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資助成果展示

資助成果展示

發布時間:2021-08-30 12:43:54

1. 寫一篇以《資助政策,圓我夢想》為題的文章。要求:主要圍繞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展示國家育人成效,加強...

我是一個來自貧困的農村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從小就勵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狀況,我深知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於是從小學、中學到高中,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 2010年8月,當我領到取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喜悲參半。喜的是自己終於考上了大學,可看著通知書上那昂貴的學費,一下讓我那顆原本赤熱的心跌到了那冰冷的雪庫。我該怎麼辦?難道我放棄自己的求學夢嗎?難道我就這樣被現實打敗嗎?我真的就沒有了辦法了嗎? 正當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那鮮紅的錄取通知書後還附著一本綠色的小本子,它詳細地介紹了有關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的政策及學院對貧困生的資助的情況。這時,我那顆冰冷的心又重新燃起求學的希望,整顆心暖暖的! 正是懷著這個希望我踏上學校的路途,我相信一切都會好的,我要堅強地活著。因為我知道,唯有自己在學校努力學習,才能報答他們對我的恩情。剛到廣西工學院的時候,我害怕因為自己的貧困,學校會因此拒絕我。但很快發現我錯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我是幸運的,因為來到廣西工學院,學校以他博大的胸懷接納了我這個貧困生,給了我無限的關心和愛護;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獲得了國家助學金,它不僅幫助我實現了大學夢,而且慶幸自己可以在這里安心地學習,不必因為家裡貧困的經濟狀況而為大學的生活費發愁,從而成為我學習的一個絆腳石;我是幸運的,因為國家助學金幫助了我,它不僅支付了我大半部分的學習和生活費用,讓我緩解了自己的生活狀況。最重要的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讓我深深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在大學,我會勤奮努力,不懈怠,不奢侈,不攀比。我要一心學習,爭取在大學期間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以便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回報我在大學期間幫助我的那些好心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在生活上,我省吃儉用,盡量減少家庭負擔,在空閑和休息時間不影響自己學習的同時,我還參加了勤工儉學等活動以解決我的部分生活費,這樣不僅減輕了家庭負擔,還學會了一些書本上不曾有的知識,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我會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創造更加絢麗燦爛。

2. 我曾經是一名受過資助的春蕾女童,現已參加工作,如何能聯繫到曾經資

愛心無處不在 用心了就好 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3. 科技處工作

一、科研項目

2012年學校科研立項繼續保持良好勢頭,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項目級別均有提高。截至2012年12月30日,科技處分管工作中,全年新啟動科研項目693項(其中縱向249項、橫向298項,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146項),實到科研經費接近3.6億元(其中縱向項目經費2.42億元、橫向項目經費1.17億元)。

2012年度學校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311項,有66個項目獲得資助,其中重點項目2項,資助總經費為4437萬元。新增傑青、優青各1名,申請和資助經費雙創新高。

學校今年首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科項目資助。學校14項課題獲2012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其中:優先發展領域課題2項,博士生導師類課題5項,新教師類課題7項,獲批項目數、資助率、資助經費均創歷史新高;4人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項目資助,這是學校入選人數最多的一年。3項申請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這也是歷年來獲資助項目最多的一年。2項申請獲北京哲學社會科學辦資助。學校申報2013年度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專項基金各類項目31項,其中7項申請獲得立項資助。

學校2010年正式啟動基本科研業務費以來,已有300多名青年教師、120多名研究生獲得資助,資助總經費4249萬元,今年的預算執行率首次達到100%。基本科研業務費的實施,激發了學校年輕教員的科研熱情,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促進了青年教員的成長,為提高學校的綜合科研實力,促進學校科研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12年學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數量,國家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北京市社科項目的申報數量成倍增長,SCI文章發表總數和國際SCI文章發表數量遠超歷史同期水平。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順利結題,姜在興負責的「油氣沉積地質」教育部創新團隊通過驗收。

二、科研成果與獎勵

1.地質類高校和科研單位發表SCI論文總數暫居第一。據2012年12月6日ISI數據檢索,學校發表SCI論文322篇,相比去年同期235篇增長37%;國際SCI論文224篇,相比去年同期147篇增長52%;榜刊論文92篇,相比去年同期的69篇增長33%。截至目前,學校在地質類高校和科研單位發表SCI論文總數暫居第一。

