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製葡萄酒壞了嗎
葡萄酒有鹹味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這個味道比較突出那麼考慮還是不要飲用了。
搖晃和經常開蓋看都是不推薦的,這個對品質肯定是有一定影響的。這樣可能有有些飛發酵細菌造成不好的現象。
建議不要飲用,繼續探討研究!
2. 葡萄酒加醋有什麼變化
A 葡萄酒的製作方法 青色葡萄釀成的酒稱為白葡萄乾酒;用紅色或紫色葡萄釀成的葡萄酒稱為紅葡萄乾酒。 一.釀酒前的准備; 1. 容器及工具:大口瓶;酒瓶;軟木塞或橡皮塞。玻璃彎管;橡皮管;或塑料管;紗布,玻璃棒。 2.釀酒所用的工具必須是陶瓷,無毒塑料,玻璃器皿等;切不可用鐵和其他金屬製品。因為葡萄酒和鐵器接觸以後,酒會變黑變味;鉛鋅有毒會損害人體健康。 3. 容器消毒:所有用具用沸水浸洗。 4. 原料選擇:用做釀酒的葡萄必須充分成熟,剔除青果,病果及腐爛果。 二.發酵 1.原理將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經過發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 程序:葡萄---去梗-----破碎---前發酵-----後發酵。 3. 去梗:把葡萄果粒從果穗上去下,因為果梗含單寧較多,如果帶果梗發酵,會給葡萄酒帶來澀味。 4. 破碎:把已去梗的果粒,置於雙層清潔紗布中,用手擠壓,使葡萄皮層破裂,果汁流出。釀制白葡萄酒時,只取果汁發酵,果皮殘渣廢棄不用,釀紅葡萄酒時,可將果汁連同果皮一起發酵。 5. 發酵是釀酒中的關鍵,發酵的好壞,決定釀酒的成敗。發酵可分成前發酵和後發酵。前發酵又稱主發酵,是使葡萄糖和果糖轉化成酒精,從發酵開始至液面浮渣下沉,不再發生氣泡,有酒味散出即算完成。前發酵有散開和密封2種。 家庭用的多為散開發酵。在發酵容器口蒙一層紗布,發酵時的二氧化碳可直接從紗布空隙中散溢,液溫受氣溫調節不易上升很高。但缺點是酒精和芳香物易揮發。 另一種是密封發酵:在容器口上端裝上發酵栓,使發酵時的二氧化碳經過發酵栓散溢。密封發酵的優點是酒精和芳香物不易揮發。 要注意的是:葡萄經過破碎放在發酵容器中時,要留出1/3至1/4的空間,以免發酵液膨脹外溢。另外,影響發酵的主導因素是酵母菌的繁衍活動。 對於家庭釀酒,影響發酵有2個主要因素:糖分和溫度。首先要選擇糖份較高的葡萄原料;如果葡萄含糖量較低,可以在發酵2~3天後,糖份已大部分消耗掉時,加入一些蔗糖。以增加酵母菌的營養,同時可以提高酒精度。酒精度越高越不利於雜菌的發生。氣溫在25~30度是酵母菌活動最適宜的溫度。經過破碎處理的葡萄置於容器中24小時後,液面發生泡沫,發酵變開始,。如果帶皮發酵,則皮渣浮於液面。當溫度超過30度時,酒精易於揮發,必須立即置於陰涼處降溫發酵。 發酵的液面產生厚厚的浮渣,隔斷的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進入;不利於熱量的散發,而且是有害菌體的繁殖場所,影響正常發酵。因此,每天要用玻璃棒攪拌數次。 後發酵:是將發酵完成的後的原酒,用紗布過濾,除去渣滓,將原液裝入酒瓶中,作後發酵處理。後發酵的目的是使原酒的生葡萄味消失。而具有醇厚的葡萄酒香氣。並逐漸澄清透明。 秋季經過後發酵的葡萄酒,當年冬季就應換瓶,來年春;秋;冬3季各換瓶一次。換瓶的方法是;先把空瓶經過實用酒精消毒;或者放在沸水中浸泡20分鍾。用虹吸管把原瓶中的酒吸入空瓶;待原瓶底的渣滓移動時立即停止虹吸,以免把渣滓帶入空瓶。 還要注意;空瓶裝酒一定要裝滿,不留空隙,以免空氣中的雜菌帶入瓶內。然後用瓶塞塞住瓶口。密封。 三.加糖與加酒精的計算方法: 1加糖:家庭釀酒時要盡量提高前發酵的原酒酒精含量,以免酒病發生。由於酵母活性的限制,家庭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只能達到12~13度。要達到這酒精含量水平,葡萄原汁的含糖量必須達到22度。如果葡萄含糖量低於22度,就需補加蔗糖發酵,加糖的依據和計算方法: 凡每公斤葡萄原汁中含糖17克時,經發酵後能增加1度的酒精度。如果,需葡萄的原汁中酒精度達到13度,則需要每公斤葡萄汁含糖13 X 17=221克。這一數值相當於含糖22度的葡萄原汁,在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葡萄含糖達不到這個水平,故需要加糖發酵。 家庭釀酒不可能用儀器來測定含糖量,只能憑經驗,一般含糖14度左右的葡萄吃時感覺甜味上課尚可。以手指的感覺,葡萄汁粘手的葡萄;含糖在17度左右。這些情況均需加糖。 所以一公斤葡萄汁加糖=221-葡萄原汁含糖率X 1000 例:假如葡萄原汁含糖14度(14克/100毫升),欲發酵後的酒精度13度,應在發酵時加多少糖? 221-14/100 X 1000=81克 也就是說:含糖14度的葡萄原汁,添加81克白砂糖參與發酵,才能獲得含酒精度13度的葡萄乾酒。 2. 加酒精的計算 由於含13度酒精的葡萄乾酒仍不易保存,故在前發酵完畢後添加食用或(葯用酒精)。使調整到16度。添加酒精的計算公式如下: 需加酒精量=需增加的原酒精度X原酒容量(升)/ 所用酒精度數-成品酒精度數 例:現有13度的葡萄原汁,10公升;欲調制16度的葡萄酒,需加96度的酒精多少公升? 需加酒精=(16-13)X 10公升/(96-16)=0.375公升 葡萄酒的調配; 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已澄清老熟,即可進行調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風格來調配。調配時可以先倒出少量原汁溶解蔗糖,然後再把這種糖溶液導入原來容器中,切不可用水來溶解糖。無論是加糖或者加酒精調配,調配後必須經過過濾才可以裝瓶密封放置,供隨時飲用。 B 水果醋的製作方法 水果洗凈擦乾水切片(有皮無皮皆可) 壇子底部鋪一成冰糖,放入水果片 在頂部再放一成冰糖,封蓋。 一般是一年左右就可食用,不過完全是水果不藉助醋來釀水果醋,時間長,出汁低,不過味道醇厚。 水果和冰糖的比例自己調配,一般是1:0.5(一斤水果半斤冰糖),可加入蜂蜜,使味道更香醇
3. 我釀的葡萄酒變醋了,怎樣讓它變成酒
釀的葡萄酒變醋,就無法讓它恢復原有的酒味。葡萄酒變醋那是由於保存不當導致的,葡萄酒出現明顯的醋味、醬油味或霉味,沒有果香,顏色暗沉失光,有大量沉澱,表明已經失去飲用價值。
如果酒已開瓶沒有一次性喝完,剩餘的酒必須密封後橫卧放置於冰箱冷藏室,最好一周內喝完。開瓶後的葡萄酒,進入的氧氣會迅速使酒體氧化,同時空氣中的微生物也會引起剩餘酒液變質。
