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辦理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婚前財產
當事人要准備好以下幾種材料:
1、個人的身份證明。如身份證、戶口薄,已婚的還要帶上結婚證。(已婚也可補辦)。
2、與約定內容有關的財產所有權證明。如房產證、未拿到產權證的購房合同和付款發票等能證明財產屬性的證明等。
3、雙方已經草擬好的協議書。協議書的內容一般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性別、職業、住址等個人基本情況、財產的名稱、數量、價值、狀況、歸屬,上述婚前財產的使用、維修、處分的原則等。一般雙方當事人的簽名和訂約日期空缺,待公證員對協議進行審查和修改後,再在公證員面前簽字。
公證效力
一切公證行為都產生證據上的效力。
①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也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②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於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於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於第三者的作用。
雖未為法律規定而當事人自行協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
③債權文書,如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並經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中國公證機關辦理下列公證行為:
①證明合同(契約)、委託、遺囑等法律行為。
②證明法律行為以外的法律文書: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書均可公證證明,書面形式的法律行為也是法律文書。
③證明法律事實:凡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均可公證證明。法律事實分行為和事件兩類:行為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公證證明法律事實主要是證明法律事件,指的是事實的發生與人們意志無關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後果的事件,如死亡。
④證明非爭議性事實:某些事實並不一定發生法律後果,但為避免日後可能發生爭議,亦得公證證明。如證明某人的住所地或居所地,證明親屬關系。
⑤對於追償債款、物品的文書,認為無疑義的,在該文書上證明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⑥證據保全:在當事人提起訴訟之前,出現了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當事人為准備將來進行訴訟的需要,可以申請公證處採取措施,保全證據。
⑦保管遺囑、保管文件。
⑧辦理與公證行為有關的輔助性工作,代當事人起草申請公證的文書。
⑨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和國際慣例辦理其他公證行為。
2. 在防疫站工作和在公證處工作,哪個更好一點
看什麼編制了,公證處現在好像基本都是事業編,如果防疫站能混公務員的話,自然是防疫站好了。
3. 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需要做公證和認證嗎
不需要,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只是證明兒童接種過疫苗。
拿到小黃本就可以,國外讀高中之前也是擔心 ,接種證明要不要公證什麼的。其實到了國外沒有多大用處。
4. 孩子出國留學預防接種去公證處怎麼去公證
小朋友長大入托、入學、出國留學讀書都需要預防接種卡、疫苗,如果出國留學則需要疫苗公證、預防接種卡進行公證,比如去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常見的如下:
1、疫苗公證
多數是綠色的疫苗本本,請見下圖:
以上供參考,經驗分享為了保險起見,大家可以提前給公證處的工作人員打電話進行核實,以免多跑。
5. 如何辦理國際預防接種證書
辦理《國際旅行預防接種證書》所需材料及地點申請辦理黃皮書, 須向衛生檢疫機關提供的證件材料有:
1、本人護照、出境登記卡、身份證、工作證;
2、所在單位或街道辦事處(鄉政府)等開具的介紹信;
3、身體患病者, 須提供醫院的診斷證明, 以作為能否接種的參考;
4、本人照片兩張。
中國的黃皮書統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印製。申請人出入國境, 需要辦理黃皮書, 一律由各省, 自治區, 直轄市的衛生檢疫局簽發和注射。
一、國際預防接種證書 (黃皮書), 是世界衛生組織為了保障入出國境人員的人身健康, 防止危害嚴重的傳染病,通過入出國境的人員, 交通工具, 貨物和行李等傳染和擴散而要求提供的一項預防接種證明, 其作用是通過衛生檢疫措施而避免傳染。
如果出入國境者沒有攜帶黃皮書, 國境衛生檢疫人員則有權拒絕其入出境, 甚至採取強制檢疫措施。
