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南政法大學師資如何
不要只看這個,你去理工科院校看看,院士一堆的,但是文科院校就是這樣,沒這么多什麼院士什麼的。社科院的就是是社科院的,西政的法學在全國還是很好的,和社科院、中政、都差不多的,即使是差也差不很多。你如果考西政的法學,絕對不會後悔的。西政的學術很扎實,老師對學生也很好,而且有很多老師都是超級受歡迎的,你來了就會發現很多老師確實很牛,而且這幾年尤其是今年,西政都在大力擴展師資力量,發展重點學科。像刑訴的徐靜村,民訴的田平安、民法的張玉敏、李開國、法理的付子堂,經濟法的李昌麒等,都是很厲害的,其中幾個都是泰斗級的人物,如徐靜村田平安李昌麒,這幾個你可以去網路一下。
⑵ 姚建宗的榮譽和獎勵情況
2015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第六批);
2014年《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獲吉林省第十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3年《法律的政治邏輯闡釋》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
2010年度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研究」任首席專家;
2009年4月第一屆吉林大學「匡亞明特聘教授」;
2008年《法治生態環境》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08年被評為全國「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最佳宣講獎;
2006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等確定的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
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並獲得資助;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大學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2004年12月,「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吉林省2004年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3年,《生活的場景與法治的向度》,司法部2002年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優秀獎;
200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獎勵;
2001年7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教育部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1年4月,「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1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獲吉林省第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的理論傾向》,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與良知》,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1年1月2日,《法治的多重視界》,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二等獎;
2000年12月7日,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項目獎勵;
2000年7月19日,被評為東北地區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1998—2000年度優秀編輯;
2000年3月,《國外政治發展研究述評》,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論文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2月,《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六次優秀著作獎專著優秀獎(最高獎);
1999年11月30日,榮獲第二屆「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
1999年8月14日,《法律與發展研究導論》,1998年度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一等獎;
1998年12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法學論文二等獎;
1998年1月,《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蘊》,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特等獎;
1998年1月,《法律制度構造論》,吉林大學1997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1998年12月,因「八五」以來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工作中成績顯著而獲獎;
1996年1月,《「法治經濟」解析》,吉林大學第四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1993年11月,《略談法的價值與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最根本價值》,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第三次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論文獎。
⑶ 焦洪濤的榮譽獎勵
【綜合類】2002年5月,獲得全校青年最高榮譽——華中科技大學第二屆「青年五四獎章」。 2006年1月,作為國家科技規劃戰略研究專家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全國科學技術大會。2006年1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華中科技大學第二次代表大會正式代表。2006年5月,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工」榮譽稱號。2006年7月,被授予湖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009年6月,獲得華中科技大學第三屆全校研究生「我最喜愛的導師」榮譽稱號。2012年7月,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科研類】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戰略研究重要貢獻表彰證書」;國家體育總局「十五」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審核、國家科技部批准、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授予的「科技法學獎」之突出成就獎和優秀人才獎;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優秀作品獎;湖北省法學會頒發的優秀論文一等獎(3次);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頒發的省社科期刊優秀專題文章二等獎、三等獎、湖北省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優秀論文獎、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優秀論文獎、武漢市知識產權研究會優秀會員獎;湖北省黃石市人民政府頒布的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首屆優秀科研論文獎、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優秀青年學術獎;湖北省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3次);華中理工大學「航天海鷹杯」優秀課外學術作品競賽一等獎(3次)。
