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數控銑成果

數控銑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27 01:57:24

1. 數控銑床的誕生和發展離不開哪些技術

數控銑床涉及的基本技術 數控銑床的誕生和發展都依賴於相關技術的問世和不斷進步。因此,數控銑床是綜合了當今世界上許多領域最新的技術成果。主要包括精密機械、計算機及信息處理、自動控制及伺服驅動、精密檢測及感測和網路通訊等技術。這些技術的核心是由微電子技術向精密機械技術滲透所形成的機電一體化技術。 1.精密機械技術 精密機械技術是數控機床的基礎,它包括精密機械設計和精密機械加工兩大方而。精密機械技術在眾多相關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機械繫統自身在結構及傳動的精度、剛度、體積、質量和壽命等方面對數控機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製造過程所使用的機電一體化系統中,雖然傳統的機械理論與加工工藝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如CAD,CAM, CAPP等)、人工智慧和專家系統,形成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但傳統的以知識和技能形式存在的機械技術是任何其他技術所無法取代的。對一台數控機床而言,機械結構和傳動佔了很大比例,因此不斷發展各種新的設計計算方法和新型結構,採用新型材料和新工藝,以使新一代數控機床的主機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體積小、質量小、維修方便和價格低廉的機械結構。 2.計算機及信息處理技術 計算機技術在數控機床誕生半個世紀中發生了最具革命性的進步。通常計算機技術包括計算機軟體和計算機硬體技術、資料庫技術,以及網路通信技術。而信息處理技術包括信息的存取、運算、判斷、決策和交換,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的工具,兩者之間就自然地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數控系統中計算機指揮和管理整個系統的有序運行,信息處理的高速、及時和正確將直接影響系統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因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已成為數控機床發展 3.自動控制理論和伺服驅動技術 自動控制理論和伺服驅動技術對數控銑床的功能、動態特性和控製品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在對一個具體的控制裝置或系統的設計、模擬和現場調試中,自動控制理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在伺服速度環控制中採用前饋控制,使傳統的位置環偏差控制的跟蹤滯後現象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增加了系統的穩定性和伺服精度。為了適應不同類型數控機床復雜的控制演算法.伺服系統的位置環和速度環都採用軟體控制。伺服驅動技術已經歷了好幾代的發展,目前交流伺服電動機驅動已逐步取代其他的伺服驅動,而且向智能化的數字伺服技術發展。與交流伺服電動機驅動技術相配套的是電力電子技術,它提供了瞬時輸出很大的峰值電流和完善的保護功能。 4.精密檢側和感測技米 精密檢測和感測技術一直是閉環和半閉環控制系統中的關鍵技術,檢測和感測裝置則是實現自動控制的關鍵環節之一。精密檢測和感測的精度與功能直接影響自動控制的品質,在精度補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精密檢測的關鍵器件是感測器,數控系統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在各種各樣的工作環境下可靠運行。智能化的感測技術伴隨著計算機應用和人工智慧的發展而被人們所重視,帶智能的感測裝置本身就具有部分「決策」功能。總體上說,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相比感測與檢測技術的發展相對滯後,難以滿足相關技術的需要,因此必須給予更多的關注。 5.網路和通信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在通信領域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控機床和以數控機床為基礎的柔性製造單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ell,簡稱FMC)、柔性製造系統(FMS)乃至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rgmied Manufacturing System,簡稱CMS)產生重大面深遠的影響。通過網路模擬使零件從概念到在數控機床上完成加工的全部過程已在工業化國家成功實現。並在充分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方面為數控機床的加工帶來越來越明顯的效益。通過電子郵件E-mail等方式進行無紙化的遠程管理和監控,可以方便地進行產品的異地加工、裝配和調試。 上述這些主要專業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將為數控銑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也將為最新型數控銑床的問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數控車床和數控銑床各有什麼功能各有什麼區別

