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電力科技成果資料庫

中國電力科技成果資料庫

發布時間:2020-12-20 15:29:06

1. 21世紀偉大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1、天宮二號

天宮二號,即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繼天宮一號後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將用於進一步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進行一系列空間試驗。

天宮二號主要開展地球觀測和空間地球系統科學、空間應用新技術、空間技術和航天醫學等領域的應用和試驗,包括釋放伴飛小衛星,完成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的對接。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於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09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將與神舟十一號飛船對接。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2016年10月23日早晨7點31分,天宮二號的伴隨衛星從天宮二號上成功釋放。

2019年1月14日,天宮二號完成了伽馬射線暴瞬時輻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測,相關成果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

2、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中國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介紹,如果說地面量子通信構建了一張連接每個城市、每個信息傳輸點的「網」,那麼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射向太空的「標槍」。

當這張縱橫寰宇的量子通信「天地網」織就,海量信息將在其中來去如影,並且「無條件」安全。2017年1月18日。

中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4個月的在軌測試任務,正式交付用戶單位使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等單位相關領導在交付使用證書上簽字。

3、細胞核重新編程

所謂細胞核重新編程,是將成熟體細胞重新誘導回早期幹細胞狀態,以用於發育成各種類型的細胞,應用於臨床醫學,將細胞內的基因表達由一種類型變成另一種類型。

通過這一技術,可將一個體上較容易獲得的細胞(如皮膚細胞)類型培育成另一種較難獲得的細胞類型(如腦細胞)。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30分,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因為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細胞和生命體的理解。

在細胞核重新編程研究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英國發育生物學家約翰·格登和日本京都大學再生醫科研究所幹細胞生物系教授山中伸彌,獲得這一獎項。

4、神光二號

神光二號是我國2002年成功研製的大型激光裝置,目前建在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由成百台光學設備集成在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空間內。

可十億分之一秒的超短瞬間內可發射出相當於全球電網電力總和數倍的強大功率,從而釋放出極端壓力和高溫。

「神光二號」可用作科學實驗,釋放的巨大能量在實驗中產生的極端物理條件,對基礎科學研究、高技術應用和確保國家安全的新技術的推出,均有重大意義。

「神光」的未來前景誘人。據專家介紹,核聚變是未來清潔能源的希望所在,估計到本世紀中葉,科學家可利用激光聚變技術。

把海水中豐富的同位素氘、氚轉化為巨大的、取之不盡的能源。「神光二號」的建成,為我國科學家從海水中獲得能源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5、神舟三號飛船

神舟三號飛船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為主研製。

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自1996年10月以來,中國運載火箭發射已經連續24次獲得成功。

中國科學院和信息產業部等有關單位為這次發射研製了對地遙感、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等船載儀器和地面測控設備。

2. 中國科技成果庫包括電力科技成果庫嗎

中國科技成果資料庫是國家科技部指定的新技術、新成果查新資料庫。數據的准確性、詳內實性容已使其成為國內最具權威性的技術成果資料庫,不僅可以用於成果查新和技術轉讓,還可以為技術咨詢、服務提供信息源,為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以及革新工藝提供重要依據。

3. 2000年以來中國在航天方面的科技成果

中國2000年以來的航天重大科技成就有:

一、神舟一號

神舟一號飛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於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承擔發射任務的是在長征-2F捆綁式火箭的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征2號F載人航天火箭。

在發射點火十分鍾後,船箭分離,並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飛船入軌後,地面的各測控中心和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測量船對飛船進行了跟蹤測控,同時,還對飛船內的生命保障系統、姿態控制系統等進行了測試。

二、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是中國首個自主研製的載人空間試驗平台,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內部有效使用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設計在軌壽命兩年。

三、東方紅一號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衛星設計的工作壽命20天,至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與地面失去了聯系。由於東方紅一號衛星的近地點高度較高,因此東方紅一號衛星至今仍在軌道上。

四、神舟十一號飛船

神舟十一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是中國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

神舟十一號於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隨後與天宮二號對接形成組合體,2名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進行了為期30天的駐留,在軌飛行期間,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

五、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上首顆量子實驗衛星「墨子」號送上天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以我國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來命名。墨子最早提出過光線沿直線傳播的觀點,進行了小孔成像實驗。用他的名字命名以紀念他在早期物理光學方面的成就。

