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創新中涉及稅收的優惠政策
一、軟體生產企業增值稅超稅負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為鼓勵發展軟體生產企業,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財稅(2000)25號文件規定,自2000年6月24日起至2010年底以前,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的軟體產品,按17%的法定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二、軟體生產企業取得的增值稅退稅款作為不征稅收入
為支持鼓勵軟體企業擴大再生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規定,軟體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所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
三、新辦軟體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
我國境內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經有權部門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四、軟體生產企業職工培訓費用的扣除
新稅法規定,除國務院、財政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得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5%的部分,但考慮軟體生產技術更新快、人員素質要求高的特點,財稅[2008]1號文件規定,軟體生產企業的職工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五、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所得稅減免稅優惠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按生產線寬或投資額大小規定了不同期限和幅度的優惠:
1、對生產線寬小於0.8微米(含)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企業,經有權部門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2、投資額超過80億元人民幣或集成電路線寬小於0.25um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從開始獲利的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六、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再投資優惠
自 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的投資者,以其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直接投資於本企業增加註冊資本,或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經營期不少於5年的,按4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七、其他企業投資開辦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軟體生產企業的退稅政策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對國內外經濟組織作為投資者,以其在境內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作為資本投資於西部地區開辦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或軟體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期不少於5年的,按80%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八、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加速折舊政策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性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九、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所得稅優惠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視同軟體企業,享受上述軟體企業的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
十、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1、自2008年1月1日起,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被有權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十一、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過渡期優惠政策
2008 年前已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原享受兩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的,可繼續執行到期滿為止,但因未獲利而尚未享受稅收優惠的,其優惠年度從 2008年度起算。享受至期滿後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172號)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可以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十二、技術轉讓收入減免稅政策
1、為進一步強化稅收政策鼓勵技術成果轉化的力度,新法明確居民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十三、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政策
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十四、創投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政策
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十五、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所得稅優惠
對符合非營利組織條件的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從事非營利活動取得的收入,可按規定作為免稅收入。
十六、科技型小型微利企業的所得稅優惠
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小型微利企業,可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十七、加速折舊政策
由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以及常年處於強震動、高腐蝕狀態的固定資產,可以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條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十八、捐贈非關聯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研究開發經費的扣除
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捐贈非關聯的科研機構和高校的研究開發經費,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十九、轉制科研機構減免稅過渡政策
原稅法下,對經國家批準的轉制科研機構,從轉制之日起或注冊之日起5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和科研開發自用土地、房產的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5年期滿後,經審定可延長2年。對此項減免稅08年前未執行到期的,新稅法實施後可執行到期滿。
二十、企事業單位購入軟體的折舊攤銷政策
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2. 高新技術企業現行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哪些
高新技術企業和軟體企業優惠政策大致如下:
1、企業所得稅按照15%徵收(操作方式:每年年底需要到稅務機關備案)
2、一般納稅人軟體銷售即征即退政策(交17%,退14%;操作方式:先對軟體進行檢測,到國稅進行備案)
3、企業經過技術合同登記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合同可以享受免徵營業稅優惠(操作方式:先在技術市場進行合同備案,然後到地稅機關申請備案)
4、若有軟體出口走9803類,可以免出口環節流轉稅(操作方式:先取得9803類軟體認證、國稅備案,出口合同在商務局備案,海關出口,最後國稅再做免稅申請)
5、若企業同時是軟體企業,還可以享受高管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要求年薪年薪在12萬元以上的管理人才,退稅比例為地方留存部分的80%)
6、研發投入可以享受加計50%扣除(操作:盈利企業每年年初需要在稅務機關進行備案申請,手續較繁瑣,但對企業減輕稅負很關鍵)
7、其他:包括可以申報其他政府專項資金等對企業來說優勢還是很多是市場競爭的重要資質,對於企業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作用。
3. 高新技術企業有什麼稅收優惠政策
企業所得稅優惠
1、高新技術企業對其來源於境內、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出口產品產值達到當年總產值70%以上的,經稅務機關核定,減按10%的稅率徵收所得稅。
3、新設高新技術企業在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內取得的所得,自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可享受兩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4、企業為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經費投入,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5、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可稅前扣除的比例提高至8%,超過部分,可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6、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可以按照其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7、企業購進並專門用於研發活動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低於100萬元(含100萬)的可一次性在稅前扣除;單位價值高於100萬元的,允許按不低於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折舊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選擇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進行加速折舊。