數控銑床功能:根據圖樣的要求。不斷改變刀具與工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再與選定的銑刀轉速相配合,使刀具對工件進行切削加工,便可加工出各種不同形狀的工件。
數控車床功能:用於軸類零件或盤類零件的內外圓柱面、任意錐角的內外圓錐面、復雜回轉內外曲面和圓柱、圓錐螺紋等切削加工。
兩者區別如下:
一、指代不同
1、數控車床:是按照事先編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動地對被加工零件進行加工。我們把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工藝參數、刀具的運動軌跡、位移量、切削參數以及輔助功能,按照數控機床規定的指令代碼及程序格式編寫成加工程序單,從而指揮機床加工零件。
2、數控銑床:是把刀具與工件的運動坐標分割成最小的單位量,即最小位移量。由數控系統根據工件程序的要求,使各坐標移動若干個最小位移量,從而實現刀具與工件的相對運動,以完成零件的加工。
二、特點不同
1、數控車床:機床的位置應遠離振源、應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和熱輻射的影響,避免潮濕和氣流的影響。如機床附近有振源,則機床四周應設置防振溝。否則將直接影響機床的加工精度及穩定性,將使電子元件接觸不良,發生故障,影響機床的可靠性。
2、數控銑床:零件加工的適應性強、靈活性好,能加工輪廓形狀特別復雜或難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模具類零件、殼體類零件等;能加工普通機床無法加工或很難加工的零件,如用數學模型描述的復雜曲線零件以及三維空間曲面類零件。
三、應用不同
1、數控車床:凡是能在普通車床上裝夾的回轉體零件都能在數控車床上加工。然而數控車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能做直線和圓弧插補以及在五金加工過程中能自動變速的特點,其工藝范圍較普通機床寬得多。
2、數控銑床:機械產品日趨精密復雜,且需求頻繁改型,特別是在宇航、造船、軍事等領域所需的機械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狀復雜,批量小。綜合應用了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伺服驅動、精密測量和新型機械結構等多方面的技術成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控車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控銑床

