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質檢總局科技成果

質檢總局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8 23:24:59

Ⅰ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專家介紹

龐國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質檢總局首席研究員, 中國檢科院首席科學家,中國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審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際公職化學家聯合會(AOAC)資深專家。
30餘年始終工作在檢驗檢疫第一線,致力於食品科學檢測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在農葯等化學污染物殘留微量分析技術領域進行了開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靈敏度、高選擇性、高解析度的多殘留快速檢測新技術、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離、富集等樣品制備新技術、新方法方面多有創新。在檢測技術標准化工程化方面頗有建樹,研究建立了139項國家技術標准和3項國際AOAC標准(其中一項正在組織AOAC協同研究),提升了相關產品的質量,促進了相關行業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3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5次榮獲國際AOAC科學技術獎。論著8部(1300多萬字),論文80多篇(其中30篇SCI論文)。培養帶出了一支包括2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專家,5名教授級研究員和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高水平科研團隊。 有害物質分析與代謝機理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食品安全研究所所長。
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專家,總局優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劃專家,科技部863專家, 科技部公共安全發展規劃、衛生部食品安全專項、亞太地區公共安全特聘專家。
社會兼職: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中國質譜學會有機分會、中國色譜學會和中國分析毒理學會會員,衛生部食品衛生標准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標准委5個標准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任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四川大學、沈陽農大客座教授和研究生導師。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17篇;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研究方向:食品中未知有害物質篩查技術,復雜基質食品中有害物質分離技術,實驗材料應用研究,實驗室樣品處理設備研發,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方向戰略研究、進出口食品安全突發事件處置技術。 物種鑒定和轉基因安全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長。
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國家質檢總局優秀女科技工作者。
社會兼職:山東農業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果蔬加工分會理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理事,全國生化檢測標准化委員會委員,全國生物晶元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12篇;獲得發明專利3項。
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安全(包括:轉基因檢測、生物物種鑒別、食品真偽鑒別,微生物分子生物快速檢測等)。 ,農產品質量安全化學污染物檢測、監測與溯源技術研究首席專家學士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質檢總局優秀中青年專家。
研究方向:農產品中化學污染物檢測、監測技術研究,農產品及農產品中化學污染物溯源技術研究。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發表SCI文章27篇,制定國際AOAC標准2項,出版專著8部(1700萬字)。
朱水芳
植物病害檢疫與預警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動植物檢疫研究所所長。
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專家,中央直控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質檢總局先進個人,先進科技工作者,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專家,科技部863專家,ISO轉基因技術委員會專家,,國家發改委生物產業咨詢專家。
社會兼職: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委會委員,第九屆國際植保大會分會主席,第十屆國際植病大會分會主席。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中國「標准創新貢獻獎」二等獎1項;以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3篇;獲得發明專利5項。
研究方向:生物安全及檢驗檢疫安全國家戰略規劃,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與檢驗,外來有害生物入侵規律、成災機理、偵檢與防控技術研究等。 動物檢疫與人畜共患病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動植物檢疫研究所副所長。
榮譽稱號:國家質檢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中國檢科院「先進個人」、中國檢科院「先進中層幹部」、中國檢科院「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社會兼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檢疫學分會副秘書長。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二等獎3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1篇;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 工業(消費)產品安全研究首席專家,碩士,研究員,工業品檢驗研究所所長。
社會兼職:中國國家實驗室認可技術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葯學會中葯分析分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化學危險品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三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3篇。
研究方向:工業消費品有害因子檢測關鍵技術及風險評估研究;工業消費產品的安全法規、技術標准和規范的比較研究;工業消費品中新材料檢測關鍵技術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 外來傳染病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
榮譽稱號:中央國家機關十佳傑出青年,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質檢系統先進個人(記一等功),質檢總局優秀青年,質檢總局優秀共產黨員。
社會兼職:中國微生物學會微生物毒素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檢驗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病原微生物衛生應急實驗室網路專家委員會委員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
研究方向:外來傳染病及其媒介生物監測、檢測、溯源及預警研究。 檢疫處理研究首席專家,學士,研究員,檢測技術與裝備研究所 常務副所長。
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專家,國家質檢總局優秀中青年專家,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先進個人。
社會兼職: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中國糧油學會理事,中國糧油學會儲藏專業分會常務理事,IPPC植物檢疫處理技術專家組成員,國際森林檢疫專家組成員,國際儲藏物氣調與熏蒸大會常設委員會委員。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一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1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5項。 現場快速檢驗檢疫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檢測技術與裝備研究所副所長。
榮譽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專家,總局首屆中青年專家。
社會兼職:全國納米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儀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檢驗檢疫儀器應用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譜學學會理事,《現代科學儀器》期刊編委。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12篇;獲得實用新型專利1項。
研究方向:納米生物、小型拉曼、微流控晶元、流式微球免疫篩查等前沿分析科學及裝備的研究與開發。 化學品安全研究首席專家,博士,研究員進出口化學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榮譽稱號:中國檢科院先進工作者,優秀中層幹部,國家質檢總局應對REACH專家工作組首席專家。
社會兼職:國家認監委檢驗檢疫標准化政策研究工作組組長,全國危標委化學品毒性檢測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毒理學會環境與生態毒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毒理分會委員,全國化學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科研業績:自2004年以來,獲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二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SCI文章6篇。
研究方向:化學品戰略與政策;化學品風險分析;化學品信息平台;化學品安全、衛生和環保(EHS)評價新檢測技術。