【教學類】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一等獎之指導教師獎(2次)、司法部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三等獎;華中科技大學首屆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華中科技大學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首屆教學質量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首屆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一等獎之指導教師獎(5次)、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二等獎(4次)、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第一、二屆教學質量優秀獎、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獨立學院)教學質量優秀獎等。華中科技大學第四屆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榮譽表彰等。
【學生培養】2006年至今,作為碩士生導師已培養畢業研究生30餘名;作為博士生副導師協助指導博士研究生4名。指導的科技法研究所創新團隊獲得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授予的「科技與法律」30年最佳實踐獎、全校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獎(3次);指導的學生獲得湖北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獎、全校「本科特優生」稱號、全校研究生「學術十傑」稱號、全校「三好研究生標兵」稱號、全校「研究生品德模範(第一名)」稱號、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教育部「博士生學術新人獎」等。
⑷ 重慶大學法學院人才培養有哪些模式
人才培養
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德法兼修的人才培養理念, 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秉持「行列精英、國家棟梁」的教育使命,緊密結合社會需求,著力培養綜合素質良好、基礎扎實、熟悉實務、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和復合型卓越法律人才。
學院建有創新實踐教學團隊,設有法學實踐教學中心、學生法律援助中心、兩個模擬法庭、多個案例討論室,建有《經濟法》《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法治》《創業與合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合同法》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精品課程5門,獲重慶市教學成果獎多項。學院與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等60餘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重慶、四川、貴州、陝西、廣東等地建立法學教育實習基地31個。
2000年以來主編出版各類專業教材50餘部,包括:《高等院校法學專業系列課程教材》《21世紀中國高校法學系列教材》《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國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規劃教材》《高等學校法學核心課程教材系列》《21世紀法學通用教材》《國家精品課程教材》等。《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法律保障機制研究》叢書入選國家「十三五」重點規劃出版圖書。
⑸ 楊利華的中國政法大學老師
楊利華,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職博士生),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知識產權法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信息法學、反不正當競爭法。
代 表 性 著 作 (包括教材)
《知識產權法學》(獨著)、 《WTO網路全書知識產權協定部分》(合著)。近些年來主持或主要參與法學科研項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研究」、 「專利戰略的內涵、目標、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研究」等13項,其中省部級項目7項;其中國外法律專業刊物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of the USA、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英文論文2篇(SSCI 1篇),國內專業刊物《知識產權》、《中國版權》、《電子知識產權》等30篇 。
獲 獎 情 況
2005年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7年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學成果獎研討會二等獎
主 要 學 術 交 流 情 況
2002年
加拿大溫哥華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學術研究(進修)
2007年
中國政法大學首次大型知識產權國際學術會議(學術會議)
⑹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的榮譽獎勵
我院蟬聯教育部學科評估法學一級學科排名第一
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榮獲「2009年度首都維護消費者權益突出貢獻獎」
我院榮獲全校2009年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表彰喬鵬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我院6個項目入選2009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設立項項目
我院朱景文等15位教師榮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
我院「法律經濟學」等四門課程被評為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校級精品課程立項項目
我院十二位離休教職工獲學校黨委頒發的入黨六十周年榮譽證書和獎章
我院在首屆「京城四校法學院羽毛球友誼賽」中折桂
我院「法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工程」榮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
王利明教授等申報的《法學案例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工程》獲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我院胡大路同學在2009屆「畢業十星」評選中獲「文藝之星」榮譽稱號
中國人民大學「五·一」勞動節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我院教職工受表彰
