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布萊葉獲得了哪些成就
盲字的發明者是法國盲人布萊葉(1809~1852年),發明時間是1829年。
布萊葉出生在法國巴黎近郊庫普雷城的一個手工馬鞍匠家庭,3歲時弄傷眼睛導致雙目失明。1819年進了由法國人豪伊於1784年創辦的世界第一所盲人學院學習音樂。
當時的書籍是厚紙或布條排成凸起的普通法文字母,又大又重,摸讀起來,無從下手,而且更無法書寫。1826年他在盲人學校任教之後,決心創造一種盲人容易摸讀和書寫的簡便文字。
有一天,他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聽到報紙上介紹陸軍炮兵軍官查里·巴比埃創造了一種「夜文」的消息。這對布萊葉來說是個特大的喜訊啊!第二天他便登門求教。巴比埃創造的「夜文」由12個凸點組成,只是為了利於夜間作戰時進行聯系和傳遞命令,但不是一套完整的文字。不過布萊葉由此得到啟發,進一步專心研究,終於在1829年正式宣布了他創造的點字。這對盲人教育是一種劃時代的創造。然而,學校當局認為這只是一種符號而不是文字,因而沒有採納他的盲字,更不予以承認。雖然在他創造盲字後的1834年,有人曾用他的盲字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盲文印刷品,可是他的盲文卻仍未被有關當局承認和採用。
後來,他的一位盲人女學生在一次聚會上演奏鋼琴獲得成功時,女學生向在坐的人講述了她的老師布萊葉發明盲文和教她學習的情況。不久,報紙上刊登了這條新聞,於是學院當局表示將承認和採用盲文。令人遺憾的是,沒過幾天,布萊葉去世了,年僅43歲。
雖然布萊葉逝世了,但他創造的盲字陸續為世界各國所採用。1887年,國際上正式承認布萊葉創造的盲字為國際通用盲文。為了紀念他的創造精神,1887年在布萊葉的家鄉普雷建立了一座紀念碑,1895年人們又將布萊葉的姓作為世界上盲字的國際通用名稱,因此,現在國際上就把盲字稱為「布萊葉」。
B. 盲文是誰發明的創建於什麼時候
路易斯·布萊葉(Louis Braille,1809年1月4日——1852年1月6日),生於法國巴黎東部的考普瓦利,他在盲人學校製作了第一個字母,起名為盲人點子法。
盲人觸摸使用的專門文字稱為點字,它是由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於1824年創造的,故國際上通稱盲文為「布萊爾」。布萊爾盲文1874年傳入中國。
布萊爾於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國一個貧苦的馬具匠家裡,他3歲時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傷了一隻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隻眼睛,以致雙目失明。
(2)成果凸點擴展閱讀
左右大腦半球有分工,左半球管理語言中樞,而右半球管理空間知覺中樞,左右手是左右大腦半球交叉支配。
盲文是點子凸起文字,每一點本身不具有意義,點與點之間的關系位置才具有文字表達意義,大腦右半球管理空間知覺,左手觸覺感知傳入大腦右半球,所以左手閱讀更加出色。
C. 包裝印刷行業怎麼樣啊狀態,競爭情況,行業前景,發展方向等 銷售好不好做
我國是紙包裝生產和使用大國,但是,我國的紙包裝生產結構和技術相對還落後於世界發達的一些國家。隨著知識經濟步伐的不斷加快,循環經濟的發展趨勢,有力地拉動和促進了我國紙包裝的應用市場,也使紙包裝的產品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上的不斷創新,大大提升了紙包裝產品的質量,也提高了產品的保護性能,對產品的銷售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也使紙包裝應用范圍越來越廣。1 我國紙包裝結構的組成成分和用途紙包裝顧名思義就是指採用原紙或原紙與其它材料合成加工製成的產品,主要包括瓦楞紙箱、紙盒、紙杯、紙碟、紙碗、蜂窩紙板、紙罐、紙袋、紙管、紙護角、紙板、紙浮雕、紙漿模和精裝的書刊畫冊等品種繁多的產品。現代紙包裝產品主要起到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產品的宣傳與促銷;產品的計量與包裝;產品的裝飾和保護;便於產品的運輸和銷售等作用。由於紙包裝產品便於再生利用,屬於環保型綠色產品,所以,特別適合於產品的內外包裝。隨著紙包裝生產工藝技術和結構的創新,紙包裝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高,現代紙包裝產品可以取代木器包裝、塑料包裝、玻璃包裝、鋁材包裝、鋼材包裝、鐵皮包裝等。