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總結
國外科技成果轉化通常涉及4 大機制,即投入機制、合作機制、市場機制和專保障機制。這4個機制在實屬際運行過程中並不是獨立進行的,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系的有機統一體(圖4-3)。
首先,投入機制是合作機制、市場機制和保障機制的前提,沒有投入機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其他3種機制就無法維持最基本的運轉。反過來,其他3種機制的良性運轉又對投入方式、投入方向、投入主體及投入結構等狀況給予反饋,保證了投入機制的支持作用。其次,市場機制貫穿於整個科技成果轉化過程,通過傳遞信息、提供咨詢服務等方式為合作機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並且通過合作機制的反饋信息,不斷地完善自身建設。最後,保障機制通過政策法律的完善、基礎條件的建設,為其他3個機制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得合作和服務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的目標順利展開,反過來其他3個機制對於保障機制的反饋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有悖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一些政策和做法。
總之,4種機制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閉合的路線,為我國改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
圖4-3 4 種機制間的相互關系
② 很多中國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業的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們的歷史故事嗎
1、陳弼臣:
陳弼臣原籍是中國廣東潮陽,他的父親在曼谷一個商業機構當一名普通職員。5歲的時候,陳弼臣被送回家鄉上小學,後因家貧輟學。17歲時又去了曼谷,在那裡當售貨員,也干過廚師和搬運工,還擔任過兩家公司的職員。
陳弼臣工作踏實,任勞任怨,無論干什麼都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經過4年自強不息的奮斗,終於從一家公司的一名秘書升任為這家公司的經理。以後,他又在幾位朋友的幫助下,集資籌辦了一家五金木材公司,並自任經理。
之後他陸續又辦了3家公司,專營木材、五金、食品、葯物以及大米的外銷業務。經營得相當不錯,與亞洲各地的商業團體建立了廣泛的友好聯系,生意日漸興隆,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到1944年,陳弼臣與泰國的10位商人籌資20萬美元,創立了盤谷銀行。
在這以後的20年裡,銀行的資產保持著平均每年20%的增長率,一躍而成為泰國最大的銀行,陳弼臣也成為泰國的第一號富翁。
2、林海峰:
林海峰,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浙江寧波。是旅日棋士,職業九段。林海峰是吳清源的弟子,他的棋風厚實均衡,韌性極強。棋界稱他為「不死鳥」或「常青樹」。林海峰曾在日本天元戰實現五連霸,在1990年獲第3屆富士通杯冠軍。
3、楊忠禮:
以實業興邦,創立發展楊忠禮企業集團,為馬來西亞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良多;他對祖籍國情感深厚,支援家鄉建設,常年致力於馬中友好事業;他對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不遺餘力,親歷親為無私奉獻,將巴生興華中學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華文學校。
4、葉煥榮:
1959年,葉煥榮從香港初抵英國,從洗碗工到中餐館老闆,又到中式雜貨店老闆,最終成為英國最大華人企業董事長,2007年開始成為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用自己的人生寫出了一個典型海外華人奮斗故事。
5、陳省身:
出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畢業於清華大學,美籍華裔數學大師,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之一。
他是中國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並建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曾獲首屆邵逸夫獎數學獎,獲美國數學會的斯蒂爾終生成就獎等榮譽。
③ 既然國外先進科技都是保密的,那為什麼還有好多所謂的發表科研成果,這些科研成果都是有價值的么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弄清楚:什麼樣的成果具有保密價值?我覺得答案非常簡單:對某件事物保守秘密的情況下會令己方得獲得利益的話,這件事物就具有保密價值。這里我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把題主提到的所有「先進科技」按照「在較短時間內,能否在保密的前提下令己方獲得利益」分為「科學」和「技術」兩個部分。「科學」更側重於「發現新的,未被人們了解的真實」,結果是直接是推動整個領域的發展。「技術」更側重於「把科學發現的真實改變為己方的利益」,直接結果是令己方得益,然後在各方都爭相發展技術的情況下,再間接推動整個領域的發展。因此,我的觀點是,「科學」具有相對較小的保密價值,而「技術」具有相對較大的保密價值。