3. 請問數控銑床三軸銑和五軸銑編程有什麼不同急求

技術天地
當前位置:新聞中心>>技術天地
五軸加工中心介紹及其和三軸、四軸的區別

立式加工中心(三軸)最有效的加工面僅為工件的頂面,卧式加工中心藉助回轉工作台,也只能完成工件的四面加工。目前高檔的加工中心正朝著五軸控制的方向發展,工件一次裝夾就可完成五面體的加工。如配置上五軸聯動的高檔數控系統,還可以對復雜的空間曲面進行高精度加工。
立式五軸加工中心
這類加工中心的回轉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工作台回轉軸。設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可以環繞X軸回轉,定義為A軸,A軸一般工作范圍+30度至-120度。工作台的中間還設有一個回轉台,在圖示的位置上環繞Z軸回轉,定義為C軸,C軸都是360度回轉。這樣通過A軸與C軸的組合,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工件除了底面之外,其餘的五個面都可以由立式主軸進行加工。A軸和C軸最小分度值一般為0.001度,這樣又可以把工件細分成任意角度,加工出傾斜面、傾斜孔等。A軸和C軸如與XYZ三直線軸實現聯動,就可加工出復雜的空間曲面,當然這需要高檔的數控系統、伺服系統以及軟體的支持。這種設置方式的優點是主軸的結構比較簡單,主軸剛性非常好,製造成本比較低。但一般工作台不能設計太大,承重也較小,特別是當A軸回轉大於等於90度時,工件切削時會對工作台帶來很大的承載力矩。
另一種是依靠立式主軸頭的回轉(圖)。主軸前端是一個回轉頭,能自行環繞Z軸360度,成為C軸,回轉頭上還帶可環繞X軸旋轉的A軸,一般可達±90度以上,實現上述同樣的功能。這種設置方式的優點是主軸加工非常靈活,工作台也可以設計的非常大,客機龐大的機身、巨大的發動機殼都可以在這類加工中心上加工。這種設計還有一大優點:我們在使用球面銑刀加工曲面時,當刀具中心線垂直於加工面時,由於球面銑刀的頂點線速度為零,頂點切出的工件表面質量會很差,採用主軸回轉的設計,令主軸相對工件轉過一個角度,使球面銑刀避開頂點切削,保證有一定的線速度,可提高表面加工質量。這種結構非常受模具高精度曲面加工的歡迎,這是工作台回轉式加工中心難以做到的。為了達到回轉的高精度,高檔的回轉軸還配置了圓光柵尺反饋,分度精度都在幾秒以內,當然這類主軸的回轉結構比較復雜,製造成本也較高。
主軸回轉的立式五軸加工中心
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軸重力向下,軸承高速空運轉的徑向受力是均等的,回轉特性很好,因此可提高轉速,一般高速可達1,2000r/min以上,實用的最高轉速已達到4,0000轉。主軸系統都配有循環冷卻裝置,循環冷卻油帶走高速回轉產生的熱量,通過製冷器降到合適的溫度,再流回主軸系統。X、Y、Z三直線軸也可採用直線光柵尺反饋,雙向定位精度在微米級以內。由於快速進給達到40~60m/min以上,X、Y、Z軸的滾珠絲杠大多採用中心式冷卻,同主軸系統一樣,由經過製冷的循環油流過滾珠絲杠的中心,帶走熱量。
卧式五軸加工中心
此類加工中心的回轉軸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卧式主軸擺動作為一個回轉軸,再加上工作台的一個回轉軸,實現五軸聯動加工。這種設置方式簡便靈活,如需要主軸立、卧轉換,工作台只需分度定位,即可簡單地配置為立、卧轉換的三軸加工中心。由主軸立、卧轉換配合工作台分度,對工件實現五面體加工,製造成本降低,又非常實用。也可對工作台設置數控軸,最小分度值0.001度,但不作聯動,成為立、卧轉換的四軸加工中心,適應不同加工要求,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
另一種為傳統的工作台回轉軸,設置在床身上的工作台A軸一般工作范圍+20度至-100度。工作台的中間也設有一個回轉台 B軸,B軸可雙向360度回轉。這種卧式五軸加工中心的聯動特性比第一種方式好,常用於加工大型葉輪的復雜曲面。回轉軸也可配置圓光柵尺反饋,分度精度達到幾秒,當然這種回轉軸結構比較復雜,價格也昂貴。
