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統一部長怎麼評價朝韓高級別會談
9日在板門店舉行的朝韓高級別會談結束後,韓方首席代表、統一部長趙明均舉行記者會表示,雙方在誠摯友好的氣氛里舉行了會談,一致認為這次會談對恢復和發展朝韓關系具有重大意義,今後將秉持彼此尊重的精神,共促朝韓關系發展。
趙明均說,會上已充分強調該問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朝方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想法一致。鑒於朝鮮也有自己的立場和情況,這個問題還需進行更多討論。趙明均還介紹,韓方在會談中向朝方介紹了韓國國民和國際社會對朝核問題的擔憂。
2. 朝韓領導人會晤成果達預期沒有
停止一切針對對方的敵對行為;
商定爭取在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
宣布力促朝韓美或朝韓中美會談;
雙方同意在開城設立共同永久聯絡室;
雙方宣布通過定期會談熱線通話隨時磋商;
雙方領導人稱將把朝韓非軍事區(DMZ)構建為「和平地帶」;
雙方一致確認了通過「完全棄核」,實現「半島無核化」的共同目標;
朝韓領導人會晤成果達預期 : 雙方領導人同意,將在5月進行高級軍事對話;
雙方領導人宣布,今年8月15日舉行離散家屬團聚活動;
從5月1日開始,在軍事分界線一帶,停止擴音器、散發傳單等所有敵對行為;
雙方商定,韓國總統文在寅今秋將訪問平壤;
雙方表示,將連接朝韓東海線及京義線鐵路和道路。
專家:會晤成果達預期上限
3. 就朝核問題首次舉行的六方會談取得了哪些成果
最大的成功是確認了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啟動了和平解決進程。這次會談為繼續通過對話解決朝鮮核問題奠定了基礎,向著朝核問題的和平解決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4. 韓朝高級別會談進行團長單獨會晤多久
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9日上午11時30分到12時20分,韓朝高級別會談韓方團長、統一部長官趙明均和朝方團長、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委員長李善權舉行單獨會晤。
朝方代表團除了李善權之外,還包括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副委員長田鍾秀、體育省副相元吉宇、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部長黃忠誠、民族奧運組委會委員李景植。
什麼時候統一呀。
5. 韓朝第九次將軍級軍事會談重點討論內容是什麼
當地時間31日上午10點,韓朝將於板門店舉行第九次將軍級軍事會談,重點討論在板門店聯合警備區試點解除武裝,進一步落實《板門店宣言》中的軍事協議事項,即將整個非軍事區打造成真正的和平地帶。
韓媒稱,只要朝方同意,試點撤軍有望年內啟動。
6月14日,韓朝在韓朝邊境板門店舉行將軍級會談,就完全修復東西海岸的軍事通信線路達成一致。隨後韓朝西海岸軍事通信線16日完成修復,正常啟動。
韓國統一部曾表示,今後將在各領域繼續落實《板門店宣言》,根據韓朝協議推進相關項目,為促進韓朝關系發展切實做好相關管理工作。
來源:中國新聞網
6. 韓朝商定什麼時候再會晤
8月13日,韓國和朝鮮在板門店朝方一側統一閣舉行高級別會談,雙方共同商定,9月份將在平壤舉行南北領導人會晤。高級別會談達成的這一重要成果值得歡迎,同時也讓人們再次看到朝鮮半島局勢朝著緩和的方向繼續前行的新契機。
即將舉行的韓朝領導人平壤會晤,能否同時推動朝美雙方展開互動、促使美方採取更加靈活務實的舉措,將對半島未來局勢產生重要影響。
目前,半島周邊國家和有關各方都在為半島局勢進一步緩和進行不懈努力,希望平壤會晤成為推動半島局勢繼續前行的新契機。
7. 朝韓和談中國起到了什麼作用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朝韓首腦會談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影響就是隨著朝鮮半島和平進程的開始,朝鮮半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正在逐漸降低,復雜棘手的朝核問題隨著朝鮮主動表達和平意願而開始變得簡單透明化,中國暫時不再為朝核問題而過度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中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段和平發展時期,只有穩定才能發展,再准確一點就是,只有保持周邊環境相對穩定,中國才能積累發展的成果,反觀世界那些仍然動盪的地區,由於持續發生戰亂沖突,使得發展的成果得不到積累,已積累下的發展成果又在沖突中毀於一旦,所以,穩定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尤為重要。國雖大,好戰必亡,中國盡管現在相比改革開放之前有了巨大的進步,但並不代表我們的祖國有了迎接戰爭的足夠實力,所以,中國不希望周邊地區發生動盪。
