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發布人

成果發布人

發布時間:2021-08-31 10:00:54

⑴ 某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成員有11個美國人,4個法國人和5個中國人組成,現從中隨機選出兩位作為成果發布人,

119/190

:要求發布成果的兩人不屬於同一個國家,則可能一個美國人和一個法國人,或一個美國人和一個中國人,或一個法國人和一個中國人,共有

⑵ 有什麼方法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發布出去

如果你想公開你的成果,可以往國內的一些刊物上投稿,如果能夠通過,就可以在該刊物上發內表。容如果你的成果不想公開,或者要申請專利,就咨詢當地的科技局,有成果科,咨詢他們,看他們的意見如何。不過申請專利成功後,暫時沒有人買你的專利,每年你要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維持你的專利。自己拿主意吧。

⑶ 某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成員由8個美國人、4個法國人和5個中國人組成.現從中隨機選出兩位作為成果發布人,則

由題意知本題是一個古典概型,
∵試驗發生的所有事件是從17人中選2個人共有?172種結果,
而滿足條件的事件是此兩人不屬於同一個國家的對立事件是此兩人屬於同一個國家,
∵此兩人屬於同一個國家共有?82+?42+?52,
由對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P=1-

?82+?42+?52
?172
=
23
34

故答案為:
23
34

⑷ 某國科研合作項目成員有11個美國人,4個法國人和5個中國人組成,現從中隨機取出兩位作為成果發布人,則此

某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成員由5個美國人,3個法國人和4個中國人組成.現從中隨 拜託啊~ 如圖.

⑸ 某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成員由11個美國人、4個法國人和5個中國人組成.現從中隨機選出兩位作為成果發布人,則

由題意知本題是一個古典概型,
∵試驗發生的所有事件是從20人中選2個人共有C202種結果,
而滿足條件的事件是此兩人不屬於同一個國家的對立事件是此兩人屬於同一個國家,
∵此兩人屬於同一個國家共有C112+C42+C52
由對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P=1-

C
2

⑹ 我一篇未公開發表的研究成果論文,被別人私自發到了網上,他的行為構成什麼後果

因為文章沒有發表,而對方私自公布於網上,這侵犯了你的發表權。其次,如果對方並回未答對文章予以署名,或者署他人姓名,則侵犯你的署名權。此外,如果對方還因此而獲取相應利益,會侵犯你的其他著作財產權。
總而言之,行為人的行為已經構成對你的著作權的侵犯,你有權要求他停止侵害,然而,發表權是一次性的權利,一經行使就不復存在,所以無法恢復原狀,你可以要求行為人賠償。
如果你因此而受到損失,那麼有權要求他賠償相應損失,如果損失不好計算,而對方因此得利的,你可以要求他返還所得利益,如果難以計算的,那麼著作權法規定可以提出50萬元以下的賠償額,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出請求。當然,由於署名,發表一類的權利屬於著作人身權,你也可以要求行為承擔賠禮道歉這類精神撫慰性質的責任。
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到你,如果有疑問可以提出,有不妥之處還望指正

⑺ 研究成果發表時,哪些人有資格在論文上署名

參與研究的人員 。看論文期刊有沒有要求必須幾個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於那些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論文撰寫並能對內容負責,同時對論文具有答辯能力的人員。

僅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任務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託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應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將他們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段,或注於篇首頁地腳處。

個人的研究成果,個人署名;集體的研究成果,集體署名(一般應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課題組名稱)。


(7)成果發布人擴展閱讀:

論文發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論文的署名必須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夠用筆名的,並且要將工作單位與郵編標明,以便於聯系或者供讀者進行咨詢。一般的排版順序為工作單位,郵編,作者。

如果是集體創作的應在文章的後面標注清楚執筆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來明確責任與查詢考證。

論文署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且不可過多。原則上凡是參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參與文章撰寫,能夠對文章負部分或者全部責任,可以進行答辯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應該按照其所作出的貢獻的多寡進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從目前各省的晉升要求及實際情況上看,署名過 多也沒什麼意義,一般來說三到五人即可,參與協作的,做指導工作的,可以根據情況列在書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謝中寫出。

不要出現一篇短文或者臨床報道出現 多個甚至十幾個作者的情況。

署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其科學性很強,但是由於近些年來社會上的某些風氣也對學術界有一定的沖擊,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署名過多,雜亂,還有一些掛名的。

醫學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須對文章負責的,要講求原則,不能胡亂署名,尤其是與本文無 關的就更不能寫上,不可以用署名來達到幫助別人創造晉升條件的目的。

發表論文時的注意事項:

一、基本要求

1、獨立撰寫申報人員可以提交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門撰寫的論文,也可以使用在技術業務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但必須是由申報人員本人獨立撰寫,不能是與他人合作撰寫,更不能抄襲、拼湊,甚至請他人代筆。