目前卧式加工中心工作台可以做到大於1.25m2,對第一種五軸設置方式沒有什麼影響。但是第二種五軸設置方式比較困難,因為1.25m2的工作台做A軸的回轉,還要與工作台中間的B軸回轉台聯動確實勉為其難。卧式加工中心的主軸轉速一般在10,000rpm以上,由於卧式設置的主軸在徑向有自重力,軸承高速空運轉時徑向受力不均等,加上還要採用較大的BT50刀柄,一般最高可達20,000rpm。卧式加工中心快速進給達到30~60m/min以上,主軸電機功率22-40KW以上,刀庫容量按需要可從40把增加到160把,加工能力遠遠超過一般立式加工中心,是重型機械加工的首選。
加工中心大多可設計成雙工作台交換,當一個工作台在加工區內運行,另一工作台則在加工區外更換工件,為下一個工件的加工做准備,工作台交換的時間視工作台大小,從幾秒到幾十秒即可完成。最新設計的加工中心考慮到結構上要適合組成模塊式製造單元(FMC)和柔性生產線(FMS),模塊式製造單元一般至少有兩台加工中心和四個交換工作台組成,加工中心全部並排放置,交換工作台在機床前一字形排開,交換工作台多的可以排成兩行、甚至雙層設計。兩邊各有一個工位作為上下工件的位置,其餘工位上的交換工作台安裝著工件等待加工,有一輛小車會按照系統指令,把裝著工件的交換工作台送進加工中心,或從加工中心上取出完成加工的交換工作台,送到下一個工位或直接送到下料工位,完成整個加工操作。柔性生產線除了小車、交換工作台之外,還有統一的刀具庫,一般會有幾百把刀具,在系統中存入刀具的身份編碼信息,再通過刀具輸送系統送進加工中心,並把用完的刀具取回,柔性生產線往往還需要一台FMS的控制器來指揮運行。
過去五軸加工中心多為德國、美國、日本、義大利製造,令人欣喜的是今年3月在上海舉行的「中國數控機床展覽會」上,展出了多台國內生產的五軸加工中心。如濟南二機床集團公司展出的龍門式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工作台長6m,寬2m,採用立式主軸回轉,A軸轉角±100度,C軸轉角±200度,這個龐然大物吸引了許多參觀者,它標志著中國數控機床工業達到了先進水平。上海第三機床廠、第四機床廠製造的立卧加工中心,工作台630mm2,採用高速內冷電主軸,主軸可立、卧轉換,工作台可以360度等分,類似於上述簡單配置為立、卧轉換的三軸加工中心,可對工件實現五面體加工,盡管還沒有配置五軸,也非常實用。
加工中心的發展與未來
現在加工中心逐漸成為機械加工業中最主要的設備,它加工范圍廣,使用量大。近年來在品種、性能、功能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品種:有新型的立、卧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可用於航空、航天零件加工;有專門用於模具加工的高性能加工中心,集成三維CAD/CAM對模具復雜的曲面超精加工;有適用於汽車、摩托車大批量零件加工的高速加工中心,生產效率高且具備柔性化。性能:普遍採用了萬轉以上的電主軸,最高可達6~10萬轉;直線電機的應用使機床加速度達到了3-5g;執行ISO/VDI檢測標准,促使製造商提高加工中心的雙向定位精度。功能:糅合了激光加工的復合功能,結構上適合於組成模塊式製造單元(FMC)和柔性生產線(FMS),並具有機電、通訊一體化功能。
領先一步的機床製造商正在構想2010年的「加工中心」,它將是萬能型的設備,可用於車、銑、磨、激光加工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加工中心。全自動地從材料送進,到成品產出,粗精加工、淬硬處理、超精加工,自動檢測、自動校正,將無所不能。設備將重視環保、節能,呈現出綠色製造業的標志。21世紀時代特徵的IT功能是絕對不可少的,設備將通過網路與外界交換信息,獲得最新的技術成果,人類的智慧將在高科技產品加工中心上得到充分的展現。

