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大學科研成果

中國大學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30 04:48:54

1. 中國醫科大學葯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學術氛圍濃厚,科研工作深入扎實。在葯理與毒理學、臨床葯學、葯物新劑型設計與評價、葯物代謝和葯物動力學、創新葯物的合成與篩選、中葯與天然葯物葯效物質基礎和質量標准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目前擁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準的中葯三級實驗室1個,二級實驗室3個;遼寧省科技廳批準的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的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1個。
近三年,學院獲國家級科研項目35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2項、國際合作與資助項目10項;學院獲得國家科技成果獎2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6項,獲得日內瓦國際發明獎、教育部、中國高校、遼寧省、沈陽市等各級獎11項。主辦國際、國家級學術會議5次,邀請院士來院做特約報告2次,並特聘丁健院士作為我院研究生指導教師。獲得國家新葯證書2項,國家發明專利15項;發表各類研究論文420篇,其中SCIE收錄近150篇;葯理毒理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1%。
走產學研一體化道路是學院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科研工作中抓好應用基礎研究,抓知識產權,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材。以科研促產品,以產品養科研。立足國際前沿,充分發揮醫學、葯學學科齊全的優勢,通過學科群建設,促進了學科的交叉、滲透,顯著提高了科技攻關和科技創新能力。目前,我院在與沈陽泗水科技城共建「葯學檢測評價中心」、與廣東合鑫葯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個體化治療中心」等廣泛合作基礎上,已經被遼寧省教育廳批准為「第三批遼寧省高等學校對接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基地」,旨在與西豐醫葯保健品產業集群合作,開展「鹿產品」等特色資源保健品研發與深加工。

2. 為什麼中國的高等院校只重論文而不重科研成就

知道什麼叫形式主義嗎?這就是一種表現,論文寫好了,表面的東西也就多多少少算是到家了,論文寫多了,發表好了,自然就有面子,有水平了,至於含金量,不知;而科研成就豈是我們常人隨便做做表面文章就能出來的嗎?一般的教授未必會願意做吧

3. 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誰的科研成果更多

不用參考資料就可以回答:中科院的科研成果更多,想具體可以去查資料但我覺內得比較不合理,北大是教容育的地方,中科院是科研的地方-----------------------------------------------中國科學院有六個學部,12個分院、104家直屬研究機構、4個國家實驗室、8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5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19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以及212個野外觀測台站,2所高等學校、4個文獻情報中心、3個技術支撐機構和2個新聞出版單位,全院科研人員達5萬餘人,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

4. 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近5年,學院先後獲國家專利200餘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勵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累計承擔國家基金委重大儀器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等科研項目和橫向課題1000餘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00餘篇,其中SⅠ,EI檢索收錄800餘篇。
學院注重「創造、創新、創業」教育。近年來,學生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大賽」、「節能減排大賽」、「機械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特等獎和一等獎10多項以及「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等榮譽。學院畢業生因基礎扎實、能力突出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一直名列學校前茅。

5. 中國傳媒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科研成果

在「通信與信息系統」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2個部級重點學科、以及相版應的博碩士點的支撐下,權全體教師主動參加科學研究、參與社會服務蔚然成風,近三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在SCI、EI檢索刊物上發表的論文100餘篇,有80餘項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目前在研項目主要有:國家973項目、86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發改委重大項目1項,國家基礎平台建設項目1項,國家重大攻關計劃項目1項,國防預研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重點項目3項,廣電總局重大項目2項,廣電總局重點項目20餘項以及橫向項目若干項。目前,該院在數字聲音廣播技術、數字調頻同步廣播技術、計算電磁學、大功率微波器件、IPTV技術、寬頻互動電視技術、高清晰度電視評測技術、寬頻信息網與三網融合技術、電磁兼容理論與技術、演藝設備控制技術等研究領域已經形成明顯的優勢和特色,研究成果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一定的學術影響,具有可觀的推廣應用價值。

6. 劉精明的科研成果

《國家、社會階層與教育――教育獲得的社會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轉型時期中國社會的教育》(劉精明等著),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4 「關注貧困兒童的教育公平問題」(與楊江華合作),《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第 46卷(總186期),2007年第2期120~128頁
「勞動力市場結構變遷與人力資本收益」,《社會學研究》 2006年第6期
「市場化與國家規制――轉型期勞動力市場中的收入分配」,《中國社會科學》 2006年第5期
「高等教育擴展與入學機會差異: 1978~2003」,《社會》(上海),此文為《新華文摘》2006年第15期全文轉載
「階層化:居住空間、生活方式、社會交往與階層認同——我國城鎮社會階層化問題的實證研究」,《社會學研究》第 3期(第一作者,與李路路教授合作)。此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教育選擇方式及其後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 1期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of Ecation and the White-collar Stratum,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 XXIII, No. 1, Spring 2002,Beijing
《向非農職業流動——農民生活史的一項研究》,《社會學研究》第 6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
「教育與社會分層結構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學報》,此文為《新華文摘》 2001第6期全文轉載。
「教育不平等與教育發展、現代化之關系初探」,《浙江學刊》,第 4期
「我國教育不平等的歷時性變化研究」,《社會學》(人大報刊復印資料), 2000第6期。
1999、11:「『文革』事件對升學入學模式的影響」,《社會學研究》第6期 2005:「城市居民的生活機會」,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 2005:走向更加和諧的社會》,人大出版社
2005:「城市居民居住分異、生活方式與階層化」,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 2005:走向更加和諧的社會》,人大出版社
2004:「貧富差距與社會安全」 ,載於:《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 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會》,人大出版社

