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第二章 獎勵標准
第八條獎勵條例第八條第一款(一)所稱「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是指候選人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或者特別重大發現,豐富和拓展了學科的理論,引起該學科或者相關學科領域的突破性發展,為國內外同行所公認,對科學技術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特別重大的貢獻。
第九條獎勵條例第八條第一款(二)所稱「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候選人在科學技術活動中,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取得系列或者特別重大技術發明,並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實現產業化,引起該領域技術的跨越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變革,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作出了特別重大的貢獻。
第十條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候選人應當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並仍活躍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從事科學研究或者技術開發工作。 第十一條獎勵條例第九條第二款(一)所稱「前人尚未發現或者尚未闡明」,是指該項自然科學發現為國內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學理論在國內外首次闡明,且主要論著為國內外首次發表。
第十二條獎勵條例第九條第二款(二)所稱「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是指:(一)該發現在科學理論、學說上有創見,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創新;(二)對於推動學科發展有重大意義,或者對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第十三條獎勵條例第九條第二款(三)所稱「得到國內外自然科學界公認」,是指主要論著已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或者作為學術專著出版三年以上,其重要科學結論已為國內外同行在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尤其是重要學術刊物以及學術專著所正面引用或者應用。
第十四條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候選人應當是相關科學技術論著的主要作者,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提出總體學術思想、研究方案;
(二)發現重要科學現象、特性和規律,並闡明科學理論和學說;
(三)提出研究方法和手段,解決關鍵性學術疑難問題或者實驗技術難點,以及對重要基礎數據的系統收集和綜合分析等。
第十五條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二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5人,特等獎除外。特等獎項目的具體授獎人數經國家自然科學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確定。
第十六條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做出的科學發現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准如下:
(一)在科學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的自然現象、揭示的科學規律、提出的學術觀點或者其研究方法為國內外學術界所公認和廣泛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相關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二)在科學上取得重要進展,發現的自然現象、揭示的科學規律、提出的學術觀點或者其研究方法為國內外學術界所公認和引用,推動了本學科或者其分支學科的發展,或者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對於原始性創新特別突出、具有特別重大科學價值、在國內外自然科學界有重大影響的特別重大的科學發現,可以評為特等獎。 第十七條獎勵條例第十條第一款所稱的產品包括各種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種等;工藝包括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等;系統是指產品、工藝和材料的技術綜合。
國家技術發明獎的授獎范圍不包括僅依賴個人經驗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復實現的技術。
第十八條獎勵條例第十條第二款(一)所稱「前人尚未發明或者尚未公開」,是指該項技術發明為國內外首創,或者雖然國內外已有但主要技術內容尚未在國內外各種公開出版物、媒體及其他公眾信息渠道發表或者公開,也未曾公開使用過。
第十九條獎勵條例第十條第二款(二)所稱「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是指該項技術發明與國內外已有同類技術相比較,其技術思路、技術原理或者技術方法有創新,技術上有實質性的特點和顯著的進步,主要性能(性狀)、技術經濟指標、科學技術水平及其促進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和意義等方面綜合優於同類技術。
第二十條獎勵條例第十條第二款(三)所稱「經實施,創造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是指該項技術發明成熟,並實施應用三年以上,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第二十一條國家技術發明獎的候選人應當是該項技術發明的全部或者部分創造性技術內容的獨立完成人。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二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6人,特等獎除外。特等獎項目的具體授獎人數經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審委員會評審後,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確定。
第二十二條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所做出的技術發明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准如下:
(一)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獨特,主要技術上有重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推動了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已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一等獎。
(二)屬國內外首創的重大技術發明,技術思路新穎,主要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同類技術的先進水平,對本領域的技術進步有推動作用,並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可以評為二等獎。
