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面試填寫材料,主要專業成果怎麼寫工商管理專業。
這應該不是指成績,而是指成績以外的涉及本專業的其他成果,比如論文、課題、調研報告或參加某些大賽成績等等。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⑵ 熊躍根的主要成果
2012年,「國家、市場和家庭關系中的性別與權利配置」,《學習與實踐》,第1期
2012年,「福利的理念和中國社會政策的限制」,《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八輯
2011年,「風險社會中的大城市治理與社會政策的發展」,《探索與爭鳴》,第1期
2011年,「社會政策的比較研究:概念、方法及其應用」,《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3期
2011年,「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in the aging context of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Vol.4,No.2
2011年,「經濟不安全和全球化背景下變遷的中國福利體制」,載於王卓祺主編《東亞福利制度:全球化、文化和政府角色》,社會出版社
2011年,「轉型進程中城市社區發展和公眾參與的理論分析」,《中國民政》,第12期
2010年,「轉型時期我國福利體制的改革與社會政策的發展」,《學習與實踐》, 第1期。
2010年,「轉型經濟國家的社會變遷與制度建構:理解中國經驗」,《社會科學》, 第4期。
2010年,「全球化背景下福利國家危機與變革的再思考」,《學海》,第4期。
2010年,「福利體制比較研究的理論與方法:對意義與真實世界的探究」,《社會福利研究》,第2輯。
2010年,「中國福利體制建構與發展的社會基礎:一種比較的觀點」,《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5期。
2010年,「地理學在社會政策研究領域中的含義和應用」,《地理學評論》,第2輯。
2010年,「轉型經濟國家的社會變遷與制度建構:理解中國經驗」,《新華文摘》,第16期。
2009年, Ku, H.B., Ip, D. and Xiong, Y.G. (guest editors). Special Issue on Disaster Relief and Social Work in China,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2, No.2
2009年, 轉型過程中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與本土化實踐的理論分析 , 載 《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88-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轉型經濟國家社會保護機制的建構:中國與波蘭的比較」,收錄於 高全喜(主編):《大國策. 全球視野中的社會轉型》,第131-147頁,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Ku. H.B., Ip, D. and Xiong, Y.G.「 Social work in disaster intervention: accounts from the grounds of Sichua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Routledge), Vol.2, No.3, pp. 145-149.
2009年,Xiong, Y.G. A book review on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ng Kong 2004 , Social Work Ecation, Vol.28, No.5, pp. 577---578.
2009年,Xiong, Y.G.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Policy in China: National Adaptation to Global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Japanese Sociology (Blackwell-Wiley), Vol.18, Issue 1, November, pp.33-44.
2008年,「志願服務發展關鍵在日常化與制度化」,《人民政協報》,6月24日。
2008年,「以自由的名義追求工作的快樂」,《中國青年》,1月。
2008年, 「 A book review on East Asian Welfare Regimes-From Confucianism to Globalization」, 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1, No.1
2008年, 「轉型經濟國家社會保護機制的建立:中國與波蘭的比較」,《學海》,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第5期論點轉載)。
2008年,「『震』興公民社會的道德基礎」,《政工研究動態》,第13期。
2008年,「第五講社會福利制度」,《社會工作》,第11期。
2008年,「國家力量、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中國、日本和韓國福利範式的理論探索與比較研究」, 《社會政策評論》,第二輯,第83-111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年,「我國私營醫院『公營化』運行機制分析:新制度主義的視角」,《江蘇社會科學》,第3期(與王穎合著)。
2008年,「轉型經濟國家社會保護機制的建構:中國與波蘭的比較研究」,載於謝立中(主編)《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比較研究及其啟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07年,「個人努力奮斗永遠是成功的源泉」, 《中國青年》, 7月。
2007年,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ecation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new policy initiatives: Issues and challenges」, Social Work Ecation,,Vol.26, No.6, pp.560-572.
