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華新成果有望解決光刻機自研難題,這是怎麼回事
SSMB光源的潛在應用之一是將來成為EUV光刻機的光源,這是國際社會高度重視清華大學SSMB研究的重要原因。在晶元製造行業,光刻機是必不可少的精密設備,是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中最復雜,最關鍵的工藝步驟,光刻機的曝光解析度與波長直接相關,在半個多世紀以來,波長光刻技術的光源的規模正在縮小,這已被晶元行業公認為是新一代的主流光刻技術是使用波長為13.5納米的光源的EUV光刻技術。
這就需要對SSMB EUV光源進行持續的科學技術研究,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專業人士認為這項研究展示了一種新的方法,並且肯定會引起對粒子加速器和同步加速器輻射領域的興趣,該實驗演示了如何結合現有的兩種主要加速器光源的特性:同步輻射輻射光源和自由電子激光器,有望將SSMB光源用於EUV中,是光刻和角度分辨光電子能量的未來。清華大學正在積極支持和推動在國家一級建立SSMB EUV光源項目,清華SSMB研究小組已向國家發改委提交了“穩態微束極紫外光源研究裝置”的項目提案,並宣布了“十四五”期間國家重大的科學技術基礎設施計劃”。
② 清華大學學習成果轉化與未來行動計劃有哪些
下載客戶端專享最新最全的內容 相關資訊圖文極速查找 全部免流量
③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研究成果
六十年中,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如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北京菊兒胡同新四合院設計實踐、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設計、廣義建築學理論、人居環境科學、《北京憲章》等,已經成為中國建設史上的重要成果乃至世界建築界的標志性事件。
建築學院承擔並完成多項重要的縱向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可持續發展的中國人居環境的基本理論與典型範例研究」、「住區微氣候環境中的熱物理問題研究」、「空氣有機揮發物和微生物去除新方法」、「動態熱環境與人體熱舒適的基礎研究」和「鄉村建築熱環境和節能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國家「 十五」重點攻關項目「綠色建築關鍵技術研究」,「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課題「建築節能設計方法與模擬分析軟體開發」、「室內空氣化學污染控制和改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空氣VOC/SVOC介觀散發和控制機理研究」、863項目「太陽能建築儲能材料研製、性能和應用研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重點項目「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區城鄉空間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項目「綠色奧運建築標准和評估體系研究」,北京市項目「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學科群建設」等;近五年承擔了18項重要國際合作項目。
④ 為什麼百年清華沒有做出什麼世界級成果,產生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不是說不產生一個諾貝爾獲得者,我覺得可能是清華大學沒有這種高等人才吧,還不夠級別。
⑤ 重大突破!清華大學發布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什麼最新意義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的簡稱,對先秦歷史、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古文化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新發布的八篇戰國文獻,包括《四告》四篇,《四時》、《司歲》、《行稱》和《病方》。這是一次對歷史研究,對還原歷史和古文化研究都非常重要的一次研究。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國竹簡。經碳14測定證實,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文字風格主要是楚國的,簡的數量一共約有2500枚(包括少數殘斷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為數較多。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次發布的意義。
這一次文獻中的《四告》把殷王朝的朝政腐敗整個數落了一番,這相當於證實了殷王朝的真實情況,也反映出了周朝對於自己這個朝代的看法,這對歷史研究非常有幫助。這次發布的《病方》對中國的中醫學研究也有很大的意義。
⑥ 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的項目成果
實驗室建成以來,承擔了許多國家級的重大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它們或者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潛在的應用價值,如人工智慧的問題求解理論及應用、地球物理信號處理與識別方法及其應用、智能裝配機器人、自主式移動機器人和臨場感技術等,或者兼具學術研究與工程應用兩方面的重要價值,並已推廣應用,取得較明顯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如有大時延遙操作系統的實時三維圖形模擬、指紋自動識別系統、多字體印刷漢字識別系統、互動式自學習離線手寫漢字識別系統、連呼多字詞大字表特定人漢語語音識別系統和中字表非特定人漢語語音識別系統、THOCR97綜合集成漢字識別系統等。 近年來,實驗室獲得國家級及部委級獎項22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THOCR-97綜合集成漢字識別系統)、三等獎1項(地面軍用智能機器人)、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項(關於ARMA模型辨識與諧波恢復的研究)、以及部委一等獎3項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國際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000多篇,學術專著22本,它們中的一些核心論文已被SCI、EI、ISTP和SA等檢索工具數十次地引用。
⑦ 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的成果
航院的畢業生有眾多機會在我國三航領域施展才華,實現個人理想與抱負。每年都有畢業生前往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等航天航空航海相關的部門工作。截至目前,共培養本科生近五千人,研究生兩千餘人,其中授予博士學位六百餘人。
清華大學航院的辦學目標致力於為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培養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等復合型的專業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家建設與教育事業的骨幹,其中已有12位畢業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翟志剛等首批航天員經過我院的培養於2010年1月獲得清華大學工程碩士學位。
⑧ 清華團隊新成果在《自然》發表,這次研究成果有何重要作用
有人說,如果能在《自然》上發表一篇文章,國內高校隨便你選。從中可以看出,能在Nature上發刊的難度之高了。
光刻機是製造微機電、光電、二極體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關鍵設備。其分為兩種,一種是模板與圖樣大小一致的contact aligner,曝光時模板緊貼晶圓;另一種是利用類似投影機原理的stepper,獲得比模板更小的曝光圖樣。高端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製造難度很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製造。 因此曝光機價格昂貴,通常在 3 千萬至 5 億美元。
那製作光刻機究竟有什麼用呢?