我院王軼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第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喜獲佳績
我院2006級劉文傑獲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預防艾滋病青少年愛心大使榮譽稱號
證據學教研室多位師生在市級論文評比中載譽而歸
王利明教授《物權法研究(修訂版)》(上下卷)入選第二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人文社科類入選書目
證據學教研室多位師生在市級論文評比中載譽而歸
黎建飛教授獲北京市教育工會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舉行會議 曾憲義連任社科委副主任,王利明、余勁松連任委員
我院奧運志願者在「我說奧運」徵文比賽中喜獲佳績
我院王利明教授當選中國法學會副會長
我院黨委副書記鄭曉輝等榮獲2008年度首都高校社會實踐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二屆「李寧杯」首都法學教授羽毛球賽舉行,我院老師獲得優異成績
學校2008年度國防生工作總結會召開 我院多名國防生受到表彰
王利明同志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
潘文軍副教授當選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專業委員會常委
我校表彰2008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及其指導教師 我院兩名博士研究生獲獎
我院鄧曉明等十名同學獲得2008年度蔣震獎學金
我院團委書記鄭小敏被評為「2007-2008年北京市高校優秀輔導員」
我院李艷芳教授當選為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主任委員(副會長)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舉行會議 曾憲義連任社科委副主任,王利明、余勁松連任委員
我院2007級本科宿舍榮獲我校宿舍風采大賽「最佳精神風貌獎」
我院同學在學校第二十三屆「一二·九」合唱節中榮獲最佳組織獎
我院王利明教授獲准2008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立項
我院王軼教授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基金資助獎勵
我院董安生教授、劉俊海教授、楊東副教授分別當選為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我院多位教授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
我院范愉教授榮獲第二屆「錢端升法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
我院多位教師成果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我院同學在校第十屆「創新杯」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創佳績
我院多位教授榮獲首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
劉俊海教授當選為中國工商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
我院代表隊獲得第六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第三名
中國法學會向我院發來感謝函致謝我院師生
我院代表隊獲得第六屆「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第三名
我院朱莉、馮琳獲基德獎學金 石佳友、鄭愛青老師出席頒獎典禮
中國法學會向我校發來感謝函致謝我院教授
我院羽毛球隊獲得人大羽毛球團體八強邀請賽冠軍
我院三名同學被評選為「首都教育系統奧運工作優秀學生」
我院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榮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創意金獎」
《國際商事仲裁法》課程榮獲教育部和財政部2008年度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
我院徐孟洲教授當選為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朱大旗教授當選為研究會常務理事
我院2006屆畢業生竺效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
我院五位2008級本科新生獲評「八三法學助學金」
我院章耿源同學被評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優秀志願者」
奧運村運行團隊收費卡業務口致信感謝人民大學志願者
海淀區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致信感謝我院志願者
朱景文教授主編《法理學》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學校保衛處致信感謝我院學生
奧組委新聞宣傳部致信表揚我院兩名志願者
我院劉寶坤等十名同學獲得2007年度蔣震獎學金
我院朱景文教授、謝望原教授、李琛副教授分別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黎建飛教授獲北京市教育工會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
我院朱景文教授 謝望原教授 李琛副教授分別榮獲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我院民商法教研室榮獲北京市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號」稱號
我院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先進集體」稱號
王利明院長當選「2007年度法制新聞人物」
王利明院長當選「2007年十大年度法治人物」
我院許崇德教授、張希坡教授獲第五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
「人文社會科學影響力評價報告」公布 我院王利明教授、高銘暄教授位列法學學科前十
法學院團委榮獲北京市2006年「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我院學科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增至四個 法學學科獲批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我院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國家級榮譽稱號
我院王利明教授、林嘉教授著述入選「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工程
王利明院長當選2006中國十大教育英才
劉俊海教授榮獲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
范愉教授、朱景文教授獲得北京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曾憲義教授主編的《法律科學文庫》榮獲國家級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楊建順教授、韓玉勝教授分別榮獲「2001-2005年北京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和「2001-2005年北京市教育系統…
《中國物權法草案建議稿及說明》(王利明教授主編)榮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法學類一…
錦光教授、韓大元教授主編,劉飛宇副教授參編的《中國憲法發展報告》(1982-2002)獲得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