2.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得突破。根據有關部門網上公示結果,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以合作單位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3項。翟裕生院士主持完成的「成礦系統理論創立與找礦實踐」項目成果已經通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答辯,有望獲得突破,結束學校自建校以來沒有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的歷史。翟裕生院士榮獲201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3.科技成果轉化再創佳績。在專利和軟體著作權申請工作中,認真研究國家和各省市相配套的專利申請、成果轉讓和技術轉化獎勵制度,組織參加了首都高校科技信息網等技術成果對接交流會,以支持和激勵學校師生進行科技成果轉化,並取得了明顯成效。學校馬鴻文教授兩項發明專利已實現成果轉化,受讓專利實施許可費實際到校600萬元。

4.及時發放科技獎勵。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獎勵辦法》,已經發放2011下半年度科技論文獎勵83萬元,發放2012上半年度科技論文獎勵近120萬元。科技處網頁專門開設「研究亮點」和「科技咨詢」專欄,進行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宣傳。

三、產學研合作

2012年,科技處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加強科教結合,進一步推進學校產學研合作工作的開展,不斷增強學校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能力。

2012年,組織參加國家性的展會二次,分別是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及2012年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其中在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學校組織遴選了7項具有完全知識產權且適宜「產學研」合作的科技成果參展中國高校展區並榮獲三項大獎。其中水環學院馮傳平教授科研團隊研製的「油田壓裂廢水的新型處理裝置」和工程學院劉寶林教授科研團隊研製的「井下閉環高精度旋轉導向鑽進機具」分獲高校展區「優秀展品獎」二、三等獎,學校榮獲高校展區「優秀組織獎」。另外,還組織參加了首屆「中國·雲南橋頭堡建設科技入滇對接會」、「第五屆百名專家淄川行暨山東淄川科技成果引進洽談會」等科技展示活動。

四、學術活動

2012年,科技處進一步推進學校的學術交流工作,組織承辦了一系列國際、國內研討會及報告會,不斷擴大學校的學術影響力。包括:第13屆國際熱年代學,2012年「資源型地區可持續發展與政策國際會議暨國際區域科學學會第三次年會」,2012年度國土資源部國家科技獎推薦成果專家咨詢會、探月工程學術報告會暨數據應用成果展示平台捐贈儀式、「深部地下實驗與觀測站」研討會等。

五、實驗室建設

1.新增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四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一個。科技處積極組織省部重點實驗室的立項申報,2012年新增「地質超深鑽探技術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頁岩氣資源戰略評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非常規天然氣能源地質評價與開發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四個省部重點實驗室,占學校在建運行省部重點實驗室總數(10個)的40%。此外,「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技術學院」2012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2.積極推進省部重點實驗室年度報告制。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大力推進學校省部重點實驗室院長負責制,積極實行省部重點實驗室年度報告制,並完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省部重點實驗室2011年度報告》。為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管理,由萬力副校長牽頭專門組織召開了學校省部重點實驗室工作會議。會議著重介紹了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明確學校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今後歸口學院建設,實行院長負責制。學校下撥2012年度省部重點實驗室立項建設與運行經費250萬元。

此外,科技處牽頭完成了「2011」計劃——深部地質與礦產資源協同創新中心的組織申報工作。

六、附錄

表1 2012年以來學校科技平台情況

續表

表2 2012年學校二級單位發表SCI論文情況

註:據2013年5月1日ISI數據檢索。2012年共有131名教師和172名學生發表SCI論文,其中,外刊論文作者中教師102名,學生104名,榜刊論文作者中教師52名,學生38名。

4. 寫一篇以《資助政策,圓我夢想》為題的高中作文。要求:主要圍繞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展示國家育人成效,...

我是一個來自貧困的農村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從小就勵志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家庭的狀況,我深知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於是從小學、中學到高中,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都不錯。 2010年8月,當我領到取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喜悲參半。喜的是自己終於考上了大學,可看著通知書上那昂貴的學費,一下讓我那顆原本赤熱的心跌到了那冰冷的雪庫。我該怎麼辦?難道我放棄自己的求學夢嗎?難道我就這樣被現實打敗嗎?我真的就沒有了辦法了嗎? 正當我孤獨無助的時候,我忽然發現那鮮紅的錄取通知書後還附著一本綠色的小本子,它詳細地介紹了有關國家對貧困生的資助的政策及學院對貧困生的資助的情況。這時,我那顆冰冷的心又重新燃起求學的希望,整顆心暖暖的! 正是懷著這個希望我踏上學校的路途,我相信一切都會好的,我要堅強地活著。因為我知道,唯有自己在學校努力學習,才能報答他們對我的恩情。剛到廣西工學院的時候,我害怕因為自己的貧困,學校會因此拒絕我。但很快發現我錯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申請到了國家助學金。我是幸運的,因為來到廣西工學院,學校以他博大的胸懷接納了我這個貧困生,給了我無限的關心和愛護;我是幸運的,因為我獲得了國家助學金,它不僅幫助我實現了大學夢,而且慶幸自己可以在這里安心地學習,不必因為家裡貧困的經濟狀況而為大學的生活費發愁,從而成為我學習的一個絆腳石;我是幸運的,因為國家助學金幫助了我,它不僅支付了我大半部分的學習和生活費用,讓我緩解了自己的生活狀況。最重要的是讓我真切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讓我深深地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在大學,我會勤奮努力,不懈怠,不奢侈,不攀比。我要一心學習,爭取在大學期間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以便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回報我在大學期間幫助我的那些好心人,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在生活上,我省吃儉用,盡量減少家庭負擔,在空閑和休息時間不影響自己學習的同時,我還參加了勤工儉學等活動以解決我的部分生活費,這樣不僅減輕了家庭負擔,還學會了一些書本上不曾有的知識,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我會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創造更加絢麗燦爛。