2007年, 「國家力量、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中國、日本和韓國福利範式的理論探索與比較分析」,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第5期。
2007年, 「醫療救助中公民身體與國家治理關系研究---以山東省T市醫療救助為個案的研究」, 《學習與實踐》,第12期(與曾憲才合著)
2007年,「 In Search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nalyzing the Welfare Regimes in East Asia: China, Japan and Korea Compared 」, a plenary speech at the Fourth Annual East Asian Social Policy research network (EAS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Restructuring Care Responsibility: Dynamics of Welfare Mix in East Asia 」,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ring 20-21 October, ( Invited speaker )
2007年,「 Understanding social policy in China through its reforming social assistance schem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ew challenges 」, a plenary speech at the 15th ICSD Symposium 「 Seeking Harmony and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 in a World of Conflict 」 held in Hong Kong SAR ring 16-20 July, ( Invited speaker )
2007年,「國家力量、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中國、日本和韓國福利範式的理論探索與比較分析」, 《江蘇社會科學》 ,第4期。
2006年,「勞動的價值與意義是永恆的」, 《中國青年》, 11月。
2006年,「無名者的青春與凝視的社會記憶,為攝影家黑明《走過青春》一書做的跋」, 5月。
2006年,「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lfare pluralism in reform China: An assessment of China』s welfare regime 」, 《社會政策學會志》(日本社會政策學會 主編),法律文化社,日本東京。
2006年,「In Search of Legitimacy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Growth of NGOs in Reform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th IPS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 World Congress held in Fukuoka, Japan ring July 9-13.
2006年,「第三章 福利經濟學及其對現代社會福利思想的影響」, 載於《現代社會福利思想》,錢寧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第五章社會福利制度」, 載於王思斌(主編)《社會工作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後現代主義與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反思」,《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4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年,「論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發展過程中的實踐邏輯與體制嵌入」,載於王思斌(主編)《社會工作專業化及本土化實踐》(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03-2004論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年,「社會責任感的終極意義在於行動」,《中國青年》, 12月。
2005年,「明星夢與精英文化的再生產」,《中國青年》,5月。
2005年,「e時代的新鄰里關系」, 《中國青年》,1月。
2005年,「論當代社會變遷中的社會資本建構與市民社會發展」,《廣東社會科學》,第5期。
2005年,「轉型時期中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
2005年,《社會問題讀本》「導讀」,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重建社會公德的民間力量」, 《中國新聞周刊》, 7月訪談。
2004年,「The Emergence of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Compared」, Paper Presented 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World Society,Transnational Social Policy and 'New Welfare States' In Transitional Countri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a) ring 7-9 February, at the Hans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Delmenhorst, Germany.
2004年,「我國城市弱勢群體自助組織的社會資本的建構與發展」,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第3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何欣合著)
2003年, 「論當代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發展中的專業性與專業自律問題」, 《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工作---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2001論文集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中國上海)。
2003年,「第三章國外社團的發展情況」、「第四章有關社團的主要理論」,載於 王思斌(主編),《社團的管理與能力建設》,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年,「市民社會向何處去」,《中國發展簡報 》冬季刊,第17卷。
2002年, 「從城市貧困問題探討中國社會政策模式和分析框架的建構」, 《中國社會工作研究 》第1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年,「大二分法與福利國家的性別化:西方社會工作的現代性思考」,《長沙民政學院學報》第6期。
2001年, 「轉型經濟國家中的第三部門發展:對中國現實的解釋」, 《 社會學研究 》,第1期。
2000年,「Enterprises』 contribution to social welfare in reform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Social Welfare in the Pacific Rim, 14-17 November, Tokyo, Japan. ( with Wang Sibin ).
2000年,「宏觀實踐模式與當代中國社會工作的發展」,載於《華人社會工作本質初探》,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2000年,「社工專業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第1期。
1999年,「關注『單位』研究最新動向」, 《中華讀書報》, 6月2日。
1999年,「21世紀中國社會工作教育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專刊。
1999年,「論國家、市場與福利之間的關系:西方社會政策理念發展及其反思」,《 社會學研究 》,第3期。
1999年,「我國城市居家老年人晚年生活滿意程度研究: 對一項調查結果的分析」,《 人口與經濟 》,第4期。
1999年,Xiong, Y.G.「 Social policy for the elderly in the context of aging in China: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social work e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fare for the Aged, Vol.1, No.1, pp. 107-122.