信息來源:培訓無憂網http://www.peixun51.cn/news.asp?id=22

4. 數控銑床加工鏈輪的畢業設計

為某企業生產的自動扶梯的鏈輪輪廓.鏈輪由24個齒均布,由局部放大圖中可見,鏈輪的每一個齒廓都由6個不同曲率半徑的拐點相接而成.

工藝分析:在實際加工中,每銑一個齒後,將坐標系旋轉一定的角度,再繼續銑削,降低了編程的工作量.為使程序簡化,使用相對坐標指令G91來旋轉坐標系,可以省略每一齒調用子程序的編寫.編程時,以加工一個齒形為基準,一個齒形加工程序的終點作為下一齒形加工的起點,如此循環24次,完成鏈輪的加工.使用ф10mm的硬質合金立銑刀進行加工.

數據計算:由於用手工計算節點是不現實的,可以使用AutoCAD繪制.在AutoCAD中使用偏移指令,將鏈輪正上方的一個齒的輪廓線偏移一個刀具半徑值5mm(這樣可以不使用刀具半徑補償),標注各交點的坐標和各段圓弧半徑.

加工坐標原點:
X:鏈輪的圓心
Y:鏈輪的圓心
Z:鏈輪的下表面
第6章 數控銑床編程

加工程序:
O0063(主程序)
G54 G90 G00 X-75 Y450
M03 1500
M08
G00 Z5
G01 Z0 F100
G01 X-71.97 Y418.862
M98 P0163 L24
G00 Z100 M09
G69
G90 G00 X100 Y0
M05
M02
O0136(子程序)
G91 G68 R15
M98P1136
M99
O1136(子程序)
G90 G02 X-38.892 Y423.217 R425
X-26.725 Z404.722 R42.293
G03 X-16.119 Z385.965 R62.78
X16.119 Z385.965 R21.18
X26.725 Z404.722 R62.78
G02 X38.892 Y423.217 R42.293
M99

5. 關於數控方面的文章

數控機床是一種高效的自動化機床,他綜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伺服驅動,精密測量和精密機械等各個領域的新的技術成果,是一門新興的工業控制技術。由於其經濟性能好,生產效益高,在生產上處於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機床的使用率,提高系統的有效度,結合工作實際淺談一下數控系統故障處置和維修的一般方法。以提高數控機床的維修技術。 一、直觀法 維修人員通過故障發生時的各種光、聲、味等異常現象的觀察,認真察看系統的各個部分,將故障范圍縮小到一個模塊或一塊印刷線路板。 例 1 :數控機床加工過程中,突然出現停機。打開數控櫃檢查發現Y軸電機主電路保險管燒壞,經仔細觀察,檢查與Y軸有關的部件,最後發現Y軸電機動力線外皮被硬物劃傷,損傷處碰到機床外殼上,造成短路燒斷保險,更換Y軸電機動力線後,故障消除,機床恢復正常。 二、自診斷功能法 數控系統的自診斷功能,已經成為衡量數控系統性能特性的重要指標,數控系統的自診斷功能隨時監視數控系統的工作狀態。一旦發生異常情況,立即在CRT上顯示報警信息或用發光二極體指示故障的大致起因,這是維修中最有效的一種方法。 例 2 :AX15Z數控車床,配置FANUC1 0TE—F系統,故障顯示 : FS10TE1399B ROMTEST:END RAMTEST: CRT的顯示表明ROM測試通過,RAM測試未能通過。RAM測試未能通過,不一定是RAM故障,可能是RAM中參數丟失或電池接觸不良一起的參數丟失,經檢查故障原因是由於更換電池後電池接觸不良,所以一開機就出現上述故障現象。 三、功能程序測試法 功能程序測試法就是將數控系統的常用功能和特殊功能用手工編程或自動編程的方法,編製成一個功能測試程序,送入數控系統,然後讓數控系統運行這個測試程序,藉以檢查機床執行這些功能的准確性和可靠性,進而判斷出故障發生的可能原因。 例 3 :採用FANUC 6M系統的一台數控銑床,在對工件進行曲線加工時出現爬行現象,用自編的功能測試程序,機床能順利運行完成各種預定動作,說明機床數控系統工作正常,於是對所用曲線加工程序進行檢查,發現在編程時採用了G61指令,即每加工一段就要進行 1次到未停止檢查,從而使機床出現爬行現象,將G61指令改用G64(連續切削方式 )指令代替之後,爬行現象就消除了 四、交換法 所謂交換法就是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況下,利用備用的印刷線路板、模板、集成電路晶元或元件替換有疑點的部分,從而把故障范圍縮小到印刷線路板或晶元一級。 例 4:TH63 50加工中心旋轉工作台抬起後旋轉不止,且無減速,無任何報警信號出現。對這種故障,可能是由於旋轉工件台的簡易位控器故障造成的,為進一步證實故障部位,考慮到該加工中心的刀庫的簡易位控器與轉台的基本一樣。於是採用交換法進行檢查,交換刀庫與轉台的位控器後,並按轉台位控器的設定對刀庫位控器進行了重新設定,交換後,刀庫則出現旋轉不止,而轉台運行正常,證實了故障確實出在轉台的位控器上。 五、原理分析法 根據CNC組成原理,從邏輯上分析各點的邏輯電平和特徵參數,從系統各部件的工作原理著手進行分析和判斷,確定故障部位的維修方法。這種方法的運用,要求維修人員對整個系統或每個部件的工作原理都有清楚的、較深的了解,才可能對故障部位進行定位。 例 5:PNE71 0數控車床出現Y軸進給失控,無論是點動或是程序進給,導軌一旦移動起來就不能停下來,直到按下緊急停止為止。 根據數控系統位置控制的基本原理,可以確定故障出在X軸的位置環上,並很可能是位置反饋信號丟失,這樣,一旦數控裝置給出進給量的指令位置,反饋的實際位置始終為零,位置誤差始終不能消除,導致機床進給的失控,拆下位置測量裝置脈沖編碼器進行檢查,發現編碼器里燈絲已斷,導致無反饋輸入信號,更換Y軸編碼器後,故障排除。 六、參數檢查法 數控系統發現故障時應及時核對系統參數,系統參數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機床的性能,甚至使機床不能正常工作,出現故障,參數通常存放在磁泡存儲器或由電池保持的CMOSRAM中,一旦外界干擾或電池電壓不足,會使系統參數丟失或發生變化而引起混亂現象,通過核對,修正參數,就能排除故障。 例 6:G1 8CP4數控磨床,數控系統是FANUC1 1M系統,故障現象使機床不能工作,CRT顯示器無任何報警信息。 檢查機床各部分,發現CNC裝置及CNC與各介面的連接單元都是好的,最後分析是由於外部干擾引起磁泡存儲器內存儲數據混亂而造成的,因此,對磁泡存儲器存儲內容進行了全部清除,重新按手冊送入數控系統各種參數後,數控機床即恢復正常。除了上面介紹的幾種檢查方法外,還有測量比較法、敲擊法、局部升溫法,電壓拉編法及開環檢測法等,這些方法各有特點,維修時應根據故障現象,常常同時採用幾種方法,靈活運用,對故障進行綜合分析逐步縮小故障范圍,以達到排除故障的目的。