紙包裝產品生產工藝簡便,有利於降低生產能耗、物耗,較好地提高經濟效益,是市場經濟的理想選擇,也是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2 紙包裝結構的創新形式1)瓦楞紙箱性能的創新現代紙包裝結構繁多,創新形式多種多樣。瓦楞紙箱作為最常用的紙包裝產品,在應用過程中其結構形式也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創新,高強度瓦楞復合板作為創新產品,一改傳統瓦楞紙板的瓦楞卧式排列結構,採用瓦楞立式緊密排列結構,可實現替代重型瓦楞紙板、蜂窩紙板和木板包裝,堪稱新型環保包裝材料。作為一種產品外包裝的紙箱,提高其防水性能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常規的瓦楞紙箱防水和防潮性能都比較差,通過覆膜的紙箱再生利用存在較大的麻煩和難題。而新型可回收防水型紙箱,通過採用含有可水解樹脂的加入,紙箱的防水、防潮性能可得到較好的提高,再生利用時又容易降解,是替代覆膜紙箱的理想工藝。可以說,現代產品包裝結構的創新正從過去簡單的銷售包裝、運輸包裝,向功能化包裝結構轉變,現在又有防腐蝕特性的瓦楞紙箱創新工藝問世,這種紙箱的里層紙塗有特殊材料,可使箱內物品在不加其他防腐措施的條件下,可以完好保存5年以上,這個功能源於高活性的銅元素網路,它能有效地起到中和腐蝕氣體的作用。隨著我國循環經濟步伐的加快,紙製品結構、生產技術的創新,將向有益於生態保護、節能、省材、降耗、經濟、簡便的方向發展,以紙代木,以紙代塑,以紙代玻璃,以紙代金屬,將成為現代和今後相當一段時間商品包裝的主流。2)紙包裝實地版印刷工藝技術的創新實地版是凸版(包括柔版)印刷專色的常用工藝,過去用傳統的凸版工藝印刷實地版一直是採用銅、鋅或樹脂版,而柔性版工藝一般是採用樹脂版進行印刷,存在印版容易裂壞弊病,影響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也高。筆者針對以前採用鋅板、樹脂版印刷煙包盒領(白板紙印金工藝),印刷中途印版橫向經常出現裂口現象,對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影響較大,於是從膠印工藝得到創新靈感,採用了將報廢的膠印舊橡皮布製作成實地凸版進行印刷,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印刷質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採用橡皮布取代昂貴的樹脂版、銅版版材,製作凸印(包括柔印工藝)的實地版,印版耐印力可達百萬印以上,較好地降低了生產成本,為凸版、柔版印刷工藝開拓了新的發展前景。3)紙包裝產品印後加工工藝技術的創新 壓紋、壓痕是紙包裝產品印後加工裝飾、成型的常用工藝,壓紋工藝一般是採用壓紋機或採用立式模切機製作壓紋版進行壓紋,前者壓紋生產形式不能進行局部壓紋,且壓紋版面變化需要更換輥筒結構的壓紋版,操作十分不方便,生產成本高,不適合小批量產品的壓紋。而後者壓紋需要製作金屬性或樹脂的壓紋版,可以進行全面或局部的壓紋,但是,壓力的均勻度不夠理想,並且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對紙張的壓痕生產按照傳統的工藝,也是採用立式模切機進行生產,也存在生產效率低和勞動強度大的問題,針對上述生產工藝弊病,筆者打破常規工藝,創立了用樹脂版在膠印機上進行局部或全面壓紋的新工藝,不僅較好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具有壓紋清晰、均勻的工藝效果。此外,利用樹脂版或裝訂鐵絲在膠印機進行壓痕生產也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拓展了膠印機的生產效能,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4)紙包裝產品材料製造工藝的技術創新瓦楞紙的質量如何對瓦楞紙箱的強度影響特別敏感,若瓦楞紙質量不好,製作出來的瓦楞紙箱質量也不好。而通過在瓦楞紙生產工藝中加入納米材料,這樣經過特殊工藝處理製成的瓦楞紙,與普通工藝生產的瓦楞紙相比,具有較高強度,並且具有脫水性能好,不掉粉、不掉毛等良好優點。由於納米粒子的顆粒極小,因此製成的瓦楞紙面上的凹、凸點相對就減少。而細膩光滑的紙面,粘合劑用量相對也就少,這樣經過單面機成型的瓦楞質量也好。納米瓦楞紙的主要生產工藝是:採用納米碳酸鈣材料和性能優越的助劑,經過特殊設備的加工,就製成了納米技術的新型造紙添加劑,將這種添加劑直接加入到濃度約1%的漿料中均勻混合後,再經造紙機集束管式流漿箱,均勻噴到瓦楞紙成型網上,使瓦楞紙上含有納米碳酸鈣的成分。由於納米碳酸鈣含有陽性與具有陰性的纖維緊密結合,在助劑的輔助作用下,大約80%的納米碳酸鈣就滯留在瓦楞紙中,再經過高真空脫水、壓榨處理、高溫烘乾工藝處理後,就形成水分約為8%納米瓦楞紙。採用納米碳酸鈣材料製成的瓦楞紙,其強度大大提高,就可以製成較薄型的瓦楞紙。