(3)無理的前進大家將葡萄酒當成果汁擴展閱讀:
自釀葡萄酒的發酵器具在使用前應用熱水或高度食用酒精清洗消毒、瀝干;發酵時溫度應控制在15~25℃之間,避免高於30℃。由於葡萄原料表皮微生物種類比較多,建議發酵前添加適量釀酒活性乾酵母,達到抑制雜菌繁殖目的。
發酵期間嚴禁向發酵容器內加水。如果在發酵或貯存過程中出現白毛、霉斑等異物,說明已感染雜菌,請不要再飲用。受殺菌條件的限制,自釀葡萄酒發酵後酒液中可能會有其他微生物的存在,容易導致葡萄酒變質。
因此,建議自釀葡萄酒貯存在陰暗、涼爽的環境下,貯存溫度穩定在10-15℃之間。釀造好的葡萄酒不要使用非食品級塑料瓶貯存,建議短期內飲完,不要長期存放。
4. 我想釀葡萄酒
原理:C6H12O62C2H5OH 2CO21、准備工作:打算買多少葡萄就要准備好大約1。5倍容積的廣口容器,塑料、玻璃、陶瓷都可以,最好是玻璃的了,能觀察到發酵反應情況。
徹底清洗干凈,先用洗潔精去油,沖洗干凈後再裝滿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使用前用開水涮一遍,可以不用晾乾。 2、簡單清洗葡萄,去除雜質和變質的葡萄,不能清洗太徹底,免得將葡萄皮表面的天然酵母清洗掉。
清洗後將葡萄粒摘下。將葡萄破碎,可以用手捏破,也可以用攪拌機或榨汁機打碎。攪拌機效率高,但是破碎得稍微過於徹底了,會影響酒的口感。3、連渣帶汁一起裝瓶,只能裝到瓶子2/3容量,避免發酵後溢出。
按照葡萄汁液重量加入白砂糖,一般按照重量比5∶1添加,也有資料按照10∶1。糖量越高酒精度越高,有利於酒的儲存。按照5∶1比例釀出的酒精度大約為15~16°,含糖量小於4g/L,相當於市面出售的干紅葡萄酒。
也可以加入糖直到飽和,這樣釀出的就是甜葡萄酒。也可以使用比重計來精確測量含糖量,以控制釀造後酒精濃度,需要的話留郵箱我發一份對照表給你。 4、葡萄皮表面帶有野生葡萄酵母,不添加酵母也能使汁液發酵,但發酵啟動速度較慢,發酵也不夠徹底。
可以添加活性乾酵母幫助葡萄汁液發酵,網上有葡萄酒專用酵母出售。攪拌均勻後,蓋上蓋子,但不能蓋緊,只要能防止灰塵落入既可,也可以用保鮮膜覆蓋瓶口,能讓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溢出。 添加酵母後4小時已經開始發酵。
未加酵母的汁液大約會在2~3天開始發酵。全面啟動發酵後,葡萄皮和果肉會被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頂到發酵的酒液上方,需要不時用干凈無油的器具攪拌壓到酒液中。5、壓下果肉果皮後不再上浮到酒液頂端時,發酵已基本完成,此時就可以分離過濾酒液。
用紗布將果肉果皮等過濾掉,酒液還會有輕微的發酵反應,進入二次發酵過程(蘋果酸轉化成乳酸過程),此時瓶蓋也不能蓋緊。 6、約2~3天不再冒出氣泡,可用紗布過濾酒液。如此重復過濾2~3次,待瓶底沉澱物較少時就可以飲用,也可以先裝瓶密封、避光貯存。
一般自釀葡萄酒靜置貯存3個月左右口味更好,最好能貯存半年。如需較長期貯存酒液,裝瓶前可將酒液加熱到剛剛冒泡(注意加熱廚具要徹底清洗去油),冷卻後再裝瓶。 也可以放到微波爐中加熱,利用微波的殺菌作用殺死酒中的細菌。
工業用二氧化硫來殺菌防腐,自釀建議二氧化硫的總量100~150PPM,即每升酒用偏重亞硫酸鉀0。18~0。27克(一克偏重亞硫酸鉀可以產生約0。56克二氧化硫)。稱量好偏重亞硫酸鉀後用溫水溶解,加入過濾後的酒液中,然後裝瓶貯藏。
破碎葡萄後也可加入偏重亞硫酸鉀,可以殺死除酵母外的其他有害菌,確保發酵成功。 PS:工業上破碎葡萄後會加入果膠酶,可以將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到酒液中,加深酒液的色彩,能改善視覺效果。
還會添加單寧,提供葡萄酒獨特的苦澀風味,讓口感更醇厚悠長。自己釀酒圖個環保安全,還是盡量少加這些化學品吧。 酒液發酵結束後因有不少果肉等物質懸浮,看起來稍顯渾濁,飲用時也會在杯壁留下一些痕跡。
靜置大約半年能讓酒液自然澄清,如果想盡快得到清澈的酒液,就要添加澄清劑。網上有工業用的各種澄清劑(明礬、膨潤土等),目前較好的是蛋清粉。也可以自己分離蛋清後,用打蛋器打出氣泡加入過濾後的酒液中,少量少量的加入並馬上攪拌讓蛋清沉底前充分與酒液接觸。
10L酒液大約使用一個蛋清就可以了。添加了澄清劑的酒液靜置大約2~3天就能清澈,用虹吸管抽出清澈的酒液裝瓶保存即可。今年已經做了3批,送給朋友品嘗都說比外面賣的好喝。
主要是自己釀的喝起來放心,市面賣的很多都是酒精 色素香精勾兌出來的,而且一步步看著酒釀成很有成就感!。
5. 葡萄酒的釀造原理
葡萄汁經過自然發酵後形成葡萄酒。其原理是在葡萄酵母菌作用下將果汁中的葡萄糖發酵生成酒精並且產生二氧化碳。
酶
C6H12O6————2CH3CH2OH+2CO2↑
這是一個生化過程,是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無氧條件下通過發酵作用而完成的。其過程中生成的乙醇(即酒精),在繼續陳釀的過程中再與酒中含有的其他有機酸進一步反應形成具有特殊芳香的酯類物質,這樣不但使酒質更加清晰透明、色澤美觀而且滋味醇和,芳香適口。
這一系列生化反應中起主要催化作用的是酶(酵母菌的產物),葡萄酵母分為天然酵母和人工培養酵母兩種。天然酵母即野生酵母,常附著在葡萄果皮上,這就是在不另行加酵母的情況下葡萄帶皮也能發酵的原因。
現代化的葡萄酒工業生產對發酵的質量和產量都要求很高,這是一般野生酵母所無法完成的,因此要通過另行添加經人工篩選和培育的優良酵母菌種來完成;但在一般小型或家庭釀造中還多以自然酵母為主。
6. 「半汁」葡萄酒到底是什麼,憑什麼它在西方國家名氣那麼大
名氣大?應該要加引號的吧,因為全是壞名氣。外國人是非常抵制所謂的半汁葡萄酒的。去年3月17日,原國家經貿委宣布廢除行業標准《半汁葡萄酒》(QB/T1980-1994)。半果汁酒產品在市場上的流通時間於2004年6月30日結束。中國釀造工業協會秘書長王延才表示,半果汁酒是由一些葡萄汁,糖,水和其他製成的。根據國際標准,葡萄酒必須用純葡萄汁發酵。今年開始實施的《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范》定義了葡萄酒必須為全汁,因此取消了半果汁葡萄酒的概念。
廢除《半汁葡萄酒行業標准》將促使中國的葡萄酒公司調整產品結構,並促進國產葡萄酒與國際葡萄酒的融合。
7. 什麼紅酒喝起來口感像果汁一樣
現在賣的博若萊新酒,就是不甜的葡萄汁
8. 盲文的 「果汁」 「葡萄酒」 怎麼寫
葡萄酒
●● 〇● 〇● ●〇 ●● ●〇
●〇 〇〇 ●● ●● ●● ●●
●〇 ●● ●〇 ●● 〇〇 〇●
果汁
●● 〇● 〇●
●● ●〇 〇〇
〇〇 〇● ●〇
這個問題不是問過了嗎!
