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6中國航天技術成果

2016中國航天技術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03 14:50:44

Ⅰ 中國航天有什麼成果

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

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周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發表《中國的航天》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航天事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就和重大成果。
據介紹,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迄今已達到了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白皮書指出,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據白皮書介紹,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47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0%以上。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6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白皮書說,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1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27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63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21次發射成功。
白皮書說,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白皮書說,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Ⅱ 中國近幾年的航天重大科技成就

1·2011年9月29日21時25分45秒,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版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權空並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空間實驗室的「處女航」。

Ⅲ 中國航天事業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

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指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一九六零年二月十九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五日,中國仿製的蘇聯「P—2」導彈首次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國獨立研製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發射試驗失敗。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由竺可楨、裴麗生、錢學森、趙九章等領導,研究制訂星際航行長遠規劃。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國自行研製的中近程火箭再次發射試驗,獲得成功。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發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

一九六五年,中央專門委員會批准第七機械工業部制訂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運載火箭發展規劃。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總理視察酒泉運載火箭發射基地,觀看中近程火箭發射試驗,祝賀發射成功。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和「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開始研製。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國研製的中程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基本成功。

一九六七年,「和平二號」固體燃料氣象火箭試射成功。

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日,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

一九七零年一月三十日,中遠程火箭飛行試驗首次成功。

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主席等領導人於「五·一」節在天安門城樓接見了衛星和運載火箭研製人員代表。

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中國發射了科學實驗衛星「實踐一號」。衛星在預定軌道上工作了八年。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洲際火箭首次飛行試驗基本成功。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國發射了一顆返回式人造衛星。衛星按預定計劃於二十九日返回地面。

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遠程火箭試驗一種新的發射方式,獲得成功。

一九八零年五月十八日,中國向太平洋預定海域成功地發射了遠程運載火箭。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電致賀。六月十日,在大會堂舉行慶祝大會。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中國用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了三顆科學實驗衛星。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回收艙准確地濺落在預定海域。中共中央軍委發電致賀。

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中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十六日,衛星成功地定點於東經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電致賀。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大會。

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中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十六日,衛星成功地定點於東經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發電致賀。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慶祝大會。

一九八六年二月一日,中國發射一顆實用通信廣播衛星。二十日,衛星定點成功。這標志著中國已全面掌握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信由試驗階段進入實用階段。

一九八八年九月七日,中國發射一顆試驗性氣象衛星「風雲一號」。這是中國自行研製和發射的第一顆極地軌道氣象衛星。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火箭發射場成功地發射了一枚「織女一號」火箭,至此,中國低緯度區第一次火箭探空試驗圓滿結束。這次為期兩周的試驗共發射了四枚火箭。

一九九零年四月七日,中國自行研製的「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把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首次取得了為國外用戶發射衛星的圓滿成功。

一九九零年七月十六日九時四十分,中國新研製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二號捆綁式運載火箭在西
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將模擬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枚火箭是由中國新建的大型航天發射設施發射升空的,同時還為巴基斯坦搭載發射了一顆小型科學試驗衛星。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十八時二十三分,中國第一枚一百二十公里高空低緯度探空火箭──「織女三號」在中國科學院海南探空發射場發射試驗成功。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中國第一座海事衛星地面站通過驗收。它的建成填補了中國高科技的一項空白。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日,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長二丙」改進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標志著中國具有參與國際中低軌道商業發射市場競爭力。


(3)2016中國航天技術成果擴展閱讀: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中國航天史創下九項第一。

這九項第一包括:

一九六零年九月,中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發射成功。

一九六零年十一月,成功發射了中國第一枚中程導彈。

一九六六年十月,中國第一次導彈攜帶核彈頭的「兩彈結合」發射成功。

一九七零年四月,成功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

一九八零年五月,成功發射中國第一枚洲際導彈。

一九八一年九月,在中國首次以「一箭多星」方式,用一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三顆衛星。

一九八七年八月,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第一次為國外衛星提供衛星搭載服務。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這里進行第一次飛行試驗,成功發射中國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