如採用80g/m2左右的低定量的納米瓦楞紙製作紙箱,其強度可以與採用普通150g/m2左右瓦楞紙製作的紙箱質量不相上下。可以說,納米瓦楞紙是提高瓦楞紙箱質量的重要生產途徑。此外,納米油墨、納米印版、納米粘合劑、納米上光油等創新材料的應用,拓展了印刷和印後加工生產材料的功能,對有效減少生產質量故障,提高生產效率具有較好促進作用。5)紙包裝設備配件製造工藝的技術創新瓦楞輥是瓦楞紙板的成型模具,是單面機上最昂貴的重要部件,其楞齒高低決定著瓦楞紙板的成型厚度和瓦楞紙板的強度。所以,瓦楞輥只有達到高耐磨、不易變形的使用效果,才能確保所生產的瓦楞紙板符合成型質量的要求。過去瓦楞輥表面使用磨損後,採用傳統的修復方式是對表面採用普通硬鉻工藝處理,其耐磨性能不夠理想。而採用碳化硅-鉻納米陶瓷鍍層的瓦楞輥,其創新加工工藝是:瓦楞輥基材的工作表面上具有0.08~0.10mm厚的碳化硅-鉻納米陶瓷鍍層,碳化硅-鉻納米陶瓷鍍層由三層構成,第一層是與瓦楞輥基材牢固結合的離子擴散層,第二層為與第一層結合的底層,最外層為與底層結合的碳化硅-鉻納米陶瓷鍍層。這一工藝的特點是:該型瓦楞輥比原來鍍硬鉻瓦楞輥的耐磨性高3倍左右,可較好地提高瓦楞輥的壽命,減少停機大修的時間,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而網紋輥又是柔性版印刷的關鍵部件,它的性能如何直接影響產品的印刷質量。柔性版印刷機傳統的金屬網紋輥材質一般是低碳鋼或銅,採用電子雕刻成45°棱錐體結構的著墨孔,然後進行鍍鉻處理。這種輥由於鍍層薄容易磨損,尤其是採用刮刀式輸墨裝置,更容易出現磨損而使網穴容積變小,影響產品的印刷質量。而激光雕刻納米陶瓷網紋輥,是採用納米陶瓷材料加工製作而成,使其強度、韌性、耐磨性等都得到顯著的提高,所以,激光雕刻的陶瓷網紋輥已經廣泛應用於柔版印刷機上,性能不好的金屬網紋輥將逐步為性能優異的陶瓷網紋輥所取代。納米的特性能滿足大幅度提高陶瓷硬度、韌性和耐磨性等的要求,這就為製作精良的網紋輥提供可靠的技術保證,也為提高紙箱的印刷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紙包裝生產工藝技術的創新,是提高包裝印刷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產品質量檔次,降低生產消耗的需要,也是循環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特別是在經濟危機、經營壓力大的困難情況下,印刷包裝企業更應該注重通過生產結構和生產工藝技術的創新,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出路。所以,不論是在當前還是今後,紙包裝生產工藝技術創新仍然是挖掘經濟潛力的最好途徑和選擇,也只有通過堅持技術創新才能將企業可利用的知識資源、技術資源、管理資源轉化為提高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的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競爭優勢,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機會,這也是筆者從事包裝印刷行業30年來的最深刻感受。 http:
D. 吳懿平的成果介紹
(僅列出幾篇較有影響的論文):
[1] 「SnAgCu凸點互連的電遷移」, 半導體學報, 2006, 27(6): 1136-1140. [2] 「Dynamic strength of anisotropic conctive joints in flip chip on glass and flip chip on flex packages」, 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 2004 (44), pp 295-302. [3] 「The effect of solder paste volume and reflow ambient atmoaphere on reliability of CBGA assemblies」, Journal of Electronics Packaging, 2001, vol 123, No. 3, pp36-39 [4] 「保護氣氛再流焊對塑料球柵陣列焊點性能的影響」. 固體電子學研究與進展。
E. 關於LED發光二極體
LED 是一類可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和輻射能的發光器件,具有工作電壓低,耗電量小,發光效率高,發光響應時間極短,光色純,結構牢固,抗沖擊,耐振動,性能穩定可靠,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等一系列特性,發展突飛猛進,現已能批量生產整個可見光譜段各種顏色的高亮度、高性能產品。國產紅、綠、橙、黃的LED 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12%,「十五」期間的產業目標是達到年產300億只的能力,實現超高亮度AiGslnP的LED外延片和晶元的大生產,年產10億只以上紅、橙、黃超高亮度LED管芯,突破GaN材料的關鍵技術,實現藍、綠、白的LED的中批量生產。據預測,到2005年國際上LED的市場需求量約為 2000億只,銷售額達800億美元。
