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關村高科技園對北京的經濟發展有怎樣的貢獻
中關村科技園區覆蓋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園區內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學生約40萬人,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的科研機構213家,其中國家工程中心41個,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關村科技園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30%的增長速度。2004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600億元,同比增長25%;上繳稅金133億元,同比增長11%;生產總值760億元,同比增長25%,相當於當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涌現出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企業。目前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0家,新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68家。
近幾年來,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累計達到2500多家,從業留學人員近6000人。
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各類孵化器已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搖籃。目前,園區內擁有中關村國際孵化器、豐台科技創業中心(設有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IBI)、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清華科技園等各類孵化器39家。
中關村科技園區重視發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參與國際經貿活動,利用國際各類資本發展高科技產業。至2004年底,園區擁有三資企業1600多家,約占企業總量的11.4%
『貳』 中關村大批前沿科技備受關注,為什麼如此多的成果出自北京
先行先試,釋放創新活力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研機構相繼成立。這些機構實行與國際接軌的聘用制和靈活薪酬模式,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能以全職或雙聘方式參與研究院工作,推動人才自由流動。
「中關村示範區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50年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管委會翟立新說。
『叄』 中關村的發展是什麼樣的
中關村將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騙子敲詐電子市場
『肆』 中關村的資料
中關村的由來
中關村在幾十年前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墳墓。明朝時,太監們就開始在中關村一帶購買「義地」,形成了太監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宮的孤苦太監就寄居在這里,他們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監的捐贈,平時則給埋葬在這里的太監掃墓上墳,燒香祈福。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 「中官」,所以這里被叫做「中官墳」。
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庄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樓樓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監祭祀的剛秉廟,還有一個叫「剛秉」的太監像。
隨著歷史的變遷,還出現了一些與「中官」諧音的叫法,如鍾關、中關及中官兒、中官屯等。
中關村是怎麼從「中官」演化為「中關」的也有不少傳說。一說是1913年在《二萬五千分之一京西圖》上已經見到「中關」地名的使用。對於這一稱謂,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清朝末年有關人員編制地圖時,因為「中官」寓意太監不太好聽,故將其「雅」化為「中關」。又有人說是慈禧太後過生日時,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關,用於祝壽,因此得名。
中關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後。解放後選擇這里建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改名為「中關村」。
中關村科技園區簡介
中關村科技園區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9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政府和科學技術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原則同意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發展規劃,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國家中央領導曾先後多次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視察、指導工作。
中關村科技園區覆蓋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園區內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學生約40萬人,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的科研機構213家,其中國家工程中心41個,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現已形成一區七園的發展格局,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庄科技園、德勝園和健翔園,其中海淀園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成果的研發、輻射、孵化和商貿中心,其他六園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基地。海淀園位於海淀區,規劃佔地面積217平方公里;豐台園位於南郊的豐台區,昌平園位於北郊的昌平區,作為高科技產業基地,兩園面積各佔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園位於北京東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點,面積7平方公里;電子城科技園位於首都東北郊酒仙橋,面積10.5平方公里;德勝科技園座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規劃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健翔園座落在北京市朝陽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七個科技園共同構成了沿京城四環路布局的頗具特色和充滿活力的高科技產業帶。
目前七園內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萬余家,其中有聯想、方正等國內知名的公司,還有諾基亞、惠普、IBM、微軟為代表的1600餘家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在園區設立的分支機構已達到112家,其中包括研發機構41家。
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近年來致力於園區的基礎建設,在硬體建設環境方面,加大規劃和投資力度,在中心區通過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加速建設了中關村科技商務中心區,中科院科學城、北大科技園和清華科技園。在發展區重點規劃建設了中關村軟體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基地。為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提供產業化空間。
園區內還有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歷史名勝和自然風景區非常適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關村科技園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30%的增長速度。2004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600億元,同比增長25%;上繳稅金133億元,同比增長11%;生產總值760億元,同比增長25%,相當於當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涌現出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企業。目前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0家,新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68家,一批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的形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近幾年來,園區吸引了一大批以留學人員為主體的國際化人才和創業團隊,一批高端科技項目和成果出自留學人員企業。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累計達到2500多家,從業留學人員近6000人。
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各類孵化器已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搖籃。目前,園區內擁有中關村國際孵化器、豐台科技創業中心(設有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IBI)、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清華科技園等各類孵化器39家。
中關村科技園區十分重視發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活動,充分利用國際各類資本發展高科技產業。到2004年底,園區擁有三資企業1600多家,約占企業總量的11.4%。
21世紀是知識資本發揮巨大作用的時代,中關村科技園區將以其豐富的科技智力資源以及規范的市場運作和有效的政府調節,在經濟技術全球化浪潮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關村科技園區熱忱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創業、投資與合作,共同創造美好明天。中關村擁抱未來!