對原始性創新特別突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顯著優於國內外同類技術或者產品,並取得重大經濟或者社會效益的特別重大的技術發明,可以評為特等獎。 第二十三條獎勵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一)所稱「技術開發項目」,是指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活動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場實用價值的產品、技術、工藝、材料、設計和生物品種及其推廣應用。
第二十四條獎勵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二)所稱「社會公益項目」,是指在標准、計量、科技信息、科技檔案、科學技術普及等科學技術基礎性工作和環境保護、醫療衛生、自然資源調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災害監測預報和防治等社會公益性科學技術事業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應用推廣。
第二十五條獎勵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三)所稱「國家安全項目」,是指在軍隊建設、國防科研、國家安全及相關活動中產生,並在一定時期內僅用於國防、國家安全目的,對推進國防現代化建設、增強國防實力和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科學技術成果。
第二十六條獎勵條例第十一條第一款(四)所稱「重大工程項目」,是指重大綜合性基本建設工程、科學技術工程、國防工程及企業技術創新工程等。
第二十七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重大工程類獎項僅授予組織。在完成重大工程中做出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的公民,符合獎勵條例和本細則規定條件的,可另行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
第二十八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設計項目的總體技術方案中做出重要貢獻;
(二)在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解決中做出重大技術創新;
(三)在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過程中做出創造性貢獻;
(四)在高技術產業化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第二十九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單位應當是在項目研製、開發、投產、應用和推廣過程中提供技術、設備和人員等條件,對項目的完成起到組織、管理和協調作用的主要完成單位。
各級政府部門一般不得作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候選單位。
第三十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15人,授獎單位不超過10個;二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10人,授獎單位不超過7個;特等獎單項授獎人數不超過50人,授獎單位不超過30個。
第三十一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候選人或者候選單位所完成的項目應當總體符合下列條件:
(一)技術創新性突出:在技術上有重要的創新,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進行自主創新,形成了產業的主導技術和名牌產品,或者應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裝備和改造,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增加行業的技術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技術難度較大,解決了行業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總體技術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行業的領先水平。
(二)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顯著:所開發的項目經過三年以上較大規模的實施應用,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實現了技術創新的市場價值或者社會價值,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
(三)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明顯:項目的轉化程度高,具有較強的示範、帶動和擴散能力,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升級及產品的更新換代,對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作用。
第三十二條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等級根據候選人或者候選單位所完成的項目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標准如下:
(一)技術開發與社會公益項目類:
市場競爭力強,成果轉化程度高,創造了重大的經濟效益,對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水平,市場競爭力較強,成果轉化程度較高,創造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對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有較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大,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並在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有重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和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水平,在行業較大范圍應用,取得了較大的社會效益,對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有較大意義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二)國家安全項目類: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很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先進水平,應用效果十分突出,對國防建設和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在關鍵技術或者系統集成上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較大,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同類技術或者產品的水平,應用效果突出,對國防建設和保障國家安全有較大作用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三)重大工程項目類: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關鍵技術、系統集成和系統管理方面有重大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同類項目的先進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發展有重大意義,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可以評為一等獎。
