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是什麼級別
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的級別如下: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及教育管理者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解放思想和教育創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以下簡稱「學會」)設立「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以下簡稱「教育成果獎」),獎勵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論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開拓創新、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效的集體和個人,制定本辦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在研究生教育理論研究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或者在研究生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突出成就,均可申請「教育成果獎」。
Ⅱ 中國還有哪些「諾獎級別」科技成果
中華來人民共和國國籍獲得源者
2015年 屠呦呦
北京時間2015年10月5日。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
呦。她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中國葯學家屠呦呦2015年10月5日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成為國內第一個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獲得者也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女性。她也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
2012年 莫言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學院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Ⅲ 中國教育學會頒發的獲獎證書屬什麼級別
中國教育學會頒發的獲獎證書屬國家級證書,教育部門承認。
1、中國教育學會版(The Chinese Society of Ecation,縮寫為CSE)成立於1979年4月權12日,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由從事教育科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2、中國教育學會是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不是教育行政部門,所以其獲獎證書在教師評職等活動中不予以承認。
3、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今年發布的《關於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認證范圍的公告》,越來越多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頒發的文憑證書將獲得中國教育部的認證。
Ⅳ 我國政府承認的科技獎勵有哪些
科技獎勵法律制度
科技獎勵法律制度是依法確立的獎勵科學發明、發現、科技進步、合理化建議、技術改進及其他科技成果的制度。
我國的科技獎勵法律制度創立於50年代,並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而不斷完善。
我國的科技獎勵法律制度有以下幾個特徵:
(1)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科技獎勵法律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受制於特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因素,因而具有明顯的時代色彩,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徵。
(2)具有多層次性。我國的憲法、基本法中都有關於科技獎勵的規定。如新憲法第20條規定:"國家發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事業,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獎勵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發明創?quot;。又如《民法通則》對發明權、發現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的保護也做了原則規定。此外,還有大量的科技獎勵行政法規,包括國務院、各部門的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等。這樣,我國的科技獎勵法便由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組成了多層次的法律體系。就獎勵種類而論,包括發明獎、發現獎、科技進步獎、合理化建議獎、技術改進獎、"星火"獎、"豐收"獎。就獎勵等級而論,是根據獲獎主體在科技成果取得過程中的貢獻大小及科技成果的先進性和實用程度等,區別對待,分設等級,形成獎勵等級的多層次性。
(3)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為主。
科技獎勵制度的意義在於:用法律手段維護發明創造主體的合法權益,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於探索、獻身科學事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
下面介紹國家的主要獎勵制度。
自然科學獎勵制度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建立的,對集體或個人闡明自然的現象、特性或規律,並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研究成果給予獎勵的制度。它具有以下特徵:①從主體看,獲獎者可以是集體,也可以是個人;②從客體來看,獲獎項目必須是有關自然的科學發現;③從學術水平來看,自然科學獎的獲獎項目必須是在科學技術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科學發現。
發明獎勵制度是根據《發明獎勵條例》建立的。這里的發明是指前所未有的、先進的、經過實踐證明可以應用的重大科學技術新成就。
科學技術進步獎勵制度是按照《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建立的。其適用范圍包括:應用於建設的新科技成果;推廣、轉讓、應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在重大工程建設、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的新技術;科技管理、標准、計量、科技情報等新成果。
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制度是根據《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條例》設立的。用以鼓勵職工積極提合理化建議,推動技術進步,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增強內部活力。
"星火"獎勵制度是根據《國家星火獎勵辦法》設立的。為了促進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和廣大農村科技進步,振興地方經濟。
"豐收"獎勵制度是根據農牧漁業部發布的《農牧漁業"豐收獎"獎勵辦法(試行)》確立的。適用對象以生產第一線直接從事推廣工作的單位、個人和基層從事推廣工作的技術人員為主。
Ⅳ 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究竟屬於什麼級別的獎項
