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糧庫成果

糧庫成果

發布時間:2021-09-03 04:10:36

⑴ 一個糧倉引發的血案,不僅成就了瓦崗軍,更成就了李密嗎

我覺得應該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的話,事實上,這個只是一個比較表面的因素,更多的更深層次的因素,應該是當時的整個社會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說,當時的隋煬帝是事實上犯和秦始皇差不多的錯誤,所以最後的話,這個情況也是比較相似的,這個也只是一個表面的因素。

⑵ 河南洛陽出土隋唐糧倉,糧倉儲糧250噸,糧食保存千年還能發芽嗎

《 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世紀,我們的糧食產量還遠沒有如今這么高,因此飢荒是常有的事,很多人甚至吃不上飯。直到袁隆平院士發明出雜交水稻之後,才解決國人吃飯難的問題,不過浪費糧食卻成了一個嚴峻的問題。近年國家倡導光碟行動,也就是在倡導我們要節約糧食,我們更應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

糧食自古就一直是人們關注的話題,在古代,衡量一個國家的強與弱,更是與糧食的產量息息相關。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有著富足的糧食則代表了國力的昌盛,也代表著人們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在戰爭中,糧食更是支撐士兵打仗的基礎。為保存實力,各個朝代也會要求農民們交出一定的儲糧,存放在國家的糧倉中,以備不時之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糧食關繫到民生問題,古人儲存糧食的方法,更是他們的智慧結晶。如今,我們看到含嘉倉,不禁感嘆古人的聰明才智。

⑶ 唐朝還發現隋朝的糧倉,隋朝儲存了多少糧食呢

隋朝是個短命朝代,兩代而亡。但為什麼後世說到唐總是喜歡扯上隋,隋唐不分家?就是因為隋朝為唐朝的繁榮昌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直接的一項,就是隋朝的千年糧倉。唐太宗就同時指責了隋文帝和隋煬帝,說隋朝糧食夠吃50年並非誇贊隋文帝留下的糧食非常多,而是指責隋文帝「不憐百姓而惜倉庫」,隋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

糧倉充盈也僅僅是隋文帝時期的情況,到隋朝末年時情況急轉直下,經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大興土木和關中、河東等地嚴重飢荒和各地義軍搶奪、開倉賑災(目的是徵兵)等消耗,關中地區又因連年乾旱出現大范圍的飢荒,為了吃飯,楊堅只有率領群臣百姓集體外出討飯,跑到洛陽去吃糧,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逐糧天子」。

經過隋文帝的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力得到極大的發展,為隋朝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礎,即使經過了隋末的軍閥混戰,也有剩餘。唐朝繼承了一部分隋朝的遺產,看到沒,李密派遣李世績開了黎陽倉,讓老百姓隨便吃,一下子就弄到了二十多萬兵。二十多萬人隨便吃啊,可不是只吃掉一星半點。

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飢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不過這個大興並非北京的大興區,而是歷代古都——長安,又叫西京,如今西安的西京醫院就是由此命名。雖然隋文帝建了一個都城,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

