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最終成果形式及提交驗收日期 怎麼填寫
竣工預驗收是在施工單位對工程進行內部驗收合格後,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前,由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專業監理工程師,依據有關的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性標准、設計文件及施工合同對施工單位報送的竣工資料進行審查,撲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查驗收。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整改完畢後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竣工報驗單,並應在此基礎上向建設單位提出竣工預驗收質量評估報告及相關監理資料,然後參加由建設單位組織的竣工驗收。在竣工驗收過程中,質量評估報告作為工程竣工驗收的主要依據材料之—。由此可見,竣工預驗收是以監理為核心對工程進行控制和管理的最後一個環節。經過預驗收整改後的工程實體質量、施工資料、監理資料——某種意義上共同組成監理的成果將接受由業主組織的竣工驗收小組的檢查、驗收。因此,監理應充分運用竣工預驗收這—最後的機會,認真檢查工作實體質量,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到位,對下程資料進行進一步地完善,並提供—份令人信服的竣工預驗收質量評估報告,才能順利通過由業主組織的竣工驗收.圓滿完成監理合同任務,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1樹立系統工程的觀點工程的實體質量、施工資料、監理資料是在平時工作中逐步形成的。竣工預驗收是對平時工作的總結和完善,所以預驗收的結果主要決定於平時工作,是監理工作系統進行的最後結果。要做好預驗收工作,就必須樹正系統的觀點,認識到做好預驗收工作不過是整個監理工作系統的一部分。為了使預驗收結果符合監理合同質量的目標要求,就要從工程開始時認真制訂系統目標,在執行過程中逐步落實.最後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1.1開工之初,制訂符合合同要求的質量目標系統建築工程質量評定取決於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屋面工程、建築裝飾工程、門窗工程、樓地面上程、建築採暖衛生工程、建築電氣安裝工程及其它分部工程的質量評定;各分部工程質量評定又取決於各分層、分段的分項工程的質量評定,從而形成一個質量評定體系。項目監理部應在工程開工之初,根據合同確立質量總目標,然後進行分解、調整優化,形成可執行的、符合工程實際的質量控制目標體系。從而讓現場監理人員掌握各層、各段的分項工程質量目標,達到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1.2建立質量控制系統在施工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來自方方面面,主要有五大方面——人、材料、機械設備、方法工藝、環境。故應建立相應的質量控制系統,其中以人的控制為核心。1.3按監理工作程序控制系統運行,逐步落實分項目標,確保實現總目標控制系統運行是監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內容。監理可以採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等形式,但應以事前控制為主。所以監理應認真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單位健全質量保證體系,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施工方案執行,及時掌握工程施工質量動態,並對掌握的質量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決定是否按原方案進行或進行必要的調整,逐步落實分項目標,確保實現系統質量目標。通過系統的監理工作,再經過竣工預驗收的檢查和完善,才能得到符合合同要求的預驗收結果。在工程監理過程中,少數監理項目部只明確質量總目標,未根據工程質量評定體系分解各分部分項的工程目標,現場監理人員不了解各層各段的分項工程質量目標,致使監理工作重點不突出,分部、分項工程監理評定無目標,從而造成兩種情況:一種情況為了確保總目標,各分項工程都盡量評定為優良,失去了工程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另一種由於工作針對性不強,分項工程該優良時未達到,從而造成合格項太多,優良項不能滿足評優標准,致使工程質量達不到合同要求,造成部分工程監理項目部為了達到質量目標,弄虛作假,預驗收時臨時修改原始分部分項工程資料。這些行為嚴重違背了監理工程師的工作準則,影響了監理信譽,損害了監理形象。2堅持獨立、公正、科學的准則竣上預驗收的結果,直接影響到竣工驗收,從而對能否實現工程質量目標具有重大影響,進而影響各方的經濟利益、社會形象和信譽。在建築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無論是房地產開發商、其它建設單位、施工企業、監理單位,都把信譽視為企業的生命,能否實現質量目標,是影響企業信譽的根本因素。