宣傳報道、會議發言稿、簡報、資料介紹、考察報告、項目報告、教材、畢業論文、譯文,參與編寫的工作計劃、章程、辦法以及事務性、操作性的具體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屬申報論文范疇。

論文要論述完整、獨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節。

2、專業一致申報人員提交論文的專業內容必須與本人申報的專業類別一致,也必須和本人現任工作崗位的專業相一致。

3、內容以闡述個人工作成果為主題撰寫論文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的獨到見解,應有具體詳實的材料基礎,論文應體現申報人員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技術水平。

重點闡述本人在其中發現、分析、解決較復雜問題或新技術應用、創新的過程。

4、時限要求;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要反映出近幾年取得的專業技術工作的成績,論文必須是參加工作以後撰寫的。


二、編寫要求

1、論文正文字數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數在400至500字之間。

2、論文中引用的文字、數據應採取加註的方式,並在參考文獻表中註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3、論文中引用的表格應在表格下面注釋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4、申報論文須用A4規格的紙列印(可雙面列印)3份,並按照編寫格式中的項目順序裝訂。



三、編寫格式

論文應包含:

1、封面(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課題的專業方向)。

2、摘要。

3、關鍵詞。

4、目錄。

5、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意義和目的)。

6、論文主體。

7、結論及建議。

8、參考文獻(應與正文中的加註對應)。

9、附錄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沒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與論文有關的重要數據和資料。諸如各類統計表、較復雜的公式推導、計算機列印輸出件、術語符號的說明等,都可作為說明論文的有用信息置於附錄中)。

10、封底。


撰寫論文應避免以下現象:

1、論文的題目太大,論文不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只是泛泛的議論一些觀點和問題,或是講述眾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論文以介紹本人接觸到的一些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為主,缺少對有關問題親自實踐和深入研究。

3、論文寫成工作總結,簡單羅列幾年的工作項目。

4、把教材上、報刊上的文章或別人寫過的東西大篇幅地抄襲、拼湊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個人的實踐成果和觀點。

5、論文缺乏時效性,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知識、理論、技術、數據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參考價值,不能解釋或不適用於目前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

⑻ 某國際科研合作項目成員由11個美國人、4個法國人和5個中國人組成,現從中隨機選出兩位作為成果發布人,則


⑼ 董慧的發表成果

(一)學術著作
《社會活力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專著,25萬字。
(二)發表論文
1「現代空間維度的後現代想像-大衛·哈維的後現代思想」,《哲學動態》,2009年第8期。
2「懷特海對現代科學的反思及其啟示」,《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年第6期。
3「人的活力之科學探索與哲學反思」,《山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5期。
4「後現代教育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力探析」,《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第4期。
5「社會活力:中國道路的動力機制」,《毛澤東思想研究》,2009年第3期。
6Postmodern Agriculture is Possible, Process Perspectives, Vol. 31, No. 3, 2009.
7「從經濟城市到城市正義」,《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後現代農業是可能的」,《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年第5期。
9「中西活力思想的歷史性考察與述評」,《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
10「國外精神家園研究概述及其啟示」,《理論月刊》,2008年第6期。
11「大衛·哈維的不平衡地理發展理論述評」,《哲學動態》,2008年第5期。
12「淺析和諧社會下的教育公正」,《吉首大學學報》,2008年第7期。
13「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社會活力思想」,《山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3期。
14On Marx's Concept of Being-in-the-Wor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Field-Being, Vol. 6, No. 1, 2007.
. 15「實踐的審美化與審美的現實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16「結束唐吉訶德式的追求-評阿爾斯頓的《超越「辯護」-知識評價的維度》」,《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17「論吉登斯的超越左與右-激進政治的未來」,《理論月刊》, 2005年第10期。
18「全球化語境下中國現代民族精神的建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三)研究報告
「全球資本主義的空間」,《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2007年》,人民出版社,2007年。
(四)發表譯文
1「生態文明的形式」,科布,《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9年第1 期。
2「失敗的制度: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世界危機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福斯特,《哲學動態》2009年第4期。
(四)學術交流
1 2009年11月13日—16日,參加在湖北武漢舉辦的第四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提交論文「時空動力學視角下資本與權力的空間交錯」,並作大會發言。
2 2009年11月6日—9日,參加在湖南寧鄉舉辦的「兩型」農村與生態農業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中國農業現代化比較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Oriented Rural Society and Ecolog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提交論文「Constructive Postmodernist View of Agriculture and Its Signification」,翻譯C. Dean Freudenberger博士的論文「Agribusiness or Agro-ecology: the Challeng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並作大會發言。
3 2009年4月8日,在美國加州克萊蒙研究生大學神學院過程中心作主題講座,題目為「Whitehead』s Reflection on Modern Science and Its Relevance to China」。
4 2009年4月4日—9日,受美國俄勒岡大學社會學系教授John Bellamy Foster的邀請,前往座談交流。
5 2009年3月30日,受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經濟系教授Michael Perelman的邀請,做主題演講,題目為「China: its Environment, its Future」。
6 2009年1月,參加在蘇州舉辦的全球化時代的資本批判國際學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ritique on Capital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翻譯John Bellamy Foster教授的論文「A Failed System: The World Crisis of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China」。
7 2008年10月,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後現代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stmodernism and Marxism),提交論文「on David Harvey's Postmodernism Thought」,並作大會發言。
8 2007年11月23-24號,參加在湖北孝感舉行的湖北省教育公正學術研討會暨湖北省倫理學學會2007年年會,提交論文「淺析和諧社會下的考試公正」,並作大會發言。
9 2006年8月21-26號,參加在加拿大Brock university, St, Catherines舉行的「the 9th symposium on field-being and the non-susbstantialistic turn」,提交論文「On Marx's Concept of Being-in-the-World」,並作大會發言。
10 2004年7月,參加在湖北武漢舉行的全球化和民族精神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Spirit),提交論文「The Spirit of Christianity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National Spirit」。
(五)訪問培訓
1 2009年9月15日—28日,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研修班學員。
2 2009年2月-2009年4月,美國加利福利亞州克萊蒙研究生大學神學院訪問學者。
3 2006年2月-2007年2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哲學系訪問學者。
(六)獲獎情況
1 2009年9月獲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教學科研骨幹培訓班優秀學員。
2 2004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獎。
3 2002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獎。