對於「科學」而言,也就是你所提到的「發表在各學術期刊上的文獻」,這些絕大部分都不是保密的。因為對於科學研究而言,「可重復性」是極其重要的因素。近到小保方晴子的STAP細胞研究,遠到黃禹錫教授的胚胎幹細胞研究,在一個極其重要的工作發表之後,會有無數同領域的研究者嘗試重復和拓展這份工作,並且確定你工作的真實性。在這種情況下,不存在「科研成果需要保密」的情況。恰恰相反的是,一個科學工作者需要提供他成果的所有細節,使得這個成果可以被重復驗證,進而得到發展。同時,科學研究成果的保密在很多情況下也不具有現實意義。科學研究的成果,往往是理論上的,在很多情況下離現實生活工業生產軍工航天都還有很大的距離。而蓄意的隱瞞成果,也是一件對科學研究有害無益的事情。
而對於「技術」而言,像轉基因原子彈航天航空飛機大炮航空母艦,這些都是與己方利益息息相關的,發展技術的直接目的是為己方提供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對技術進行保密可以最大限度的令己方獲益,大家自然會千方百計的藏著掖著,就算要交流也更多的是以「交換」的形式。
④ 很多中國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業等方面的成就,你知道他們的勵志故事嗎
1、葉煥榮:
1959年,葉煥榮從香港初抵英國,身上只有10英鎊。從洗碗工到中餐館老闆,又到中式雜貨店老闆,最終成為英國最大華人企業董事長,2007年開始成為英國華人首富,葉煥榮用自己的人生寫出了一個典型海外華人奮斗故事。
2、劉曉:
MBA畢業後,劉曉一心想把紐約法拉盛街頭鼎盛的路邊燒烤引到波士頓來。然而,波士頓政府明文禁止露天燒烤和炭火燒烤,差點使得計劃流產。經過與熱愛烹飪的創辦人鵬一商討,最終他們將新買的餐車精心改裝,車內使用煤氣和火山石烤爐。
濃郁的中國傳統路邊攤特色被保留下來,這種環保的方式也更利於保留燒烤原味。正因如此,他們的良苦用心一直被大量食客津津樂道。
3、沈月雷:
沈月雷就是苦盡甘來的典型。在紐約大學醫學院攻讀博士後時,兩篇學術論文意外發表失敗,不僅斷送他的「教授夢」,甚至連在美國醫葯企業找份好工作都難。山窮水盡之時,沈月雷憑借自身「小鼠基因敲除研發」的優勢,借錢創業,主攻「養鼠」。
通過刪除或改變小鼠的特定基因,公司產出第一批「戰斗鼠」,而憑借出售使用執照收費,他們成功銷售到了近百家實驗室公司,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4、楊小燕:
1930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47年在上海學習護理工作。18歲離家獨自到美國闖天下,學習醫學,並定居美國。曾任紐約一家醫院院長。楊小燕1978年在新奧爾良舉行的世界奧林匹克橋牌賽上奪得金牌,被譽為「橋牌皇後」。
5、陳香梅:
世界著名華人華僑領袖、社會活動家、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1925年6月23日出生於中國北京。早期在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工作,是中央社的第一任女記者。後來成為中國空軍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的指揮官陳納德的太太。她在二戰後一直都在美國政壇活躍著。
⑤ 近幾年有國內外有哪些重大科學成就
這上面很全
http://www.popscichina.com/
下面是介紹:
《科技新時代》雜志簡介(附圖)
《科技新時代》雜志是美國《popular science》的中文版,英文原版創刊於1872年,是目前歐美地區、也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應用科技新知與現代生活信息雜志;在西方大眾提升科技和生活水平的過程中,《popular science》是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重要媒介。129年的權威地位始終無綴,至今仍然高居全球以男性讀者為主要對象的前三名最暢銷刊物排行榜內。《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中文版雜志由美國時代鏡報集團(Times4 Media Ins.)獨家授權並同步提供原版圖文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大眾科技報社及北京新時代潤誠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於1996年1月在北京創刊並發行全國。
本刊80%以上圖文直接引進英文原版素材並同步報道。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中文版雜志是讀者了解國際科技新動態和新趨勢的窗口。長期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本刊自創刊之日起,一直在為推動中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努力,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中國的廣大讀者提供最新科技信息及素材,幫助讀者拓寬視野,增長對最新科技知識的了解。
本刊采編原則:
與時代同步的生活科技信息;信息所涉及的主要科學原理;信息對生活可能產生的影響;
本刊報道內容:
緊跟已經或將要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科技突破,報道前沿科技信息,包括我們自身的健康、 我們將用的電腦、我們未來的電器、我們要開的汽車、軍事、航空航天、生物、天文、地理、材料······
本刊主要欄目:
最新科技產品:介紹國內外剛推出或即將推出的最新科技產品的功能及原理,
涉及電子、電腦、汽車、航空、航天、體育、醫療、機械、家電、工具等領域。