5. 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的協會大事記

2001年12月,中山大學01級關志明、夏愛華、修甜甜和劉福祥共同資助了失學兒童王博、吳夏。
2002年5月,愛心助學協會正式在中山大學注冊珠海校區成立。
2002年5月,第一次愛心助學活動「奉獻愛心——關注老區失學孩子」在珠海校區展開。第一批25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此批受助學生中,由封志勤認助的黃敏於04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天津大學,並於05、06年暑假參加「愛心助學考察」,以實際行動去幫助更多的人。
2002年7月,第一次愛心助學考察歷時10天,中山大學劉福祥、黃飛鵬、王一睿和陳立為自費到老區巴中考察,走遍老區三縣一區,走訪了30多個失學兒童家庭,目睹了他們家庭的破落和孩子求學的慾望。
2002年12月,第二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情系老區」在珠海校區舉行,現場認助30餘名學生。中山大學副書記兼副校長李萍教授親臨現場指導,並肯定了我們的工作。
2003年7月,第二次愛心助學考察歷時10天, 5名中大學子實地考察20名貧困學生。
2003年11月,第三次愛心助學活動周「點亮希望之燈」在珠海校區舉行,40餘名貧困學生被現場認助。
2004年7月,第三次愛心助學考察,11名中大學子走遍了巴中市三縣一區(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和平昌縣),行程逾1000公里,走訪了7個鄉鎮、50多個貧困孩子的家庭,收集了近60份貧困學生資料。
2004年7月,協會發起「高校西部助學交流會」。近10所兄弟院校參與了這次旨在共商「資助西部失學兒童大計」的交流活動。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派出了19名同學參與暑期聯合考察活動。
2004年11月,第四次愛心助學活動周「陽光——他們更需要」在珠海校區舉行,現場資助貧困學生達40多人,並有不少同學都有認助意向。
2005年1-2月,第四次愛心助學考察,協會創始人劉福祥前往巴中市巴州區、南江縣發放「陶清網友金」4300餘元,中大助學金800餘元,調查8名貧困學生家庭經濟情況。
2005年7月,第五次愛心助學考察開始, 10天里共考察貧困學生近200名;現場資助貧困學生10多名,並向部分學校贈送價值近千元的體育用品,向貧困學生贈送價值200餘元的學慣用品。首次有被資助學生參與考察活動。
2005年10月23日 「新聞日日睇」節目采訪,對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自2002年起的三年來資助西部失學兒童的事跡作了一個綜合報道。
2005年11月,第五次愛心助學活動周以「奉獻愛心——關注老區失學孩子」先後在珠海校區和東校區舉行,一共資助了330個貧困學生,是有史以來被資助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2006年1月,與珠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合作開展「手拉手」搭橋活動,旨在為已受到資助的西部貧困兒童找到溝通的好友,以通信或通電話的方式,使他們之間建立起「一幫一」,「手拉手」的夥伴關系。
2006年7月,第六次愛心助學考察,39位考察隊員,分三路分別對四川巴中、廣西田林和雲南澄江進行實地考察,一共帶回300多份貧窮學生的圖文資料,是協會有史以來帶回資料最多、收獲最豐的一次考察。
2006年9月協會社刊創刊號《向西》的首發會在9月23日順利完成。本刊物得到學校領導以及社會的廣泛關注。校黨委朱孔軍副書記為刊物顧問。
2006年11月,第六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愛之愈深,行之愈遠」在中大珠海校區、東校區、南校區進行。共資助學生225人,資助金額逾11萬元 。截至於2006年11月,協會累計資助貧困學生897 名,累計捐助金額70多萬。
2006年11月30號下午,在南校區熊德龍活動中心廣州六大新聞媒體,《廣州日報》、《羊城晚報》等廣東主流媒體,對愛心助學協會和我們的活動周情況進行采訪,各大報紙以及 大洋新聞網、新浪校園網、新華網 等網路媒體,相繼報導了我們的助學宣傳周活動並給予肯定評價。同時珠海電視台《視點》欄目為我們做了一期專題《夢想,向西》,社會反響強烈。
2006年11月,珠海校區榕園、荔園超市零錢捐款箱設立。截止2009年3月募得款2700元,款項將在考察過程中為貧困生購置物品,合理使用,公開使用情況。
2006年12月,南校區與校友會合作助學,中山大學某校友企業通過中大校友會向愛助表示,將資助愛助06年助學活動周後剩餘全部貧困學生,並且將繼續關注愛助的活動進展,有意進一步參與和支持助學工作。
2007年3月,愛心助學協會跨校區常委大會成功召開。
2007年4月29日,愛心助學協會作為全校 24個跨校區學生社團之一,愛助以社團互評展示大會總分第二名、專家評審小組評議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二〇〇六年度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社團」榮譽稱號,成為四個跨校區優秀學生社團之一。