1998年,「成年子女對照顧老人的看法」, 《 社會學研究 》,第5期。
1998年,「高齡化過程中城市老年人的社區照顧: 論家庭、社區與政府之間的聯結」,《 香港老年學報 》,第12卷第2期。
1998年,「宏觀社會工作在當代中國的意義」,《 中國社會工作 》,第4期。
1998年,「需要理論及其在老人照顧領域中的應用」,《 人口學刊 》,第5期。
1998年,「中國城市家庭的代際關系與老人照顧」,《 中國人口科學 》,第6期。
1996年,「A question never ends by itself: What is happening to our social work ecation 」, Paper presented at Joint Congress of IASSW, IFSW, APASWE and HKASW, held in Hong Kong, July 26-29, . 2009年,《社會政策:理論與分析方法》(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8年,《社會政策概論》(修訂版)(主編),華文出版社。
2008年,《需要、互惠和責任分擔---中國城市老人照顧的政策與實踐》(專著),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社會政策概論》(主編),華文出版社。
2004年,《社會工作導論》(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撰寫三章)。
2002年,《中國就業婦女社會支持網路研究: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應用》(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⑶ 汪槱生的主要成果
1987年研製成功當時我國自製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頻電源。1988年研製成功250KW/8KHZ簡單並聯逆變中頻電源。1991年後又研製成功模塊控制的中頻電源。領導開發了400HZ~8KHZ、100KW~1500KW中頻電源系列,並親臨推廣應用於熔煉、熱加工、熱處理等行業。
中國第一位電力電子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曾作為主要參加者之一,在國際上首創了電機雙水內冷技術,並且負責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100千瓦/1000赫茲晶閘管中頻感應加熱電源。他在中頻電源的研究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果,廣泛應用於機電、冶金、航空、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他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科院科技成果獎、全國勞動模範等多項榮譽。
⑷ 高級會計師主要專業技術工作業績成果
高級會計師的工作業績:
工作內容側重寫財務管理(包括投資、融資管理),財務分析,預算控制,單位財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業上市籌備,中、高級人才培養等相關工作,突出業績,用數據說話(注意適度),不要寫的太平淡。
工作業績撰寫一般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體現履行崗位職責處理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
(2)在增收節支、堵塞漏洞,提合理化建議方面成果顯著。
(3)承擔經濟、財務、會計科研課題,獲得獎項。
(4)評選財務、會計、審計先進集體代表、先進個人(含會計知識大獎賽)。
(5)講授會計專業課程。
(6)總結收尾。
工作業績是否過硬,直接決定能否通過評審,千萬不能直接以普通會計身份申報。
另外,要牛,但不能虛報。要突出參評人員在財務管理,組織,協調,以及全面服務管理層(公司)的業績。一定要與國家對財務工作的指導要求一致,例如在「管理會計」運用中的貢獻和心得體會等。
在小公司工作的考生在撰寫業績報告時可能會缺乏「大型項目經歷」等物料。但只要大家根據個人的工作情況,在實事求是的前提下,寫出個人在工作崗位上自己的工作亮點和對公司的貢獻,著重突出個人的工作能力,相信不會有太大問題。
⑸ 陸道夫的主要成果:
在《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南京社會科學》、《河南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學術論壇》、《世界電影》等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譯文30多篇,翻譯出版教材、教輔和學術著作達15部。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心的《外國文學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上海圖書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全文收錄或轉載。主持的課題項目主要有:《英國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參與的課題項目有: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記憶,身份,敘事,倫理——美國當代自傳文學研究》(唐偉勝教授主持,陸道夫為第二主持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美國女小說家歐茨作品中的女性生態主義研究》(主持人為楊建玫,陸道夫為第三負責人)。主持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走向一種媒介文化理論:約翰.菲斯克文本、受眾、體驗思想研究」,項目編號為: 09YJA751043),主持2010年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當代英美亞文化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運用」(項目批准號為10WYXM047)
***代表論文和譯文:
1. 英美兩國文化研究論爭焦點評析,外國文學研究, 2001年第2期
2. 梁實秋、魯迅人性階級性論爭溯源,廣東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3.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大眾文化研究,河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4.狂歡理論與約翰.菲斯克的大眾文化研究,外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4期