8、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我國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9、軟體生產企業的工資和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稅前扣除;即征即退的增值稅款(實際稅負超3%的部分)用於研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在生產的,可作為不徵收收入。
個人所得稅優惠
科研機構、高等學校轉化職務科技成果、高新技術企業給予個人的股權獎勵,允許個人遞延至取得分紅或轉讓股權時繳納個人所得稅。此外,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留存收益、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在5年內分期繳納。
增值稅優惠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體產品或將進口軟體產品進行改造後(重新設計、改進、轉換等)對外銷售的,按17%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技術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對符合《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的國內投資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以及對設備進口的技術及配套件、備件,除《國內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所列商品外,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4. 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有哪些
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企業是指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可以是購買、收購、開發),並同時符合下列條件:1、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2、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於規定比例;3、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比例不低於規定比例;4、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於規定比例;5、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的其他條件。目前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已出台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的通知,明確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條件。1、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也已出台,共分八大領域,分別為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葯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類、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3、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4、企業為獲得科學技術(不包括人文、社會科學)新知識,創造性運用科學技術新知識,或實質性改進技術、產品(服務)而持續進行了研究開發活動,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於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6%;(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於4%;(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於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佔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於60%.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6、企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要求。省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財政部門、稅務部門組成本地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
5. 科技成果轉化有何新稅收優惠
我國為了鼓勵科來研機構、自高等學校及其科技人員研究開始高新技術,轉 化科技成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由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委於日前制定了 《關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規定》。其中,對稅收政策的優惠規定為: 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其科技人員可以採取多種方式轉化高新技術成果,應 當依法對研究開發該項科技成果的職務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 獻的其他人員給予獎勵。其中,對以股份或出資歷比例等股權形式所得時,應依 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對科技成果轉化執行現行的稅收優惠政策。科研機構、高等 學校的技術轉讓收入免徵營業稅。科研單位、高等學校服務於各業的技術成果轉 讓、技術培訓、技術承包等所取得的技術性服務收入暫免徵收所得稅。
6. 國家對科技成果轉化活動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有那些
不大了解
我只知道高新企業和軟體企業的優惠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是蝦米,沒接觸過哦,不好意思
7. 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所得稅有哪些優惠政策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內策的通知》(容財稅〔2016〕101號)文件的規定:「企業或個人以技術成果投資入股到境內居民企業,被投資企業支付的對價全部為股票(權)的,企業或個人可選擇繼續按現行有關稅收政策執行,也可選擇適用遞延納稅優惠政策。
選擇技術成果投資入股遞延納稅政策的,經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投資入股當期可暫不納稅,允許遞延至轉讓股權時,按股權轉讓收入減去技術成果原值和合理稅費後的差額計算繳納所得稅。」
8. 最新促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有哪些
01
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02
對企業的技術轉讓所得,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03
2018年1月1日後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130納米,且經營期在10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2018年1月1日後投資新設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65納米或投資額超過150億元,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六年至第十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並享受至期滿為止。對於按照集成電路生產企業享受以上稅收優惠政策的,優惠期自企業獲利年度起計算;對於按照集成電路生產項目享受上述優惠的,優惠期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計算。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27號)
04
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仍按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設備 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4號)
05
自2018年1月1日起,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8〕44號)
06
自2018年1月1日起,委託境外進行研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費用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委託方的委託境外研發費用。委託境外研發費用不超過境內符合條件的研發費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加計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委託境外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64號)
07
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75%在稅前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在上述期間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75%在稅前攤銷。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提高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的通知》(財稅〔2018〕99號)
08
高新技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高新技術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63號)
09
享受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其退還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應在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計稅(征)依據中予以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集成電路企業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有關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17號)