2007年5月27日下午,愛助成立五周年慶祝大會在中山大學南校區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召開。大會上,由愛助各校區現屆負責人分別作愛助五周年工作總結報告、2006年各校區重大活動演講展示,歷屆愛助成員及廣大關注助學工作的師生、社會人士齊聚一堂,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回顧協會五年走過的歲月,體味在參與助學所收獲的感動、快樂和情誼,同時就如何繼續開展助學工作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和自由地交流。
2007年7月,由教育部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主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百佳網站網路評選」活動圓滿落幕。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網站「中山大學愛心助學網」榮獲「十佳校園社團網站」稱號。本次活動自2007年1月啟動以來,共收到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38所高等院校報送參評網站1018個。
2007年愛助作為高校公益活動工作經驗登上教育部工作簡報。
2007年7月28日,第七次愛心助學考察,44名考察隊員考察了四川巴中、廣西田林、湖南通道,採集貧困學生資料三百多份。
2007年9月17日至21日,愛助開展了為期五天的「總有一縷陽光叫愛」 愛心助學考察成果匯報展示活動。該活動旨在答謝中大師生對愛心助學工作的支持,並由此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和了解西部教育落後的現象。
2007年10月,第一次愛心助學圖片展「愛聚你我,助燃希望」在珠海校區、東校區、南校區開展。
2007年11月9日,由團省委、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學聯共同主辦的以「綻放青春、夢想校園」為主題的第二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在大學城隆重開幕,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代表中山大學學生社團參加了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品牌項目和社團文化展評活動。經過評委現場評分、網路投票以及終評,愛助在60多個參評的社團中脫穎而出。11月27日晚,在藝術節閉幕式暨頒獎晚會上,愛助被評為「2007年廣東省高校十佳學生社團」。
2007年11月26日,第七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愛聚你我,助燃希望」在珠海校區、東校區、南校區開展。本次活動周資助學生286名,總金額逾35萬。、
2007年12月,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參加了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民政廳共同開展的全省志願服務評選表彰活動。在12月5日(國際志願者日)召開的廣東省志願服務工作會議暨表彰大會上,愛助「假期愛心助學活動」項目被授予「廣東省志願服務優秀項目獎」稱號。
2008年7月,第八次愛心助學考察,走訪了廣西百色、湖南沅陵、廣東韶關,帶回貧困學生資料近300份。
2008年9月,第二次愛心助學圖片展「One child,One dream」在中大珠海校區,東校區開展。
2008年10月,愛心助學考察活動獲「中山大學2008年暑假社會實踐公益活動一等獎」
2008年11月「愛心助學暑期考察」獲中山大學暑期公益實踐活動評審一等獎。
2008年11月,第八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於中大東校區、南校區、珠海校區先後開展。在珠海校區,愛助攜手中大管弦樂團、中大合唱團,於榕園正廳舉辦的答謝義演,以音樂會的形式答謝本次助學活動周的資助者。在東校區,協會攜手廣東工業大學太陽風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華工經貿學院團委恆溫志願者服務隊,分別在廣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舉辦愛心助學活動,得到兩校學子的熱情反響。經過各方有心人的努力,本次助學周合計資助學生315人。
2009年3月,中山大學北校區愛心助學協會成立。
2009年5月,協會再次被評為「2008年度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社團」。
2009年7月18日,第九次愛心助學考察。
2009年12月獲評「中山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
2009年12月,協會獲得「廣東省志願服務銅獎(集體)」。
2010年4月,愛心助學協會榮獲「中山大學『舞動青春,激揚亞運』學生團體、團支部策劃大賽」二等獎、最佳創意獎。
2010年4月,愛助參加由今日美術館、新浪網、巨人集團以及優米網聯合舉辦天使助學行動大賽,晉級全國總決賽淘汰賽最後一輪,總成績全國八強。
2010年5月,協會再次獲評「中山大學優秀學生社團」。
2010年7月,第十次愛心助學考察。
2010年9月,四校區圖片展先後舉辦。
2010年11月,愛助榮獲」中山大學暑期公益活動二等獎」。
2010年11月,第十次愛心助學活動周分別於四校區先後開展。