5.《文心雕龍》「氣」之范疇疏解,河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6. 菲斯克大眾文化理論研究述評,學術研究,2003年第1期
7. 新托福考試與英語聽力教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8.德瑞克.德柯科夫媒介文化觀述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9.作為一種生命力的「氣」,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10.英國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特質論,學術論壇,2003年第6期
11.多倫多傳播學派媒介文化理論初探,學術論壇,2004年第2期
12.互文性的電視和主體性的觀眾,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2期
13.兩種經濟的電視理論——約翰.菲斯克電視文化研究之一,河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14. 英國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研究探微,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15.淺談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學術傳統,學術論壇,2006年第3期
16.抵抗.風格.收編---英國伯明翰學派亞文化理論關鍵詞解讀,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文化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轉載。
17.看與被看:後現代媒介文化中受眾的身份認同空間,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12期。
18.粉都的文化經濟,世界電影,2008年第12期
19.文本、受眾、體驗: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論關鍵詞解讀,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20.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方法論的反思,河南社會科學,2011年第2期
21.弗洛伊德、福克納、卡魯斯:創傷與文學形式的政治,《敘事》中國版(第二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22.犬說犬語,《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一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3.當下景觀:圖書收藏家的黃金時代,《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二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24.我與宇宙同心,世界就在腳下----加里.施特恩加訪談錄,《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三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24. 拉丁美洲也有蘋果電腦------阿爾貝托﹒弗戈特的紀實作品,《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四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3月
25.佛洛伊德、福克納、卡魯斯:創傷與文學形式的政治,《敘事》中國版,第一輯,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 ,......
主要著作譯著****
21..《亞文化:風格的意義》(譯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22.《文本、受眾、體驗: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專著),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3.《粉絲文化讀本》(參譯),陶東風、楊玲主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24.《敘事》中國版(第一輯),(副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25..《敘事》中國版(第二輯),(副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6.《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一輯),參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27..《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二輯),參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28. 《當代世界文學》中國版(第三輯),參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
29.《TEM8翻譯與人文知識考點精粹》,(主編),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7年6月
30.《英語專業學士論文寫作教程》, (主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1.《英語國家人文常識》(獨著),廣州:廣東省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6年4月
32.《英語名家名篇誦讀與模仿》,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33.《英語名篇誦讀菁華》(第2版),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34.《大學英語人文通識讀本》,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