醫療與保健:介紹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與設備。
科學與技術:介紹當今世界最新的科學成就與技術發明成果。
電 子:報道世界上著名的電子廠家在家電、電子和通信領域取得的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
航空與航天:報道航天大國最近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緊跟世界上航空技術領先的國家最新航空成果以及研發趨勢。
⑥ 外國偉大的科學成就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他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哥白尼
哥白尼(1473年—1543年)現代天文學創始人,日心說的創立者。
哥白尼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他在《天體運行論》中觀測計算所得數值的精確度是驚人的。例如,他得到恆星年的時間為365天6小時9分40秒,比現在的精確值約多30秒,誤差只有百萬分之一;他得到的月亮到地球的平均距離是地球半徑的60.30倍,和現在的60.27倍相比,誤差只有萬分之五。
在書中他正確地論述了地球繞其軸心運轉;月亮繞地球運轉;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繞太陽運轉的事實。顯然哥白尼的學說是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革命,它使人們的整個世界觀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哥白尼的書對伽利略和開普勒的工作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序幕。他倆又成了牛頓的主要前輩。是這兩者的發現才使牛頓有能力確定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天體運行論》是當代天文學的起點,也是現代科學的起點。
開普勒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年—公元1630年11月15日),行星運動定律的創立者。
他在1609年發表的偉大著作《新天文學》中提出了他的前兩個行星運動定律。行星運動第一定律認為每個行星都在一個橢圓形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轉,而太陽位於這個橢圓軌道的一個焦點上。行星運動第二定律認為行星運行離太陽越近則運行就越快,行星的速度以這樣的方式變化:行星與太陽之間的連線在等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十年後開普勒發表了他的行星運動第三定律: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它的運轉周期越長;運轉周期的平方與到太陽之間距離的立方成正比。開普勒定律對行星繞太陽運動做了一個基本完整、正確的描述,解決了天文學的一個基本問題。開普勒對天文學的貢獻幾乎可以和哥白尼相媲美。開普勒除了發現行星運動定律外,還對天文學做出了許多其他的貢獻。他也對光學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伽利略
伽利略是偉大的義大利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物質運動和宇宙的認識。為了證實和傳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伽利略獻出了畢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會迫害,並被終身監禁。他以系統的實驗和觀察推翻了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純屬思辨的傳統的自然觀,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⑦ 國內外最新科技成果
天津威歐斯公司早在非典爆發之前就向專利審批部門遞交了隱形液體手套的可行性專利報告,充分顯示出威歐斯公司在科研領域的前瞻性眼光。之後爆發的非典疫情讓人們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和健康的珍貴,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衛生習慣隨之也被深刻地改變。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個細節,而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雙手的健康問題就尤其引人注目。天津威歐斯公司及時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市場商機,以創新性手部衛生新概念,匯集國內外最新生物科技成果,傾力推出具有良好抗菌潤膚功能的隱形液體手套。 隱形液體手套是天津威歐斯公司採用 國內外最新生物科技成果 經過多年潛心研製的一款具有革命性意義的綠色環保護膚用品,並榮獲國家發明專利( ZL03150232.6,ZL200510133674.X,ZL200710059270.X )。本產品由採用現代生物技術從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活性材料製成,該活性材料也是至今為止人類發現的唯一一類具有抗菌抑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此外,本產品還富含多種天然成分,如維他命 E , TCC 抗菌劑等,可持續、安全、穩定的殺滅各種接觸性病菌、真菌、支原體、傳染病和殘留物,殺菌率高達 99.98% ,明顯改善人體皮膚本身的抗菌力,並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本產品還能夠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深層滋潤皮膚,持久有效的去除皮膚表層附著的油污垢。