2011年4月,愛助參加」益暖中華」谷歌杯第四屆中國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復賽階段的團隊榮獲」全國優勝團隊」的稱號。
2011年4月,愛助榮獲「社團風采大賽」最佳人氣獎。
2011年4月21日,愛助慈善店項目獲得「星巴克環保實踐活動獎項」。
2011年5月愛助「書香傳愛」寒假圖書角建設調研獲中山大學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二等獎。
2011年8月7日,第十一次愛心助學考察。此次除了廣西、陝西、四川三條傳統線路項目之外,還隨同中山大學珠海校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組織前往貴州開展「揚帆啟航貴州行-青協貴州行」,在團委馬佳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廣西賀州八步區關愛留守兒童項目」,隨同中山大學東校區青年志願者協會前往梅州開展助學考察。
2011年8月,中山大學愛心助學暑期助學行動(廣西)、中山大學愛心助學之蜀道行考察活動、中山大學紫陽花開助學項目獲廣東省珠江公益節「千個公益項目」。中山大學愛心助學協會獲珠江公益節「千家公益社團(團隊)」。
2011年9月,四校區圖片展如期先後舉行,同時為新學年的社團招新拉開序幕。
2011年10月8-10號,愛助參加了由共青團中山大學委員會主辦、中山大學V微樂益公益成長中心等機構承辦的「2011廣州·高校公益文化節」。該活動旨在為各公益團體提供交流的平台,並加深大學生對公益活動的認識,讓外界更加了解並支持大學生公益。共有「拜客廣州」等37家公益機構參展。
2011年11月,第十一次愛心助學活動周於四校區分別先後開展。
2011年11月,在第八屆亞德客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評比中,「愛助書香傳愛行動之暑假班級圖書角建設」項目獲得校級二等獎、「愛心助學陝西考察」項目獲得校級三等獎、「愛心助學廣西考察」項目獲得校區三等獎。
2012年3月4日,愛助四校區常委會順利召開。在會議中,各常委就助學流程的優化、2012年暑期考察隊員招募時間的確定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2012年4月,愛助獲得中山大學2011-2012年跨校區「優秀學生團體」的稱號。
2012年5月19日晚,愛心助學協會於中山大學南校區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舉辦了愛助十周年「愛心傳遞 十年並肩」主題晚會。此次晚會有包括愛助創始人在內的各屆愛助人及關注公益的師生和社會人士參與。在溫馨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回顧了協會這十年走過的路程,體味在參與助學所收獲的感動、快樂和情誼,同時節目組成員亦為大家獻上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盛宴。
2012年6月2-3日,愛助於東校區攜手免費午餐、中山大學2011級管理學院2班、由你曬廣東省大學生社區、廣東工業大學太陽風青年志願者服務隊進行義賣和現場募捐活動。此次活動所得資金總額為5012.4元,並通過免費午餐公益店為孩子們購買了1671份午餐。
2013年12月,愛助攜「天使助學」、「慈善書屋」、「書香傳愛」三個項目參與「第三屆志願服務廣州交流會」,並於廣州琶洲會展中心進行項目展示,其中「天使助學行動」成功獲得一定金額的贊助。

6.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給出一些建議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是導致我國科技版成果轉移轉化權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創新認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獎勵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
二是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一般來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由三方組成,一是由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術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等,無法高校的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的,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同的作用。讓企業和高校能夠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7.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展示了哪些成果

  1. 推進戰略對接,密切政策溝通。

  2. 深化項目合作,促進設施聯通。內

  3. 擴大產容業投資,實現貿易暢通。

  4. 加強金融合作,促進資金融通。

  5. 增強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

閱讀全文

與資助成果展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