35.《西方文化英文經典選讀》,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36.《英美經典短篇小說閱讀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2月 37.《西方名俗傳說辭典》(譯著),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6月
38.《人際交往的藝術》(主譯),合肥:黃山書社,1988年11月
39.《中高級英語登攀詞典》(副主編),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
40.交際英語寫作精華,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41.新大綱英語專業四八級考試高分攻略,廣州:廣東語言音像電子出版社,2007年6月
42. 大學英語通用翻譯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
43.《西方女性媒介文化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
44.《英譯中國文化經典精讀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2月
⑹ 周慶山的主要成果
學術論文
1 周慶山,圖書情報專業碩士學位教育的實施,圖書情報知識 20112 周慶山,張薇,網路視聽節目不良內容對未成年人影響的實證研究——基於北京地區中學生的調查分析,現代傳播,20113 周慶山,三十而立 碩果滿園——為《情報資料工作》賀歲,情報資料工作 20104 周慶山,評價與保護網路信息生態,社會科學報 20105 周慶山,綜合類人文社科期刊的優勢所在,中國社會科學報 20106 周慶山,駱楊,網路媒介生態的跨文化沖突與倫理規范,現代傳播,20107 翟金金,周慶山,企業競爭情報搜集中的倫理問題及解決措施,情報資料工作 20108 董燕影,周慶山,開放獲取自存檔的版權許可障礙與解決措施初探,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9 董燕影,周慶山,網路隱私第三方認證機制初探,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910 趙需要,周慶山,張文德,網路信息生態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方略,情報學報 200911 周慶山,黃國彬,美國圖書館與信息科學學院信息科學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的典型分析與啟示,圖書情報工作 200912 周慶山,王雯,李瀚瀛,冀志賢,文化遺產資源產業化開發與保護的生態戰略研究(下) ,圖書館 200813 周慶山,王雯,李瀚瀛,冀志賢,文化遺產資源產業化開發與保護的生態戰略研究(上) ,圖書館 200814 周慶山,圖書館倫理與法律研究進展,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815 趙需要,周慶山,張文德,我國情報學教育及學科發展新動向分析——基於2007年新增情報學碩士點的統計,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816 陳淑雲,周慶山,高校自主管理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版權管理模式初探,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817 周慶山,王京山,維基網路信息自組織模式探析,情報資料工作 200718 周慶山,基於圖書情報檔案一體化整合構建的文獻交流思想述略,國家圖書館學刊 200719 周慶山,李瀚瀛,朱建榮,李騰東,信息生態學研究的概況與術語界定初探,圖書與情報 200620 周慶山,計算機網路信息專業倫理守則制定問題初論 周慶山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 【期刊】圖書與情報 200621 周慶山,《文獻交流引論》出版20周年北大信息管理系座談會紀念,圖書與情報 200624 趙需要,周慶山,我國情報學教育研究取向分析——基於我國情報學碩士點研究方向的統計,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625 周慶山,圖書館立法勢在必行 周慶山,圖書與情報 200626 周慶山,數字時代圖書館權益的保障與著作權法的完善,國家圖書館學刊 200431 周慶山; 周城雄,我國B2C電子商務支付方式及信用風險分析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碩士研究生 【期刊】南方經濟 200334 周慶山; 施燕,香港大學圖書館與北京大學圖書館網站建設的比較研究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期刊】津圖學刊 200236 周慶山; 王濤,Trips協議與我國信息立法完善策略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期刊】情報資料工作 200237 周慶山,孫潔,美國資料庫保護立法的新進展——兼論我國資料庫專門權利法律保護之定位 ,圖書館學研究 200238 周慶山,情報交流研究的文本闡釋學取向引論,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240 周慶山,政府信息立法及權利義務分析,圖書情報知識 200242 專業雜志中的精品 學術創新上的園地——賀《圖書情報工作》創刊45周年 周慶山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學信息傳播研究所 北京 【期刊】圖書情報工作 200144 大眾傳播信息合理使用原則分析 周慶山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期刊】情報理論與實踐 200145 澳門文獻信息跨文化交流發展戰略探析 周慶山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期刊】情報資料工作 200146 香港圖書館事業發展研究 周慶山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期刊】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147 信息法結構模型分析(英文) 周慶山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北京 【期刊】圖書情報工作 200148 初景利,周慶山,變革中的西方圖書情報學教育,大學圖書館學報 200049 王錦貴,周慶山,香港的社科信息服務業,情報資料工作 199850 