9. 關於製作葡萄酒過程的問題.請大家幫我看下
葡萄酒家庭釀制技術
葡萄酒是國際飲料酒,產量在世界飲料酒中,僅次於啤酒。由於酒精含量低,營養價值、醫療價值與經濟價值高,因此是飲料酒中主要發展的品種。近年來,葡萄酒逐年走俏,也說明了葡萄酒的發展趨勢。但售價不菲的葡萄酒不是一般老百姓日常消費得起的。目前我國水果發展迅速,葡萄價格低廉,加上葡萄酒自釀技術並不復雜,容易掌握,而且自釀葡萄酒更適合人們口味。所謂"眾口難調,不如自己動手"。發展葡萄酒自釀自用,可以擴大葡萄銷售市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現將釀制新方法介紹如下:
1、清洗破碎。將家用小瓷缸或小酒壇(清潔,未裝過鹹味食品的)、搗碎及攪拌用的木棒等器具先用高錳酸鉀水溶液洗一次,再用清水沖洗備用。挑選成熟優質的葡萄,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後,用清水沖洗干凈。為了保證釀製成功可用濃度為0.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分鍾,再用清水漂洗去掉消毒液,放入前面經過消毒潔凈的容器中,用擠手碎或搗碎後進行發酵。
2、漿汁發酵。葡萄漿汁發酵是通過酵母菌產生的酒化酶作用完成的。發酵作用的產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發酵時能看到大量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自然界的酵母菌喜歡在葡萄果皮上繁殖,當葡萄破碎發酵時,因為皮與汁混雜在一起,家庭釀制時一般不另外加入酵母,即可自然進行發酵。
葡萄漿汁自然發酵中,為了使酵母菌在漿汁中占絕對優勢,能快速安全地發酵,也可用以下方法制備天然酒母:取完全成熟的清潔無破損優質葡萄,加0.05%二氧化硫(即10千克果實加1克二氧化硫)或0.12%酸性亞硫酸鉀,混合均勻後,置溫暖處,任其自然發酵。經過一段時間,當酒精含量已達到10%,漿汁中發酵力強的葡萄酒酵母已佔絕對優勢,即可用作酒母。沒有天然酒母,也可用五產中的旺盛期發酵汁代替。經釀制對比試驗,有否加酒母對釀制質量影響較大。
發酵時,溫度控制在15-25℃,不宜超過35℃,破碎後的葡萄漿液在溶器中,經過一天即開始發酵。剛開始發酵時液面是平靜的,只能觀察到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經過2-3天後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為了防止發酵液逸出,漿汁裝量不能超過容器八成滿。發酵過程中,每天應將上浮的皮渣用消毒好的長筷子壓到汁內,使發酵徹底。此階段一般為8-15天,天氣熱,有加用天然酒母的,3天多即可結束。
如發酵高潮過後,表面氣泡勢頭減弱,此時可以根據葡萄質量及所要調整的酒度添加白沙糖。在實際釀制中,根據葡萄汁實際含糖量和所需葡萄汁糖含量之差,求出需要添加的含糖量。例如,葡萄汁測定出的糖度為19克/100毫升,若生產酒精含量13%的葡萄酒所需葡萄汁的含糖量為22.1克/100毫升,則1升葡萄汁需要添加的糖量為:22.1×1000-19×1000=3.1(克)
從計算知道,每1升葡萄汁中需加入糖3.1克。加糖時,先用少量葡萄原酒液溶解白糖(不可用水溶化),要邊加邊用消毒好的木棒攪勻。在15-20℃的溫度下經過再次發酵,當觀察到二氧化碳氣泡放出由旺盛至微弱,液面接近平靜,酒味很濃,皮渣、酵母開始下沉,汁液開始清晰,即為發酵結束。
3、酒糟壓榨。用潔凈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使葡萄酒與皮渣分離,流出的汁液稱為原酒。壓榨後的皮糟中仍然含有相當於本身重量的40-50%的葡萄酒。有蒸餾條件的可立即進行蒸餾,得到皮糟蒸餾酒精。
4、下膠澄清。下膠是指添加澄清劑使葡萄酒澄清的一種操作,關繫到家庭釀制產品的質量問題。即使自釀酒口味相當正常,也會出現厭惡感,所以酒液必須凈化澄清,不含任何沉積物。工業葡萄酒下膠都需先用少量葡萄酒(200-500毫升)試驗,准確測定明膠及單寧的使用量來澄清葡萄酒。家庭釀制時為方便起見,也可用雞蛋蛋清澄清。一般30升原酒中需加雞蛋清一個,方法為:去掉蛋黃的蛋清快速打成泡沫狀,與少量酒充分混合加入原酒,充分攪拌後靜置至酒液清徹透明,用虹吸法分離,並除去沉澱物。
5、酌量加糖。在國內葡萄酒生產中,佔80%以上是甜葡萄酒, 大多數人習慣飲用甜葡萄酒。甜葡萄酒在餐後飲用,是一種營養價值高,口味頗佳的含酒精飲料,但常見葡萄含糖量達不到要求,多採用發酵間或發酵後加糖的方法來補充。一般加糖量為12%-14%溶解白沙糖同樣用原酒攪拌溶解。
6、自然陳釀。通過以上過程,利用鮮葡萄自釀出具有葡萄果色及優美葡萄酒香酸甜適口的葡萄酒,如果不馬上飲用,可裝瓶密封,置於15-20℃的條件下,保存幾個月。在保存中,葡萄能自然陳釀,發生了酯化作用,縮合作用和締合作用,使葡萄酒變得更加透明、芳香、醇厚、穩定。
家傳自釀的葡萄酒方法
用青色葡萄釀成的酒稱為白葡萄乾酒;用紅色或紫色葡萄釀成的葡萄酒稱為紅葡萄乾酒。
一.釀酒前的准備;
1. 容器及工具:大口瓶;酒瓶;軟木塞或橡皮塞。玻璃彎;橡皮管;或塑料管;紗布,玻璃棒。
2. 釀酒所用的工具必須是陶瓷,無毒塑料,玻璃器皿等;切不可用鐵和其他金屬製品。因為葡萄酒和鐵器接觸以後,酒會變黑變味;鉛鋅有毒會損害人體健康。
3. 容器消毒:所有用具用沸水浸洗。
4. 原料選擇:用做釀酒的葡萄必須充分成熟,剔除青果,病果及腐爛果。
二.發酵
1.原理將果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經過發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2. 程序:葡萄---去梗-----破碎---前發酵-----後發酵。
3. 去梗:把葡萄果粒從果穗上去下,因為果梗含單寧較多,如果帶果梗發酵,會給葡萄酒帶來澀味。
4. 破碎:把已去梗的果粒,置於雙層清潔紗布中,用手擠壓,使葡萄皮層破裂,果汁流出。釀制白葡萄酒時,只取果汁發酵,果皮殘渣廢棄不用,釀紅葡萄酒時,可將果汁連同果皮一起發酵。
5. 發酵是釀酒中的關鍵,發酵的好壞,決定釀酒的成敗。發酵可分成前發酵和後發酵。前發酵又稱主發酵,是使葡萄糖和果糖轉化成酒精,從發酵開始至液面浮渣下沉,不再發生氣泡,有酒味散出即算完成。前發酵有散開和密封2種。
家庭用的多為散開發酵。在發酵容器口蒙一層紗布,發酵時的二氧化碳可直接從紗布空隙中散溢,液溫受氣溫調節不易上升很高。但缺點是酒精和芳香物易揮發。
另一種是密封發酵:在容器口上端裝上發酵栓,使發酵時的二氧化碳經過發酵栓散溢。密封發酵的優點是酒精和芳香物不易揮發。
要注意的是:葡萄經過破碎放在發酵容器中時,要留出1/3至1/4的空間,以免發酵液膨脹外溢。另外,影響發酵的主導因素是酵母菌的繁衍活動。
對於家庭釀酒,影響發酵有2個主要因素:糖分和溫度。首先要選擇糖份較高的葡萄原料;如果葡萄含糖量較低,可以在發酵2~3天後,糖份已大部分消耗掉時,加入一些蔗糖。以增加酵母菌的營養,同時可以提高酒精度。酒精度越高越不利於雜菌的發生。氣溫在25~30度是酵母菌活動最適宜的溫度。經過破碎處理的葡萄置於容器中24小時後,液面發生泡沫,發酵變開始,。如果帶皮發酵,則皮渣浮於液面。當溫度超過30度時,酒精易於揮發,必須立即置於陰涼處降溫發酵。
發酵的液面產生厚厚的浮渣,隔斷的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的進入;不利於熱量的散發,而且是有害菌體的繁殖場所,影響正常發酵。因此,每天要用玻璃棒攪拌數次。
