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客戶資源轉讓價值評估,即如何計算價值
以收益法評估結果為參考依據加以確定,此種評估方法是從未來收益的角度出發
對標的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及其合理性分析
1、評估方法
本次評估,評估機構採取收益法和市場法對客戶資源進行評估,並以收益法評估結果作為評估值。
收益法和市場法的特點如下: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收益法,是指將預期收益資本化或者折現,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方法。收益法適用的前提是:①被評估對象的未來預期收益可以預測並可以用貨幣衡量;②資產擁有者獲得預期收益所承擔的風險也可以預測並可以量化;③被評估對象預期獲利年限可以預測。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市場法,是指將評估對象與可比上市公司或者可比交易案例進行比較,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方法。市場法適用的前提是:①存在一個活躍的公開市場且市場數據比較充分;②公開市場上有可比的交易案例或具有類似可比的上市公司。
2、評估方法選擇的合理性
收益法是從未來收益的角度出發,以被評估單位現實資產未來可以產生的收益,經過風險折現後的現值和作為被評估單位股權的評估價值,涵蓋了諸如客戶資源、商譽、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的價值。作為輕資產的農村信息化技術服務企業,固定資產等有形資產相對較少,核心價值主要在其行業地位、業務網路、服務能力、管理技術、人才團隊、品牌優勢等方面,故本次評估採用收益法能更充分反映中農信達的股權的市場價值。
(三)收益法評估說明
1、收益法評估思路
收益法是基於一種普遍接受的原則。該原則認為一個企業的整體價值可以用企業未來現金流的現值來衡量。收益法評估中最常用的為折現現金流模型,該模型將資產經營產生的現金流用一個適當的折現率折為現值。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過將被評估企業預期收益資本化或折現以確定評估對象價值的評估思路。本次評估採用的企業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其基本公式為:
■
2、營業收入預測
營業收入初步預測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
具體各項業務營業收入增長率如下:
■
註:本次評估假定企業的經營從2021年開始的經營情況趨於穩定,穩定期增長率為3%。永續增長率3%實際是預測未來年平均通脹率。由於本次評估在預測未來自由現金流時採用的計量標準是包含未來通脹率的實際幣值,也就是說未來預測的現金流中每年的增長率中不但包括絕對的增長率,還包括物價因素導致的名義增長率,到預測的穩定年限2019年,絕對增長率為零,但是名義增長率仍然存在,即為預測的未來年通脹率3%。
Ⅱ 債券轉讓價格是如何計算
對於債券轉讓價格的計算,其決定因素是轉讓者和受讓者所能接受的利率版水平即投資收益率。權一般來說,債券的轉讓價格還是取決於買方,因為往往是賣方急於將債券兌現,而買方往往容易在債市上買到和當前市場利率水平相當的債券。
對於到期一次償還本息的債券,根據購買債券收益率的計算公式(1),其價格計算公式為:
P=M(1+rN)/(1+Rn)
其中面值M、票面利率r、期限N和待償期n都是常數,債券的轉讓價格取決於利率水平R,若為分次付息債券,則其價格的計算公式為:
P=M(1+rn)/(1+Rn)
由於買方所能接受的利率水平一般是和市場相對應,若市場利率高調,債券的轉讓價格就有可能低於轉讓方的債券購買價格,轉讓方就會發生虧損。若轉讓方堅持以持有債券所要達到的收益水平轉讓債券,則其價格可根據轉讓債券的投資收益率計算公式變換為:
P1=P(1+Rn1)-L
其中P1為轉讓價,P為轉讓者購買該債券時的價格,R為轉讓者持有債券期間的收益水平,n1為持有期,L為在持有期所取得的利息。R愈高,則其轉讓價格就愈高。
Ⅲ 如何理解和認定「以合理的價格轉讓」
以合理的價格轉讓,是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之一。合理的價格作為是否構成善意取得的考量要件的情況。對於這一要件,實踐中應當考慮的問題一是如何認定評判價格是否合理,二是對價是否應當實際支付完畢。
首先,市場價格或相應商品的指導價是判斷轉讓價格是否合理的重要參照系。從我國現有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看,唯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合同法解釋二)對《合同法》第74條所稱的「明顯不合理的低價」進行了解釋性的規定,即轉讓價格達不到交易時交易地的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七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低價。由於善意取得具有有償交易的一般屬性,故對在能否構成善意取得的交易中的交易價格是否合理作出判斷,可以類推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第十九條的規定。