所以對於因私出國人員來說, 在具備有效護照, 有效簽證, 出入境登記卡和經過認證的公證書之後或同時, 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條, 就是到所在地的衛生檢疫部門進行衛生檢疫和預防接種, 並領取黃皮書——《國際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前注意事項:
1、洗頭、洗澡、更換內衣;
2、空腹, 且頭一天晚上要休息好;
3、攜帶好本人護照、身份證、工作證及介紹信;
4、認真填寫好預防接種表格等材料;
5、交付一定的接種費用;
6、接種一天內不要劇烈活動, 不要吃刺激性食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及國家有關法規規定,各類出國人員,如留學、進修、商務、探親、勞務及援外人員,均須到衛生檢疫機關接受健康檢查和預防接種,領取《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和《國際旅行預防接種證書》,出境時經檢驗檢疫機關查驗後,方能出境。
二、中國公民出境體檢須知
1、空腹。
2、攜帶本人近期正面兩寸免冠照片兩張,去獨聯體國家、南美、伊朗等國家須攜帶三張,婚檢需攜帶三張一寸照片。
3、攜帶身份證或護照。
4、短期因公出境者須攜帶任務批件,短期因私出境者攜帶簽證。
體檢項目
常規項目:內科,外科,五官科,放射科(胸片/透視),神經科,心電圖,B超,采血,化驗室檢查和預防接種。
有的申請學校提供體檢表則按照表上要求的項目進行檢查,可能跟標準的項目不太一樣,但只要體檢表裡要求了就要檢查,並且體檢表交給他們填寫的時候要多收費;
如果申請的學校沒有提供體檢表也不用擔心,只需按照標準的項目即可,到醫院後醫生會告訴(不同醫院所要求檢查的項目也會有所不同)。
體檢流程:
登記→攝像→收費→內外科及五官科檢查→心電圖檢查→B超檢查→放射科檢查→采血→預防接種→交回體檢表→三個工作日取證
三、申辦《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程序
1、准備好本人護照、身份證及照片兩張;
2、空腹到衛生檢疫局或指定醫院櫃台領取表格;
3、按照體檢表個要求的檢查項目逐一檢查;
4、全部檢查完畢後把表格交回;
5、衛生檢疫局或指定醫院根據檢查結果填寫《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有關內容和簽字蓋章,一般三個工作日內便可交給本人。
四、《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注意事項
1、本證書必須有簽證日期、醫生簽名、國際衛生檢疫機關蓋章方為有效;
2、出入過境或在居留地應隨時攜帶以備檢查;
3、不得塗改或轉借他人。
五、如何使用《國際旅行健康證明書》
1、申請人取得該證後要對其中內容逐一進行檢查,如有疑問應當立即向醫生提出詢問;
2、出境接受口岸檢查時連同護照一起交與口岸檢查人員;
3、在國外居住三個月以上,回國前應搞所在國家或地區的有關建議機關和醫院進行體檢,請檢查單位在本人的《國家旅行健康證明書》上填寫有關內容和簽字蓋章;
4、回國入境時連同護照一起交與口岸檢查人員檢查。
6. 出生證明和防疫本丟了怎麼辦怎麼辦
1、《出生醫學證明》因遺失、被盜等喪失原始憑證的情況要求補發的,取得原簽發單位有關出生醫學記錄證明材料後,向所在地縣(區)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補發。縣(區)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接到申請後,經核實,情況屬實的給予補發《出生醫學證明》並加蓋出生醫學證明補發專用章。
2、具體辦法:未報戶口前遺失《出生醫學證明》者,補發《出生醫學證明》正副頁;已辦理戶籍手續後遺失《出生醫學證明》者,只補發《出生醫學證明》正頁。
3、補發《出生醫學證明》須提供由兒童父母或監護人出具的親子關系聲明」;該兒童與其父母(監護人)親子關系的旁證;接生人員出具的接生情況證明,兒童父母或監護人任何一方戶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員會或單位出具的證明;父母或監護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4、補發《出生醫學證明》只適用於1996年1月1日以後出生的嬰兒。199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民,一律不予補發《出生醫學證明》。如出國等需要出生醫學證明,以公證部門出具的出生公證書」作為合法有效證件。
7. 出國時攜帶的「預防接種證」需要公證嗎
出國時抄攜帶的「預防接種證」不需要公證。
「預防接種證」即《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中國出境公民發與《疫苗接種或預防措施國際證書》,俗稱「小黃本」。
「預防接種證」已經按照國際通行的格式和中英兩種文字標注所有內容,因此不需要另作翻譯或公證。
免疫預防接種
服務介紹
一、出入境人員法定的黃熱病疫苗接種服務;
二、國際旅行前的免疫預防接種和預防性用葯咨詢和接種服務;
三、面向社會人群的預防接種服務;
接種預約
預約對象:必須預約的對象:因為在華工作、留學、居住辦理境內居留證、暫住證、就業證而申請健康評估的境外人員(港、澳、台、外籍人士和海外定居的中國公民)。不須預約的對象:中國公民出境的法定健康評估不需要預約。
出境遊人群的預約可以直接通過旅行健康網以及各地保健中心的網站來進行在線預約。
8. 預防錯誤公證的方法