我院15名教師榮獲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
韓大元教授獲得「2006年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王利明教授的專著《民法總則研究》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圖書獎
曾憲義教授等主持的《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王利明教授等主持的《民法精品課程》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我院2005年度獲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榮譽稱號
我院獲2005年度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排名全國法學學科第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榮獲國家授予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我院獲1998年度先進黨總支榮譽稱號
我院獲2001年度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我院獲2003年度先進黨委榮譽稱號
曾憲義等五位教授榮獲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獎
高銘暄等五位教授榮獲優秀教學成果國家獎
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高銘暄教授主編的《刑法學原理》三卷本榮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等獎
張希坡教授主編的《中國革命法制史》榮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等獎
《中國審案例要覽》榮獲「1983-1993年優秀法學著作一等獎」第一名
《中國審案例要覽》榮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
⑺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的簡介
根據2007-2009教育部學科實力評估,黑龍江大學法學院法學(0301)專業位列全國第19名。
根據武書連2012年《中國大學評價》,黑龍江大學法學(03)學科位列全國第30名A,其中民商法學位列全國第11名A+。
根據武漢大學《2012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黑龍江大學法學(03)學科位列全國第27名,法學專業(0301)位列全國第21名。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鼓勵教師重視科學研究。2007年以來,教師共出版教材、專著45部,其中由法律出版社等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高水平專著25部,發表學術論文497篇,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家級重要刊物發表論文18篇。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項,教育部項目4項,司法部項目6項,省社科基金項目23項,教師獲省社科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1項。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與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楊震領銜的課題組撰寫了《繼承法》修正草案建議稿。
2006年以來,教師編寫教材10本,其中由楊震教授等主編的全國組編本教材8本,劉冰副教授參編了國家級規劃教材《法理學》,唐永春教授參編了國家級規劃教材《西方法律思想史》。教師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6篇,教學研究立項20項,其中省教改工程立項7項,省高教學會立項2項,校教改工程立項11項。獲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一項,校級教學成果獎4項。獲黑龍江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9人次,他們是:王歌雅教授、孫光妍教授、翟羽艷教授、王延君教授、哈書菊教授。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刑法學、民法學、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商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知識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刑事偵查學等。
(數據更新截至2012年09月18日)
⑻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的所授榮譽
全院教師的孜孜努力,不斷結出教學研究的累累碩果。早在 90年我院民事訴訟法學的教學成果就先後獲兩次全國二等獎,2002年刑事訴訟法學學科教材教學法又榮獲全國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刑事訴訟法被評為全國精品課程;刑法學科研究生互動式教學法2002年獲重慶市一等獎;刑法學科研究生互動式教學法2002年獲重慶市一等獎。2001年,刑事訴訟法成為重慶市重點課程,2002年刑法學成為重慶市重點課程,2003年民事訴訟法學成為重慶市第一批精品課程,2004年刑法、刑事訴訟法成為重慶市精品課程。刑法學、刑事訴訟法是全校唯一且多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關,所屬學科均榮獲省部級一等以上教學成果獎,所屬主幹課程均為全國或省部級精品課程、重點課程的學院。
全院教師傾心付出,培養出了一大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具有責任意識和獨立人格的現代法律人才。到目前為止,我校所有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的作者,三分之二的第一屆重慶市優秀碩士論文的作者,均為我院培養的研究生。 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法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分團委通過學習提高,不斷以新的精神面貌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把更多的對學生人文關懷,對社會文化的關注,融入到學生活動中來。全校師生確立了「務實、高效、創新」的威信和形象,學生工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99級趙凡同學獲第八屆全國推新人大賽「全興杯」重慶賽區「影視表演,廣告模特」雙十佳稱號,00級景軼、萬春燕同學代表我校參加第八屆全國名校辯論賽獲冠軍,景軼同學獲「優秀辯手」稱號;2001年獲得愛心家教服務隊「愛心家教」先進單位稱號,第二屆西南政大學「天倫杯」辯論賽冠軍,01級賴映嫻同學《我們堅信,這里生生不息》獲2002年度重慶市高校校報好新聞二等獎,在重慶市第五屆大學生游泳比賽中01級劉麗同學獲女子甲組50米蝶泳第一名、01級何彬毓同學獲男子50米自由泳第一名,2003年法學院分團委獲共青團重慶市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01級漆艷同學獲2003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
過去的輝煌,今天已成為鞭策的動力。有學校的統一領導,有全院師生銳意進取,法學院明天的前程必將更加燦爛,無限光明。
法 學 院
二00四年元月十二日
⑼ 法學名人
古羅馬五大法學家