6. 數控機床綜合應有哪些多方面的技術成果

想想第一台數控銑床的誕生,是有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為加工飛機異形曲面而設計的,目前的應用領域非常的廣泛。

7. 數控銑床製作傳動軸的要求是什麼

傳動軸相當於人的脊椎一般,若是沒有良好的脊椎,人的行動也會受到影響,機械也是如此一般。一傳動軸的製作加工很重要。下面我么來說說數控銑床製作傳動軸的要求。
數控銑床製作傳動軸的預算和驗算傳動軸除應滿意強度需求外,還應滿意剛度需求。強度需求確保軸在重復載荷和改動載荷效果下不發作疲憊損壞。主傳動體系精度需求高,不允許有較大的變形因此,疲憊強度通常不是首要矛盾,除載荷很大的狀況下,能夠不用驗算軸的強度。
剛度需求確保軸在載荷下不致發生過大的變形(曲折,失穩,轉角)。若剛度缺乏,軸上的零件如齒輪,軸承等將因為軸的變形過大而不能正常作業,或發生振盪和雜訊,發熱,過早磨損而失效。因此,有必要確保傳動軸有滿足的剛度。能夠先改動剛度預算軸的直徑,畫出草圖後,再依據受力狀況,布局安置和有關尺度,驗算曲折剛度。
1、特色齒輪是變速箱中的重要元件,齒輪一起嚙合的齒數是周期性改動的,也就是說,效果在一個齒上的載荷是改動的。一起因為齒輪製作及裝置差錯,不可避免要發生動載荷而導致振盪和噪音,常常變成變速箱的首要雜訊源,並影響主軸反轉均勻性,在規劃齒輪時,應充分考慮這些疑問。
2、精度等級的挑選變速箱中齒輪用於傳遞動力和運動。它的精度挑選首要取決於周圍速度。選用同一精度時,周圍速度越高,振盪和雜訊越大,依據試驗成果,周圍速度添加一倍,噪音約添加6dB。作業平穩性和觸摸差錯對振盪和噪音的影響比運動差錯更大。所以這兩項精度應選高一級,為了操控噪音,上主傳動齒輪都選用較高的精度,大都用7-6-6,這兒主運動齒輪的精度選為7-6-6。3、布局與加工辦法不一樣精度等級的齒輪,要選用不一樣的加工辦法,對布局需求也有不一樣。8級精度齒輪,通常滾齒或插齒就能夠到達。7級精度齒輪,用較高精度滾齒機或插齒機能夠到達。
但淬火後,因為變形,精度降低,因此,需淬火的7級數控銑床技能及銑床在當今機械製作業中的重要位置和無窮效益,顯現了其在國家基礎工業現代化中的戰略性效果,並已變成傳統機械製作工業提高改造和完成主動化、柔性化、集成化出產的重要手法和象徵。技能及銑床的廣泛應用,給機械製作業的產業布局、商品種類和層次以及出產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改動。銑床是現代加工車間最重要的配備。它的開展是信息技能(1T)與製作技能(MT)開展的成果齒輪通常滾(插)後要剃齒,使精度高於7級或淬火和衍齒才幹到達6級。主軸變速箱中齒輪通常都需求淬火。數控銑床已經變成當今製作業的開展方向。銑床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加工目標改動時只需求改動輸入的程序指令;加工性能比通常主動高,能夠准確加工雜亂型面,因此適合於加工中小批量、改型頻頻、精度需求高、形狀又較雜亂的工件,並能取得傑出的經濟效果。跟著技能的開展,選用體系的種類日益增多,有銑床、鏜床、鑽床、磨床、齒輪加工和電火花加工等。

