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的精髓
1、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創立的毛澤東思想,貫穿著實事求是的思想。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黨的建設的理論,以及其他許多方面的理論也都體現了這個精髓。
2、改革開放以來,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精神,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理論指導,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3、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始終的是實事求是。把握了這個精髓,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之間的歷史聯系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最本質的東西。
(1)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擴展閱讀:
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今天,就要大力弘揚與時俱進精神,推進理論創新,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新境界。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的與時俱進,要特別重視理論創新。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要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為各個方面的創新提供指導。要使黨和國家的事業不停頓,首先理論上不能停頓。
實現理論創新,必須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代發展的要求。
② 為什麼說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是實事求是
以深刻而完整的理論形態表現出來的黨的思想路線,是由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和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這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從理論結構上看,這四個基本要素是互相聯系、互相貫通、互相補充的統一整體,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並列關系。根據毛澤東同志的科學表述,「實事求是」是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者相統一的概括,它體現了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包含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原則,正確地把握事物發展規律等內容,因而是其它三個基本點的核心,但它並不能代替其他三個基本點。
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在闡發黨的思想路線時,又從多側面揭示了實事求是在毛澤東思想和毛澤東方法論思想中的地位。首先,他明確指出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精髓。他多次講:毛澤東同志所以偉大,能把中國革命引導到勝利,歸根到底就是靠實事求是。我們要完整准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體系,就要抓住它的實質,就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這是用最簡潔的語言指出了實事求是在毛澤東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地位,無疑也指出了它在黨的思想路線中的核心地位。其次,他又指明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唯物論基礎。鄧小平說:「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這是唯物主義」。[③c]這就是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所創立的辯證的歷史的唯物主義的體現,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再次,鄧小平還認為,「實事求是,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①d]從而強調了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在認識和改造世界中的指導作用。
③ 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的精髓
(1) 從哲學層面的角度來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世界觀版和方法論的集中概括權。
(2)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起點,即是說,有了這 個實事求是,才有了這些理論成果的形成和發展。
(3)從理論的角度來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的邏輯起點,即是說,實事求是是體現於、貫穿於、滲透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各個方面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活的靈魂。
總之,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始終的,是實事求是。正是把握和運用這個精髓,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在開創和發展 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把握了這個精髓,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之間的歷史聯系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中最本質的東西。
蝸牛火軒 2012-3-20
④ 簡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是什麼,為什麼
實事求是。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在糾正教條主義和「左」的錯誤思想路線的過程中毛澤東牢牢的把握住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神實質,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並對「實事求是」的含義進行了全新的闡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去探索。
(4)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擴展閱讀
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的行為指導。」 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鄧小平在撥亂反正、突破「兩個凡是」思想禁錮、客觀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進行了深入地探索,他認為,「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
毛澤東同志在延安為中央黨校題詞,就是『實事求是』四個大字,這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精髓。」 從1977年5月到9月,鄧小平對毛澤東思想的論述不斷推進。明確的提出了「精髓」的概念,指出:「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概括的實事求是」,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用中國語言概括為『實事求是』四個大字。」
這些論述充分體現了對實事求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的核心和基礎地位的深刻把握。鄧小平以及隨後的兩屆領導集體在重新恢復實踐對於理論權威的基礎上,把「實事求是」積極靈活運用於有中國特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並賦予了其許多新的內容。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實事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核心命題,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它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它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
⑤ 實事求是的意義是什麼
實事求是就是是一說一,是二說二,嚴格按照客觀現實思考或辦事 。從實際情況出發,不誇大,不縮小,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問題,求得正確的結論。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河間獻王 德 以 孝景 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顏師古註:「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 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二》:「其所以振刷綜理者,皆未嘗少越於舊法之外,惟其實事求是,而不採虛聲。」
對於政治學習來說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其中實事求是是實質和核心。
重要意義:
它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過程中的運用、豐富和發展;
它是制定並貫徹執行正確的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
它是加強黨的思想作風建設和提高領導能力的重要內容。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的精髓同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實事求是。
⑥ 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起點,正是運用和 把握了實事版求是這個權精髓,才有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立和發展。
2、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邏輯起點,實事求是是體現於、貫穿、滲透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各個方面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活的靈魂。
3、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始終的是實事求是。把握了這個精髓,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歷史聯系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中的最本質的東西。
4、由於把握了這個精髓,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在開創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
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它始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即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靈魂,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和靈魂;它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⑦ 為什麼說實事求事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
《中國共產黨章程》把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完整地表述為:「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實事求是內在地包含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內容.無論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還是理論聯系實際,都是實事求是的具體展開.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是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要堅持實事求是,就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
實事求是還內在地包含著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的內容.堅持實事求是,必須解放思想;做到實事求是,必然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黨的領導人在不同時期對思想路線闡述和發揮過程中,分別強調或解放思想,或與時俱進,或求真務實,都是根據不同實踐環境和具體任務,針對在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所提出的重點要求,其目的和歸宿,都是實事求是.它們既反映了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的一脈相承性,又體現了結合實踐發展在具體表現方面的時代特徵.