後發酵:是將發酵完成的後的原酒,用紗布過濾,除去渣滓,將原液裝入酒瓶中,作後發酵處理。後發酵的目的是使原酒的生葡萄味消失。而具有醇厚的葡萄酒香氣。並逐漸澄清透明。
秋季經過後發酵的葡萄酒,當年冬季就應換瓶,來年春;秋;冬3季各換瓶一次。換瓶的方法是;先把空瓶經過實用酒精消毒;或者放在沸水中浸泡20分鍾。用虹吸管把原瓶中的酒吸入空瓶;待原瓶底的渣滓移動時立即停止虹吸,以免把渣滓帶入空瓶。
還要注意;空瓶裝酒一定要裝滿,不留空隙,以免空氣中的雜菌帶入瓶內。然後用瓶塞塞住瓶口。密封。
三.加糖與加酒精的計算方法:
1加糖:家庭釀酒時要盡量提高前發酵的原酒酒精含量,以免酒病發生。由於酵母活性的限制,家庭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只能達到12~13度。要達到這酒精含量水平,葡萄原汁的含糖量必須達到22度。如果葡萄含糖量低於22度,就需補加蔗糖發酵,加糖的依據和計算方法:
凡每公斤葡萄原汁中含糖17克時,經發酵後能增加1度的酒精度。如果,需葡萄的原汁中酒精度達到13度,則需要每公斤葡萄汁含糖13 X 17=221克。這一數值相當於含糖22度的葡萄原汁,在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葡萄含糖達不到這個水平,故需要加糖發酵。
家庭釀酒不可能用儀器來測定含糖量,只能憑經驗,一般含糖14度左右的葡萄吃時感覺甜味上課尚可。以手指的感覺,葡萄汁粘手的葡萄;含糖在17度左右。這些情況均需加糖。
所以一公斤葡萄汁加糖=221-葡萄原汁含糖率X 1000
例:假如葡萄原汁含糖14度(14克/100毫升),欲發酵後的酒精度13度,應在發酵時加多少糖? 221-14/100 X 1000=81克
也就是說:含糖14度的葡萄原汁,添加81克白砂糖參與發酵,才能獲得含酒精度13度的葡萄乾酒。
2. 加酒精的計算
由於含13度酒精的葡萄乾酒仍不易保存,故在前發酵完畢後添加食用或(葯用酒精)。使調整到16度。添加酒精的計算公式如下:
需加酒精量=需增加的原酒精度X原酒容量(升)/ 所用酒精度數-成品酒精度數
例:現有13度的葡萄原汁,10公升;欲調制16度的葡萄酒,需加96度的酒精多少公升?
需加酒精=(16-13)X 10公升/(96-16)=0.375公升
葡萄酒的調配;
經過一段時間的儲藏;已澄清老熟,即可進行調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風格來調配。調配時可以先倒出少量原汁溶解蔗糖,然後再把這種糖溶液導入原來容器中,切不可用水來溶解糖。無論是加糖或者加酒精調配,調配後必須經過過濾才可以裝瓶密封放置,供隨時飲用。
--------------------------------------------------------------------------------
例:北方家庭自製葡萄酒工藝
具體方法介紹給喜歡葡萄酒的朋友:
一、准備工具:家釀葡萄酒的工具很簡單,我使用的工具包括容量10公升的醫用廣口瓶四隻,舊葡萄酒瓶、大可樂瓶十餘個,塑料或者不銹鋼飯勺一個、塑料漏斗一個,塑料虹吸管(1.5米長,可到賣金魚的市場購買)一根,過濾殘渣用尼龍襪一隻。
二、選購原料:我們這里不是葡萄產地,但是批發市場上外地來的葡萄總是供應不斷,其中以「巨豐」品種為多,價錢目前為每公斤2元左右,據說秋後剛上市的時候價格每公斤1元。購買葡萄要選擇那些成熟、飽滿、沒有病害的,葡萄皮的顏色越深越好。
三、清洗葡萄:如果在當地購買葡萄,並且知道葡萄收獲之前沒有噴灑農葯,則此工序可以取消。為了放心起見,我還是對葡萄進行了清洗:現在的葡萄都是用塑料袋包裝後放進塑料包裝箱中,每箱5公斤左右,運輸到家之後,將葡萄從塑料袋倒進塑料箱,取出其中的保鮮劑,然後將裝著葡萄的塑料箱放進水池(我用的是家裡的浴盆)之中浸泡,浸泡時可搖晃幾次塑料箱,兩個小時之後將水放凈,再用清水沖洗。然後將塑料箱放在通風的地方控干水分。
四、破碎裝瓶,首次發酵:破碎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葡萄從梗上摘下,三、五個一起放在手中,然後把手伸進廣口瓶,把葡萄皮攥破即可。注意瓶子不可以裝滿,到三分之二處就要停止。葡萄酒里的酒精是靠其中的糖分在酵母菌作用下產生的,如果你喜歡酒精度數高一些,中間可以分幾次撒進白砂糖或者蜂蜜。我是按照10公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來的葡萄酒大約在10度,類似市場出售的干紅。葡萄裝瓶後把瓶子蓋好(不要蓋的很嚴,只要不進灰塵就可以了),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發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們不必考慮發酵菌種問題。
北方的家庭都有暖氣,室溫在18℃左右,這樣的室溫很適宜做葡萄酒。一般說來,裝瓶後24小時即可觀察到瓶內有氣泡出現,以後便發現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漸增多。這時每天用勺子攪動兩次,把露出來的葡萄皮壓進,讓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
五、渣、液分離,二次發酵:經過5~7天,發酵逐漸轉為平緩,葡萄皮浮在上面,顏色由深變淺,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殘渣沉在瓶底,此時就應該把殘渣和酒液分離。具體辦法是先用虹吸管將中間的酒液吸出,然後把殘渣裝進尼龍襪,用手由輕到重的擠壓,再像擰衣服一樣擰,使殘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凈。最後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裝進廣口瓶繼續發酵。此時酒液很混濁,你大可不必介意。
六、過濾澄清:第二次發酵時間大約為一個星期,此時酒液已經澄清,也不再升起氣泡。這時可對瓶內酒液進行一次過濾:用虹吸管先把上面的酒液吸出,然後對含有殘渣和酒泥的部分過濾,裝進瓶中靜置。如果你想讓葡萄酒有晶瑩剔透的感覺,則可以用雞蛋請對其進一步澄清。具體操作辦法是:將雞蛋(10公升酒一個雞蛋)磕一個小孔,把蛋清倒進大碗(不必要倒得很凈,剩餘部分你可以煎一個雞蛋作為下酒菜),用筷子將蛋清打散,不要怕費力氣,最少打它十幾分鍾,讓滿碗全是蛋清泡沫。之後用酒液將蛋清泡沫沖進廣口瓶,用勺子將廣口瓶中的酒液充分攪拌,接著靜置二個星期。
七、儲藏和飲用:經過靜置澄清後的葡萄酒,最好把它裝進小瓶儲藏。用1.5升的舊葡萄酒瓶最為理想,裝「可樂」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錯,裝瓶要裝的滿一些,瓶蓋也要蓋緊,然而放到家中溫度比較低的地方(據說儲存溫度最理想的是13℃)。什麼時候想喝,就拿出一瓶,建議你每天晚上都喝上半斤。按照這一方法所釀造的葡萄酒,味道和市場上的干紅差不多,如果你招待女客人,可以在裡面加一些白砂糖或者蜂蜜,足可以讓女士在甜美中陶醉。
家庭釀制葡萄酒,喝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安全可口
用成熟的玫瑰香葡萄可以釀制紅葡萄酒,它具有玫瑰香葡萄的香味以及清柔醇厚的酯香味。色澤鮮艷,呈玫瑰紅色或淡紅色,酒度多是9~12度。如果喜歡喝酒度較高的葡萄酒,可以在發酵進再加入一些白糖,酒度就能提高到16度。根據經驗,每升果汁中加入17克白糖經發酵後可產生純酒精1度,例如釀制含酒精4度的酒,每升葡萄汁應加糖17×4=68克。
製作方法