為做好2015年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參評作品徵集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評獎目的
全國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是面向全國的社會科學類獎項,用於獎勵商務領域具有前瞻性、創見性,有較高理論和學術價值的著作、論文和研究報告,以及對政府決策和實際工作產生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
二、評委會設置
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組織機構由領導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和秘書處組成。商務部領導擔任領導委員會主任。評審委員會委員由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相關學科和行業有造詣的學者及專家擔任。秘書處為商務發展研究成果獎的常設機構,設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三、獎項設立
成果獎按論文、著作、報告和政策調研(均非涉密)4個類別徵集作品,論文、著作和報告均分為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和國內流通3類,政策調研不分類,總計10類獎項。每類獎項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秀獎若干(優秀獎數量約為每類參評作品數量的10%),如無相應等次作品,獎項可空缺。
論文類徵集公開發表的文章,著作類徵集正式發行的書籍,報告類徵集已完成的課題,政策調研類徵集政策分析建議類的內部調研。
四、參評辦法
參評作品范圍包括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商務領域出版的書籍,在全國性刊物上公開發表、具有較高學術理論價值的社科類研究作品,以及雖未公開發表、但在內部發行的刊物上刊登的研究成果、研究報告。
五、申報步驟
(一)登陸http://cgj.mofcom.gov.cn/在線填寫申請信息。
(二)列印在線完成的申請表並加蓋公章。
(三)列印《承諾書》並簽字。
(四)申請表、簽字的《承諾書》、作品6份,其中,著作類應為6本正式發行的書籍,論文類、報告類和政策調研類樣刊一份及6份列印件(需隱去作者姓名及相關作息)。此外,報告類因參評作品必須是經委託單位或立項單位正式委託立項並評審驗收的課題研究成果,需一並郵寄相關證明材料。
(六)材料報送時間及地點
申報材料請於2015年6月8日前交科研處成果科(綜合樓1042)。
Ⅵ 現金流量表間接分析的中外研究成果。在外國和中國的發展史!獎勵值很高呦
去淘寶搜圖書,抄簡介。就OK
Ⅶ 中國科學發展與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創新成果獎相當於什麼
找到了提出找到新辦法的人
Ⅷ 中國科研成果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諾貝爾獎舉世矚目,雖然已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華裔科學獎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但人們常常會展開這樣的聯想:在推動人類大步前行的自然科學領域,中國本土科學家離諾貝爾獎還有多遠?
提到國內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短板,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原創性成果的缺失。「事實上,我國發表的文章數量已經處於世界前列,但是原創性成果與美英德日差距還很大。」記者采訪的相關專家表示。他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國內對基礎研究的原創性重視不夠,評價過度重視量的考核(包括論文的數量、影響因子等),這對我國科研產生了不健康的壓力,也導致在一些地方,課題組偏重於建立越來越大的團隊,相關學術帶頭人能真正用於科研創新的時間卻非常少。糾偏的方法是要回歸基礎研究的本質,更看重原創思想和原創觀點。
施郁則表示:「需要建設為科研而科研的文化,需要更多以對大自然的好奇心為驅動的科學工作者,大學和科研院所需要更多地以教師和科研人員為中心,需要更多對普通科研工作者的普遍的關懷,包括工作、生活等各個方面,讓他們能夠有好的環境,從而潛心於科學研究。」
同時,人們也普遍認為,傳統教育觀念對國內青年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的養成形成了很大的束縛,用饒毅曾經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一句話是,「兒童習慣背書,成人熱衷注經,生怕離經叛道」,這種無形的束縛,對於我國科學技術的整體進步無疑是一塊巨大的「絆腳石」。
除了「原創性成果的缺失」,接受采訪的一些專家還表示,我國科學研究還存在「對基礎研究的應用前景重視不夠」的問題。他們認為,相當長時期以來,我國流行的說法是基礎研究應該是自由探索,不能講應用,但是,如果我們去重溫美國現代科技政策白皮書的鼻祖——《科學,無止境的前沿》,其實美國的思路是非常清楚的,即基礎研究是科學資本,創造新知識是為新應用、新產品、新過程提供源頭。美國政府支持的科學研究絕大部分是基礎研究,是和其經濟、國民健康乃至軍事直接或者間接地密切相關的,如美國的生物學研究一直和醫葯健康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緊密結合。德國的化學研究,也是和德國一流的、龐大的化學品製造業緊密結合的。諾貝爾獎承認的大部分研究,也恰恰是這類對人類生活和文明有重要和重大影響的研究。同時,回歸應用前景,也能避免我國簡單地用文章的數量類指標來評價基礎研究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發明——預防老年痴呆、照亮「21世紀」等,都是應用性很強的發明。
此外,美國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王鴻飛在「賽先生」上從學科交叉的角度撰文闡述了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有趣之處:「明明是幾個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背景的人,發明的是在生命科學領域應用的激光物理技術,居然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橫跨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映的是現代科學的交叉。」
「現代科學從來都是相互交叉的,簡單的學科分類和標簽往往會讓人產生誤解。在國內,學科的分類和內容相當的老舊、缺乏靈活性,難以適應現代科學前沿發展中學科高度交叉的需要,而且常常誤導公眾對科學的了解。比如說,國內有多少大學的化學系能夠把激光和化學聯系起來?正因為如此,人們對科學前沿的認識也常常標簽化和表面化,難以看到學科知識與技術,以及基礎研究與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系。」王鴻飛表示。
如今,科學技術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已經被許多國家提到了戰略高度。而近年來,我國在提升科技創新方面也做了許多政策性的努力。
不斷出台的政策受到了科學界的歡迎。張善端表示:「我國的科技發展政策契合各個發展階段的需求,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某些領域的個別突破,我們需要的是所有領域的全面推進。能夠為我國工業化增強競爭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就應該是國家政策、人才和資金優先支持的方向。只有從全球工業製造的大國轉變為強國,我國才算實現了現代化。」
政策的不斷出台、科研環境的不斷改善固然可喜,但要靠近諾貝爾獎,施郁說:「還需為科研而科研、受好奇心驅動的科研人員不斷增多,健康的系統更好地運轉。」
「我國處於工業化的中後期,科技的發展已逐漸由模仿、跟隨、改進走到全面創新。在當前階段,沒有必要過度追逐諾貝爾自然科學獎,以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只要有一群人靜心研究20年,國家和企業給予持續支持,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是早晚的事。」張善端說。
-中國教育報
Ⅸ 張文顯的獲獎情況
