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朱自清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朱自清散文的主要成就:
朱自清是中國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他為新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早年,他不僅積極參加文學社團活動,創辦了文學刊物,扶持文學青年,而且積極投入創作,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精美華章。他的詩作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憂憤和對光明和對美的憧憬。他的散文風格樸素、嚴密、清新、沉鬱,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而著稱,《荷塘月色》、《背影》已經作為典範之作收入大中學教材。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生於江蘇梅州(今東海縣)的一個小官吏家庭。原名自華,號實秋。自華的名字取自蘇東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詩句,號實秋的意思一是補命中缺火,二是期望春華秋實。
朱自清5歲時隨家遷揚州,在揚州生活了14年。古城揚州的燦爛和文化陶冶了他的情操,激發了他對文學濃厚的興趣。1901年他隨全家遷居揚州邵柏鎮。1903年移居城內,先後在天寧門街,彌陀巷,南皮士街,瓊花關街及安樂巷等居住。1916年秋天,朱自清考入北大預科,他當時經濟困難,為了勉勵自己不同流合污,借用韓非子「性緩,故佩弦以自急」的詩句改名自清,號佩弦,意在發憤圖強。
朱自清在揚州與武中謙完婚,婚後夫妻感情甚篤,後來他以此為原型創作了小說《笑的歷史》來證明自己婚姻的價值。1929年妻肺病死後,他寫了《給亡婦》,1932年續弦陳竹隱。
朱自清始終以愛國著稱,1927年夏天,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朱自清感到苦悶憂愁,一天晚上,他獨自來到月下荷塘思考尋覓自我的人格理想,寫下了傳世佳作《荷塘月色》。1928年他的第一本純散文集由上海開明書店出版,他在序里提出了「意在表現自己」的現代散文觀念。
朱自清是著名的學者和散文家,他長期在清華大學擔任教授,不僅在古典文學領域有廣泛的研究,而且對漢字漢語法、詩歌評論、小說、歌謠均涉獵。1931元8月至1932年7月,他在旅歐時寫下了《歐游雜記》、《倫敦雜記》兩本游記。1924年在工作之餘游覽溫州,寫下了《綠》收入詩文集《蹤跡》里。1925年,他接到父親的來信,憶想起了父親的感情,寫下了散文《背影》這部感情之作。1929年,他在清華講授了新課程《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國歌謠》,較早地開展了我國民間文學研究和搜集。1935年8月與鄭振鐸、巴金等編寫《文學季刊》。抗戰的1937年7月7日夜,他揮筆疾書「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在署名右邊加了一句「時遠處有炮聲」後,跋山涉水,步行入滇,到西南聯大任教。他經受了顛沛流離的苦難,目睹了民不聊生、政府腐敗的現實,在窮困潦倒、疾病纏身時,仍然拒絕美國援助。有詩曰「執手相看太瘦生,少年意氣比煙輕,教鞭畫筆為糊口,能值幾錢世上名」。他得知聞一多被害,義憤填膺,寫詩「你是一團火」,「燒毀了自己,遺燼里爆出了新中國」。他回到北平後,在《抗議當局任意逮捕人民書》上簽名,他寧願挨餓,拒絕低價購買美援麵粉,在聲明中這樣寫到:
「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為抗議上海美國總領事卡寶德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的誣蔑和侮辱,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與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麵粉,一致退還購物證,特此聲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
http://..com/question/40487944.html?si=2
⑵ 朱自清簡介(散文成就)
參考一下這里吧:)
餘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
http://sunny.yingzinet.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04
⑶ 朱自清一生做了什麼大事
朱自清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文學創作上。
朱自清的作品《比興》篇對「比」和「興」的涵義,尤其「興」的內涵進行了追根溯源的推理與探尋,並得出了鮮明的結論,指出「興」為發端和譬喻。朱自清的研究成果對「興」的研究規劃了研究方向,奠定了理論基礎,對後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縱觀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史,「五四」時期的散文成就對現當代散文的創作影響最大。而這一時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則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備受推崇的是那些寫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繪自然風光的部分,以真摯的情意、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像構成了濃郁詩情及漂亮繽密的藝術風格。他在深厚的古典文學的基礎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
(3)朱自清成果擴展閱讀:
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構思更見匠心。
《背影》無論寫人、敘事、抒情都十分平實,但在平實中卻孕育著極為精巧的構思。全文共寫了三次背影。第一次,為兒子買橘子而艱難的在月台上爬上爬卜的背影,深深的打動了作者的心靈,頓時使「我』獲得了特殊的感覺。