一、由公證內容爭議產生的訴訟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應當以公證事項的其他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民事權利義務有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依法不予受理。但是,公證債權文書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除外。
二、由公證損害責任產生的訴訟
根據法律規定,公證機構及其公證員因過錯給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由公證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可以侵權責任糾紛為案由、以公證處為被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賠償。
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四條的規定的標准對公證機構的過錯進行認定。
三、起訴請求變更、撤銷公證書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證書起到的是對事實的證明作用,公證書只是具有證據效力,公證書的公證程序合法,審查內容真實,不存在可撤銷性。
根據法律規定: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起訴請求變更、撤銷公證書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依照公證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可以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9. 辦理公證需要提交什麼資料
1、辦公證應提供證明:應提供居民身份證、戶口簿;
2、若是單位辦公證應提供法版人資格證書或營業執照、法定權代表人證明和身份證。
3、代理人代辦公證的,應提交本人的身份證及委託人簽名的《授權委託書》。
4、還應按申辦的公證種類提交有關證明材料:例如,出生公證、親屬關系公證須提交(出生證)或單位出具的證明;
5、結婚公證須提交《結婚證》學歷公證須提交《畢業證書》。
6、另外,涉及財產的公證應提交有效的產權證(如《房地產權證》、《山林權證》、《車輛行駛證》、《股權證》、《儲蓄存摺》等。
(9)防疫公證書擴展閱讀:
公證效力
一切公證行為都產生證據上的效力。
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也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
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
法律對於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
取決於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於第三者的作用。
10. 去公證處需要帶什麼東西
《公證程序規則》
第十七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公證機構申請辦理公證,應當填寫公證申請表。公證申請表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請人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況;
(二)申請公證的事項及公證書的用途;
(三)申請公證的文書的名稱;
(四)提交證明材料的名稱、份數及有關證人的姓名、住址、聯系方式;
(五)申請的日期;
(六)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申請人應當在申請表上簽名或者蓋章,不能簽名、蓋章的由本人捺指印。
第十八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自然人的身份證明,法人的資格證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的資格證明及其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二)委託他人代為申請的,代理人須提交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代理人須提交有代理權的證明;
(三)申請公證的文書;
(四)申請公證的事項的證明材料,涉及財產關系的須提交有關財產權利證明;
(五)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
(10)防疫公證書擴展閱讀
公證機構不予公證的事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機構不予辦理公證: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監護人代理申請辦理公證的;
(二)當事人與申請公證的事項沒有利害關系的;
(三)申請公證的事項屬專業技術鑒定、評估事項的;
(四)當事人之間對申請公證的事項有爭議的;
(五)當事人虛構、隱瞞事實,或者提供虛假證明材料的;
(六)當事人提供的證明材料不充分或者拒絕補充證明材料的;
(七)申請公證的事項不真實、不合法的;
(八)申請公證的事項違背社會公德的;
(九)當事人拒絕按照規定支付公證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