7. 周蔚華的科研成果

自參加工作以來,在包括《人民日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各類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摘要轉載3篇;被《中國出版年鑒》摘要轉載4篇,被《中國編輯研究》全文轉載2篇,被《中國圖書年鑒》摘要轉載1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復印中心全文轉載20篇以上,另有10多篇文章被各種報刊轉載或者摘要轉載。
主要論文有:
1、康德先驗理念學說的啟蒙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5期;
2、價值中立論批判,《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1年3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摘要轉載;
3、康德道德哲學的核心——責任概念,《文史哲》1991年3期,《高校文科學報文摘》摘要轉載;
4、關於康德哲學的主體性問題,《浙江大學學報》1991年2期;
5、論社會主義人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2年2期;
6、知識經濟與出版產業,《大學出版》1998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1998年第8期全文轉載;
7、環境分析法及其在出版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出版》1999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1999年第8期全文轉載;
8、從傳統出版向現代網路出版的範式轉換,《出版發行研究》2001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9、選題策劃三論,《中國編輯》2002年第2期;
10、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沖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2年第4期;
11、建立有效的出版競爭機制,《編輯學刊》2002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2年第9期全文轉載;
12、中國圖書出版產業的壟斷分析,《大學出版》2002年第4期;《中國出版》2002年第3期摘要轉載,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3年第4期全文轉載;
13、網路出版的興起與出版的範式轉換,《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
14、學習型組織及在出版產業的運用,《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2年第8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2年第10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2年第10期摘要轉載;
15、全球化的內在矛盾,《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9期;
16、中國圖書出版產業的集中度與規模效益分析,《中國出版》2002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3年第1期全文轉載,並被收錄《2002年世界華文出版文選》;
17、論中國出版走向世界的現實性及其途徑,《出版發行研究》2002年第10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3年第4期全文轉載;
18、建立具核心競爭力的編輯新體制,《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12-5,《新華文摘》2003年第3期摘要轉載;
19、出版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編輯之友》2003年第1期;
20、中國出版產業集團化:問題、對策和發展趨勢,《中國出版》2003年第2期;《中國出版年鑒》(2004)摘要轉載;
21、我國出版業的改革:回顧、經驗和當前的重點,《中國出版》2003年第4期;
22、出版的產業定位與經濟功能,《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4年第1期全文轉載;
23、試論中國圖書出版產業發展十大趨勢,《中國圖書評論》2003年第8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3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4、以科學的出版發展觀為指導,促進高校出版社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大學出版》2004年第1期;《中國編輯研究(2005年)》全文轉載;
25、中國圖書出版產業關聯分析,《大學出版》2004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5年第2期全文轉載;
26、從出版物的雙重屬性看出版者的社會責任,《中國出版》2004年第9期;《中國出版年鑒》(2005)摘要轉載;本文獲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論文)獎;
27、從產業組織理論的視角看出版改革的症結所在,《中國出版》2005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5年第7期全文轉載;
28、整合營銷與選題策劃,《中國出版》200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6年第6期全文轉載;
29、從出版發展歷程看出版功能轉換,《出版發行研究》,2006年第4期;
30、中國教育出版現狀、問題及對策,《出版發行研究》2006年第6期;
31、選題創新論,《中國出版》,2006年第11期;
32、當前我國圖書出版生態的十大失衡現象,《國際新聞界》2006年第11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7年第2期全文轉載;本文獲第二屆中華優秀出版物(論文)獎;
33、後現代閱讀方式的興起與出版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工作》2007年第7期全文轉載;《中國編輯研究》2008年全文轉載;
34、維護出版生態平衡,促進書業和諧發展,《中國編輯》2007年第3期;《中國出版年鑒》(2008)摘要轉載;
35、中國大學出版社體制改革的歷程及經驗,《中國出版》,2008年第1期;
36、關於出版學本科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出版科學》,2008年第1期;《中國出版年鑒》(2009)摘要轉載;
37、中國大學出版激盪30年,《編輯之友》2008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2009年第5期全文轉載;
38、選題策劃十大陷阱,《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07-02;
39、對「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重大命題的一點看法,《中國出版》2009年第1期;
40、出版物的價值和效益評價辨析——兼評「兩個效益」重大命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09年第22期摘要轉載;
41、關於金融危機對出版業影響的若干思考,《出版發行研究》,2009年第9期;
42、出版體制改革的深層邏輯,《國際新聞界》2010年第7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2010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3、通過加快改革解決我國數字出版轉型中的制約因素,《出版發行研究》2010年第12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出版業》2011年第4期全文轉載;
44、當前出版產業的新變化及面臨的新問題,《現代出版》2010年11月,《新華文摘》2011年第2期全文轉載;
45、新聞出版強國論,《中國出版》2011年第1期;
46、緊緊圍繞大局 做好主題出版,《中國出版》2011年第9期;