周慶山,面向21世紀的信息法學,情報理論與實踐 199851 周慶山,關於圖書館哲學的思考,圖書情報工作 199752 周慶山,中西合壁的澳門市政廳圖書館,圖書與情報 199753 周慶山,論圖書情報工作的公共傳播原理,圖書情報工作 199754 周慶山,文本闡釋原理與文獻傳播研究,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755 周慶山,繼承與創新:學科建設管見,圖書情報工作 199756 周慶山,交流、合作與共享———澳門首屆國際圖書資訊學學術會議述略 ,圖書館 199657 吳慰慈,周慶山,面向21世紀的圖書館學專業課程探討,大學圖書館學報 199658 周慶山,楊鼎家,情報科學共同體初探,情報雜志 199659 周慶山,試評《信息管理學》的學術特色,情報資料工作 199660 周慶山,文獻傳播的非均衡性分析,圖書與情報 199661 周慶山,文獻傳播立法問題研究述略,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199662 周慶山,我國信息政策的調整與信息立法的完善,信息與研究 199663 周慶山,文獻學與古籍整理,中國圖書館年鑒 199664 周慶山,文獻傳播障礙的人文考察研究,圖書情報工作 199565 周慶山,國際文獻傳播非均衡性研究,情報資料工作 199566 周慶山,跨文化戰略:文獻傳播的國際共享,圖書館 199567 周慶山,論文獻傳播的網路化發展策略,津圖學刊 199568 周慶山,論文獻傳播的文化功能,圖書與情報 199569 周慶山,文獻社會傳播渠道形式的對比評價,高校圖書館工作 199570 周慶山,文獻傳播的社會功能簡論,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199571 周慶山,文獻傳播產業化發展政策研究,圖書館學研究 199572 周慶山,文獻的人際傳播形式研究,四川圖書館學報 199573 周慶山,跨國資料流通的社會影響與對策,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 199574 周慶山,世紀之交的信息咨詢產業的發展對策,現代情報 199475 周文駿,周慶山,以信息為基點的情報學研究,圖書情報工作 199476 J.柯克; 周慶山,增值信息服務:信息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圖書館學刊 199377 周慶山,周文駿圖書館學情報學思想述略,圖書與情報 199278 周慶山,美國圖書情報學教育及對改革我國專業教育的啟示,山東圖書館季刊 199179 周慶山,傳播學的啟示與現代圖書館學研究模式,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198980 周慶山,初景利,論圖書館管理中的公共關系策略,圖書情報工作 198881 周慶山,圖書情報機構有償服務理論綜述,黑龍江圖書館 198882 周慶山,傳播理論與現代圖書館學研究,圖書館學研究 1986
⑺ 郭際的主要專業及成果
法治理論與實踐
長期以來,以所學理論為突破口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不斷專研理論創新;擅長結合具體工作搞調研,運用理論指導實踐,思維縝密,決策科學,歷年來著書立學。其中:
一、主要科研成果:(按公開發表時間順序,截止於2007年)
1、《依法消費》(法學專著) 主編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實行依法普法、弘揚法治文化」 《江西社會科學》雜志1999年
3、《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例精選精析(法學叢書)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4、《勞動糾紛案例精選精析》(法學叢書)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5、「論美國商法典之立法特色」 《企業經濟》雜志2000年12月
6、《犯罪心理學》(上、下冊)(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7、「關於累犯的幾個問題《江西社會科學》2003年
8、「論消費欺詐的法律防治」 《企業經濟》雜志2003年第12期
9、「消費者權益保護」(系列專題) 江西人民廣播電台2003年9月
10、《經濟法》(叢書)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11、《新型經濟犯罪概論》(法學專著)主編 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版
12、《消費欺詐及其防治》(法學專著) 主編 中國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3、《公務員錄用考核〈行政職業能力、申論、題庫〉標准》(叢書三卷)編、撰、審,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
14、青少年犯罪問題(系列調研) 江西人民電台2006年12月
15、試論離婚經濟補償的法律制度 《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12月
16、《關注》(社會學、法學叢書)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其他方面成果
為鞏固加強自身專業素質,以知識專業化向全面化發展,公開發表政論、文學、影(視)劇本、時事論壇、人物專訪、攝影(數拾幅)等達數百萬余字,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贏得廣泛好 評,在社會上具有一定知名度。
⑻ 應屆畢業生簡歷專業成果要填什麼
可以填寫你獲得的證明,比如英語四級
⑼ 申報政工師主要專業成果怎麼寫
專業工作成果,包括主要著作、論文、調查報告、工作總結、起草專 的重要文件、講話稿已及能反屬映組織領導能力的實際材料、受獎情況等。
政工師是指凡現在國有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三資」企業)、鄉鎮企業和具備條件的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專職從事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符合規定條件的,經企業推薦可申報評審相應職務任職資格。
在評定中,要重視學歷、資歷和論著,更要重視實際工作能力、水平和實績,特別強調對參評人員的政治立場、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作出正確評價。參加企業政工專業職務評審的人員,所在單位必須對其實際工作能力、水平和實績作出書面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