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在科研成果與人才培養方面,碩果累累,形成了科研與教學、理論與實際、專業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的辦學特色。1985年以來,在各類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出版專著、譯著和教材30多部,在研和已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和校級縱向科研課題70餘項,完成公路高路堤支擋新結構試驗與模擬研究等橫向社會服務科研課題25項,已完成的多項課題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或國內領先水平。
② 中國建設時期科技成果
建設時期?是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嗎?這一時期我國的石油全部自給,電子能、原子能、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起來。主要代表是原子彈的爆炸成功。
③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的科研成果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實施科技興企戰略,近年來,有88項科技版成果權獲國家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其中有17項技術獲國家級科技獎。擁有國家級工法10項。深圳媽灣電廠採用半潛駁浮箱法施工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並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深圳賽格廣場超高層鋼管混凝土結構綜合施工技術榮獲200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國內唯一掌握火電、水電、核電和風電等電站綜合施工技術的企業,被譽為「中國電力建設的勁旅」。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是全國建設系統首批唯一一家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
④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共完成科研成果2176項,主編標准、規范453本,其中榮獲國家獎91項,各類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64項,獲得專利163項。主辦《建築科學》、《工程質量》、《建築機械》、《建築機械化》、《中國電梯》、《工程抗震》,協辦《建築結構學報》和《土木工程學報》等專業刊物,為推動我國工程建設標准化、促進建設事業科技進步、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為我國建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⑤ 建築科技,技改,管理,研究成果有哪些
平 頂 山 工 業 職 業 技 術 學 院 預 就 業 頂 崗 實 習 崗 位 技 術 分 析 報 告
摘 要 將液壓挖掘機引入凍結法立井施工領域,快施工速度、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採用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對新型液壓挖掘機進行設計研究,以期能研製出滿足市場需求、高性能的產品。 本文首先進行方案論證,決定採用電力驅動,從根本上消除了柴油機廢氣的危害;以山東臨工LG6210E小型柴油驅動挖掘機作為研製的母機進行技術改造,明確了本文的研究重點為工作裝置優化和液壓系統重新設計兩方面。 通過對新型液壓挖掘機反鏟裝置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得到了動臂、斗桿、鏟斗及其連桿的運動方程和幾種典型工況下的挖掘力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本文根據立井施工新型液壓挖掘機反鏟工作裝置的工作特點和性能要求,將確定工作裝置各鉸點的幾何參數作為優化設計變數,用反鏟工作裝置的挖掘能力作為優化目標函數,對反鏟工作裝置實施優化設計。 本文通過對挖機新設備、新工藝的介紹,以及常見的挖機維修的經歷,試對挖機有更加清晰的認識,使我看在以後的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使自己的維修技術更上一層樓!
⑥ 建築科技項目指什麼
這個主要指在建築工程中需要用到的新技術,可以向公司申請科研基金,對特殊工程技術進行立項研究,也就成了科技項目。
⑦ 張季超的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和參加了國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間近百項各級各類科研、科技開發項目及重點工程,其中國家級重點工程4項,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16項,推動了建築隔震新技術首次在國內外的巨型鋼結構中使用,完善了飽和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和巨型鋼結構綠色建造技術,推進了重大工程項目低碳節能的發展,開展了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設技術創新,取得了多項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創新成果。
近5年來主持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設的管理機制與模式以及運營保障制度研究》、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耐久性及其安全性評價研究》、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結合項目(科技平台建設專項)《綠色建築與新型建材產學研合作創新平台》等縱向科研項目。在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AppliedMechanicsandMaterials、《工程力學》、《岩土工程學報》、《施工技術》、《建築結構》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89篇,其中EI、ISTP收錄20餘篇 ;
主編專著及教材30餘本,包括專著:《廣東科學中心建設科技創新》(科學出版社,2011年)、《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建設的管理機制及運營保障制度研究》(科學出版社,2011年)、《基礎工程測試技術與案例分析》(科學出版社,2012年)、《新編地基處理技術與工程實踐》(科學出版社,2014年)、《廣東科學中心建設與管理——建築篇》(科學出版社,2008年)等 ;
先後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11項,廣州市科學技術獎4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1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項 ,其中,主持的科研成果《廣東科學中心建設與管理的創新實踐》獲2009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隔震減振新技術在廣東科學中心的應用與研究》獲2010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光纖健康監測技術在廣東科學中心中的研究與應用》獲2010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 、《廣東科學中心飽和軟土地基預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06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大型科技場館土木建築工程災害防護研究應用》獲2011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珠江新城地下空間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3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減震隔震技術在土木工程中的創新實踐》獲2013年度河南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光纖維健康診斷技術在重大工程結構中的研究與應用》獲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城市高密集區大規模地下空間建造關鍵技術及其集成示範》(排4)獲2013年度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 。
⑧ 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積極開展科學研究。近5年,學院承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10項,橫向科研課題500多項,研究經費達8700萬元,通過省級成果鑒定20項,其中9項成果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39項,其中省級一等獎6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3項;獲國家專利36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70篇;出版專著和規劃教材36部,其中2部教材獲得國家優秀教材獎。馬芹永教授主編的國家安全生產行業標准《煤礦井下靜態破碎技術規范》獲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發布,並由煤炭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為學院的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不斷提升土木建築學院的辦學實力,把我院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學院奠定了雄厚的基礎。學院成功主辦了第六屆全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建設研討會,擴大了學校和學院的影響。
⑨ 建築施工企業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專利、科技進步獎、工法、其實論文專著等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