1.破碎。將成熟的紅葡萄用清水沖洗干凈後,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經過消毒容器(小缸)里,用手擠碎或搗碎,但操作前須將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錳酸鉀水洗一次,再用清水沖一次,然後再去操作,以防止雜菌污染,同時要注意不要使用鐵、銅等金屬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凈鋁勺在杯中經消毒)將葡萄搗碎。
2.發酵。發酵是將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經酵母的作用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紅葡萄酒的前發酵過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時已接入汁中,因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製葡萄酒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
發酵的溫度最好在15~25℃,不應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發酵,散熱較容易,一般可以達到不超過32℃。
當皮汁裝入容器後,一般經過一天即可開始發酵。液面開始是平靜,這時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氣泡產生,表示酵母已開始繁殖,經過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結成一層帽蓋,口嘗果汁,甜味漸減,酒味漸增。
發酵時每天應將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壓到汁內兩次,這樣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變酸,同時可將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CO2,使酵母得到氧氣,發酵更旺盛。
高潮後,發酵勢頭開始減弱,此時可以進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來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後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後,繼續在容器中進行發酵,最後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靜,酒精味很濃、糖分減少至1%以下,汁液開始清晰,即為發酵結束,進行壓榨,將皮汁分離。
3.壓榨。壓榨的方法是用潔凈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紅葡萄酒液即流出來,稱為元酒。
4.加雞蛋清澄清。30毫升葡萄原酒約加雞蛋清一個。方法是將雞蛋清打成泡沫狀,用少量酒充分攪拌混合,然後加入酒中,再充分攪拌和靜置,至酒液清透明,將沉澱物棄掉。
5.葡萄酒的加糖。大多數人的習慣是覺得葡萄酒應該是甜的,因此,需將葡萄酒進行加糖調配,加糖量約12~14%,溶解糖時要用原酒攪拌溶解。
這樣,具有濃厚的「玫瑰」香味,酸甜適口的紅葡萄酒製成了,但如果在容器中密閉貯存2個月,則酒的風味更加醇厚。
還有一些不同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葡萄要買好的,葡萄的顏色越紫越好,而且顆粒要大。洗干凈葡萄後,可用紗布或干凈的毛巾擦乾葡萄,在晾乾的玻璃瓶底放一層白糖,然後再是一層白糖一層葡萄,裝滿後密封,封口處再用白糖澆一圈,然後把瓶子放在太陽下,一個月後就能享用美味葡萄酒了。
●酒壇子要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放置3個月以上,這樣酒味比較醇厚。另外,用紅葡萄做葡萄酒,這樣酒的顏色會很好看。
●只要看到瓶子里的葡萄浮起來,就說明葡萄酒做好了。
●葡萄發酵3天後,將葡萄拿出來搗爛,再放進瓶子里發酵,瓶蓋不需蓋緊,5天後即可食用葡萄酒。
●把每一顆葡萄切成兩半放入酒壇,加糖後密封,經歷半個月發酵的葡萄酒吃起來很不錯的
●在葡萄酒製作過程當中,可將白糖換成紅糖或冰糖。也可以將葡萄換成蘋果或橘子,參照上述「工藝」製作「蘋果酒」或「橘子酒」。
10. 有關法國白蘭地的贊美
白蘭地介紹
白蘭地(BRANDY)是一種由葡萄酒或水果發酵後蒸餾而成的烈酒,必須放在木桶里經過相當時間的陳年。世界各國都出產白蘭地,而法國白蘭為個中翹楚,其中以干邑白蘭地(COGNAC BRANDY)尤為世界馳名。白蘭地的酒精含量約在43%左右。據傳說,歐洲的白蘭地酒最早是在13世紀由十字軍騎士們帶來的。到了17世紀中葉,歐洲酒店和市場上已有白蘭地酒供應和貿易。當時,歐洲人普遍認為它是一種能有效地治療病痛的葯酒。
白蘭地是英文BRANDY的音譯,它源於拉丁語AGUAVITAE,意思是:「生命之水」。
白蘭地可以分為很多種類,例如:干邑(COGNAC),雅文邑(ARMAGNAC),西班牙白蘭地,美國白蘭地。KIRSCH或寫成KIRSCHWASSER(櫻桃白蘭地) CALVADOS或APPLE JACK(蘋果白蘭地),SLIVOVITZ(李子白蘭地),以及其他水果白蘭地等。
關於干邑
干邑COGNAC 在法國CHARENTE河邊的干邑—COGNAC古城,是生產干邑美酒中心。干邑白蘭地世界馳名,因此這個法國字COGNAC,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了。所有的干邑都是白蘭地,但所有的白蘭地並不都是干邑。干邑是由法國的 Charente所出的葡萄酒蒸餾的,而且受到法律的限制與保障,其他地方出的葡萄酒蒸餾出白蘭地,在法律上說,不可稱為干邑。干邑區又分六個小區,所產酒的品質也有高低,按順序排列如下:1)GRANDE CHAMPAGNE 大香檳區、2)PETITE CHAMPAGNE 小香檳區、3)BORDERIES 邊緣區、4)FINS BOIS 植林區、5)BONS BOIS 優等植林區、6)BOIS ORDINAIRES 一般植林區。
而所有白蘭地酒廠,都用字母來分別品質:E代表ESPECIAL(特別的);F代表FINE(好);V代表VERY(很好);O代表OLD(老的);S代表SUPERIOR(上好的);P代表PALE(淡色而蒼老);X代表EXTRA(格外的)。
干邑的品質之所以超過其他的白蘭地,不僅因為該地區的特殊蒸餾技巧,也因為該地區的土壤好、天氣好等,因此產的葡萄特別好。
干邑的級別
法國政府有著極為嚴格的規則,酒商是不能隨意自稱的。一般而言,干邑白蘭地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別:
Ø 3-STAR三星干邑:蘊藏期不少於兩年
Ø V.S.O.P干邑:蘊藏期不少於四年
Ø NAPOLEON干邑:蘊藏期不少於六年
Ø X.O.干邑:蘊藏期多在八年以上
究竟干邑陳多少年算好呢?一位聰明的飲者說,干邑最好的年齡和女人差不多,大約是二十五到四十歲,品酒專家也同意這種說法。超過五十年,酒里的水份就全蒸發掉了。
雅文邑ARMAGNAC 僅次於干邑的白蘭地,就是雅文邑了,是法國波爾多東南部GERS地方出產的。所用的葡萄與干邑一樣,是產在ST.EMILION和FOLLE BLANCHE的。
細品白蘭地
紙上談兵不能消解思酒之苦,那麼怎樣喝白蘭地才是地道的呢?