⑽ 科研成果怎麼發表

筆者不是生物學家,不敢對成果的真實性和價值意義妄加質疑。但是人類胚胎幹細胞的克隆,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難點,也涉及倫理道德,這樣的成果是不是應該等待更多的檢驗和更權威的鑒定後再公布?千錘百煉始到金,科學家更應該有審慎的態度和謹慎的作風。

在這一事件中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註:科研成果應該在何時、由何人、採取何種方式公布?

其實,通過大眾媒體宣傳科研成果是科技工作的組成部分。重大科研成果的告知,不僅能極大地鼓舞國人,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也是科學家必須承擔的科普義務。而且,大部分基礎研究的科研經費都來自於納稅人,納稅人有權知道錢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花得值不值得。

但是,科研成果的公布必須要謹慎。記得非典期間,有關非典科技成果的信息發布出現了一定的混亂狀況。某些科研機構一心想藉此搶占「科研高地」,匆忙公布了一些還未經檢驗和證實的所謂「成果」。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給公眾帶來了很多困擾,也給科學研究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種情況導致科技部在2003年7月出台的《關於加強國家科技計劃成果管理的暫行規定》中,對SARS成果的發布作出了特別說明:《規定》要求國家科技計劃重大成果由科技部統一發布及管理,項目承擔單位不得擅自發布。

其實,向公眾公布研究成果也有約定俗成的章法。科研成果只有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後,才會由所在科研機構、主管單位或相關機構出面組織,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對外公布。

一定要等到學術期刊發表之後,是因為學術期刊都有由專家組成的審稿人團隊,論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也就意味該項成果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同行的認可。這就好比要了解一個人是好是壞,主要還得聽別人的評價。若只是當事人自說自話,即便是好話說盡,大概聽者最多也不過是將信將疑吧。

然而,學術期刊也分等級,有個衡量術語叫影響因子。影響因子越高,期刊越權威;越權威的學術期刊,審稿人的水平越高,要求也越嚴格。相對應的,科研成果在何等的學術期刊上發表,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該項成果的重要性和可信度。大眾媒體並不具備專業知識,在科技報道中主要也是依靠成果發表在何處來判斷其重要性和可信度。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自然》、《科學》是學術期刊中的翹楚,若論文登於其上,就是成果重要性、原創性的最佳詮釋,也更能令公眾信服。

一般說來,在我國,科研成果的發布者往往是研究機構或權威科技部門,而非科學家本人。這是因為我國的科研機構大多是公益性事業單位,因此所得成果大多為職務性成果,由所在單位出面才名正言順。為了維護科學的尊嚴,防止個別人炒作,很多科研機構也曾經出台相關規定,禁止個人向媒體發布科研成果。

這其中當然也有文化傳統的影響。在國人的印象中,知識分子應該淡泊名利、虛懷若谷。筆者接觸過很多科技工作者,他們似乎認為對大眾媒體公布成果多少有點自吹自擂的嫌疑,往往避之不及。

筆者相信,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希望我國科學家能夠研發出更多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但是面對著公眾,科技工作者理應更加謹慎一些。

與成果發布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