8. 多視角回顧韓朝首腦會晤發現什麼
多視角回顧韓朝首腦會晤:形式豐富,細節看點十足。
4月28日消息,27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板門店,韓朝首腦文在寅與金正恩的歷史性會晤讓朝鮮半島迎來「新的歷史」。近12個小時的多形式交流,開放坦誠的言行細節,信息量極大的成果文件……這場全球矚目的會晤,為世界觀察朝鮮半島的和平前景,提 供了更多的視角和維度。
當地時間4月2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韓方一側「和平之家」3樓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 正 恩和其夫 人李雪主舉行歡迎晚宴。雙方在隨行人員的陪同下共進晚餐,共話半島和平與繁榮。圖為晚宴現場。
視角四:未來
――吁建永久和平機制不再「半途而廢」
除了體現誠意的互動細節、豐富多樣的交流形式以及豐碩的會晤成果,觀察此次韓朝領導人會晤,還有一個重要維度,這就是雙方如何落實協議,讓半島和平的前路不再徘徊。
從去年的劍拔弩張到如今的歷史性會晤,半島形勢短時間內發生了重大變化,對於半島能否就此走向真正的和平和解,國際輿論充滿期待,但也不乏擔憂之聲。
觀察27日全天的會晤,諸如,「半島迎來了春天」,「半島不會再有戰爭」,不能讓協議「半途而廢」等等,無論是韓朝領導人的會談還是簽署的文件,雙方均強調著眼長遠,積極落實,推動半島實質性和平。
在雙方簽訂的《板門店宣言》中,韓朝領導人宣布通過定期會談熱線通話,隨時磋商。韓朝決定,盡快舉行包括高層會談在內的各領域對話和協商,並積極制定在首腦會談上達成協議的問題的積極對策。
此外,下次韓朝領導人見面也無需再等待多年:這次會晤中,韓朝領導人商定,文在寅今秋訪問平壤。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宣言,為了構建永久及鞏固的半島和平機制,雙方表示努力促成韓朝美三方會談或韓朝美中四方會談。
在觀察人士看來,這些都讓這份宣言具有可操作性,為朝鮮半島的和平建立良好的基礎。
「這只是一個宣言,需要下一步雙方把言辭落到實處,鑒於現在的形勢和良好的互動,下一步宣言得到落實或不難實現。」外交學院戰略與沖突管理中心主任蘇浩表示。
來源:中國新聞網
9. 韓朝首腦第三次會晤\'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27日上午首次踏上韓國土地,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韓方一側的「和平之家」舉行會晤。這是韓朝雙方的第三次首腦會晤。
韓國總統府青瓦台秘書室室長、南北首腦會談籌備委員會委員長任鍾皙對媒體表示,2018年韓朝首腦會晤的核心議題是朝鮮半島無核化及構建半島永久和平,就朝核問題達成協議是這次會晤的難點所在。
第三次首腦會晤主要議程
27日當地時間9時30分(北京時間8時30分),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從板門店跨越軍事分界線,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實現初次會面。
隨後,韓朝首腦將共同檢閱韓國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預計正式會談於當地時間10時30分(北京時間9時30分)開始。
下午,二人將在軍事分界線附近舉行共同植樹儀式,植樹後將繼續會談。下午會談結束後,按計劃兩國首腦將簽署和發表協議。
韓國青瓦台秘書室室長任鍾皙、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等韓朝官員將參加會談。
雙方一致同意以朝方一側的「板門閣」為起點安排韓方記者電視直播或采訪,即朝方允許韓方記者向北跨過軍事分界線、入境采訪。
10. 歷史上的朝鮮戰爭和現在的朝核問題會談分別帶來什麼重大影響
朝鮮半島位於亞洲東部,東北與俄羅斯相連,西北部隔著長白山與中國相接,東南隔朝鮮海峽與日本相望。西、南、東分別為黃海、朝鮮海峽、日本海環繞。朝鮮半島一直都是朝鮮民族祖先的居住地,並建立過多個國家。此外,周邊民族亦不斷遷入朝鮮半島,並漸漸溶入朝鮮民族中。17世紀以來,統治朝鮮半島的朝鮮王朝是清朝的冊封國,即,中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朝鮮對中國稱臣.定期向清朝朝貢。19世紀,日本國力變強,勢力進入朝鮮半島,並最終在1895年甲午戰爭中擊敗清朝,將清朝勢力趕出朝鮮半島。1904年,日本又與俄國因為韓國(1896年大韓帝國成立,朝鮮改稱韓國)爆發日俄戰爭,並戰勝俄國,從而徹底控制韓國。後來日本在韓國設置了朝鮮總督府,將其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在德黑蘭會議上同意朝鮮半島在「適當的時候」應實現獨立[12][13]。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美國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並得到了蘇聯的認可。8月24日,蘇軍佔領北部後在北緯38°線停止了進軍[13],9月8日美軍佔領了南部。三八線以北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57%,人口占總人口的40%,南部面積占總面積的43%,人口佔60%。朝鮮半島北部為工業區,南部則是主要的糧食產區。[14]美國一開始在南部地區任用日本殖民時期的行政人員,激起了朝鮮人的不滿,之後美國駐軍開始使用不了解當地情況的美國人替代日本人,受到朝鮮人民的反對。[12]北部地區則以金日成為首成立了朝鮮勞動黨(由朝鮮共產黨和新民黨合並而成),並在1946年2月8日成立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管理朝鮮半島北部事務。[14]