在LED產業鏈接中,上游是LED襯底晶片及襯底生產,中游的產業化為LED晶元設計及製造生產,下游歸LED封裝與測試,研發低熱阻、優異光學特性、高可靠的封裝技術是新型LED走向實用、走向市場的產業化必經之路,從某種意義上講是鏈接產業與市場的紐帶,只有封裝好的才能成為終端產品,才能投入實際應用,才能為顧客提供服務,使產業鏈環環相扣,無縫暢通。
F. 盲文是誰發明的、
你是我和你媽性交出來的雜碎
G. 什麼是赤柏松
中文名:紅豆杉
紅豆杉 學名:Taxaceae
別名:紫杉,赤柏松
屬:紅豆杉屬
紅豆杉又稱紫杉,也稱赤柏松。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是世界上公認的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大規摸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
由於紅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癌機理,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所長BRODER博士稱紫杉醇是繼阿黴素、順鉑以後,十五年來被認為是對多種癌症療效較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葯物。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英國、俄羅斯、韓國、中國都相繼開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國率先把研究成果應用於醫學臨床並在治療各種癌症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從此人類在抗癌領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為止以至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同癌症做抗爭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紫杉醇。
[編輯本段]生態習性
紅豆杉南北各地均適宜種植,具有喜蔭、耐旱、抗寒的特點,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與其他樹種或果園套種,管理簡便,其中東北紅豆杉,它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的古老樹種,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頑強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萬年。它不但側根發達、枝葉繁茂、萌發力強、而且適應氣候范圍廣、對土質要求寬,還耐修剪、耐寒、耐病蟲害。而且可以長成高大的喬木、有的單株甚至可以生長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葯用品種,還可以用做綠化品種,東北紅豆杉在民間傳說中,素有「風水神樹」之稱。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紅豆杉屬 常綠喬木,高30m,干徑達1m。葉螺旋狀互生,基部扭轉為二列,條形略微彎曲,長1-2.5cm,寬2-2.5mm,葉緣微反曲,葉端漸尖,葉背有2條寬黃綠色或灰綠色氣孔帶,中脈上密生有細小凸點,葉緣綠帶極窄,雌雄異株,雄球花單生於葉腋,雌球花的胚珠單生於花軸上部側生短軸的頂端,基部有圓盤狀假種皮。種子扁卵圓形,有2棱,種卵圓形,假種皮杯狀,紅色
[編輯本段]得名由來
紅豆杉這類植物近年來是植物界一位走紅的明星。因為它可提煉紫杉醇,所以是國際上公認的防癌抗癌葯劑,同時又是國家一類保護樹種。紅豆杉的紅豆,宛如南國的相思豆,外紅里艷,可以寄託人們的相思。紅豆杉得名也是因為它生長著與紅豆一樣的果實,故得名紅豆杉。
H. 求暑假實踐報告是關於模具的
模具專業認識實習報告(一)