所以,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也正因為如此,我們通常把黨的思想路線簡明概括為「實事求是」,把黨的思想路線稱作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⑧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精髓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其精髓都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始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精髓,是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領導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實事求是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形成和發展的全過程。
實事求是體現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基本內容的各個方面。
實事求是是滲透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方法論原則。
(8)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擴展閱讀:
所謂的精髓,對於某一理論而言,指的是能使這一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並貫穿其始終,同時又體現在這一理論體系各個基本觀點中最本質的東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精髓是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實事求是既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精髓。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
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⑨ 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結合自己工作
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一、什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實事求是一詞,最初出現於東漢史學家班固撰寫的《漢書·河間獻王傳》,講的是西漢景帝第三子河間獻王劉德「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明朝王陽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觀點,倡導「實事求是」的學風。這原本指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方法,是一個經學和考據學的命題,也是中國古代學者治學治史的座右銘。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
二、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前提和基礎;理論聯系實際,是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實事求是思想錄像的驗證條件和目的。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實質和核心。這一基本內容內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和求真務實的要求。
三、「實事求是」思想的重要意義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際中的運用。馬克思指出,舊唯物主義看待世界,只強調客觀性而沒有能動性,唯心主義看待世界,只強調能動性而沒有客觀性,而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截然相反的缺陷,卻有一個共同的根源,即都不講實踐。於是,馬克思以實踐為基礎論證了人類意識和社會生活的本質:人類意識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而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思維的真理性,應該由實踐來證明,等等。馬克思找到了思維的客觀性和能動性相統一的基礎,即實踐,從而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
四、為什麼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一)所謂精髓,對於某一理論而言,指的是這一理論得以形成和發展並貫穿始終,同時又體現在這一理論體系個個基本觀點中的最本質的東西。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各個理論成果的形成過程來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形成的全過程。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基礎」,「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正是由於把握和運用了這個精髓,才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的創立和發展。
不僅如此,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容來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內容的各方面。把握了這個精髓,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畫的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歷史聯系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中的最本質的東西。我黨正是由於把握了這個精髓,才使我黨的一代又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
(二)實事求是充分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神實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的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它能夠表明馬克思主義的邏輯起點,徹底貫穿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始終,所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精髓。這個思想雖早已有之,但形成明晰的科學概念,既要有實踐的積累,又要有理論的准備。其形成過程是一個漫長的歷史歷程,經過長期的實踐,發展逐漸形成的一套理論,從國民革命到改革開放乃至今日指導我國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理論基礎仍是其精髓所在——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重要思想不僅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問題上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我們大
1/2
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我們日常學習和工作中,一方面要以更加寬廣的眼光觀察當代社會,以與時俱進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展開工作,同時要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另一方面,不要盲目冒進,富於創造性不是一味地標新立異,而必須把大膽探索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態度結合起來,把勇於創新和善於創新結合起來,把時代性、規律性、創造性統一起來,扎實有效地把各項學習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