並技術實踐層面對傳統產業如何利用數字經濟浪潮實現結構化轉型進行了深入交流。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