時光如梭!我已經實習完了一月的時間,這期間,經歷了十多天的夜班,半個月的白班,體驗著勞動的光榮與艱辛,在這里我學到了我離開校園的第一筆知識,這些都是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從體驗公司的文化到親身接觸公司的每個部門的人員,從公司的季刊雜志上,從其他員工的言談中,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耳聞,總之,我的感覺中,我們的公司還是在不斷前進發展。
注塑課是我實習的第一個部門,當我跨入注塑車間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原來想像的工業化就是如此的接近,大型的注塑機台不斷吐出產品,機械手臂伸展自如,一個個或透明或帶色的樣板從傳輸帶上緩緩流進疊產品的車間,這些後來才知道被稱為素材的產品就這樣生產出來了,這個過程,稱為注塑,原理是通過加熱使注塑原料熔融注入模具型腔然後冷卻成型,最後脫出產品。在這個過程中,好的模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也有看到有的產品在剛打素材的時候就有一穴固定不良,還得需要人去手工去剪,既浪費原材料,又浪費人力,所以,要求工程在轉生產時有一個好的模具是必須的。在前期工作做好了,後續上會省好多資源,有形的和無形的。進料的質量控制也是出好素材的前提,尤其是透明料和淺色料,素材上有黑點就足使產品報廢,所以加強對進料的檢驗是對整個生產前段的負責。
我們公司產品的最高的不良在噴塗,實習的時候聽說有的產品噴塗不良高達百分之五六十,所以我重點看了一下噴塗,我個人愚見總結了一下。
現在就對我目前了解的我廠主要噴塗工藝做一個簡單介紹與回顧,很多按鍵的效果都是通過噴塗來表現出來,噴塗的原理是用壓縮空氣從噴槍的空氣噴嘴中心噴出,在油墨噴嘴前端形成負壓區,使油墨容器中的塗料從油墨嘴噴出,並迅即進入高速壓縮空氣流,使液——氣相急驟擴散,油墨被微粒化,油墨呈漆霧狀飛向並附著在產品表面,油墨霧粒迅速集聚成連續的漆膜。
在我們平時看到的產品中,大部分都是通過這種簡單的工藝實現的,它具有顏色多樣化的特點,在不同系列的產品上,這種效果更加容易實現,通過調配噴塗的油墨,就能達到各種視覺效果,另外她還有其他的優點,如噴塗效率高、受油墨品種和產品狀況的限制很小。
在我們的工廠,有兩種操作方式的噴塗機,分別用於大批量生產和小批量打樣用,一個是自動噴塗通過機械傳動來控制噴頭的方向,移動速度均勻,噴出產品的油墨厚度相對比較一致,大批量產品的生產主要是靠它來完成噴塗;另一種就是人工噴塗,這個對操作員的要求就高了一點,只有控制好了速度與距離,才能出一個好的效果,不會使產品表面積油或者薄厚不均,產生不良。當然,噴塗也有他自身的缺點,比如噴塗油墨損耗大,油墨利用率低。在如今,油墨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這個缺點是不能不提的,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已經附著在產品表面上的成功率,有一些因素如布毛,顆粒等原因造成最終產品的報廢,總體上油墨的利用率更低了一層,
如何能夠提高噴塗的良率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到:
一、噴塗的環境,一個無塵的環境將是高良品的絕對保障,在我們的車間建設中,存在著不好的觀念,就是有時候車間是用來給客戶參觀的,而不是給我們產品創造的,我實習的時候在噴塗車間,機噴操作員的工作服上油墨一塊一塊的,看起來就感覺不專業,
二、產品表面的清潔度,產品表面光潔會影響到噴塗的質量,因此,在進行噴塗之前對產品進行表面清潔是必要的,我們公司我實習的時候看到硅膠噴塗採用的方法是人工清潔,就是用膠帶的粘性來粘走表麵灰塵,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尋找另一種清潔的方式。
第三,機器本身的因素和油墨的質量,噴槍使用的空氣壓力有一個規定范圍。空氣壓力高漆霧粒子細,但漆霧飛散多,油墨損失大;反之,空氣壓力低,漆粒子粗,產品表面粗糙,會產生皮文、針孔、凸點等缺陷。噴塗時應根據噴槍的特性和產品的表面狀況,調節好噴槍的空氣壓力。噴塗時應確保空氣壓力穩定,避免因壓縮空氣供應不足而影響產品表面效果。
上述通過改進環境,機器,作用物隱藏的造成不良的因素,或許能夠改變一點現有噴塗不良的現狀。
我還有感我們的供應商的現狀,就拿電鍍來說吧,有一個項目的小側鍵,製作樣品的時候,電鍍商做了三次才符合我們要求的標准,其實這個工藝不難,就是普通的電鍍三價鉻,但他的前兩次百格測試就是沒有達到客戶的要求,為什麼會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側鍵上出現這么個問題呢?是我們之間的溝通不夠,還是供應商的粗心,我認為目前我們的供應商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統計這些問題都出在什麼地方,如何能夠很好的解決消除它,比如,電鍍槍色的色差問題,這個應該是能夠控制的,只要有了相同的條件參數,就不怕做出來有偏差的產品,但往往是一批一個樣子,很令人頭痛。所以建議對我們公司的供應商進行一次技術方面的評估,或者開拓新的供應渠道。