第二次,父親的背影漸漸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找小到了,猶如電影畫面慢慢淡去,景越淡情越濃人越遠心越近。第三次,從信中得知父余困頓際遇,在晶瑩的淚光中,又浮現出那「清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他將成為「我」終身難忘的一幅父子告別圖。
《荷塘月色》在寫心中「頗不寧靜」,一路寫來,卻又處處見「靜」。《春》從多側面細描春之生機,而把文眼「一年之計在於春」置於描敘之中,毫無斧鑿之痕。
⑷ 朱自清的資料了解他一生的成就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3-4]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散文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二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則是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學初期繼冰心之後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創作的實績,打破了復古派認為白話不能作「美文」的迷信;他在古典文學的礎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尤其是他具有極高藝術成就的散文作品,為白話美文提供了典範,為培養文學青年和繁榮散文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個「真」字,以真摯的感情,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藝術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藝術核心。講真話,寫真情,描繪實景,是他散文藝術的最高成就。
1928年到1931年這一時期,朱自清的散文著力於揭示社會的黑暗、軍閥的暴行和帝國主義的罪惡,對被壓迫者、被損害者充滿了熱愛和同情,表現出他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愛國主義的熱情、人道主義的精神和正直誠實的性格。朱自清寫得更多、也最為人們稱道的則是寫景抒情的篇什。這一類散文在藝術上呈現出多樣而又統一的風格。記述秦淮河風光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抒寫靜夜裡獨自漫步池邊的《荷塘月色》,是文情並茂、膾炙人口的絕佳名篇。這些滿貯著詩意的散文,於新異獨得的觀察和委婉有致的描寫之中,寄寓著大革命失敗後他在黑暗現實面前悵然若失的寂寥和郁悶。《背影》則以朴實無華的文字,真摯強烈的感情,描寫了家庭遭到變故,父親到車站送別遠行的兒子這一極富情味的動人場景,「做到了文質並茂,全憑真感受真性情取勝」(葉聖陶《朱自清新選集序》)。朱自清以其散文的嫻熟高超的技巧和縝密細致的風格,顯示了新文學的藝術生命力,被公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成績卓著的優秀散文作家。
詩歌成就
朱自清的詩,盡管數量不多,卻在思想和藝術上呈現出一種純正朴實的新鮮作風。其中如《光明》《新年》《煤》《送韓伯畫往俄國》《群羊》《小艙中的現代》等,或熱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來,或有力地抨擊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淚的人生,洋溢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詩中難得的作品。
人物評價
朱自清的清廉愛國,贏得了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我們應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毛澤東評)
⑸ 朱自清創作成就最大作品的是什麼
朱自清的文學創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詩歌方面,朱自清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他的作品集如下
《雪朝》(詩集)1922年 商務
《背影》(散文集)1928年 開明
《蹤跡》(詩與散文集)1929年 亞東圖書館
《歐游雜記》(散文集)1934年 開明
《你我》(散文集)1936年,商務
《倫敦雜記》(散文集)1943年,開明
朱自清散文集:
1 《匆匆》
2 《歌聲》
3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4 《溫州的蹤跡》
5 《背影》
6 《航船的文明》
7 《荷塘月色》
⑹ 朱自清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從文學地位、代表作、影響等角度來介紹【100字左右】
朱自清的作品可分為3種:1、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題的。2、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3、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作品。
朱自清有著作27部,共長約190萬字,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開明書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朱自清雖在「五四」運動後開始新詩創作,但是,1923年發表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卻顯示出他的散文創作方面的才能。從此以後他致力於散文創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紀實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著名的詩集有《蹤跡》,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文藝論著有《詩言志辨》《論雅俗共賞》等。還有《綠》《 春》等。 名家論朱自清
郁達夫《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引》: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滿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
