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教下簡歷裡面的「學術科研成果」怎麼填
自己發表的論文,或者和導師一起做課題、實驗等都可以填上去
㈡ 考浙大必須在本科生階段有科研學術成果嗎
有,學復術型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制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專業型碩士是國家為了克服學術型碩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種新碩士,培養的是現在市場緊缺的應用型人才。 學術型碩士的招生考試只有年初的「統考」,而統考以外的專業考試則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專業碩士的招生考試有10月份的「聯考」和年初的「統考」兩次機會,考生可以自行選擇,而這兩大國家級別的考試的專業考試,也由各招生單位自行命題、閱卷。 學術型碩士錄取為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定向)的碩士生按國家規定享受免學費待遇。錄取為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自籌經費)的碩士生須繳納學費,一般為8000元/年,不同專業有所不同。對於自籌經費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過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或者商業貸款緩解學費的壓力。由於是全日制正規大學碩士畢業,擁有學歷、學位雙證,因此社會對這樣的畢業生的認可度非常高。但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考慮到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弱點:光有理論,經驗不足。特別對於碩士專業與本科專業方向完全不同,又從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企業會有所顧忌。建議這類畢業生通過實習、兼職或考職業證書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
㈢ 非學術成就有哪些
例如志願者之類的
㈣ 學術論文與非學術論文的區別
2019-03-18
學位論文是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與非學術性文章的本質區別,在於學術論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的知識創新。所謂「知識創新」,即知識的創造與生產。人類之所以成為人類,是因為人類在維持自己生存和繁衍後代的同時,還在創造並積累著知識。
一代一代的人類創造著屬於他們那個時代的知識,其中的一部分,或通過文獻記載,或通過實物保存,或通過口耳相傳,傳遞給下一代,開啟下一代人的智慧,啟迪新的知識創造與生產。知識的創造或生產就是這樣一代一代不斷延續的。
非學術性文章則大不相同,它不需要以前人成果作為自己的基礎,也不需要創新。它可以是個人情緒的流露,也可以是家長里短的嘮叨,還可以是工作總結或報告,更可以是學習上級文件的感想。這類文字,既不是繼承性的,也不是創造性的。所以,它不是學術性的。
有一類文字常被人稱為准學術,是由於所涉內容具有知識性特徵,雖與個人情緒、家長里短、工作總結及學習體會無涉,但所涉知識是人類既有的知識,即前人創造的知識,而非作者生產的知識,此類文字不可以充當學位論文。
還有一類准學術性文章,其中不乏新鮮立論,不乏靈光乍現,但卻缺少學術脈絡的梳理與把握,缺乏甚至不屑進行嚴謹而扎實的論證。此類文字不可以充當學位論文。
對於碩士、博士學位論文而言,追求自身獨特的創造性,以此生產新知識,就成為論文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知識的新舊是通過與他人的工作對比來展開的,將自己工作的每一點進展都與已有的研究成果進行對比,是體現學術價值的核心所在。
知識之所以新,是通過嚴謹而扎實的論證來完成的。將自己的每一個立論都建立在扎實的證明之上,才有可能體現論文的學術價值。
㈤ 什麼是非學術性支持服務
非學業服務是管理性學習支持、學術性學習支持和情感類學習支持。非學術性學習支持服務對遠程教育中學習者學習成敗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非學術性不需要以前人成果作為自己的基礎,也不需要創新。它可以是個人情緒的流露,也可以是家長里短的嘮叨,還可以是工作總結或報告,更可以是學習上級文件的感想。這類文字,既不是繼承性的,也不是創造性的。所以,它不是學術性的。
學術性支持服務主要是指由教學人員提供的與學習課程相關的服務,它是屬於學習支持服務中非學業服務內的一部分。學習支持服務包括學業服務和非學業服務。
(5)非學術成果擴展閱讀
學習支持服務的意義:
學習者學習的過程就是使用、接受服務的過程,通過學校提供的全方位的學習支持服務完成學業。學習支持服務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直接影響到遠程教育的質量。
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在建設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國家開放大學的重要歷史時期,基於以網路為代表的多種媒體的學習支持服務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學習支持服務正日益成為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核心。
㈥ 非法期刊上的文章算是公開發表的學術成果嗎
不算公開發表的學術成果。
符合公開發表的要求的前提是要正規期刊,而非法期刊就算發表得再多也不算學術成果。
㈦ 肖非的學術成果
著作:
1.張念宏主編,《智育網路辭典》,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年,撰寫其中智育心理學部分
2.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主要撰稿人之一
3.國家教委基教司編,《國外特殊教育資料選編》,華夏出版社,1992年,論文
4.肖非、劉全禮著,《智力落後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華夏出版社,1992年
5.朴永馨主編,《特殊教育概論》,華夏出版社,1992年,撰寫其中兩章
6.張健主編,《小學教育網路全書》,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撰寫其中特殊教育部分
7.盧樂山主編,《中國女性網路全書》(文化教育卷)編委,副主編,東北大學出版社
8.劉全禮等編,《智力落後兒童教育學心理學》,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撰寫其中一章
9.朴永馨主編,《特殊教育學》,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撰寫其中三章
10.朴永馨主編,《特殊教育辭典》,華夏出版社,1996年,「學習障礙兒童教育」部分分主編
11.李慧聆、周耿主編,《孤獨症兒童教育與訓練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論文
12.全國特殊教育研究會編,《培智學校教學文萃》,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論文
13.肖非、王雁著,《智力落後教育通論》,華夏出版社,2000年8月
14.肖非 主編,《智力落後兒童心理與教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15.肖非等譯,《特殊需要兒童教育導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
16.肖非 王秀琴 李曉娟 編著《共享陽光—共和國特殊教育報告》,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部分論文:
1.關於個別化教育計劃幾個問題的思考 中國特殊教育 2005、 2
2.美國特殊教育立法的發展――歷史的視角 中國特殊教育 中國的隨班就讀:歷史·現狀·展望 中國特殊教育 2005、3
3.國外學校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特殊教育的啟示中國特殊教育 2005、11
4.從知覺生態理論看自閉症的發生與發展中國特殊教育 2005、11
5.試論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養中幾個爭議問題 教師教育研究2005、4
6.培智教育課程改革需要課程觀念的優化——北京市培智學校課程現狀調查報告中國特殊教育 2004、5
7.丹東地區特殊學校教師職業倦怠分析報告,基礎教育,2009.7
8.提高隨班就讀質量 重視特教師資建設(筆談),中國特殊教育2009/05
9.特殊教育學科體系探析中國特殊教育2009/06
10. 北京市聾校畢業班聾生職業期望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中國特殊教育 2008、1
11. 《北京市肢體殘疾人職業適應性量表》的編制中國特殊教育 2008、5
12.全納教育的哲學基礎:批判與反思教育研究與實驗2008、5
13. 本土化的特殊教育研究——朴永馨教授學術思想探微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5
14.《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性能分析中國特殊教育2006.9
15.Attitudes toward People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ents: The Role of Cultural Values, Contact, and Knowledge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Oct-Dec 2007. Vol. 73, Iss. 4; p. 23
16.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and Attitudes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toward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cation,Vol.56,No.3,September 2009
㈧ 學術成果 是什麼意思
學術成果是指系統的專門的或者在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論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專就和成績屬。
學術成果:
指是或在對存在物及其規律的學科化論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成績。
發表於學術期刊上的論文,參與結題的科研項目均屬於學術成果范疇。
㈨ 老師的學術成果指的是什麼
再某某著名刊物或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少論文,開了多少講座,或者寫書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