實習結束了,感覺腦袋裡又注入了新的知識,對公司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後的工作中,希望能用自己了解的東西去處理相關的問題,再探究新的問題,使自己和公司不斷進步。
第六部分:參觀河南科隆公司
11月21日下午,我們乘車來到河南科隆公司,開始了我們新的實習。
科隆公司以生產各類蒸發器、冷凝器為主,首先進入的是冷凝器生產車間。只見各種不同類型的銅、鋁管經過打彎、焊接、測試、覆膜等工序,就成了一個個冷凝器,在經過包裝,就可上市。
第二個參觀的車間是吹帳分廠,它有前處理區、盤管區、鉚合區、剪板區、硫化區、浸漆區、覆膜區、報廢區、成品存放區等多個工作區組成。產品經過盤管工序、組焊工序、試漏工序、低壓管工序、功能測試工序、包裝工序等多項工序完成。其中的試漏工序是一個關鍵工序,關鍵參數有:時間、壓力。
科隆主要生產海爾、榮事達等品牌冰箱的冷凝器、蒸發器,如型號為196DT或188K/A的冷藏管板蒸發器,型號為205或192的榮事達冷藏板管。
在科隆公司,我最大的感受是:本以為復雜的冷凝器、蒸發器,在各種設備以及工作人員的配合下,在完成各種工序之後,一跟簡單的銅管便成了冷凝器或蒸發器。其實,設備儀器在這點期間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若沒有各種各樣的設備儀器,連一跟簡單的螺釘都難以生產,更別說大規模生產了。
第七部分:參觀金龍集團
11月22日上午,早早乘車來到金龍集團,一下車,金龍集團那宏偉的建築物與氣派的景象告訴我:金龍集團將是我這幾天實習中參觀的最有實力的企業。
果然,剛進門,「中國科學院銅管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後科學研究站」兩行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心為之一震,為自己有機會到這來實習而自豪。
九點十五分,在公司領導的安排下,我們收看了《金龍集團宣傳片》,裡面的一句話,我到現在仍記憶猶新——如果說壓縮機是空調的心臟,那麼銅管便是空調的血管。隨後,公司領導發表了重要講話,內容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 金龍集團簡介;
2. 銅管在中國銅行業中的作用與地位;
3. 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4. 企業的宗旨。
在《金龍集團宣傳片》和公司領導的講話中,我以對金龍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年產35萬噸的金龍集團,在上海、珠海、重慶、煙台等地均建有分公司,主要生產直徑為3.8-30mm、重量為80-300KG、長度為5-200m的各種銅管、金屬件。公司以「為客戶創造精品,為員工創造價值,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宗旨,以「理解、支持、忠誠、奉獻」為文化精神,以「尊重、學習、創新、超越」為文化理念。現擁有現代化的高精度銅盤管生產線11條、內螺紋銅盤管專業化生產車間13個、冰箱用無氟銅管生產線2條,關鍵設備全部採用德國SMS、SCHUMAG、JUNKER和INDUGA公司,英國MRB公司、澳大利亞NDUCTOHEAT公司、義大利OLIVOTTO公司、芬蘭OUTOKUMPU公司的精良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保障能力強,為產出精品奠定了裝備保障。
隨後,我們又參觀了新鄉事業部二分廠、新鄉事業部三分廠,大型精良的設備讓我打開眼界,雖然我並不懂它們的工作原理,但那有序的團隊、齊全的生產線就足以證明金龍的優勢與勢力。
後來,在工作人員的講解下,算是「大有收獲」,特別是銅管的清洗、ACR銅管內螺紋的生產。銅管的清洗必須使用專門的清洗劑,而且要非常認真仔細,因為它對於銅管以後使用有著密切的關系。而ACR銅管的生產由於涉及到公司機密,我們知識簡單了解一下它的特點和觀看一下產品。金龍集團這么大一個企業,不僅在我國銅行業中,而且在全球的銅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金龍的生產線、設備、大部分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幾乎沒有咱們的民族企業的「成果」。這也暴露了我國現在技術落後、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
I. 盲文是怎麼傳遞信息的
