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張騫的成果

張騫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20 22:02:09

⑴ 張騫出使西域的最大成果

第一次使得西域各國第一次了解到了漢王朝的存在,建立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系。
第二次使得版西域各國多背匈權向漢,為後來西域都護的設立創造了條件。
2、A:為後來西域都護府的設置創造了條件,使得今天的新疆地方成為中國領土;
B:促使西域各國脫離了匈奴的勢力范圍,從而削弱了匈奴的勢力,為對匈奴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幫助,從而鞏固了漢朝的統治;
C:促進和加強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使得絲綢之路逐漸形成和興盛繁榮起來,東西方的物產、技術、宗教等等相互傳播、相互影響。

⑵ 1,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分別取得了什麼成果

1、第一次使得西域復各國第一次了制解到了漢王朝的存在,建立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系.
第二次使得西域各國多背匈向漢,為後來西域都護的設立創造了條件.
2、歷史意義:
A:為後來西域都護府的設置創造了條件,使得今天的新疆地方成為中國領土;
B:促使西域各國脫離了匈奴的勢力范圍,從而削弱了匈奴的勢力,為對匈奴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幫助,從而鞏固了漢朝的統治;
C:促進和加強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使得絲綢之路逐漸形成和興盛繁榮起來,東西方的物產、技術、宗教等等相互傳播、相互影響.

⑶ 張騫所屬的國家是和主要成就是什麼

中國西漢,主要成就是幫漢朝聯絡西域國家共同對付匈奴。

⑷ 張騫出使西域取得了什麼成果能夠取得這些成就的直接條件是什麼

成果:抄A:為後來西域都護府的設置創造了條件,使得今天的新疆地方成為中國領土;
B:促使西域各國脫離了匈奴的勢力范圍,從而削弱了匈奴的勢力,為對匈奴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幫助,從而鞏固了漢朝的統治;
C:促進和加強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使得絲綢之路逐漸形成和興盛繁榮起來,東西方的物產、技術、宗教等等相互傳播、相互影響。
直接條件:漢朝日趨強盛後,計劃積極地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與大月氏建立聯合關系,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河西走廊還處在匈奴的控制之下,於是公開徵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

⑸ 張騫,哥倫布,鄭和,麥哲倫他們的所屬國家和主要成就

兩個中國人咱不說了,哥倫布是義大利人,但是是西班牙女王讓他去探索的,本來是要去中國回,結果往西到了美洲,答發現了新大陸,但他到死都認為那是亞洲。麥哲倫葡萄牙人,第一個環球航行的人,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南美洲和火地島之間有個麥哲倫海峽,鄭和原名馬三寶,是個太監,明永樂至宣德年七下西洋,其實就是南海和印度洋,為我國歷史上外交一創舉,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其實哥們你完全可以網路

⑹ 張騫的主要成就

出使西域

⑺ 鑒真、張騫、鄭和、玄奘對國家做出的成就

鑒真,東渡日本,把中國先進文化傳播到了日本,促進了日本社會和文化發展,加強兩國交流,張騫出使西域,開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世界路上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融合

⑻ 張騫的成就

張騫(?~前114)

中國西漢時期外交家。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漢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為郎。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二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終秉持漢節。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張騫在大夏時,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因勸武帝開西南夷道,但為昆明夷所阻,未能通。元朔六年,張騫隨衛青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與李廣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擊匈奴;張騫因遲誤軍期,當斬,用侯爵贖罪,得免為庶人。後張騫復勸武帝聯合烏孫(在今伊犁河流域),武帝乃拜騫為中郎將,率300人,牛羊金帛以萬數,出使烏孫。張騫到烏孫,分遣副使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旁國。烏孫遣使送張騫歸漢,並獻馬報謝。元鼎二年(前115),張騫還。翌年卒 。他所遣副使後相繼引西域諸國使者來漢;烏孫後來終於與漢通婚,共擊破匈奴。漢能通西域,由張騫創立首功。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西域諸國當時無史籍記載,張騫所報道,備載於《史記》、《漢書》中,是研究中亞史所根據的原始資料,具有重要價值。

⑼ 張騫出使西域做出了什麼成就

漢武帝初年,漢朝日趨強盛。為了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漢武帝下詔,招募精明能乾的人出使到西域去聯絡月氏國。

月氏國在匈奴的西邊,要到月氏必須經過匈奴。所以沒人有膽量來承擔這一使命。這時宮中郎張騫勇敢的報名應征。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正式任命張騫為使者,派匈奴降將堂邑父給他做翻譯。他們又應征了100多人,從隴西(今甘肅省)出發前往西域,隊伍隨身還攜帶了大量的行裝和禮物。

幾經輾轉,張騫一行人終於歷經10年找到了月氏國。但這時的月氏國的情形與以往已大不相同了。

月氏國自國王被匈奴殺害後,大臣們擁國王的夫人做了王,生活十分安樂,如今已不願再回到幾千里之外的故鄉去對付匈奴。

當張騫等人重新回到首都長安時,13年已經過去。張騫拜見漢武帝後,談了月氏國不肯出兵的原因,還詳細談了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漢武帝聽得入了迷。為了表彰張騫的卓越貢獻,漢武帝拜他為太中大夫,拜堂邑父為奉使君。

公元前119年,漢朝將匈奴趕到了漠北。通往西域的道路就此通暢。此後,張騫和他的隨從幾次出使西域,到過36個國家,為溝通西域和漢朝的關系作出了重大貢獻。

後來,人們習慣把張騫開通的漢朝到西域的道路稱為「絲綢之路」。張騫出使西域,為的是軍事目的,但預期的目的沒完成,卻為漢朝展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漢朝的威名也遠播四海。張騫出使西域途中,曾兩次被匈奴逮捕。並娶了匈奴女子為妻,有了後代。

張騫出使西域,引進了西域的葡萄、苜蓿等作物,還將西域的音樂舞蹈和樂器傳到了漢朝,同時,也將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打井、煉鐵的方法和絲綢帶進了西域。

⑽ 張騫的成就影響

元朔六年(前123年)二月和四月,大將軍衛青,兩次出兵進攻匈奴。漢武帝命張騫以校尉,從大軍出擊漠北。
元狩二年(前121年),張騫奉命與「飛將軍」李廣,率軍出右北平(今河北東北部地區),進擊匈奴。
元狩四年(前123年),漢武帝命張騫為中郎將,第二次出使西域,聯合烏孫抗擊匈奴。張騫派遣副使分別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於闐、扜彌等國展開外交活動,足跡遍及中亞、西南亞各地,最遠的使者到達地中海沿岸的羅馬帝國和北非,長久以來西北邊防的隱患逐漸消弭。 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回漢,帶來了烏孫國的使者,「因令窺漢,知其廣大」後,烏孫國與西漢開始在平等的基礎上友好交往。此後的一年時間內,張騫在烏孫國所遣持節副使也與西域諸國使者相繼歸漢,漢與西域諸國正式開始平等友好的交往,漢與西域諸國外交活動的第一個高潮開始到來。
張騫出使西域,接觸到西域各國的風土人情,是漢朝開始對西域各國有所了解,使漢朝與西域建立了友好關系,為後來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使西域正式歸西漢政府管轄打下了基礎。漢朝使者不斷往來於西域諸國,一年多則十幾次,少則五六次,都用「博望侯」的名義,以取信於各國。
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西漢政府設置了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物,保護往來的商旅。從此,西域正式歸於中央政權的統治下。

閱讀全文

與張騫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