⑷ 黨的十九大以來三農發展有哪些巨大成就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破題
與往年把玉米賣給中儲糧糧庫不同,今年黑龍江農墾的豐順種植專業合作社把玉米賣給了廣東一家飼料廠。這家合作社的理事長趙軍說,賣給廣東的玉米先通過鐵路運到錦州港,再通過水路運到廣州。
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和農業生產成本「地板」雙重擠壓,生態資源亮起「紅燈」,補貼政策逼近「黃線」,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和農民持續增收壓力疊加而至……回首五年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之復雜不可謂不險。
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正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場硬仗。自去年改革以來,玉米降價、加工回暖、貿易走活、進口減少,改革穩步推進並取得明顯效果。改革頭一年,全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下降了3000萬畝、大豆種植面積增加了1000多萬畝,種植結構得到優化。
今年,糧食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推進。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大豆實施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隨著玉米、大豆收儲制度改革的推進,我國糧食生產呈現的「高產量、高進口、高庫存」怪象正在改變。
在減少無效供給的同時,我國更注重培育耕地地力,通過輪作、休耕、增施有機肥、推廣節水灌溉等方式,讓長期緊綳的水土資源這根弦有所放鬆,給子孫後代更可持續的利用空間。
2017年,全國輪作休耕面積擴大到1200萬畝,輪作重點集中在曾經遍布大豆與高粱的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休耕集中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區、湖北湖南重金屬污染區和貴州雲南等生態嚴重退化地區。
產業扶貧成為脫貧攻堅主戰場
「今年我養了100多隻黑山羊,能出欄50多隻,賺6萬多塊錢。」說起致富經,湖北省羅田縣上石源河村貧困戶李雲啟滔滔不絕,「資金、技術、保障,現在咱一樣都不缺,干勁兒十足!」
兩年前,當地政府出台產業激勵機制,為他提供了1萬元扶持資金、3萬元貼息貸款,同時提供優質種羊、養殖標准、技術指導、肉羊回購等一系列服務。李雲啟盤算著,還清3萬元貸款後,就能如期實現脫貧。
抓住產業這個擺脫「窮帽子」的關鍵,在向貧困發起最後攻堅戰的道路上,一塊塊底子薄、條件差、難度大的「硬骨頭」正被逐一啃下。
2016年5月,農業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精準脫貧指導意見》,為如何扶真貧制定了路線圖。農業部把農業產業扶貧作為優化農業供給結構、補齊農業現代化短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舉措,調動全國農業系統力量務實推進。
幾年功夫,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相繼成長壯大,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能力明顯增強。據農業部調查,100個樣本貧困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直接帶動貧困人口覆蓋度達49.8%。
今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達到10.5%,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其中,產業扶貧功不可沒。
農業更綠色農村更宜居
「前幾年,這里的農房還是破舊不堪,街上垃圾遍地。經過環境整治後,硬化路通到家家戶戶。」經歷了從臟亂到宜居的變化,河南省永城市新農村辦主任李世軍深有感觸地說,「如今,村裡綠樹成蔭,庭院干凈整潔,老百姓的笑臉也多了。」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推力,是各地農村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近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強支農惠農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有了長足進步。
五年來,農業發展也更「綠」了。曾幾何時,種地就是「大水大肥」「下猛葯」。可如今,如果去田間地頭轉轉就會發現,殺蟲燈、粘蟲板、水肥一體的滴灌系統越來越常見。
在養殖業,用科技手段讓畜禽糞污「變廢為寶」,加工成有機肥或是用來發電、生產沼氣,已經是規模化養殖戶和企業的通行辦法。安徽宿州市埇橋區順河鄉後湖村的養豬大戶徐永生就是其中之一。
「幾年前,一到夏季蒼蠅就亂飛。」他說,「如今,應用沼氣技術,將糞污全部變成了沼液沼渣,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種養結合、沼液沼渣還田還帶來了不小的經濟效益。」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幾年來,各地通過控量提效,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水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已從1998年的0.4提高到0.52。
在化肥、農葯使用方面,通過減量替代,推廣測土配方技術,2016年全國化肥使用量首次接近零增長;通過減量控害,加強綠色防控,全國農葯施用量保持零增長。

⑸ 婁源功的主要成就

婁源功的學術研究領域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物流管理。1998年為國家糧食局主持完成《當前我國糧食形勢分析報告》;1999年主持完成《中國華糧集團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上報國家計劃委員會;2000年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主持完成《中國儲備糧意外災害保險問題研究報告》;2001年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儲備糧庫建設與信息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被國家科技部鑒定為「國內首創,填補空白」,此項成果已被國家糧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用於國家儲備糧布局的輔助決策;2002年主編國家「十五」重點圖書《WTO與河南糧食》,獲河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2003年主持的河南省軟科學項目《河南省糧食資源合理利用與開發研究》,被鑒定為「國內領先」;2004年為國家糧食局主持完成《中國儲備糧物流「十一五」發展規劃》;另外,還主持承擔國家軟科學項目一項。
主持的商業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富含油油料直接浸出工藝與設備》研究項目,其鑒定結論為「國內首創」;《植物油特種加工成套機組的研究》項目,被鑒定為「國內領先」,並獲河南省「科技進 步二等獎」。2003年主持的21世紀河南省教學改革項目《經濟學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實踐》,獲「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主持承擔的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河南省糧食流通利益均衡機制研究》,獲「河南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軟科學項目《WTO框架下河南糧食產業研究》,獲「河南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目前正主持進行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糧食安全及物流管理系列圖書》的研究與撰寫工作。現仍為河南工業大學產業經濟學省級重點學科第一帶頭人、河南省人文社科基地河南工業大學物流中心主任,並主持日常學術研究工作。
婁源功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和擔任高校管理工作,治學態度嚴謹,科研業績豐碩,工作思路清晰,富有開拓精神,具有復合型的學術研究功底和多崗位鍛煉的工作經歷,有戰略思維,有創新意識,有國際化視野,是一位領導型專家和學者型校長。擔任黃淮學院院長期間,在院黨委領導下,帶領學院行政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奠基性工作,首倡了「只有逗號、沒有句號,除了奮斗、別無選擇」的學院精神,卓有遠見地提出了「開放式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國際化合作牽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內涵建設發展思路,探索出了經濟後發地區高校快速發展的新路子,積極推進科學管理,引領學校迅速邁入快速發展軌道。在日常工作中,他為人豁達,做事縝密,以人為本,關愛師生,作風朴實,平易近人,注重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有著很高的學術魅力、人格魅力和領導魅力,深受師生擁戴。