Ⅳ 近年來,我國航天技術有哪些成果(2015年-2016年)

中國航天2016年成績單
【24次】中國航天年發射次數躍居世界首位。
【中國航天日】2016年是航天事業創建60周年,每年的4月24日被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文昌航天發射場】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綠色生態環保、技術創新跨越的新一代航天發射場—文昌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該發射場具有緯度低、發射效率高、射向寬、落區安全性好、海運便捷等優勢。
【歐洲市場】1月16日,中國成功將白俄羅斯通信衛星一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整星在軌交付業務首次打開歐洲市場。
【北斗導航】3月30日、6月12日,中國第22、23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的穩健性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微重力】4月6日,中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並於18日順利返回地球。
【空間實驗室】6月25日,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飛向太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高解析度】8月10日,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的高分三號衛星成功發射。高分三號能全天候、全天時對全球海域和陸地信息進行監視監測。
【量子通信】8月16日,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33天】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對接,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太空駐留33天,開展了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等數十項工作,創造了中國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的新紀錄。
【大型運載火箭】11月3日,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首飛成功,成為中國起飛質量最大、起飛推力最大、箭體結構最大、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靜止軌道氣象衛星】12月11日,中國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風雲四號01星成功發射。
【碳衛星】12月22日,中國首顆用於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學實驗衛星「碳衛星」發射升空。
【0.5米級】12月28日,中國首個自主研製的0.5米級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高景一號01組兩顆衛星以一箭雙星的方式順利發射升空。

Ⅳ 2010-2016中國的航天成就

航天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星,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Ⅵ 近年來,我國航天技術有哪些成果(2015年-2016年)

神舟飛船1-10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嫦娥探月工程,新型運載火箭,海南發射場建成,昨天又發射的快舟等等。

Ⅶ 2016年中國偉大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2016年6月20日,在法蘭克福世界超算大會上,國際TOP500組織發布的榜單顯示,「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登頂榜單之首, 不僅速度比第二名「天河二號」快出近兩倍,其效率也提高3倍。

2、長征五號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征五號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其設計採用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思想 。

3、FAST工程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自1994年項目預研究到2016年建成。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擁有3項自主創新,在未來10至20年間將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對提高我國天文學領域研究水平和國際地位具有重大的意義。

4、俞德超研發出具有全球自主知識產權的治療黃斑變性的一類生物新葯——康柏西普注射液。該葯是我國近10年來批准上市的第一個大分子葯物,也是至今中國唯一一個由WHO葯物命名委員會命名的創新葯物,被評為中國眼科學50年最大科技突破之一和「中國最具臨床價值的創新葯」。

5、鄭樹森建立肝癌肝移植受者選擇的國際標准——杭州標准,成果發表於2016年國際權威期刊《GUT》;創新性提出小劑量HBIG聯合核苷類似物預防新方案、創建活體肝移植技術及預警預後新體系;為中國及全球的器官移植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Ⅷ 中國航天技術取得的新的成就

1、1971年4月,代號為「714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啟動。2、1990年夏天,中國第一枚大推力捆綁式火箭——長征二號E即「長二捆」火箭順利升空。3、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時5時30分,載著「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長征」四號發射成功。4、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復載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論證報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代號為「921工程」。5、1997年底,經中央軍委批准,由14名預備航天員組成的世界上第三支航天員大隊成立。6、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順利升空,經過21小時的飛行後順利返回地面。
7、2001年1月10日凌晨,神舟二號飛船發射成功。8、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升空,於4月1日返回地面。9、2002年12月,神舟四號在經受了零下29攝氏度低溫的考驗後,於30日0時30分成功發射,突破了我國低溫發射的歷史紀錄。10、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11、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全文
68836
熱心網友 2019-01-01
1960年2月19日,中國自行設計製造的試驗型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在酒泉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1985年10月長征火箭開始走向國際市場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起飛,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二號無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閱讀全文

與2016中國航天技術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