8. 數控機床的自動編程是怎麼實現的

原理

自動編程是藉助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裝置自動完成從零件圖構造、零件加工程序編制到控制介質制

作等工作的一種編程方法。它的一般過程:首先將被加工零件的幾何圖形及有關工藝過程用計算機能夠識別的形式輸入計算機,利用計算機內的數控編程系統對輸入信息進行翻譯,形成機內零件的幾何數據與拓撲數據;然後進行工藝處理,確定加工方法、加工路線和工藝參數。

通過數學處理計算刀具的運動軌跡,並將其離散成為一系列的刀位數據;根據某一具體數控系統所要求的指令格式,將生成的刀位數據通過後置處理生成最終加工所需的NC指令集;對NC指令集進行校驗及修改;通過通訊介面將計算機內的NC指令集送入機床的控制系統。整個數控自動編程系統分為前置處理和後置處理兩大模塊。

實現自動編程的CAM軟體常用的有UG,PRO/E,MASTERCAM,Powermill,CAXA製造工程師等,可以實現多軸聯動的自動編程並進行模擬模擬。

(8)數控銑成果擴展閱讀

我國數控加工及編程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其研究始於航空工業的PCL數控加工自動編程系統SKC一1。在此基礎上,以後又發展了SKC-2、SKC-3和CAM251數控加工繪圖語言,這些系統沒有圖形功能,並且以2坐標和2.5坐標加工為主。

我國從「七五」開始有計劃有組織地研究和應用CAD/CAM技術,引進成套的CAD/CAM系統,首先應用在大型軍工企業,航天航空領域也開始應用,雖然這些軟體功能很強,但價格昂貴,難以在我國推廣普及。

「八五」又引進了大量的CAD/CAM軟體,如:EUCLID-15、UG、CADDS、I-DEAS等,以這些軟體為基礎,進行了一些二次開發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應用成功,但進展比較緩慢。

我國在引用CAD/CAM系統的同時,也開展了自行研製工作。20世紀80年代以後,首先在航空工業開始集成化的數控編程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如西北工業大學成功研製成功的能進行曲面的3~5軸加工的PNU/GNC圖形編程系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第二汽車製造廠合作完成的汽車模具、氣道內復雜型腔模具的三軸加工軟體,與331廠合作進行了發動機葉輪的加工;華中理工大學1989年在微機上開發完成的適用於三維NC加工的軟體HZAPT;中京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合作研製的唐龍CAD/CAM系統,以北京機床所為核心的JCS機床開發的CKT815車削CAD/CAM一體化系統等。