時機: 餐後,以幫助消化;
杯子: 以大肚子,窄嘴巴的高腳杯為基本用杯,杯身最好薄一些(易於傳熱);
量: 不宜多,一般以杯容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為好,好此物者可以喝完再加,但如果一次在杯子里倒太多的話絕對會被認為是土包子行為;
姿勢: 手掌從下向上托著杯子,盡可能使手掌與杯體接觸面積大些,(那種拿著杯腳的姿勢絕對外行),輕輕晃動杯子使酒液不斷延杯壁晃動,在手掌的溫度以及晃動的作用下,酒的蒸發速度加快,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此時可以先將鼻子靠近杯口慢慢聞;
品酒: 在經過以上步驟之後,你就可以慢慢地開始喝了,但是,千萬不要一口乾掉全部,一定要注意速度,把握一個原則:寧慢勿快。
我最喜歡的就是利口酒 在這里推薦給你希望你也喜歡
利口酒是英文Liqueur音譯,而Liqueur一詞是拉丁語,意思是溶解,使你柔和,也可以解釋為"液體"的意思,現代人歐洲人多數喜歡把利口酒叫做"香甜酒",我國港澳地區稱利口酒為"力妖酒" "力喬酒 "多彩之酒"
利口酒為什麼被稱為"液體寶石" 利口酒是顏色最鮮艷,最晶瑩,最豐富的一種果酒 進入航海時代之後,新大陸和亞洲生產的植物被引進到了歐洲,製作利口酒的原料也變得豐富多彩了,18世紀以後,人們更重視水果的營養價值,製作利口酒的水果種類也不斷嗇,如蘋果,草莓,薄荷等等。水果利口酒的香味和艷麗,尤其受到歐洲上流社會婦女的喜愛,她們熱衷於服裝和寶石的顏色與杯中利口酒的顏色直轄市搭配,為此,利口酒廠家也致力於研究各種水果配製方法,潛心製作色彩艷麗的利口酒,利口酒也因此有了"液體寶石"的美譽。
當然說道外國酒就少不了葡萄酒在這里也提供給你
法國與葡萄酒
自從古代英勇無畏的水手把葡萄樹枝從尼羅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島帶到希臘、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再由此傳入法國之後,葡萄的種植和釀酒技術在這塊六邊形的國土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發揚光大。葡萄酒文化不僅表現了法蘭西民族對精緻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國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
葡萄和酒的象徵意義在宗教上隨處可見。耶穌創造的有關酒的第一個奇跡是在佳娜的婚禮上,他把水變成了美酒。耶穌說:「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親是種植葡萄的農民。」對耶穌的門徒來說,酒是上帝之子的鮮血。在聖體聖事等儀式上,葡萄和酒受到了教士們的普遍青睞。在中世紀的藝術畫中,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被表現得像一串壓榨機下的葡萄。直到18世紀,人們還認為喝下去的酒會在體內變成血液。在疫病流行時,所有的人都會喝酒避邪。
1650年,巴黎出現了最早的可飲酒咖啡館。那兒通常擁有一個平台。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巴黎市民常會聚在其上暢飲歡歌並品嘗美食。1789年,僅夏河內(Charonne)一地就擁有102家這樣的咖啡館。各式各樣的人物在那裡或賭博,或嫖妓,或吵架,或跳舞。那裡是平民百姓尋找歡樂,忘卻煩惱的地方。當然在18到19世紀的小說中,那裡也是罪犯藏匿,娼妓出沒的場所。「Bistrot」 小酒館這個名字往往能激起法國人無限的懷舊情思。同時,它也被留在了印象派的繪畫作品中,留在了戰前戰後的黑白電影中。當讓·加賓 JeanGabin 唱起「當我們在河邊散步……」這首歌時,時光彷彿又倒流回了那些已逝的歲月中。小酒館溫暖的場面其實一直深藏在法國人的記憶里。
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能在法國見到許多被稱為「bistrot」或「tapas」的小餐館。人們不僅可以在那兒吃到簡單的便餐,也往往會發現那裡松軟歡快的氣氛更適合於朋友聚會和聊天。在時髦的大飯店裡,客人們通常只能看見大牌的波爾多酒。但在小酒館里,老闆們卻會教給客人們明智的選酒方法,從而招攬客人。
談論葡萄酒文化,就不能不提及採摘葡萄的文化。收獲葡萄是法國農業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采葡萄很辛苦,但充滿歡樂。到處可見快樂的人群,隨處可聞愉快的歌聲。在著名的波加萊榨汁歌中,可以聽到這樣的歌詞:「滾滾的美酒,快裝滿酒壺……」每年新酒上市時,法國餐館都會忙乎一陣。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館開始出售各種牌子的新酒,而親朋好友、同事、戀人們則會去餐館相聚,品嘗新酒。空氣中到處飄揚著豐收的節日氣氛。
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展起來的。葡萄酒文化已滲透進法國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葡萄酒的分類
一、按葡萄生長來源不同分類:
1. 山葡萄酒(野葡萄酒):以野生葡萄為原料釀成的葡萄酒。產品以山葡萄酒或葡萄酒命名。
2. 家葡萄酒: 以人工培植的釀酒品種葡萄為原料釀成的葡萄酒,產品直接以葡萄酒命名。
二、按葡萄酒含汁量分類:
1. 全汁葡萄酒: 葡萄酒中葡萄原汁的含量為l00%,不另加糖、酒精與其他成份。例如干型葡萄酒。
2. 半汁葡萄酒:葡萄酒中葡萄原汁的含量達50%,另一半可加入糖、酒精、水等其他輔料,例如半汁葡萄酒。
三、按葡萄酒的顏色分類:
1. 白葡萄酒:選擇用白葡萄或淺色果皮的釀酒葡萄。經過皮汁分離,取其果汁進行發酵釀制而成的葡萄酒,這類酒的色澤應近似無色,淺黃帶綠,淺黃,金黃色。顏色過深則不符合葡萄酒色澤要求。