8. 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製造超級計算機、人工合成蛋白質、成功研製激光器、載人航天技術、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等

1、超級計算機

神威藍光,中國以國產微處理器為基礎製造出本國第一台超級計算機。這台名為「神威藍光」的計算機2012年9月16日安裝在山東省的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

神威系統每秒能進行約1千萬億次運算,很可能排在世界最快的20台計算機之列。更為重要的是,該系統採用的8700片神威1600微處理器是由本國的一家計算機研究所設計、在上海製造的。

2、人工合成蛋白質

從195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三個單位聯合,在前人對胰島素結構和肽鏈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

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經過嚴格鑒定,它的結構、生物活力、物理化學性質、結晶形狀都和天然的牛胰島素完全一樣。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

3、激光器

在激光技術方面從1961年中國第一台激光器宣布研製成功,上世紀80年代華中科技大學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個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家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和激光技術,經過20多年努力,使中國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技術的國家。

4、載人航天技術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5、秈型雜交水稻

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9. 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中心曾經應邀參與多個國際知名的大型調查研究項目,例如:2000年,負責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精神健康調查(中國部分)」,2001年,實施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世界價值觀調查(中國部分)」;2005年,參與執行國家勞動部與美國勞工部的四城市「勞動關系調查」。在承擔國際性研究項目的同時,中心設計、組織並實施了若干全國性的大型實證研究項目,例如:1998年進行的「全國公眾環境意識調查」(樣本規模12,000,541個村/居)、2003年進行的「中國公民思想道德觀念調查」(以研究人們法律維權意識和行為為主要內容,樣本規模12,000),2004年進行的「全國公民價值觀調查」(研究平等、公正等復雜主題,樣本規模4,000)等。除此之外,中心多年來還實施了多個地方性實證研究項目,內容分布在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環境保護、公共政策、衛生、文化、交通等多個方面,例如:從1995年起,中心獨立設計的「北京社會經濟發展年度調查」(目前已經進行了10次,其中包括一次固定樣本跟蹤調查),1996年承擔了對1990年實施的「中國地方政府和政治經濟的四縣研究」的固定樣本跟蹤調查(panel)、「西北農村社會經濟發展調查」;1997年「江蘇省地方幹部素質與改革開放調查」、「安徽省健康與家庭環境調查」、「工業企業改制問題研究」;1998年「私營企業黨建研究」;1999年「九城市地方領導環境保護意識調查」、「上海、廣州市民精神健康狀況調查」、「百村農民素質調查」、「北京、香港市民生活質量調查」;2001年「湖北、江蘇公眾環境意識調查」;2003年「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環保工作績效評估調查」;2004年「私營經濟與黨建調查」;2005年「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研究」調查等等。
除了以上在中國大陸所進行的調查以外,2005年5月,中心還應澳門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的邀請,設計並協助組織實施了「澳門居民素質調查」,中心撰寫的數據分析報告已經在澳門出版。
中心多年始終秉持科學性第一的原則使得中心在調查實施的質量方面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2002年,中心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健康調查(WHS)」項目組的邀請,派專家參加了該項目的質量控制委員會,到其他國家參加了調查質量的監督和控制工作。
在抽樣設計方面,中心可以自行設計各種復雜的大型抽樣,並擁有一套標準的程序保證在抽樣實施的每一個環節堅持科學性。不僅如此,針對中國目前的人口流動現狀,中心發展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GPS輔助的區域抽樣方法」,該方法已經在國際上得到學術界的認可,並在全國范圍內試驗了兩次,取得了成功。
憑借中心在實證調查研究領域內的權威技術水平,以及十餘年來豐富的實踐經驗,中心承擔了提高我國調查業專業素質的培訓功能。自1996年起,在福特基金會的資助下,中心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科學院(ISR)合作開辦亞太地區社會調查培訓班,每年舉辦若干期次,邀請了在調查研究設計、抽樣理論、數據管理以及數據分析等方面的世界頂級專家,為調查業的高級技術人員舉辦多次高級技術培訓,頒發由雙方聯合簽發的結業證書,到目前為止已經舉辦了20多期,學員廣泛分布在學術研究機構、調查行業和國內外知名企業之中。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大學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