可以說,如今我們使用的任何智能設備,都離不開一個東西,那就是二極體大規模集成電路,而光刻機就是製造這個東西的。
所以,完全自主生產光刻機也被認為中國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又一大障礙。
⑨ 清華大學發布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這一次成果有多重要
這一次的成果基本上推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而且擁有了最新的技術。
⑩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教學成果
2001年以來教學成果獎獲獎情況
一、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1、國家級5項:2001年二等獎3項,2005年二等獎1項,2009年二等獎1項
2、北京市級12項:2001年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 2005年一等獎3項。 2008年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國家級: 序號 成果名稱 成果完成人 獲獎時間 獲獎等級 1 面向21世紀的藝術設計重點學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材建設 張綺曼、鄭曙暘、
張月、蘇丹、劉鐵軍 2001年 國家級二等獎 2 世界陶瓷藝術史 陳進海 2001年 國家級二等獎 3 工業設計學系統教材 柳冠中 2001年 國家級二等獎 4 服裝學概論(教材) 李當岐 2005年 國家級二等獎 5 綜合造型設計基礎 柳冠中、邱松、史習平、劉志國、劉新 2009年 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北京市級: 序號 成果名稱 成果完成人 獲獎時間 獲獎等級 1 面向21世紀的藝術設計重點學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材建設 張綺曼、鄭曙暘、
張月、蘇丹、劉鐵軍 2001年 市級一等獎 2 世界陶瓷藝術史 陳進海 2001年 市級一等獎 3 工業設計學系統教材 柳冠中 2001年 市級一等獎 4 外國工藝美術史 張夫也 2001年 市級一等獎 5 中國工藝美術史教學改革 尚剛、杭間、鄒文、
田自秉 2001年 市級二等獎 6 服裝學概論(教材) 李當岐 2005年 市級一等獎 7 形態構成學(教材) 辛華泉 2005年 市級一等獎 8 銳意創新基於實踐
── 動畫設計學科課程系統建設 吳冠英、張弓、王川 2005年 市級一等獎 9 綜合造型設計基礎 柳冠中 邱松 史習平 劉志國 劉新 2008年 市級一等獎 10 《西洋服裝史》(教材) 李當岐 2008年 市級二等獎 11 《陶瓷造型藝術》(教材) 楊永善 2008年 市級二等獎 12 室內設計課程建設 鄭曙暘 張月 劉北光 汪建松 崔笑聲 2008年 市級二等獎 二、 清華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成果獎 年度 序號 獲獎項目 教師姓名 獲獎等級 2002年度 1 《傳統陶瓷雕塑》課程改革 邱耿鈺 一等獎 2 「創意服裝設計」教學改革 劉元風、魯閩、李薇 二等獎 3 「設計思維與方法」課程改革 黃維 二等獎 2004年度 1 銳意創新,基於實踐-《動畫設計》課程建設 吳冠英 張 弓 王 川 一等獎 2 創立從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邁進的藝術設計教育體系 田 青 張樹新 賈京生
陳 立 楊建軍 二等獎 3 文藝復興美術研究 張 敢 二等獎 2006年度 1 交通工具造型設計專業教學模式與課程體系 嚴 揚 柳冠中 劉志國
張 雷 周力輝 二等獎 2 傳統陶藝課程建設 鄭 寧 邱耿鈺 李正安 二等獎 2008年度 1 《綜合造型基礎》課程建設 柳冠中、邱松、史習平、劉志國、劉新 一等獎 2 《室內設計》課程建設 鄭曙暘、張月、劉北光、汪建松、崔笑聲 一等獎 3 《纖維藝術》課程實踐性教學 林樂成、洪興宇 二等獎 2010年 1 《環境藝術設計基礎訓練系列課程》 蘇丹、張月、管沄嘉、梁雯 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