墨子最早通過小孔成像實驗發現了光是直線傳播的,第一次對光直線傳播進行了科學解釋——這在光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原理,為量子通信的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墨子還提出了某種意義上的粒子論。光量子學實驗衛星以中國科學家先賢墨子來命名,體現了中國的文化自信。

4. 電力行業比較著名的學術期刊有哪些

電子技術最著名。

5. 誰有科技成果的資料

我國:
1、我國研製成功曙光—2000Ⅱ超級伺服器。每秒可進行1100億次運算,達到90年代末期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是國家863計劃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重大成果。(人民日報1月29日)

2、我國自發光材料研發走在世界前列。其發光強度和持續時間比硫化物高30倍以上。(2月23日)

3、6月28日發射成功並正確進入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航天清華一號」微小衛星運行狀況良好。它填補了我國微小衛星研製和我國赴境外發射航天器產品的空白,標志著我國微小衛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7月8日)
4,株洲誕生時速305公里電力機車。其動力車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總體的高集成化模塊結構等十項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理念。(9月4日)
5,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10月31日凌晨0時02分在西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6,我首台類人型機器人亮相。有人類外觀特徵,可模擬人類行走與基本操作。

世界:
1、MG132/320W採煤機

2、高溫預制直埋保溫管

3、MIMN通風機運行監測管理系統

4、雞西市城區基礎設施調查與對策

5、干脫細目大豆顆粒粉

6、超選擇子宮動脈栓治療子宮肌瘤

7、數字減影選擇性全腦血栓造影臨床應用

8、復方腐植酸鈉葯膜治療子宮糜爛外陰潰瘍臨床研究

9、空氣發動機
你聽說過用空氣來推動汽車嗎?這可是一件新鮮的事,在國際汽車界的汽車族譜里是找不到的,是完完全全的一種另類汽車,但事情總是在變化的,近十年來,在法國、英國、西班牙、美國、墨西哥、南非一些非汽車界的工程師,熱心於研製空氣汽車,並已經取得近乎實用性試驗階段,達到令人感嘆的進步!
據說,空氣汽車最高時速已達100-120公里,加速能力0-50公里為6秒,行車距離230公里或12小時,在加氣站添加「燃料」只需2分鍾,售價大約在6-7萬港幣。現在,MDI已設立設計工作室,利用電腦,改進外觀設計,適應時尚需求。
空氣發動機是空氣汽車的關鍵部件,從外觀上看近似一種直列的小型內燃機,它有曲軸、活塞、閥門、進氣管,排氣管、定時皮帶等等,但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規則。