截至2011年,張文顯先後有14項科研成果獲得17項國家級獎勵及省部級獎勵,其中國家級10項,省部級7項,具體是:
1993年:《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4年:《法理學》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法學基本范疇研究》獲中國圖書獎;
1997年:《法理學的改革和建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1年:《建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法律體系》獲吉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法學理論專業研究生教學改革》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法理學》獲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02年:《法理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並於2007年被教育部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精品教材;
2003年:《法哲學范疇研究》(修訂版)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05年:《法學理論教育創新的研究與實踐》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法學教育教學改革實施工程」課題(與曾憲義教授等5人共同合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6年:《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方法和前沿》獲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21世紀的中國大學精神》(與王玉柱教授合作)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8年,論文《從義務本位到權利本位是法的發展規律》入選由王仲方等主編的《走向法治——30篇影響中國法治進程的法學論文》。
2010至2011年:《法哲學通論》獲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截至2011年,張文顯還獲得了以下個人榮譽:
1987年,被評選為吉林省優秀教師;
1992年,被國家教委和人事部確定為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
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津貼;
1994年,被人事部確定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7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
1998年,被評選為吉林省首批省管優秀專家;
1998年,被中央組織部確定為直接聯系專家;
2004年,被中央批准為首批「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教材編寫」課題組首席專家(召集人);
2009年,被《中國法律》評選為建國60周年對新中國法學和法治建設最有貢獻的60位法律人之一。
Ⅹ 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獲獎著作
1.趙宇霞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三個維度,2008年「百部(篇)工程」獎,等級:二,2009-2
2,馬克思主義三等獎
經濟全球化的特徵、實質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論文 梅榮政
3,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 庄福齡教授 博士生導師 庄福齡。獲國家級獎的有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八卷本、②《馬克思主義史》四卷本。⑦《中國大網路全書·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分支。
省部級獎的有:③《毛澤東哲學思想史》三卷本、⑤《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傳播史》、⑥《毛澤東思想概論》、⑧《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辭典》。
4,馬克思主義哲學 博士生 / 碩士生導師 梁樹發
獲獎成果:
《新技術革命與唯物史觀的發展》 1991 年獲光明杯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二等獎;
《馬克思主義史》 1997 年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一本好書」獎、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新技術革命與社會革命》、《評肢解馬克思主義的幾種形式》、《關於「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的提問》分別獲中國人民大學論文一等獎。
《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主題的幾點思考》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論文獎
5,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
許征帆教授 博士生導師
科研獲獎情況:
《馬克思主義學說史》(三卷本)獲中國圖書獎榮譽獎;
《社會主義論庫》(三卷本)獲北京社科研究成果特等獎;
《試論我們時代發展的主旋律》獲北京市首屆優秀論文一等獎;
6,中共黨史專業 吳美華教授 博士生 / 碩士生導師 吳美華
代表作有《執政黨建設論》、《當代中國的多黨合作制度》,分別獲北京市第八屆、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專業 沈雲鎖教授 博士生導師沈雲鎖
《列寧思想史》和《科學社會主義史綱》曾分別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和中國人民大學科研成果獎。《馬克思主義史》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 「 五個一工程 」 第六屆 「 入選作品獎 」 和第三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8,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 張雷聲教授, 博士生 / 碩士生導師張雷聲
獲獎的科研成果有:《鄧小平的經濟思想》獲普通高校第二屆 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壟斷資本概論》獲普通高校首 屆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獲首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畫說〈資本論〉》獲 1996年度「五個一工程獎」:《馬克思主義歷史命運》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關於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若干問題的思考》獲中國人民大學1998年度優秀論文獎;《論鄧小平經濟理論的研究對象》獲中國人民大學2000年度優秀論文獎;《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獲中國人民大學2003年度優秀論文獎;《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及其歷史走向》2003年獲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歷史與現實》獲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主持的《中國人民大學「兩課」教育教學實效性調研報告》,獲教育部高校「兩課」教育教學實效性優秀調研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