⑹ 河南省天下糧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河南省天下糧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依託於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創建的專注於智慧農業和農業物聯網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從事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研究與推廣工作,業務涉及智慧農業、空間信息服務、農業園區信息化工程、農村信息服務、網路工程、影視創作、農業大數據等領域。公司依託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專家團隊與人才資源,集聚優秀的產業技術研發和經營人才,形成了一支專業從事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究、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的創新團隊。公司現有員工29名,設有綜合部、軟體研發部、硬體工程部、網路聲像部和產品運營部。公司繼承了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科研團隊十餘年的科研成果,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採集終端3個,農業物聯網應用平台6個,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16項。目前,已形成系統的農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包括作物生長遠程感知物聯網系統,溫室大棚物聯網系統,養殖場物聯網系統、食用菌物聯網系統、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系統等。
法定代表人:胡峰
成立時間:2007-07-24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0100004583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1號

⑺ 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成果匯報怎麼寫誰有範文

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

招 標 項目采購編號:漯采公開采購-2017-117 采 購 人:

代理機構:河南省有限公司

日 期:二零一七年月 2

第二章 供應商須知 2

第三章 項目具體技術參數 16

第四章 評標原則和評標辦法 16

第五章 投標文件格式 28

第六章 合同文本 46第一章 漯河市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招標公告

一、招標條件:

資金來源為財政資金地方資金。目前本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河南省有限公司受委託,對本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歡迎具有相應資質的供應商前來投標。

二、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智能化升級改造項目;

2、編號:;

3、采購預算:

2.4、:(詳見招標文件)

一標段漯河市軍糧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和漯河樂良糧食有限責任公司(孟廟庫區)

二標段臨潁縣台陳糧油貿易有限公司、臨潁縣城關糧油貿易有限公司、漯河市天宇油脂有限責任公司、舞陽縣馬北糧庫和舞陽縣舞泉第二糧庫清單中所有內容;、交貨地點:采購人指定地點;

、項目工期:按豫糧文〔2016〕146號文件中要求:第二類智能化糧庫項目工期不得超過3個月;第三類智能化糧庫項目工期不得超過2個月;

、質量要求:確保投標所選用的設備、材料、軟體與技術之間的兼容性,而且應具有方便的可擴充性,應確保設備性能符合河南省糧食局河南省財政廳下達的《關於印發河南省「糧安工程」糧庫智能化升級暨行業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豫糧文【2016】146號、《河南省糧庫智能化建設技術規范等3個試行標準的通知》豫糧文【2016】152號文件以及其它相關文件中的技術標准要求,並按照省局要求實現與河南省糧食局「糧安工程」智能化管理平台無縫對接。三、供應商資格要求:

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供應商條件:

(一)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業信譽和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四)有依法繳納稅收和社會保障資金的良好記錄;

(五)參加政府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沒有重大違法記錄;

⑻ 有「中亞糧倉」之稱的是那個國家

「我們每人一年有4噸以上的石油和1噸以上的糧食」是哈薩克人最引以自豪的一句話。其中的含義就是哈薩克人民富得「流油」,坐在「中亞糧倉」上欣賞上帝賜予的美麗大自然。每逢秋收時節,哈國大小城市郊外的路旁和低矮的山丘上都是麥浪滾滾,龐大的康拜因(聯合收割機)將農牧民一年的勞作成果盡收「囊中」,去豐富他們的餐桌,撐鼓他們的腰包。今年,哈薩克的糧食產量預計在1800萬噸,而哈國內市場只需要900萬噸,其他都將用於出口。

⑼ 榆樹靠什麼成就「天下第一糧倉」

榆樹市,隸屬長春市轄區,為長春市的外飛地,地處吉林省中北部,位於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市圍成的「品」字形經濟區域中心,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都從榆林市穿過,松嫩平原腹地特有的黑鈣土質賦予了它「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
榆樹農業資源富足,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市)之一,處於世界著名的黃金玉米帶上,盛產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素有「糧豆之鄉」、「松遼平原第一倉」的美譽。全市糧食總產量達到48億斤,被評為全國十大產糧標兵縣市。畜牧業發展迅速,全市生豬發展到310萬頭、黃牛103萬頭、禽3600萬只、奶牛2萬頭。糧食產量長期處於前列,自2004年起,連續四年糧食產量全國縣市第一,2008年創歷史新高達到282萬噸,榆樹市的糧食產量佔全國的1/200,吉林省的1/10,長春市的1/3,被稱為「天下第一糧倉」。

閱讀全文

與糧庫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