到了20世紀90年代,響應國家開發自主產權的CAD/CAM的號召,開始了自行研製CAD/CAM軟體的工作,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如:

由北京由清華大學和廣東科龍(容聲)集團聯合研製的高華CAD、由北京北航海爾軟體有限公司(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正軟體研究所)研製的CAXA電子圖板和CAXAME製造工程師、由浙江大天電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基於特徵的參數化造型系統GSCAD98、由廣州紅地技術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開發的基於STEP標準的CAD/CAM系統金銀花。

由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開發的具有自主版權的基於微機平台的CAD和圖紙管理軟體開目CA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行研製開發的超人2000CAD/CAM系統等,其中有一些系統已經接近世界水平。雖然我國的數控技術己開展多年,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始終未取得較大的突破。

從總體來看,先進的是點,落後的是面,我國的數控加工及數控編程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約有10一15年的差距,差距主要包涵以下幾個方面:數控技術的硬體基礎落後,CAD/CAM支撐的軟體體系尚未形成,CAD/CAM軟體關鍵技術落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動編程技術

9. 普通銑床數控化改造設計 開題報告 (以下是任務書和開題報告報告應該有的能容)

很多將要寫畢業論文的畢業生,開始都要面對一個問題:怎麼寫開題報告。
那麼開題報告應該怎麼寫呢?一般的開題報告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寫?
(一)畢業設計名稱
畢業設計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畢業設計的名稱要把畢業設計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畢業設計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畢業設計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畢業設計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畢業設計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畢業設計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畢業設計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畢業設計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 畢業設計寫作的目標
畢業設計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畢業設計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畢業設計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畢業設計寫作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畢業設計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畢業設計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畢業設計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畢業設計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畢業設計寫作的步驟
畢業設計寫作的步驟,也就是畢業設計寫作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畢業設計寫作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
參考資料:網路搜索 阿里設計

10. 數控銑床與普通銑床有哪些主要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數控銑床:是在一般銑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自動加工設備,兩者的加工工藝基本相同,結構也有些相似。數控銑床有分為不帶刀庫和帶刀庫兩大類。其中帶刀庫的數控銑床又稱為加工中心。

2、普通銑床:是用銑刀對工件多種表面進行加工的機床。

二、應用特點不同

1、數控銑床:隨著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機械產品日趨精密復雜,且需求頻繁改型,特別是在宇航、造船、軍事等領域所需的機械零件,精度要求高,形狀復雜,批量小。加工這類產品需要經常改裝或調整設備,普通機床或專用化程度高的自動化機床已不能適應這些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一種新型的機床——數控機床應運而生。這種新型機床具有適應性強、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定和生產效率高等優點。它綜合應用了電子計算機、自動控制、伺服驅動、精密測量和新型機械結構等多方面的技術成果,是今後數控機床的發展方向。

2、普通銑床:零件加工的適應性強、靈活性好,能加工輪廓形狀特別復雜或難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模具類零件、殼體類零件等;能加工普通機床無法加工或很難加工的零件,如用數學模型描述的復雜曲線零件以及三維空間曲面類零件。

(10)數控銑成果擴展閱讀:

數控銑削加工除了具有普通銑床加工的特點外,還有如下特點:

1、零件加工的適應性強、靈活性好,能加工輪廓形狀特別復雜或難以控制尺寸的零件,如模具類零件、殼體類零件等;

2、能加工普通機床無法加工或很難加工的零件,如用數學模型描述的復雜曲線零件以及三維空間曲面類零件;

3、能加工一次裝夾定位後,需進行多道工序加工的零件;

4、加工精度高、加工質量穩定可靠,數控裝置的脈沖當量一般為0.001mm,高精度的數控系統可達0.1μm,另外,數控加工還避免了操作人員的操作失誤;

閱讀全文

與數控銑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