10
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以下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准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政策推廣至全國實施的通知》(財稅〔2017〕79號)
11
自2018年1月1日起,當年具備高新技術企業或科技型中小企業資格(以下統稱資格)的企業,其具備資格年度之前5個年度發生的尚未彌補完的虧損,准予結轉以後年度彌補,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10年。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長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虧損結轉年限的通知》(財稅〔2018〕76號)。
12
自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動漫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主開發生產的動漫軟體,按照16%的稅率徵收增值稅後,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延續動漫產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38號)
13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滿2年(24個月)的,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可按照其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該法人合夥人從該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分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法人合夥人對未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額,按照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對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投資額和合夥協議約定的法人合夥人佔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的出資比例計算確定。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時,個人股東一次繳納個人所得稅確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並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股東獲得轉增的股本,應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適用20%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股東轉讓股權並取得現金收入的,該現金收入應優先用於繳納尚未繳清的稅款。在股東轉讓該部分股權之前,企業依法宣告破產,股東進行相關權益處置後沒有取得收益或收益小於初始投資額的,主管稅務機關對其尚未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可不予追征。上市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股東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繼續按照現行有關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不適用本通知規定的分期納稅政策。
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股權獎勵,個人一次繳納稅款有困難的,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分期繳稅計劃,在不超過5個公歷年度內(含)分期繳納,並將有關資料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個人獲得股權獎勵時,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參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個人股票期權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5〕35號)有關規定計算確定應納稅額。股權獎勵的計稅價格參照獲得股權時的公平市場價格確定。技術人員轉讓獎勵的股權(含獎勵股權孳生的送、轉股)並取得現金收入的,該現金收入應優先用於繳納尚未繳清的稅款。技術人員在轉讓獎勵的股權之前企業依法宣告破產,技術人員進行相關權益處置後沒有取得收益或資產,或取得的收益和資產不足以繳納其取得股權尚未繳納的應納稅款的部分,稅務機關可不予追征。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將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有關稅收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的通知》(財稅[2015]116號)
14
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於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政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
15
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以下簡稱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24個月,下同)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該公司制創業投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有限合夥制創業投資企業(以下簡稱合夥創投企業)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該合夥創投企業的合夥人分別按以下方式處理:
1.法人合夥人可以按照對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法人合夥人從合夥創投企業分得的所得;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2.個人合夥人可以按照對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個人合夥人從合夥創投企業分得的經營所得;當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抵扣。
天使投資個人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取得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結轉抵扣。
政策依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 》(財稅〔2018〕55號)
16
對生物葯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
17
對輕工、紡織、機械、汽車等四個領域重點行業的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對上述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5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由企業選擇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政策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
18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自用以及無償或通過出租等方式提供給在孵對象使用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其向在孵對象提供孵化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和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認定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科技、教育部門另行發布;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認定和管理辦法由省級科技、教育部門另行發布。
政策依據:《關於科技企業孵化器 大學科技園和眾創空間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120號)
9. 享受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減半計征優惠的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於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8號)規定:「五、科技人員享受本通知規定稅收優惠政策,須同時符合以下條件:(一)科技人員是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中對完成或轉化職務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應按規定公示有關科技人員名單及相關信息(國防專利轉化除外),具體公示辦法由科技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制定。
(二)科技成果是指專利技術(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成果。
(三)科技成果轉化是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向他人轉讓科技成果或者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現金獎勵是指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在取得科技成果轉化收入三年(36個月)內獎勵給科技人員的現金。
(四)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轉化科技成果,應當簽訂技術合同,並根據《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在技術合同登記機構進行審核登記,並取得技術合同認定登記證明。
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應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的資金核算,不得將正常工資、獎金等收入列入科技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享受稅收優惠。」
……
本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本通知施行前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收入,自施行後36個月內給科技人員發放現金獎勵,符合本通知規定的其他條件的,適用本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