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協記辯證書

協記辯證書

發布時間:2021-08-31 03:28:26

❶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書中看到 "辨證同一"這樣的詞,這里的"辨證"是什麼意思呢

辯證統一即矛盾統一。
比如說警察和小偷,警察抓小偷,小偷躲警察,兩者是互相矛盾的。但是,如果小偷沒有了,警察也就失去了意義,也要隨之消失,這又是統一

❷ 求書名:有西醫病名,用中醫方劑辯證論治的書。32開,左右翻頁的。

脖起不堅,下午尿白濁,時常腹痛,怕冷,手指冰冷,十指蓋月牙都不見了,腰有點酸,----這個說明是腎陽虛,所以怕冷愛暖,性慾差。不覺口乾,腳愛出汗,容易發怒,---肝腎陰虛,肝失條達,容易發努。 建議按照中醫辨證,進行疏肝解郁,溫補腎陽。兼顧腎陰。

❸ 確立辨證論治理論的著作是

辨證論治理論在《內經》初步形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辨證論治專的基礎,但病變屬性質只強調了虛實寒熱,病變部位只強調了表裡,而且對於許多病症也沒有具體闡明病變性質和部位。直到宋代,對大多數疾病還是以病名和症狀作為治療依據。直到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提出醫生應首先分辨疾病的表裡虛實寒熱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的觀點,張介賓《景岳全書》明確提出「八綱辨證」的理論。後人將樓、張的理論綜合起來,形成了今天的完整的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所以,可以說《醫學綱目》和《景岳全書》共同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

❹ 有關唯物辯證法的經典書籍

1、《矛盾論》

《矛盾論》是197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學著作,作者是毛澤東。《矛盾論》是毛澤東哲學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繼《實踐論》之後,為了克服存在於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 。

該書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斗爭的實踐經驗,從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次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而對立統一規律則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的思想。

2、《自然辯證法》

《自然辯證法》是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來對自然科學研究的總結。對19世紀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學成就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進行了概括,並批判了自然科學中的形而上學和唯心主義觀念。

在恩格斯去世後1896年發表了其中一篇論文《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1898年發表了其中另一篇論文《神靈世界中的自然科學》,直到1925年才在前蘇聯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譯本對照的《馬克思恩格斯文庫》中全文發表。

自然辯證法成為馬克思主義和恩格斯思想的自然觀和自然科學觀的反映,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恩格斯思想的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的統一,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3、《辯證唯物主義原理》

《辯證唯物主義原理》是199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崇鋒。

這次修訂是在保持原來的基本理論格局的基礎上進行的,著重於總結和吸收近10年來社會實踐、科學和理論研究的新的積極成果,盡可能回答和澄清一些有影響或被搞亂了的理論問題,盡可能糾正和彌補本書原來的某些不足,並增大它的理論容量,增強它的整體邏輯性,同時也適當注意了在教學和應用中的聯系實際問題。

4、《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第五版。

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來,《原理》以其觀點明確、重點突出、層次明晰等鮮明特點,深受人們的歡迎。從第一版到第四版,《原理》發行了1 000萬冊,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和宣傳中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這同時表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社會價值。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是201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

涵蓋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以及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學、史學、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軍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論述,並體現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

❺ 7、東漢張仲景的哪一本書是成功運用辨證論治的第一步專書

主要是《傷寒雜病論》

❻ 辯證法的書

http://ke..com/view/924.html?wtp=tt
《自然辯證法》
《辯證法隨談》
馬克思的著作
《矛盾論》
還有黑格爾的著作必不可少
http://news3.xinhuanet.com/photo/2005-11/13/content_3774213.htm

http://www.philosophypages.com/ph/hege.htm

❼ 各位老師:協記辨方是什麽書

主要內容為擇吉、選擇用事之用。說白了就是選擇婚喪嫁娶、造屋動土、出門遠行的占卜書。

《協紀辨方書》共三十六卷,為中國古代典籍中集大成之作,主要內容為擇吉、選擇用事之用。於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允祿、梅轂成、何國棟等三、四十人奉敕編撰,乾隆親制序文。 收於《四庫全書》第811冊(子部)。又名《欽定協紀辨方書》。其主要內容是破除術數家繁碎拘泥,附會假借之說,刪除了神煞、俗論及多相矛盾之處,而以五行生剋衰旺之理來談趨吉避凶之道。 序文中說:「夫協紀辨方者、敬天之紀、敬地之方也。」又稱:「舉大事、動大眾,協乎五紀,辨乎五方、以順天地之性」等等。