中關村報價
http://www.zgcbj.com/
『伍』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有什麼區別
高新技術企業指的是企業通過科學技術或者高科技發明在一些新的領域中有所發展,或是在原有的一些技術領域中改革創新的.在我國,高新技術企業一般是指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內通過持續地有效地進行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並形成了企業自身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在地區,高新技術企業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與市高新技術企業兩種.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又稱之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根據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根據《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同樣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注冊一年(一個會計年度)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可獲得以下好處:
(一)企業所得稅率優惠政策.認定後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率,相當於在原來25%的基礎上降低了40%.
(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如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如已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三)國家高新企業認定是新三板上市的必備條件,優先批准符合上市條件的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股票上市.
(四)高新認定是企業申請各級相關政府資金的必備條件之一,且有些政策項目可獲得優先.
(五)已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優先獲得辦公及工業用地的獲批,甚至會有地區可享受免費用地.
(六)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在科技研發方面的管理水平,重視企業科技研發項目,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還能為企業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資質,極大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認定高新後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產品招投標工程,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七)高新技術企業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一個難得的國家級的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響力僅次於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等國家品牌.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可獲得以下好處:
(一)經認定後的高新企業可獲得市人才安居購房補貼工程項目的人才購房及租房補貼,各區補貼額為補龍華新區80W(100%配套),寶安區48W(20%配套),光明新區55W(區每年補貼3W)其他區域均40W.
(二)市高新技術企業是申報各類型政府專項資金的必備條件.
(三)認定後的高新企業可優先獲得辦公及工業用地,很多地方政府還可以免費用地.
(四)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可優先納入政府采購體系;
(五)企業固定資產加速折舊.
(六)企業可優先獲批各大銀行的貸款.
(七)高新認定是企業市場競爭的重要資質,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陸』 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相當於什麼級別
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簡稱中心)是為適應我國科技成果內轉化的新環境和新形容勢,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率,充分發揮以市場為主導的科技轉化促進服務系統平台作用,圍繞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服務,通過生態化服務、職業化服務、市場化服務、專業化服務,打造一個系統化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中心性質是民營非企業組織(NGO),由中關村民營科技企業家協會和中關村開發實驗室共同發起成立。天合轉促中心自主開發了中國第一套專業化的科技成果市場轉化成熟度評價體系(T-CAM),它以指標化、模板化、可量化為特色從科技成果是否具有市場轉化條件和企業需求端是否具有接受科技成果的條件進行系統的評價。
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來,目前已在全國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並實現了如下資源的整合和放大。
? 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工程(為155家中關村開放實驗室提供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
『柒』 中關村科學城的資源優勢
中關村科學城總佔地三百三十多公頃,與中國著名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相毗鄰,並一起構成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核心區。建成後的中關村科學城有三大主要功能,即中關村科技園區的知識創新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孵化培育基地、高新技術信息交流中心。中關村科學城是中國高級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區域。城內現有中科院所屬的二十五個國家研究所和五十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兩院院士一百餘人,科技人員一點六萬人;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三千七百人,博士後四百五十人。
中關村是中國高新技術創新的源泉,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對於北京未來高技術企業及產業結構調整,對於推動全國的科技進步,都有重要意義。中關村科學城的建設將加速中科院科研開發環境的改善,使科技人員擁有更好的工作空間,以創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中關村科學城是指中關村大街、知春路和學院路周邊區域,總面積75平方公里,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的核心,是我國科技資源最為密集、科技條件最為雄厚、科技研發成果最為豐富的區域,匯集的科研資源、產業組織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載體和骨幹力量,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該區域內匯集了清華、北大等一批重點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中央轉制院所等上百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以及航天科技、聯想集團等60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兩院院士523名,約佔全國的36%。眾多科研機構、企業承擔了核高基、大規模集成電路、新一代移動通訊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心任務。
區域內眾多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承擔了涉及「核高基」、大規模集成電路、新一代移動通訊、「大型飛機」等大部分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核心任務,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領域形成了豐富的科技創新成果。
如今,中關村科學城匯集的科研資源、產業組織,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載體和骨幹力量,是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的核心平台,也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市場條件下,聚焦戰略往往成為企業最強有力的競爭武器!同樣,產業聚集也能夠成為一個區域的競爭優勢!