公元 426年頒布並在東、西羅馬帝國同樣生效的《引證法》正式承認蓋尤斯、J.保羅(?~約222),D.烏爾比安(約170~228)、A.帕比尼安(約150~212)和H.莫迪斯蒂努斯(?~約 244)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並規定凡法律問題未經明文規定的,悉依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加以解決;如他們的解答並不一致,取決於多數;人數相同時則以帕比尼安的解釋為准。 1、蓋尤斯(約公元130~180年),羅馬帝國前期著名法學家,代表作為《法學階梯》,該書是唯一一部流傳至今的古代羅馬法學家的文獻,成為查士丁尼編纂同名法典的範本。 2、帕比尼安(約公元140~212年),帝國前期羅馬的著名法學家,擔任過申訴官、帝國高級法院院長和被認為是副皇帝高位的近衛都督之職,行使軍事和司法大權。其代表作有37卷《法律問答集》、19卷《解答集》、19卷《解說書》。其學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直至4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仍命令屬下整理他的學說。在《學說引證法》中並明確規定,在五大法學家的意見相左時,以帕比尼安的學說為准。 3、烏爾比安(約公元170~228年),擔任過帝國高級法院法官助理、帝國議事會成員,近衛都督,做過皇帝的法律顧問。烏爾比安是公認的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法學家之一,是羅馬法學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摘錄的9142段法學家的著述中,其中烏爾比安的著作就有2464段。最先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也是烏爾比安。
4、保羅(約公元222年去世),擔任過帕比尼安法院的陪審法官,最著名的著作是關於告示的80卷注釋書,在《學說匯纂》中摘錄了他的2081段作品。
5、孟代斯梯安(又譯為莫迪斯蒂努斯,約公元244年去世),是烏爾比安的學生,也是五大法學家中名氣最小的一位。《學說匯纂》中有關他的著作,只有344段。
馬克昌,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著名法學教授、博導馬克昌
1926年8月生,河南西華縣人,法學家。195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律系,後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班,師從前蘇聯刑法學家貝斯特洛娃教授專門從事刑法學研究。1952年返回武漢大學任教。曾於1977年受委託擔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主犯吳法憲的辯護人,並參加過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工作。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與人大高銘暄教授合稱為我國刑法學界的「北高南馬」。曾任武漢大學法律系主任、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長和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法學學科小組成員等職。獨著的《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主編的《犯罪通論》和《刑罰通論》分別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主編的《經濟犯罪新論》獲中國圖書獎;任主編之一的《刑法學》和副主編的《中國刑法學》分別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和特等獎;主持完成的「著重提高研究生素質,培養刑法學高層次人才」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著名法學家趙中孚
1929年7月出生。1947年匯文中學畢業後考入朝陽大學法律系。1949年5月參加工作,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司法部主辦的學習隊、中國政法大學三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本科、研究生班學習。1950年冬開始在民法教研室任教,歷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院務委員會暨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暨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暨深圳仲裁分會仲裁員、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法律咨詢委員會成員、北京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和貴州大學法律系兼職教授、天津民主法制建設研究中心學術指導、中國行為法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在半個世紀的教學崗位上,為校內外本科、研究生、高級法官班、台港澳律師培訓班、香港樹仁學院和城士大學等不同層次的學員講授系統或專題的多門民商法課程。參加我國民法典(第2、3次)、民法通則、企業破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法律的起草、研討或建議。培養了本專業的碩士40餘人,聯合培養博士5人,單獨培養包括港台和外國在內的博士19人,指導尚未答辯的博士生20人。先後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博士點項目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
中國著名法學家韓德培,法學界最年長的明星
「中國當代法學10人」中惟一存世者 現代意義上的法學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方始引進西方現代法律科學。在《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上),可以找到名列其上的10位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法學家,然而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都已經作古,今天惟一健在的只有韓德培老先生,至今仍在為之辛勤耕耘。
2000年1月8日,武大為韓德培先生舉行了隆重的九十華誕紀念活動和法學思想研討會。
2009年5月29日晚9時,一代法學泰斗與世長辭。
武漢大學將在2009年11月隆重舉行「韓德培教授百歲華誕暨武漢大學法科恢復重建30周年慶祝活動」
1.史尚寬先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學家,不僅從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擔任了民國時期的"立法委員"、"考選部部長"等職務,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2.商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3.張釋之(生卒年不詳),字季,漢南陽郡堵陽(今南陽市方城縣)人。西漢廷尉,中國歷史上著名法學家。公元前179年,被選為騎郎,後成為協助皇帝處理司法事務的最高審判官。他處理案件深究事理,不枉不縱,不偏不倚,敢於用法律去限制包括皇權在內的一切特權,提出了「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4.韓 非: 河南新鄭人,戰國後期著名的法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5.肖蔚雲先生是中國著名法學家,1927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曾留學蘇聯4年。先後擔任香港、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是北京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太多了都列舉不完。你可以網路再搜搜看哈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