❽ 想學習辨證邏輯要看哪些書

你看斯穆里安的《這本書叫什麼?——奇譎的邏輯謎題》和金岳霖的《邏輯》。
斯穆里安的《這本書叫什麼?——奇譎的邏輯謎題》應該能讓你對邏輯學更感興趣。
陳波的《邏輯學是什麼》和斯蒂芬雷曼的《邏輯的力量》似乎也可以,但是都有問題,或者說有不夠深入和不夠准確的地方。金先生的《邏輯》至少是很嚴謹和深刻的,語言上也通俗易懂。至於其他邏輯教科書,包括一些國外翻譯來的教程之類的,最好先別看,有些觀點根本是錯誤的。比如邏輯同一律有很多書的作者理解成了一種限制性的規則,根本就是一些沒有真正弄懂邏輯學的人胡亂編輯的。

❾ 吳鞠通的辨證

吳鞠通有感於當時醫生墨守傷寒治法不知變通,撰寫《溫病條辨》七卷,提出溫病的三焦辨證學說,對溫病學說貢獻很大,是繼葉天士、薛雪之後的溫病學派重要代表人物。吳鞠通的《溫病條辨》,是溫病學的一座里程碑,不朽的中醫著作。全書分七卷,以條文和註解相結合的方式對溫病加以闡述,首卷「原病篇」摘引《內經》有關溫病的記載,並加以注釋,說明溫病的始原。一至三卷是分述上、中、下三焦溫病的證候及調治方法。四卷是雜說,提到救逆、緊急救治和病後調治各論,以便閱讀者不致臨床混淆。五至六卷是「解產難」和「解兒難」,分述婦科產後及兒科驚風、痘疹的論治。吳鞠通創立了溫病「三焦學說」,並結合「衛、氣、營、血」理論,創造性地提出溫病辨證論治的綱領和方法,大大地豐富祖國傳統醫學寶庫。《溫病條辨》寫成後,立即被廣為傳抄,在醫學界引起轟動,深得當代醫家的重視和推崇。頗有醫學知識的禮部尚書汪廷珍為之作序:「吾友鞠通吳子……述先賢之格言,攄生平之心得」寫成《溫病條辨》,這是不可多得的具有臨床實用價值的著作。醫家張維屏在書後評介:「瑭在京治溫病,全活甚眾,於是采輯名賢著述,附以己意,閱十數載,考驗而成書,……余觀數月,見其苦心孤詣,縷析條分,誠治溫病不可無之書也,……然貝4醫必先明傷寒,而後能明溫病,既識傷寒,又不可不識溫病,而是書於溫病,則固詳且備矣。」《珍藏醫書類目》評價《溫病條辨》「頗有條理,可為治溫病之津梁也。」《意園談醫書筆記》贊揚「此書為溫病所必看之書。」……由此可見,《溫病條辨》確是清代中醫溫病學的一部傑出之作。嘉慶十八年(1813)吳鞠通的這部偉大著作,在汪廷珍的支助下,得以刊刻問世,並很快傳到了日本,在國內外產生較大影響。日本中醫博士奈良賢太郎寫了一部《內科溫病條辨的研究》,淮安清代醫家李厚坤繼承吳氏學說,把《溫病條辨》改成賦文,便利閱讀背誦,以啟迪後學者。現代中醫學院把吳氏著作作為必修課程,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他曾在北京檢核《四庫全書》,得見其中收載了吳又可的《溫疫論》,深感其論述宏闊有力,發前人之所未發,極有創見,又合於實情,便仔細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他對葉天士更是推崇,但認為葉氏的理論「多南方證,又立論甚簡,但有醫案散見於雜證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於是他在繼承了葉天士理論的基礎上參古博今,結合臨證經驗,撰寫了《溫病條辨》七卷,對溫熱病學說做了進一步的發揮。
他認為溫病有9種,吳又可所說的溫疫是其中最具傳染性的一種,除此之外,另外還有其他八種溫病,可以從季節及疾病表現上加以區分,這是對於溫病很完整的一種分類方法。書中創立了「三焦辨證」的學說,這是繼葉天士發展了張仲景的六經辨證,創立衛氣營血辨證方法之後,在中醫理論和辨證方法上的又一創舉。「三焦辨證」法:就是將人體「橫向」地分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為主,中焦以脾胃為主,下焦包括肝、腎、大小腸及膀胱。由此創立了一種新的人體臟腑歸類方法,此法十分適用於溫熱病體系的辨證和治療,診斷明確,便於施治。而且確立了三焦的正常傳變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順傳」途徑,「溫病由口鼻而入,鼻氣通於肺,口氣通於胃,肺病逆傳則為心包,上焦病不治,則傳中焦,胃與脾也;中焦病不治,則傳下焦。始上焦,終下焦。」因而,由傳變方式也就決定了治療原則:「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漚,非重不沉。」同時,吳氏對《傷寒論》的六經辨證,同樣採取了積極採納的態度,認為「傷寒六經由表入里,由淺入深,須橫看;本節論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淺入深,須豎看。」這些理論,雖然從立論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實際上仍是對葉天士的衛氣營血辯證法的繼承,並對其進行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對疾病變化的認識上,是可以權衡協調的,二者並無矛盾之處。同時,三焦辯證法也完善了葉天士衛氣營血說的治療法則。葉氏的《溫熱論》中沒有收載足夠的方劑,而吳鞠通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在《溫病條辨》當中,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優秀的實用方劑,象銀翹散、桑菊飲、藿香正氣散、清營湯、清宮湯、犀角地黃湯等等,都是後世醫家極為常用的方劑。臨床上使用的方子,《溫病條辨》方佔十之八九。