所以竣工預驗收的結果影響參與工程建設各方的切身利益,包括監理本身的利益。而參與工程建設的各方都會盡力使工程預驗收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故在預驗收的過程中,監理應做到:(1)拋棄私念,勇於面對工程現實。在監理實踐中,少數施工單位利用業主的錯誤認識——出現質量問題應由監理負主要責任,從而要挾監理。在此情況下,監理人員應對監理工作有正確的認識,監理人員應認識到監理只能「力求控制」質量目標,施工單位才是「保證實現質量目標」的主體:同時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如果在預驗收過程中思想患得患失、弄虛作假,得出的預驗收結果最終被竣工驗收小組推翻,則監理將徹底喪失信譽,這對監理單位的打擊將是致命的。所以監理人員只要平時工作到位,對發生的質量問題原因分析清楚.責任明確,採取的措施適當,業主認可,資料准確翔實,就應有勇氣面對工程現實。即使未能實現質量目標,也樹立了嚴格監理、敢於負責的社會形象。(2)獨立開展預驗收工作。監理只有獨立開展工作,才能正確地思考問題,進行判斷,做出決定。監理工程師的獨立性由相關法律文件作保證。獨立性是公正性的基礎和前提。(3)嚴格按照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及相關文件驗收,得出公正、科學的質量評定。在預驗收過程中,應根據原始分部、分項工程評定資料,嚴格按照質量檢驗評定標准驗收,嚴禁在預驗收時修改原始資料,改變工程.
⑵ 最終成果驗收
1.最終成果驗收時間安排
最終成果驗收一般在野外驗收後6個月內進行,由項目回承答擔單位向項目管理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由項目管理辦公室提組成驗收委員會進行驗收。在最終成果驗收前項目組主管單位應進行初審,並評定分數。地質圖及地質報告、地質圖說明書至少在驗收前20天送達評審員。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地質部分)編寫提綱參見1∶5萬區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
2.最終成果驗收的要點
1)野外驗收後補充調查工作的完成情況。
2)各項綜合資料與原始資料的吻合程度。
3)測區的地質新成果、地質報告與地質圖說明書的水平。
4)地質編稿原圖內容、精度及編繪質量。
5)各項原始資料歸檔的質量。
3.最終成果驗收提交的有關資料
1)作者原圖(1∶5萬)。
2)編稿原圖(1∶5萬)。
3)地質圖(1∶5萬)。
4)地質報告和地質圖說明書。
5)按規定整理好的各類原本檔案資料。
6)實際材料圖、各類樣品測試及鑒定。
⑶ 驗收方式有哪些
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的最後一道程序,是全面考核工程建設成果,檢查工程設計和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對於發揮建設項目投資效益,總結工程建設經驗,不斷提高項目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義。
建設工程驗收的方法:
提交竣工驗收報告
在建築工程竣工後,要經過專門驗收機構(有關部門成立的),組織專家開展質量評估驗收。
組織驗收
驗收需要經過四方驗收,包括設計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
驗收合格
驗收合格後要到有關部門處登記備案。
交付使用
驗收合格後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未驗收而交付使用(視為合格),建設方喪失質量抗辯權;喪失以質量抗辯拒付工程款的權利,但不影響工程保修期內的保修義務履行。
⑷ 成果驗收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在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以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後,一致認為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基礎扎實、成果齊全、標准統一、數據格式規范、電子化程度高、評價體系和方法符合國家《農用地分等規程》的要求,並且考慮重慶的實際情況,加以創新,成果有較高應用價值,完成了國家下達的任務,予以驗收。
驗收會上,與會專家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給予了五個「第一」的較高評價:重慶市是全國 4 個直轄市中第一個完成農用地分等工作並且順利通過驗收的市,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省級標准樣地體系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把農用地分等成果廣泛應用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家真正為開展農用地分等工作而組建專業技術隊伍的省(市),是全國第一個農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獲得國土資源部科學技術二等獎的省(市),並且指出重慶市是全國第 15 個農用地分等工作通過驗收的省(市),分等成果是一個高水平的成果,是一個「出技術、出人才、出經驗」的成果,也是面向更廣泛領域應用的成果。