1947年11月14日,美國將朝鮮問題提交聯合國,在蘇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問題抵制聯合國的情況下,聯合國通過大會決議,決定由聯合國朝鮮臨時委員會〔後改稱聯合國韓國問題委員會〕監督,在美蘇管轄區同時舉行選舉,然後美蘇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由當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國家。此後蘇聯拒不承認這一決議,並拒絕委員會進入其管轄的朝鮮半島北部地區。1948年5月,美軍以聯合國的名義坐鎮朝鮮半島南部地區,開始進行選舉,而南方的左翼組織抵制這次選舉。8月15日,親西方的李承晚(이승만)當選總統,接替了自1945年以來在朝鮮半島南部地區執政的左派政府。1948年8月大韓民國宣布建國。聯合國隨即接納他為聯合國成員國。9月9日,北方選舉了金日成為國家主席,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蘇聯及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立即予以承認。
由此,朝鮮半島形成了兩個意識形態上敵對的政權。但根據歷次大韓民國憲法以及歷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朝鮮半島南北雙方都認為朝鮮半島上只存在一個國家,國家處於分裂狀態之中,國家統一是雙方努力追求的目標。
當時的南韓軍隊武器匱乏,沒有重炮、坦克以及空軍,軍官多為二戰時期日本或滿洲國軍事學校出身,如後任總統的朴正熙,歷任師長、軍長、參謀總長的白善樺等。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1950年1月所發表的講話中,將朝鮮半島排除在美國的防禦范圍之外。美國遠東軍隊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在接受訪問時,也將朝鮮半島和台灣劃在美國在東亞的防禦范圍之外。而副國務卿迪安·臘斯克(Dean Rusk)在6月20日接受國會質詢時也表示戰爭不太可能爆發。
朝鮮1948年2月精心准備建立起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朝鮮人民軍。在蘇聯的幫助下,朝鮮很快就建立起了有效的步兵、摩托化旅和邊防警察,而蘇聯還向朝鮮人民軍提供了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從1946年起蘇聯就培訓了幾千名朝鮮軍官,每個師還配約有十五名蘇軍顧問,再加上大批曾在中國東北與中國關內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朝鮮族和朝鮮籍官兵,朝鮮人民軍的實力確實是韓國所無法匹敵的。與一般的看法不同,雖然北方在人力方面的得到的援助較南方為多,但擴軍時仍然需要大量動員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參軍的人員入伍。在戰爭爆發前,朝鮮和韓國方面的軍事力量對比為:兵力2:1,火炮2:1,機槍7:1,半自動步槍13:1,坦克6.5:1,飛機6:1,朝鮮人民軍方面占據絕對優勢。
1949年7月,中共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146師改稱朝鮮人民軍第5師。166師改稱為第6師,156師改稱為第7師。朝鮮人民軍的第2師師長崔賢,參謀長許波,第4師師長李權武,第6師師長方虎山,第7師師長崔仁,第3師參謀長張平山,第3師16團團長崔仁德等人都是解放軍幹部。
1950年5月,韓國進行了新的一輪大選。李承晚總統的政黨只保住了210個席位中的22席。
1950年6月7日,朝鮮領導人向朝鮮半島南北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在8月5日至8月8日在全朝鮮半島舉行大選的基礎上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並且號召為此目的於6月15日至6月17日在海州召開協商會議。6月11日,朝鮮三名代表越過北緯38°線,打算向南韓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的呼籲書,被韓國政府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