其次,價格是否合理的判斷時間應以轉讓合同簽訂時為准。這與類推適用《合同法解釋二》的基礎相似,相應理由可參見對《合同法解釋二》相應條文的理解,此處不贅。
再次,認定價格不合理的情形不包括「不合理的高價」。筆者認為,《合同法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轉讓價格高於當地指導價或者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視為明顯不合理的高價」,高出當時指導價或市場交易價百分之三十,所能反映的現象是受讓人渴望取得特定動產或不動產的所有權並願意為之支付更高的對價,與受讓人在出價時是否具有惡意並無必然關聯。
Ⅳ 市場價287W的商鋪轉讓過戶費大概多少
估計要50萬元。因為要知道房產原購房發 票價才能算,一般只能粗略估計,綜合稅率應在15%左右。演算法是:
賣方稅:1、個人所得稅:(評估價-原價)*20%。
2、增值稅:(評估價-原價)*5.5%。
3、土地增值稅:(評估價-原價)*30%至60%。(註:此點稅率為四級累進,按差價越大稅率越高,稅率分別是30%、40%、50%、60%)
買方稅:1、契稅:評估價*3%。
雙方稅:各一仟左右。
以上演算法均需提供原價的購房發 票,或在房管局調檔調出原購房發 票復印件。
Ⅳ 房產轉讓價和房產出售價有什麼區別呢
您好,首先您這個問題問的比較籠統,我給您說三種重慶的價格,供您從中選擇參考。
1、房屋成交價,也就是您跟原業主簽訂的房屋買賣的價格,賣給你哦100萬也就是您要付他100萬。
2、銀行評估價,這個是銀行針對該套房屋的評估價格,一般低於您的成交價,銀行為了降低風險,不會做賠本生意,用作貸款使用。比如您買成100萬,但是可能銀行評估80萬,那麼您貸款7成能從銀行貸出來56萬,這套房子首付您就要付100-56=44萬。
3、過戶價格,這個是雙方到房交所過戶的時候需要申報的價格,用於稅費結算。一般不能低於市場價太多,否則可能不能過戶。
您可根據自身情況對比一下。希望對您有幫助。
Ⅵ 商貿公司轉讓價格如何確定
主要是確認賣方的公司是否有異常
1、通過國地稅用來查詢公司成立以來版過往稅務申報情況權,有沒有逾期或罰款;違規違章行為是否有;納稅人信息(一般人還是小規模、信用等級);票種和稅種核定情況;稅盤狀態截圖(高成本公司還得查詢更多內容,甚至將公司名發給稅務內部人員徹底排查);過往年度納稅額;銀行帳戶是哪個銀行(是否是正常戶,有些買方一般在轉讓前要注銷)
2、工商是否正常;是否變更過多次;經營范圍(特殊行業變更也許要去掉相應經營范圍);賣方是否能隨時配合股轉;資料是否齊全(清單)
有關執照轉讓前中後期要注冊的事項可以直接找我
Ⅶ 什麼叫轉讓對價
轉讓對價是指非復流通股要進制入市場,避免給流通股帶來新的損失而對流通股所作的補償。
對價(consideration)原本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概念,其內涵是一方為換取另一方做某事的承諾而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錢代價或得到該種承諾的代價。 指當事人一方在獲得某種利益時,必須給付對方相應的代價。
非流通股股東的股票原來是不能在股票市場上買賣交易的,所以股票市場上他的股票股價高低與他沒有關系。股改後,這部分股票也可以在股票市場上流通了,享受股票市場帶來的高價,因此,為了獲得流通權,非流通股股東必須向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
(7)市場轉讓價擴展閱讀
股權轉讓對價支付的特點
1、對價的雙方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兩類股東。
2、對價的標的物是非流通股的可流通權。
3、對價的前提是:一方為達其經濟利益的最優化對可能給另一方造成的損失給予一個承諾來進行保護。
Ⅷ 轉賣到閑魚市場賣錢什麼意思
你在淘寶上買到的東西如果拿到手覺得不想要就可以點擊一鍵專賣放到閑魚上去發售,
Ⅸ 什麼是轉讓定價
所謂轉讓定價,是指跨國公司為了獲取企業集團的整體最大利益,在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中回,採用低於或高於答市場正常交易價格的行為。利用關聯企業間轉讓定價轉移收入和費用,是跨國公司國際避稅採用的最常見方法。跨國公司常常用這種手法來轉移高稅負國家中關聯企業的利潤,藉以減少集團的總體稅負,提高跨國企業集團的整體利益。轉移定價的方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通過控制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價格高低以影響產品成本。
二是通過關聯公司的固定資產購置與租賃,來影響其產品成本費用。
三是通過對專利、專有技術,商標等無形資產轉讓,控制收取特許權使用費的高低,來影響關聯公司的成本和利潤。
四是通過關聯公司之間收取較高或較低的運輸費用、保險費、貸款利息費用、管理費等轉移利潤。
經濟全球化使轉讓定價的運用更為普遍和隱蔽,這對國家的稅收管轄權提出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