圖2-10 2006年12月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會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土地資源監測調查工程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驗收意見
2006 年 12 月 11 日至 13 日,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土地整理中心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依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廳發〔2004〕40 號文件、《農用地分等規程》(TD/T 1004-2003)和《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工作方案》對重慶市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驗收。驗收組聽取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匯報和技術匯報,觀看了計算機信息系統與相關成果展示,審查了農用地分等的文字報告、圖件、表格、資料庫及原始記錄表等資料。經質詢討論,形成驗收意見如下:
1.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工作組織科學有效、實施方案切實可行。採取了「分區試點先行、外業分縣實施、內業全市集中處理、全市一體、上下互動、步步監控」的組織形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成果質量。基礎扎實,成果齊全,符合有關要求,整體質量高。
2.採取的技術路線和方法正確。分等指標區劃分、分等因素選擇、分等參數確定、分等單元劃分合理;自然質量分、土地利用系數、土地經濟系數調查與計算正確;自然質量等、利用等、經濟等劃分符合實際;文字報告編寫、數據整理、圖件編制、資料庫建設等符合有關技術要求。分等數據格式規范,標准統一,保證了全市分等成果的可比性。
3.建立了市、縣不同尺度下分等單元的空間對應關系,實現了不同尺度下分等數據間的關聯與互訪,形成的成果逐級控制,等別序列完整,面積一致,具有可追溯性。
4.建立了包括國家級(12 個)、市級(183 個)和縣級(202 個)標准樣地的三級標准樣地體系,形成了標准樣地圖片集與屬性資料庫。
5.以《農用地分等規程》和相關要求為基礎,採用 GIS 技術開發了「重慶市農用地分等定級與估價管理信息系統」,保證了農用地分等中數據處理的順利進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並為成果應用提供了技術平台。
6.依據樣點調查資料,對農用地分等成果進行了不同區域不同等別系列的檢驗分析,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
7.開展了分等成果在定級估價、耕地糧食生產能力核算、補充耕地數量質量實行按等級折算、制定征地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基本農田保護、土地開發整理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8.項目經費使用符合《國土資源調查項目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
驗收組一致認為,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組織、重慶市土地勘測規劃院承擔的重慶市農用地分等項目成果符合相關要求,完成了國家下達任務,予以驗收。
建議在修改完善、整理歸檔後按規定於一個月內上報成果。
驗收組組長:馬克偉
二○○六年十二月十三日
⑸ 驗收依據和組織方式
(一)檢查驗收依據
(1)實地核查任務委託書或委託協議。
(2)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技術要求相關文件,包括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指南和技術要求、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技術要求補充說明、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數據規范化整理實施細則、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圖形要素圖式等。
(3)各省制定的礦業權實地核查技術要求相關文件。
(4)承擔單位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方案。
(二)檢查驗收原則
(1)簡化實效。在保證驗收質量的前提下,遵循簡化程序、講究實效的原則,選擇適當的檢查驗收形式。
(2)實事求是。確保驗收技術資料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杜絕弄虛作假。參加的專家應對驗收工作持嚴肅認真的態度,要保證評價意見的客觀性、公正性與嚴謹性,防止不符合要求的成果通過驗收。