葉聖陶《朱佩弦先生》: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札記》: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朱德熙《漫談朱自清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絕不放鬆。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⑺ 朱自清都有什麼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二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第三,則是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
,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1]
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學初期繼冰心之後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創作的實績,打破了復古派認為白話不能作「美文」的迷信;他在古典文學的礎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尤其是他具有極高藝術成就的散文作品,為白話美文提供了典範,為培養文學青年和繁榮散文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個「真」字,以真摯的感情,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藝術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藝術核心。講真話,寫真情,描繪實景,是他散文藝術的最高成就。
1928年到1931年這一時期,朱自清的散文著力於揭示社會的黑暗、軍閥的暴行和帝國主義的罪惡,對被壓迫者、被損害者充滿了熱愛和同情,表現出他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愛國主義的熱情、人道主義的精神和正直誠實的性格。朱自清寫得更多、也最為人們稱道的則是寫景抒情的篇什。這一類散文在藝術上呈現出多樣而又統一的風格。記述秦淮河風光的《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抒寫靜夜裡獨自漫步池邊的 《荷塘月色》,是文情並茂、膾炙人口的絕佳名篇。這些滿貯著詩意的散文,於新異獨得的觀察和委婉有致的描寫之中,寄寓著大革命失敗後他在黑暗現實面前悵然若失的寂寥和郁悶。《背影》則以朴實無華的文字,真摯強烈的感情,描寫了家庭遭到變故,父親到車站送別遠行的兒子這一極富情味的動人場景,「做到了文質並茂,全憑真感受真性情取勝」(葉聖陶《朱自清新選集序》)。朱自清以其散文的嫻熟高超的技巧和縝密細致的風格,顯示了新文學的藝術生命力,被公認為新文學運動中成績卓著的優秀散文作家。[12]
詩歌
朱自清的詩,盡管數量不多,卻在思想和藝術上呈現出一種純正朴實的新鮮作風。其中如《光明》《新年》《煤》《送韓伯畫往俄國》《群羊》《小艙中的現代》等,或熱切地追求光明,憧憬未來,或有力地抨擊黑暗的世界,揭露血淚的人生,洋溢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是初期新詩中難得的作品。
⑻ 朱自清的文學成就
朱自清的文學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一是以寫社會生活抨擊黑暗現實為主要內容的一組散文。
二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描寫個人和家庭生活。表現父子、夫妻、朋友間的人倫之情,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三則是以寫自然景物為主的一組借景抒情的小品文是其代表佳作,伴隨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樂。後兩類散文,是朱自清寫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樸縝密、清雋沉鬱,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是新文學初期繼冰心之後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文作家,以他「美文」創作的實績,打破了復古派認為白話不能作「美文」的迷信,他在古典文學的礎石之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
創造了具有中國民族特性的散文體制與風格;尤其是他具有極高藝術成就的散文作品,為白話美文提供了典範,為培養文學青年和繁榮散文創作提供了寶貴的藝術經驗。
朱自清散文,追求一個「真」字,以真摯的感情,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藝術效果。「真」是朱自清散文的藝術核心。講真話,寫真情,描繪實景,是他散文藝術的最高成就。
(8)朱自清成果擴展閱讀:
朱自清的最後歲月:
逝世前半年,常年勞累的朱自清體力衰弱,經常連走一點路都很吃力。他感到自己驟然衰老,不過並不因此而消極。他把唐人的詩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反其意而用之,改成「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作為對自己的鞭策,壓在書桌的玻璃板下。每天一清早就坐在桌前,讀書勤奮不息,工作毫不減輕。在生命的最後兩個月,朱自清的身體已極度衰弱,體重低到77.6斤,且又「徹夜胃痛不止」,「不斷大量嘔吐」,病情日益危重。
可他仍然編輯《聞一多全集》,編寫教科書,備課講授,演講吶喊。在這兩個月的日記中,他直接寫到讀書、買書、選書的日記竟有17篇之多。其中有他認真閱讀瞿秋白同志的《魯迅雜感集序言》和《大眾哲學》的記載。
甚至在逝世前26天,他還在日記中訂了一個閱讀計劃,要求自己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堅持輪流讀一本英文書和中文書,利用休息時間讀詩。說到做到,此後兩天,即訂出計劃的第一個星期一,他開始讀布爾芬奇的《神話集》和《波羅克夫的眼界》一文。
⑼ 朱自清創作成就最大作品的是什麼
朱自清的文學創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和詩歌方面,朱自清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