因此,本產品即可作為日常生活的化妝品用,也可用作醫療保健用品。使用時,本產品可在人體表面形成雙層可生物降解的液體保護膜,可抵禦多種有害物質及污垢的侵襲,抑菌去油有效時間長達 10-24 小時。使用結束後,用水沖洗,即可「脫」除。既方便快捷,又綠色環保。 隱形液體手套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交通運輸、煤礦、石油化工、油漆、機械維修、金融、電訊、學校、網吧、餐飲等行業的從業人員,無論是在人們上學、上班、娛樂、點鈔之前或工作、商旅之中,如果使用了本產品,都可達到消毒、殺菌等防護作用。 隱形液體手套不僅能除油護手,有效抗菌、抑菌、抵抗病毒入侵,而且具有良好的氣體通透性,使用中不影響手部皮膚呼吸,手感舒適順暢。本產品還具有極佳的肌膚親和性,塗抹在手部後, 1 分鍾即可自然風干成膜,成膜後緊貼手部皮膚,不影響手部靈活,沒有異樣感覺,工作、學習均不受影響;獨特的皮膚修復功能,能促進手部皮膚細微創傷的自我修復,並能夠阻擋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隱形液體手套使用簡便,使用時擠出 1-2ml 均勻塗抹在雙手上, 1 分鍾後自然風干即可進行工作。工作之後,用清水洗手即可。需要特別提示的是:使用中接觸水後需重新「穿戴」,以保持效果
⑧ 中國人在海外取得科技,商業等方面的成就的勵志故事
1、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下西洋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2、功夫巨星成龍
作為中國功夫電影的代言人 ,在好萊塢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英雄的概念 ,為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發揚者 。
成龍將武術與戲曲雜耍嫁接,在注重動作的觀賞性的同時,大幅度地降低了功夫電影中常見的血腥暴力場面,並由此開創出功夫喜劇的先河 。當功夫喜劇開始泛濫時,他又打出高危動作、杜絕替身的招牌,還吸收了好萊塢的各種電影元素,從而形成獨樹一幟的表演風格。
創造了動作喜劇電影的經典樣式。他參與創作的影片具有強勁敏捷的武打動作,幽默風趣的電影風格以及不會被角色所覆蓋的「成龍形象」。
3、李政道
李政道,美籍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因在宇稱不守恆、李模型、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撲孤立子場論等領域的貢獻聞名。
1957年,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85年,他又倡導成立了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並擔任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
1994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8年4月7日,擔任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2006年至今任北京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獲得「2015中華文化人物」榮譽。
李政道的研究領域很寬,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頗有建樹。4、籃球巨星姚明
1998年4月,姚明入選王非執教的國家隊,開始籃球生涯。2001奪得CBA常規賽MVP,2002年奪得CBA總冠軍以及總決賽MVP,分別3次當選CBA籃板王以及蓋帽王,2次當選CBA扣籃王。
在2002年NBA選秀中,他以狀元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隊選中,2003-09年連續6個賽季(生涯共8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2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二陣,3次入選NBA最佳陣容三陣。2009年,姚明收購上海男籃,成為上海大鯊魚籃球俱樂部老闆。
NBA評價稱,「站在2米26的高度,他幾乎以一舉之力改變了NBA只在一個國度風靡的局面,推動了NBA至關重要的全球化發展。」
5、控制光子晶元的「魔術師」沈浥塵
沈浥塵,22歲時以高分被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研究納米光子學。
2018年,28歲的沈毅城被網易智能選中,清華大學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所,二十四個評估機構共同選定了該報告「2018中國人工智慧英雄」年度人物,他們被稱為「追逐光明的人」!
沈浥塵的目標是:以光速加速人工智慧。2014年,沈浥塵在《科學》雜志上,作為第一作者出版標題為《寬波段光學的角度選擇》的論文,第一次,在物質尺度上控制光的傳播方向!此外,在沈浥塵讀博客的時候,他還發表了25篇重要論文。提交了10項專利!
2016年9月,沈浥塵在美國創辦了一家公司。目標是設計劃時代的產品:光子晶元,在這個領域,他是勇敢前進的先鋒。在研發上,沈浥塵和他的團隊有一個堅定的目標:打造世界第一一台商用光子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