『捌』 中關村簡介
中關村,即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是我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被譽為「中國的矽谷」。
中關村有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其中包含了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亦庄園、德勝園、雍和園、石景山園、通州園、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葯基地等十個園區。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的前身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它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為依託,規劃佔地面積133.06平方公里,聞名中外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是她的發祥地。
昌平園: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成立於1991年11月,地處北京西北的昌平區,是北京較早成立的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城科技園:中關村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國家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為主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國家級高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是朝陽區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的核心區域,是承載朝陽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通州園: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通州園於2006年1月正式成立,是北京通州新城規劃建設重點發展的產業聚集區。
(8)中關村科技成果擴展閱讀:
名稱由來
提起中關村,人們立刻會聯想到高科技,然而幾十年前這里卻還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墳墓。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中官」,所以這里被叫做「中官墳」。
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庄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官村」,中關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後。
解放後選擇這里建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改名為「中關村」。中關村的巨變,是共和國科學發展史的縮影。
『玖』 中關村軟體園作為科技創新高地,具體取得了哪些成績
2019年,中關村軟體園區內企業共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勵4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科技成果轉化481項。
『拾』 為什麼叫中關村核心區
中關村核心區,確切說是一個高新技術區域的概念,它不僅僅局限於中關村地區,北京有好些個中關村科技園,目的是為了擴大高新技術產業的影響范圍。具體資料參考如下: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1988年5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前身),由此中關村成為中國第一個高科技園區和中國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試驗區;1999年6月,國務院要求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2005年8月,國務院做出關於支持做強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決策,並於2006年批准了中關村科技園區新的規劃范圍,逐步成為「一區十園」跨行政區域的高端產業功能區,並輻射全國。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發展目標是培養和聚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研發和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
中關村擁有以聯想、方正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39所,以中國科學院和國家部委在京院所、民營研究院所140多家;擁有在校大學生40餘萬人,每年畢業生超過10萬。擁有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超過百萬,留學歸國創業人員數量佔全國的近四分之一;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個;大學科技園17家,留學人員創業園29家,企業自發設立、自主管理、職業化運作的新型協會組織超過30家。
中關村每年發生的創業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上市企業數量在10家以上;涌現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輻射全國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中關村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3項,承接的「863項目」佔全國的四分之一,「973項目」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創制了TD-SCDMA、閃聯、個域網無線通信等20項重要國際標准,150多項國家標准;中關村技術交易額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60%以上輸出到北京以外地區。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重點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電動汽車、新材料、新醫葯、生物育種、信息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2009年,中關村企業總收入超過120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軟體與信息服務業持續引領國內產業發展,約佔全國總量的七分之一;計算機市場佔有率、手機產量穩居國內第一;集成電路設計收入佔全國的四分之一。截止目前,上市公司總數達到145家,其中境內86家,境外59家,初步形成了創業板中的「中關村板塊」。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不斷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在機制體制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先行先試工作:
––股權激勵: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院所轉制企業以及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和分紅權激勵改革,調動科技人員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科技金融:支持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聚集發展,發揮創業投資基金的作用,逐步完善覆蓋技術創新全過程的金融服務體系;開展中關村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進行報價轉讓的試點;實施擔保貸款、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扶持政策。
––科技經費管理:開展重大科技專項經費列支間接費用改革試點。
––新型產業組織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中關村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新型產業組織和民營科技企業參與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有關科技計劃項目。
––政府采購:開展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試點,在中關村通過首購、訂購、實施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試驗和示範項目等措施,推廣應用自主創新產品,支持企業自主創新。
––高端人才:實施「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聚集工程」,吸引和聚集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體制機制,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型研究機構。
––知識產權:建設中關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示範園區,建設中關村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准化示範區,實施「專利引擎」計劃。
––企業信用:開展科技型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
––產學研用結合:實施中關村開放實驗室工程,發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政府服務:實現便捷、高效的政府「一站式」辦公、「一網式」審批和「全程辦事代理制」。
––工商管理:在企業登記、商標戰略、信用體系建設、市場管理等方面開展改革試點。
––社會組織管理:開展社會組織改革創新試點,發展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職業化的協會組織。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空間布局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亦庄園、德勝園、雍和園、石景山園、通州園、大興生物醫葯基地。海淀園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