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關鍵技術、系統集成和系統管理方面有較大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較大,總體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際同類項目的水平,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對推動本領域的科技發展有較大意義,對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可以評為二等獎。
對於技術創新性特別突出、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特別顯著、推動行業科技進步作用特別明顯的項目,可以評為特等獎。 第三十三條獎勵條例第十二條所稱「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是指在雙邊或者多邊國際科技合作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外國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科技管理人員和科學技術研究、開發、管理等組織。
第三十四條被授予國際科技合作獎的外國人或者組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在與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進行合作研究、開發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對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二)在向中國的公民或者組織傳授先進科學技術、提出重要科技發展建議與對策、培養科技人才或者管理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推進了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並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或者經濟效益。
(三)在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或者國際組織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並對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
第三十五條國際科技合作獎每年授獎數額不超過10個。
⑵ 科技成果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為加強集團公司(包括子公司,下同)技術成果的管理工作,促進技術成果管理的完善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加速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特製定本管理辦法(試行)。
第二條技術成果的定義本辦法中的技術成果是指集團公司技術人員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技術方案。
第三條技術成果主要內容1、列入國家、省、市及有關廳局科技計劃內的科研項目所獲得的科技技術成果;2、完成公司批准下達的科技創新計劃所獲得的科技技術成果;3、利用公司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項目所獲得的科技成果;4、集團與外單位簽訂的技術合同(橫向)項目所獲得的技術成果;5、集團公司員工在有公開出版刊號的刊物上發表的論文、論著和專著、譯著、工具書等;6、在引進、消化、吸收、開發、應用先進技術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四條技術委員會統一負責公司技術成果管理工作。
第二章第五條技術成果管理的內容技術成果管理細則集團公司技術成果管理的內容包括技術項目的徵集與計劃、成果鑒定、成果登記、成果申報獎勵、成果匯編、成果檔案、成果保密及推廣工作。
第六條技術項目的申報與評審1、技術項目由技術委員會秘書組織技術委員會相關專家,進行項目評審。
2、技術項目評審對象:科技成果、工法、小革新等「五小」、企業標准、優秀設計、優秀標書、優秀施工方案、優秀論文、優秀作業指導書等;3、項目完成後,應及時填寫《企業級科技成果鑒定申請書》、《企業級工法申報書》、《企業級小革新等「五小」申報表》、《技術項目推薦表》、《「五小」推廣應用情況評估表》,並准備好相關附件資料,經所在單位(部門)認真、如實填寫推薦意見後報集團總經辦,總經辦在15個工作日內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評審要求的,總經辦負責組織評審和確定評審時間、地點、專家名單;不符合評審要求的,及時反饋意見並退回;4、企業級科技成果鑒定除填寫申請書外,還應具備的技術資料:
(1)研製報告(2)技術報告(3)工程運用證明(4)經濟效益分析(5)企業標准(其中(1)、(2)、(3)、(4)為各類科研項目必須提供的資料,第(5)項則根據科研項目的種類提供);5、企業級工法除填寫申請書外,還應具備的技術資料:
(1)工法的技術內容(2)工程運用證明(3)效益分析(4)工法施工過程的照片6、企業級小革新等「五小」申報與推廣(1)「五小」申報條件:
A、成果經過三個月以上的實施,證明其先進可行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
B、每季度申報的成果須是近階段之內研製的成果。
C、申報資料齊全,數據詳實。包括報表、圖紙說明書、圖片、標本、模型、實物,經濟效益對比分析或社會效益依據。
(2)「五小」推廣方式:
各製造部門應在每月底及時提交「五小」成果的應用及推廣情況月度評估報告。集團總經辦每季度對各製造部門的「五小」成果進行匯總評估,由集團技術委員會對全年度「五小」應用推廣情況進行年度評審。
7、項目評審的主要內容:
A.是否完成計劃任務書要求的指標;B.技術資料是否齊全完整,並符合現實;C.應用技術成果的創新性、先進性和成熟程度;D.應用技術成果的應用價值及推廣條件和前景;E.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8、技術項目評審資料由集團總經辦整理後歸檔,交檔案室統一登記、保管。
第七條技術成果的登記1、項目立項合同書、成果鑒定證書、成果獲獎證書、工法證書、專利等有關復印件和資料,及時報集團總經辦存檔備案;2、集團總經辦每年12月對集團公司所有各部門整年度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各類著作、發表的學術論文、參與的標准規范等進行一次性收集、登記。以各部門年度技術指標為標准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供集團人力資源部參考。
第八條技術成果獎勵申報各級獎勵的技術成果,應根據評獎部門的要求和規定,各申報、實施部門應及時組織好申報材料,經集團總經辦審核後,按《安徽偉宏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成果獎勵辦法(試行)》執行。
第三章其他第九條集團公司在此制度之前頒布的與本制度相抵觸的有關規定、通知等,按此制度執行。
第十條本制度由總經理辦公會議負責解釋、補充。
第十一條本制度經總經理辦公會議通過後報董事會批准後施行。
⑶ 國家修訂《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你覺得這樣會不會促進我國科技發展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此次修訂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必然會促進我國的科技發展,獎勵機制無論是在哪個領域都是一種能夠激勵人的東西,科研領域自然也不例外,特別是科研領域屬於一個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一旦獎勵加大必然會促進國家的發展。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此次修訂的條例主要是針對我國的科學研究以及應用研究領域的,目的就是加大對研究成果的獎勵,一旦實施必然會激勵我國科研領域的學者們,直接加快我國科技的發展速度。
綜上所述,我覺得國家修訂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是會促進我國的科技發展的,無論在哪個領域獎勵制度都是需要存在的,獎勵的加大也可以提升科研人員的研究積極性,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國科技水平必然會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