❿ 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辨證施治專著是什麼

第一本專著:《傷寒雜病論》

辨證論治理論在《內經》初步形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但病變性質只強調了虛實寒熱,病變部位只強調了表裡,而且對於許多病症也沒有具體闡明病變性質和部位。直到宋代,對大多數疾病還是以病名和症狀作為治療依據。直到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提出醫生應首先分辨疾病的表裡虛實寒熱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的觀點,張介賓《景岳全書》明確提出「八綱辨證」的理論。後人將樓、張的理論綜合起來,形成了今天的完整的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所以,可以說《醫學綱目》和《景岳全書》共同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

《傷寒論》
1. 《傷寒論》概述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作者是東漢末年張仲景,於公元 200 年至 205 年寫成。全書共十二卷二十二篇,包括 397 法。除去重復的葯方,共包含葯方 112 個,本書重點論述的內容是人體感受風寒之邪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以及如何進行辨證施治的方法。
《傷寒論》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系統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葯俱全。與《黃帝內經》偏重於理論不同,《傷寒論》更注重臨床經驗,因此理法方葯非常齊全。所以本著作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還有承前啟後的作用,為中國醫學的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2. 《傷寒論》內容
作者張仲景運用《素問》、《熱論》中的理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結合自身的臨床實踐對外感疾病的發生、發展、愈後、治療進行了精闢的闡發,他將外感疾病具有規律性的各種表現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辨證。其中又將每經結合陰陽、表裡、痰熱、虛實進行了辨證論治,因此本著作中即體現了同病異治,也有異病同治兩方面內容,確立了嚴謹的治療規范,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奠定中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在中醫診療過程中強調的辨證論治實際上是從《傷寒雜病論》開始的。

閱讀全文

與協記辯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