(3)實地檢驗與專家認可。驗收過程中必須對核查單位的野外實測數據和成果數據進行抽查和檢查,並得到相關專家的認可。
(4)同行專家鑒定。參加驗收的專家應包括熟悉礦政管理、測量、地質和資料庫等方面的專家,充分發揮專家的作用,依靠專家開展驗收工作。
(三)組織方式
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驗收工作按照其組織實施特點,以測區或縣(市)級行政區為基本單元,實行測區驗收、省級驗收和部級驗收三級檢查驗收方式。具體組織方式如下:
(1)測區驗收。以測區為基本單元產生的單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是實地核查的基礎成果,也是今後在勘查開發生產過程中應用的主要成果。因此,在各級檢查驗收中,測區驗收是最為基礎的驗收。測區驗收可以分為野外驗收和成果驗收兩個階段進行。如果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進行測區驗收,市級國土主管部門應派人參加;如果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進行測區驗收,縣級國土主管部門也應派人參加。縣(市)級驗收可由市(地)級統一組織,本市(地)范圍內所有委託單位與核查單位一起參加。
(2)省級驗收。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應組織對本省轄區的市、縣級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進行驗收。測區驗收與省級驗收可合並進行,委託任務的縣(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可先對實地核查成果進行初審,再由省級項目辦組織終審,市(地)、縣(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派人參加。
(3)部級驗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完成省級驗收和省級礦業權實地核查成果匯總整理後,應向國土資源部和全國項目辦提出參加部級驗收的申請,並最終通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礦業權實地核查匯總成果的檢查驗收。
需要注意的是,各級最終成果驗收前,應先進行數據驗收,重點檢查數據與外業記錄的一致性和數據的規范性。
(四)驗收意見與結論
驗收採用會議形式,組織驗收單位聘請有關專家組成驗收委員會,驗收委員會應包括熟悉基礎控制測量、礦山地質測量、礦產地質、資料庫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礦政管理人員。驗收委員會應在充分了解情況和討論基礎上形成驗收意見,意見確實難以一致時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表決原則。
驗收結論分為兩類:合格、不合格。
驗收意見經組織驗收單位簽署蓋章後生效。
⑹ 成果綜合與驗收
(6)單個礦業權成果編制:匯總單個探礦權和單個采礦權核查數據,編制相關成果圖件;
(7)成果綜合與資料庫建設:綜合實地核查成果,建設探礦權、采礦權核查資料庫和礦業權空間資料庫;
(8)成果報告編制:編制礦業權分布相關圖件,編寫實地核查工作總結報告;
(9)成果驗收: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實地核查成果進行分級驗收。
⑺ 成果驗收程序
(1)建庫承擔單位提交預檢申請,並連同自檢報告、建庫技術報告和建庫工作報告以及所有內的資料庫建設成容果一並報省級建庫主管部門。
(2)省級建庫主管部門和有關單位組織人員成立成果預檢組,按照技術要求進行預檢。
(3)省級建庫主管部門組織驗收評委對提交的鑽孔資料庫成果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有必要可請項目實施負責人向評委做說明,評委提出預檢結果。
(4)鑽孔資料庫建設成果,經過預檢和驗收程序後,由預檢組和驗收組提交預檢報告和驗收意見。驗收專家組根據《地質勘查規劃資料庫成果數據檢查記錄表》行評價打分。
(5)檢查驗收以有關規范為標准,凡按規定進行資料庫建設並達到質量要求的項目即為合格。
(6)如果成果驗收不合格,將驗收意見返回承擔單位,承擔單位對數據進行修改完善後再次提交驗收,直至驗收合格。
⑻ 成果編制及驗收
成果編制階段時間限定通常為野外資料驗收後6個月之內,區調成果通常指1:5萬地質專圖、(聯測區屬)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和圖幅說明書,報告及說明書章節編排及內容均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執行。這些成果完成後,會同實測剖面圖、實際材料圖、地質圖、構造綱要圖、礦產圖(有的不做要求)、專題研究報告和相關圖件、各種原始資料以及項目竣工決算報告等一並提交於主管部門,由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組及驗收委員會進行評審、驗收。
⑼ "研究成果的形式"、"項目驗收指標及內容" 分別指的事什麼要寫怎樣的內容
http://wenku..com/link?url=L8qquwif-Z8gt-OpPOyVs_-nxrFjvsUHGxt9SoBw0u2sbnhL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