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透過點字板、點字機、點字列印機等在紙張上製作出不同組合的凸點而組成,一般每一個方塊的點字是由六點組成。 它是由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於1824年創造的,故國際上通稱盲文為「布萊爾(Braille)」。
由來編輯創造l六點盲文的發明者是:路易·布萊爾(Louis Braille),也有人翻譯為劉易斯·布萊葉。他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國一個貧苦的馬具匠家裡,他3歲時玩弄工具時不慎失手,刺傷了一隻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隻眼睛,以致雙目失明。布萊葉的父母沒有放棄對這個盲孩子的培養。父親在木板上用釘子組成字母,教他認字,後又送他到村裡的小學讀書。布萊葉學習既刻苦又聰明,深受老師和校長的喜愛。1819年,布萊葉被送進巴黎皇家盲人學校。盲生的課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來很慢,書寫更困難,而且課本的數量很少,大部分課程靠口授。布萊葉學習刻苦、成績好、求知慾強,但沒有可供閱讀的書籍。他由此意識到,必須創造一種容易摸讀和書寫的盲文,才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1821年,有一天學校校長請來退休海軍軍官查爾斯·巴比埃,給學生們講授和示範一種「發音」法,或叫「夜間書寫」法符號,它是一種用兩行各6個凸點的符號來表示各種音標的方法, 是專為夜間作戰時傳遞命令和加強聯絡而創造的。年僅12歲的布萊葉聽完這個報告後,激動地對巴比埃說:「以凸點代替線條的方法肯定可以創造新的盲文……」此後,布萊葉專心致志地研究這種盲文:究竟需要多少凸點為最佳?怎樣編排字母和其他符號?用什麼樣的寫字工具?點距應多大……1824年,剛滿15周歲的布萊葉從人的體形受到啟發。他想,每個人都有兩個肩膀、兩臂和兩個膝蓋,在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個凸點,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個凸點了嗎?多麼有意思的6個點啊!經過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規律可循的法語字母方案擬定出來了。6個凸點,加上空白,共有64個變化。1829年,布萊葉在原方案基礎上加入了數學符號和音樂符號。他把這個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學校全體師生宣讀,要求校領導予以審查和推廣。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萊葉盲文讀物。但是,布萊葉的6點制盲文遭到校領導的反對,他們堅持延用原來的盲文,不準布萊葉在學校傳授和使用他的盲文。布萊葉又把修改後的盲文方案提交給法國學術研究院的教授們,請他們評價,但得到的回答仍是否定。布萊葉從盲人學校畢業後,一直留校任教。他曾擔任過代數、幾何、史地和音樂的教學工作。盡管他工作繁重,健康狀況不佳,又遭遇很大挫折,但他並不氣餒。由於他的盲文具有很大的 優越性,既便於摸讀,又便於書寫,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學校里不準學,他們就在校外偷偷地跟布萊葉學,並義務為他作宣傳。1851年12月,這位年輕的發明家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就在他去世的前幾天,他的一個女學生在一次盛大的音樂會上演奏鋼琴。這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對音樂皇冠上的明珠———鋼琴,竟有如此嫻熟的演奏技巧,令觀眾大為驚嘆!他們紛紛要求她介紹學習鋼琴的經過,並傳閱擱在鋼琴上的盲文樂譜。而這位女學生則將自己的成就完全歸功於老師布萊葉,她把他怎樣創造盲文,又怎樣耐心地教她,以及這種盲文至今尚未被學校當局所採用的情況一一講了出來,大家深受感動。第二天,巴黎報紙上詳細登載了這則消息。巴黎皇家盲人學校在社會輿論壓力之下,不得不採用了布萊葉的盲文。1852年1月,消息傳到布萊葉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為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終於被承認而感到欣慰。不久,他即去世,年僅43歲。成為公認布萊葉逝世後,他發明的6點制盲文逐漸為世人承認。1887年,布萊葉的盲文被國際公認為正式盲文。為了紀念這位卓越的創造者,1895年,人們將他的姓——布萊葉,作為盲文的國際通用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