2. 紅葡萄酒:選擇用皮紅肉白或肉皆紅的釀酒葡萄進行皮汁短時間混合發酵,然後進行分離陳釀而成的葡萄酒,這類酒的色澤應呈天然紅寶石色。紫紅色、石榴紅色、失去自然感的紅色不符合紅葡萄酒色澤要求。
3. 桃紅葡萄酒:此酒是介於紅、白葡萄酒之間。選用皮紅肉白的釀酒葡萄,進行皮汁短時期混合發酵,達到色澤要求後進行分離皮渣,繼續發酵,陳釀成為桃紅葡萄酒。這類酒的色澤應該是桃紅色、或玫瑰紅、淡紅色。
四、按葡萄酒中含糖量分類:
1. 1、干葡萄酒:酒的糖份幾乎已發酵完,指每 葡萄酒中含總糖低於4克。飲用時覺不出甜味, 酸味明顯。如干白葡萄酒、干紅葡萄灑、干桃紅葡萄酒。
2. 2、半干葡萄酒: 是指每升葡萄灑中含總糖在4-l2克之間。飲用時有微甜感,如半干白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干桃紅葡萄酒。
3. 3、半甜葡萄酒:是指每升葡萄酒中含總糖在l2—50克之間。飲用時有甘甜、爽順感。
4. 4、甜葡萄酒:是指每升葡萄酒中含總糖在50克以上,飲用時有明顯的甜醉感。
品鑒葡萄酒
品酒基礎
品酒的關鍵可以歸納為:區分感覺。味覺和嗅覺並不一樣。味覺有四種:甜、苦、酸、咸。區分各類食品時,嗅覺比味覺重要得多。
獲取精確的術語
除了達到明確區分各類不同的感覺,還應該學會選擇最為精確的術語來描述。不同區域對於酒有著不同的術語,但一般而言,總可以找到一種為各地行家都能理解的說法。
方法
有多種系列方法可供選擇,但我們要談的是一種大概是最為普及的方法,即一看,二聞,三嘗。
一、看
將酒置於杯中觀察。杯子必須是光滑,無色,透光性好的玻璃杯。首先要驗證酒有沒有奇怪之處,以及其透明程度。純凈的酒無任何渾濁。純凈且無光澤的酒能將光線折射在杯子的內壁,從上往下看杯子底部出現鏡子的效果。失去光澤的酒仍具有透明度但略顯模糊。渾濁的酒完全失去透明度。看過透明度後,再看色度。色度習慣上分為弱、中、強(也有弱中或中深之說)。最後來描述一下酒的顏色。這里關鍵是要運用廣泛的易於理解的術語。
Ø 白葡萄酒: 整體色調為黃色。我們所說的特定黃色范圍可以從綠色到栗色。有時,白葡萄酒還有點泛金黃或微紅。灰色我們通常看作是一種過於蒼白而無色彩的黃色。
Ø 紅葡萄酒: 其顏色一般介於紫色和栗色之間。有略帶蘭色的紫紅,「冷」紅指的是草莓色;寶石紅和櫻桃紅是紅酒中最常見的兩種顏色。「熱」紅出現在陳酒中,即血紅或磚瓦紅。
評定酒的紅色的最佳方式是將杯子傾斜,看酒從杯子邊緣到底部的顏色如何變化。紅酒的顏色和色澤是品酒中最有意思的話題之一,無論是對專家還是一般飲酒者而言。
二、聞
酒的香味被某些人看作是品酒中的最重要一環,盡管是最重要的,但酒不僅僅等同於香味。 酒的香味可以按兩種主要的方式加以區分:自然本性和來源。按自然本性區分,有多個不同的香味「家族」。
Ø 果香: 即所有果子的香味和使人憶起果子的香味。需要指出的是,酒的果香通常使人憶起的不是新鮮的果子,而是如果醬般的「甜味」。譬如,酒的草莓味很普通,但大多數品酒者將其稱為草莓醬味。酒的蘋果味也很普遍,但一般稱為蘋果酒味(蘋果酒是用蘋果釀制的酒)。最常見的果香是:白葡萄酒中的葡萄味,麝香葡萄味;新釀的白葡萄酒中和一些新釀的紅葡萄酒中的蘋果味,梨味;各種精心釀制的白葡萄酒中的檸檬味,柑子味;各種紅葡萄酒中的覆盆子味,桑葚味,梅子味,越橘味;某些白葡萄酒中的櫻桃味,桃子味和杏味。某些味道盡管不能確切地說是屬於哪一種成熟的或未熟的果子,但仍可稱之為果香。
Ø 花香: 即花的香味。其中最重要的或許也是最陌生的是葡萄花香。最普遍的是醇濃的白葡萄酒中的香堇菜花味(出現在用某些發酵劑發酵時),丁香味,玫瑰花味(五月玫瑰,茶玫瑰--玫瑰的一種);加而納恰紅葡萄酒中的紅玫瑰花味。
Ø 蔬菜和植物氣味: 植物和蔬菜的味道和香氣。用未全成熟的葡萄釀制的紅葡萄酒中有生的和煮熟的蔬菜氣味;新釀的赤霞珠葡萄酒的辣椒氣味,上等的白葡萄酒中的青草味;植物漿液的氣味,蘋果皮的氣味和樹木的氣味;木桶中陳釀的橡木味;以及蘑菇和甘草的氣味等。劣質的酒散發出類似蔥和大蒜的氣味。
Ø 動物系列: 一些與上述植物不同的氣味,其中大部分並不好聞。優質陳年的紅葡萄酒中有酸奶和新鮮乳酪的氣味。這類酒一般在瓶上註明「不含氧氣」。盡管難聞,在很多時候只要輕晃杯中之酒,這種氣味就消失。這些難聞的氣味有:汗味,濕狗的氣味,臟衣服的氣味。劣質酒中。
三、嘗
欣賞了悅目的外觀,沁人心脾的香氣後,輕啜一口用舌頭上的味蕾品味其愉悅的流體質感。葡萄酒中豐富的物質成分在舌頭的不同部位上表現出酸、甜、苦、咸,並展現出濃淡程度、平衡性、骨肉感等綜合感受。仔細品味後,順暢、圓潤、豐滿、細膩的感覺勾畫出優質佳釀的形象。雖然品種、工藝、氣候、土壤等因素不同,使各種佳釀的風味及典型性不同,但給予人們同樣美妙的享受。
餐廳點酒禮儀
一、查詢是否有winelist
想點葡萄酒但又發覺餐桌上並沒有葡萄酒牌,wine list或酒水牌beverage list上沒有葡萄酒時,應該問侍應生有沒有wine list。Wine list通常不會擺在餐桌上,只會待顧客查詢時才拿出來,這是餐飲業的慣例——尤其對於高級的西式餐廳。
二、向侍應生念出想點的葡萄酒的名稱。
正式向侍應生點酒時,請念出葡萄酒的大概名稱。何謂大概名稱?通常包括三點:
1. 酒庄名字或品牌: 如chateaula france(酒庄)、romeo&juliet(某法國牌子)或cartavieja(某智利牌子)。
2. 該葡萄酒的款型: 出葡萄酒的款型有二大分法。(1)、以產區為准,這在歐洲尤其流行。每個產區都代表大約某一種風格,於是約定俗成,以產區為種類。(2)、以葡萄的品種為類,這在新世界——亦就是非歐洲國家尤為流行。不同的葡萄品種帶來不同口味的葡萄酒。(3)、以系列名稱為主。以中國最出名的酒庄張裕為例,出產了數個檔次的紅酒,最高級的叫高級解百納干紅葡萄酒,次者為干紅葡萄酒。留意一點,系列名稱可能包括葡萄品種。
3. 年份: 較專業的飲酒者會視同一品牌不同年份所出的酒為不同的酒。此做法尤其適合於歐洲葡萄酒,原因歐洲每年之天氣極盡不同,因而所出的酒不同年份可能有頗大的質量差距,風格也可能是年年不同。
三、開瓶前確定該瓶葡萄酒
點酒後,侍應生便會取出該支葡萄酒讓你過目——侍應生不可在顧客未察看該瓶葡萄酒便開瓶。因為顧客可以:
1. 察看葡萄酒是否本人所點的酒。規矩是,如果你點了頭意示侍應生可以開瓶,即使最後你發覺侍應生給錯了酒你,你也不能反悔。
2. 觀察葡萄酒的儲藏狀態,如酒塞有沒有嚴重的凸上——這表示木塞得不到濕潤,不能在漲大的情況下防止空氣氧化葡萄酒,如有這情況顧客可叫侍應生換另一瓶狀態更好的。
四、親眼看著酒開瓶
當顧客示意接受該瓶葡萄酒後,侍應生應在顧客面前開酒,原因可能是防止餐廳方面混入較低檔次的酒入瓶內。如果該瓶為白酒或香檳,侍應生應於開瓶前把酒放入冰桶內。如果顧客不知要冰多久,可請教侍應生——假如你對他有信心。
五、讓紅酒「呼吸」及試酒
開瓶後,紅酒應先「呼吸」空氣一會,以讓進行氧化作用,到達飲用階段。經過「呼吸」的酒,侍應生會倒入約等於一小口份量的酒進顧客的酒杯。此時你要做的是「試酒」,試酒的過程應為:
1. 拿起盛著葡萄酒的酒杯,向外傾斜,首先看看酒是否有如木屑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會影響酒的品質。再來看看酒的顏色。已成熟的酒(低下檔的輕清型葡萄酒例外),外圍酒邊帶褐黃色,而裡面的酒色澤較深。未成熟(可儲藏更久才飲用)的酒內外皆多呈紫紅色。
2. 拿起酒杯,向內搖晃(右手者即逆時針,左手者即順時針)。
3. 然後把酒向內傾斜,低頭用鼻去嗅,味道香濃當是好徵兆。
4. 呷一口酒,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轉動舌頭去體會,在餐廳用酒時,這時候是決定你是否接受此瓶酒的時候。處理不當的酒,可能帶有霉腐味,這時你可以要求侍應生「退貨」。
試酒結果滿意,顧客便示意侍應生可以繼續倒酒了。如不滿意,可對侍應生表示不接受。這時,侍應生可能會自己也喝一點證實,如果酒真是有問題,高級西餐廳一般會收回該瓶酒。沒那麼高級的餐廳就可能……
六、倒酒的技巧
試完酒後,如果接受,便可讓侍應生倒酒,每次倒入的分量應為1/3杯——國內很多侍應生都會倒得過多。留意一點,倒酒時酒標wine label應面向顧客。為什麼?因為倒完酒後,於瓶口的紅酒可能會滴下來,酒標向上的話,酒滴只會滴落酒瓶的背面,不會弄花酒標,損害酒的欣賞價值。同樣道理,每次向下倒酒後,不要直線向上拿起瓶,應一邊輕微旋轉酒瓶,一邊提起酒瓶,這樣,酒便不會沿著酒瓶滴下,因為已經均勻分布在酒瓶口的四周。
10:34 | 添加評論 | 固定鏈接 | 引用通告 (0) | 記錄它
繼續酒的主題--酒的分類
酒,傳說中,乃是中國杜康發明之物。千百年來,酒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國古代,酒被視為神聖之物。酒,非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而不用。而隨釀酒業的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動也隨之廣泛,並經人們思想文化意識的觀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較為系統而且姿態萬千的中國酒文化。
在國外,酒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每個國家都在或長或短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獨特的酒俗、酒文化。英國的小酒館文化,法國的葡萄酒文化和酒吧文化,都折射著酒在當地人們生活中的地位。
酒的分類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酒的分類。在我們以後具體講到各種酒及酒文化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酒的分類方法。
一,以酒的生產方法分類:
酒的生產方法通常有三種,發酵,蒸餾,配製。生產出來的酒也稱為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
1. 發酵酒 是指用製造原料——通常是穀物與水果汁直接放入容器中加入酵母發酵而釀製成的酒液。飯店裡常用的發酵酒有:葡萄酒,啤酒,水果酒,黃酒,米酒等。
2. 蒸餾酒 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發酵酒)加以蒸餾提純,獲得的含有較高度數酒精的液體。飯店裡常用的蒸餾酒有金酒,威士忌,白蘭地,郎姆酒,伏特加酒,德基拉酒和中國的白酒,如茅台酒,五糧液等。
3. 配製酒 方法很多,常用浸泡,混合,勾兌等幾種。浸泡製法多用於葯酒,如國外的味美思酒(vermouth),比特酒(bitter),中國的人參酒,三蛇酒等。混合製法是把蒸餾後的酒液(通常用高度數酒液)加入果汁,蜜糖,牛奶或其它液體混合製成。勾兌也是一種釀制工藝,通常可以將兩種或數種酒兌和在一起,例如將不同地區的酒勾兌在一起,高度數酒和低度數酒勾兌在一起,年份不同的酒勾兌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口味,或者得到色,香,味更加完美的酒品。
二,以配餐方式和飲用方式分類:
按西餐配餐的方式分類,酒水可分為餐前酒,佐餐酒,甜食酒,餐後甜酒,烈酒,啤酒,軟飲料和混合飲料(包括雞尾酒)八類。
三,以酒精含量分類:
以酒精含量可分為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低度酒酒度在20度以下,常用的有葡萄酒,桂花陳酒,香檳酒和低度葯酒。中度酒有餐前開胃酒,餐後甜酒等,酒度為22-40度,國產的竹葉青,米酒,黃酒等屬此類。高度酒指酒精含量40度以上的烈性酒,國外的烈酒全屬此類。國產的有茅台,五糧液,汾酒,二鍋頭等。
酒液中酒精含量的表示法:
傳統上有三種方式:
1. 英國方式(sikes)
2. 美國方式(proof)
3. 歐洲方式(GL)
從1983年開始,歐洲共同體(包括英國)統一實行GL標准,即按酒精所佔液體容量的百分比作為度數,用符號「°」表示。而美國仍沿用proof方式。
備註:換算:1°= 2proof = 1.75s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