6. 請問電力行業比較著名的學術期刊有哪些

專業技術刊物.報道我國電工儀器儀錶行業的科技成果,包括電磁參數的測量方法,測量儀器,儀表,測試系統以及非電量測量的電測技術等方面.主要欄目有理論與實驗研究,綜述與專題評述,產品設計與分析,測量技術與方法,校驗技術及設備,電路設計與應用,微機應用與介面,自動測控系統,非電測量與感測器,元器件及應用,自動測試技術與系統,產品信息等.讀者對象是電力系統中的科研技術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繼承:《國外電工儀表》(1964-4967).
電工技術學報雙月刊ISSN1000-6753
電工行業專業技術期刊.刊登電工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及論文.主要欄目有學術論文,信息動態等.讀者對象為電工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等.
電工技術雜志月刊ISSN1001-7194
電工專業科技刊物.主要刊登電工技術理論,科研設計
,製造,測試,使用等方面的通用性科技文章.主要欄目有綜述,研究與開發,應用技術,工業自動控制,計算機/PLC應用,電網建設/改造,智能建築,經驗交流,產品介紹,信息與動態等.讀者對象為電工技術人員及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等.
電力電子技術雙月刊ISSN1000-100X
專業技術性刊物.反映電力電子技術領域的科研,生產,教學成果,介紹半導體器件和電力電子成套裝置的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新產品,報道國內外電力電子技術發展動態及產品市場信息.主要欄目有研究與設計,裝置與應用,控制與測試,器件,綜述,企業之窗等.主要讀者對象是從事電力電子技術工作的管理人員,技術開發和設計人員,銷售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
電力系統自動化半月刊ISSN1000-1026
專業技術性刊物.旨在反映電力工業的科技成果,促進電力工業的科技進步.內容包括電力系統分析所控制,電力市場,電網調度自動化,配電自動化,電力系統遠動,通信,繼電保護,信息管理
,電力企業管理現代化,發電廠自動控制,變電站自動化,計算機,現代控制理論和技術,以及智能化儀器儀表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等方面.主要欄目有學術論文,應用研究及成果,專題綜述,新產品,現場運行與技術革新經驗,現代通信與網路技術講座,行業信息等.讀者為電力行業從事科研設計,運行,試驗,製造,管理與營銷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由:《技術通訊》與《技術情報》合並而成.
電氣傳動雙月刊ISSN1001-2095
專業技術性刊物.報道國內外電氣傳動科技領域的先進技術和研究動態,科研成果,技術革新和技術改造經驗,促進行業間科技交流.內容包括電氣傳動和自動化,低壓配電,變流技術,匯流排控制技術,抗干擾技術,
計算機模擬技術,功率補償技術,新型電力電子元器件應用技術,檢測技術等方面.主要欄目有綜述和專論,交流傳動,直流傳動,計算機應用,微機及PLC應用,自動控制理論,自動控制系統,控制技術,設計計算,講座,國外信息,企業之窗.讀者對象為電氣傳動和電氣自動化專業的設計和科研人員,管理和經銷人員,技術部門的領導的及高級技術工人.
電氣自動化雙月刊ISSN1000-3886
專業技術性刊物.刊載電氣自動化方面的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論文,設有控制理論應用,電氣傳動和自動控制,微電腦應用,模糊控制,網路與通信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模擬技術,PLC應用,實用電路,軟開關及電源技術,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現場匯流排控制,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應用,故障診斷與容錯控制,綜述,資料庫設計,智能控制技術,CAD/CAM,經驗交流等欄目.讀者對象是自動控制,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的科研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的師生.繼承:《華東電氣傳動》(1978-4980).
鍋爐技術月刊ISSN1672-4763
專業技術性刊物.反映鍋爐技術(電站鍋爐和工業鍋爐)的科研成果,包括鍋爐產品試驗成果,運行經驗總結,鍋爐總體及零部件的設計理論,方法,結果和計算機程序,鍋爐製造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厚壁壓力容器的製造工藝和檢驗等.讀者對象為鍋爐工業技術人員和鍋爐工程設計,製造,生產人員.
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季刊ISSN1000-4874
專業技術性期刊.由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生力學和工程系等40多個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主辦.旨在加強水動力學領域各系統,各部門間的橫向聯系和學術交流,主要報道能源開發,海洋工程,船舶工程,水利工程,機械工程,反應堆工程,環境工程等方面的實驗研究與技術成果,學科介紹及研究簡訊.讀者對象為國內外水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及相關專業大專院校師生.該刊B輯為英文版.部分繼承:《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1984-1989).
水力發電月刊ISSN0559-9342專業技術性刊

7. 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申報平台怎麼填不了

樓主成功了么?現在連網站都進不去了

8. 《中國電力》 是核心期刊么

中國電力是2012年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這種期刊,應該也是2013年的核心期刊的。

9. 譚忠富的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領域為電力企業戰略管理設計、電力企業文化培育方略、電力市內場。先後主容持並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力成本綜合優化的系統方法與管理策略研究」,中國博士後基金「大型復雜系統可靠性優化的分解協調理論與方法」等4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電力企業風險管理研究」等3項國家電力公司科技項目,1項國家電力公司重點科技項目子項目「發電系統總體優化理論與方法」。
多年來,主持了多項縱向項目,包括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北京社科重點項目、1項北京社科一般項目、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2項北京市與高校共建項目等。出版著作6部;發表SCI與SSCI檢索論文13篇,他引46次;發表EI檢索論文67篇;北大中文核心資料庫收錄論文169篇。
出版著作有《復雜系統可靠性優化設計理論與方法》、《電子商務概論》。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10. 中國電力科學技術獎是省部級獎嗎

非國家級獎勵。來 一定程度上代表電力行源業較高獎勵,與省級相當。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科學技術獎是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以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章程》有關規定,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會同協會會員單位共同設立並經科學技術部批准,在國家科技獎勵主管部門登記的我國唯一的獎勵核能行業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科學技術成果的科技獎項。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力科技成果資料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