Ⅱ 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輻射儀器及裝置

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專用儀器供應商
公司通過自主開發,擁有輻射與環境監測儀器的自主產權和多項創新成果,部分技術和專利屬國內獨創。對技術成果實施產業化,目前,公司輻射與環境監測產品已經系列化,包括通道式放射性自動監測系統、放射源在線監控系統、輻射防護劑量當量率儀、環境監測吸收劑量率儀、表面污染檢測儀、χ/γ個人劑量儀、食品和水放射性檢測儀、測氡儀、多功能氡室、手持式核素識別儀、X光機、車輛掃描成像檢查系統以及健康環保儀器等,廣泛應用於海關、出入境、環保、核電以及金屬冶煉等行業領域。
知識產權及先進性
貝谷公司輻射探測技術及產品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先後獲得專利成果30餘項,軟體著作權50餘項,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檢測儀等多項專利成果,屬國內獨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工程研究中心
◎核輻射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核技術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西省核輻射探測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獎項與榮譽
◎2008年江西省重大高新產業項目◎2009年國家發改委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計劃
◎2010年財政部技術成果轉化項目◎2011年江西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項目
◎2012年工信部和財政部物聯網專項◎2013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4年科技部火炬計劃項目◎2015年江西省戰略新興產業投資項目
●合作交流
公司與中國原子能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團、東華理工大學、上海計量院和解放軍防化院等單位開展廣泛合作交流,促進產業發展。

Ⅲ 陳銳的承擔項目

[1] 國家質量基礎戰略研究,國家質檢總局/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項目,主持人,2014-2016。[2] 科技成果與標准耦合的技術方法研究,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項目,主持人,2014-2016。[3] 京津冀城市功能定位和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政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主持人,2014-2015。[4] 京津冀聯合打造創新發展戰略高地研究,北京市軟科學研究計劃,主持人,2014-2015。[5] 中國科學院科研經費規模結構分析研究,中國科學院課題,主持人,2014-2015。[6] 社區管理與服務標准研究,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聯合主持人,2012-2014。[7] 基於情景推演的城市運行安全管理平台研究和技術實現,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主持人,2013-2014。[8] 綜合標准化方法及重要標准研究,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主持人,2013-2014。[9] 北京地區人口、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產業發展態勢研究,北京市軟科學計劃項目,主持人,2013-2014。[10] 中國科學院資金管理創新與資源配置優化研究,中國科學院課題,主持人,2013-2014。[11] 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務C類項目,聯合主持人,2012-2015。[12] 科技資源配置模式與機制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務A類項目課題,主持人,2012-2015。[13] 城市運行管理中典型問題計算方法研究,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重大研究任務B類項目課題,主持人,2012-2015。[14] 中國科學院後勤服務支撐體系建設規劃研究,中國科學院課題,主持人,2012-2013。[15] 首都第二機場建設臨空商務區(ABD)戰略規劃研究,首都機場集團重大項目,主持人,2012-2013。[16] 北京環境衛生工程信息化發展規劃,北京市科委,主持人,2013。[17] 烏魯木齊城市運行管理三年規劃綱要,新疆烏魯木齊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主持人,2013。[18] 北京城市發展規劃指數評價體系的理論及技術支持系統研究,北京市規劃課題,主持人,2012。[19] 城鄉規劃實施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理論及方法研究,北京市規劃課題,主持人,2012。[20] 城市環境建設重點問題及信息化決策支持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計劃項目,主持人,2012。[21] 天安門地區市政基礎設施與城市景觀建設保障方案,北京市市政科技計劃項目,主持人,2012。[22] 重大產出導向的資源配置模式與穩定支持方案研究,中國科學院課題,主持人,2012。[23] 首都城市環境運行管理多部門協調機制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計劃項目,主持人,2011。[24] 國際標准優勢領域評價方法調研及典型案例分析,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主持人,2011。[25] 首都城市環境建設指數概念內涵與設計方法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計劃項目,主持人,2011。[26] 北京市「十二五」城市公共設施應急管理規劃,北京市「十二五」規劃專項課題,主持人,2010。[27] 北京市熱計量決策支持系統及政策模擬平台研究,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主持人,2009-2011。[28] 首都公共設施應急指揮戰略規劃研究,北京市市政科技計劃項目,主持人,2009-2010。[29] 城市運行系統模式及規范研究,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主持人,2008-2010。[30] 中國未來城市環境問題研究,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重大專項專題研究,主持人,2008-2009。[31] 區域環境綜合風險評估,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專題,主持人,2007-2011。[32] 中國消費結構變化、城市化與跨越CO2排放高峰的技術經濟分析,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項目課題,主持人,2008-2010。[33] 基於生態重建的流域水資源調控模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2007-2009。[34] 北京市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統研究,北京市科技計劃課題,主持人,2005-2006。[35] 國家物資儲備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儲備品種戰略研究,國家物資儲備局戰略規劃課題,主持人,2005-2006。[36] 中國社情統計預報模型分析,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子課題,聯合主持人,2004-2006。[37] 中國社會穩定預警系統基礎數據平台研究,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方向性項目課題,主持人,2004-2006。[38] 中國知識產權政策與科技政策的銜接與調整,國家知識產權局軟課題研究專項,主持人,2003-2005。[39] 可持續發展與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項目課題,聯合主持人,2002-2005。[40] 城鄉發展與農業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研究,歐盟國際科學合作計劃-第五框架FP5SUSDEV-CHINA項目,技術負責人,2002-2006。

Ⅳ 三一公司所獲得的質量獎項,何時何地頒發機構及含金量怎樣

2001年

●三一重工獲湖南省專利實施金獎
4月6日,湖南省2000年「專利實施獎」評選活動揭曉,三一重工「柴油機轉速計算機自動控制裝置」、「混凝土輸送泵高低壓切換裝置」兩項專利獲金獎。
●易小剛榮獲「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
9月24日,在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表彰會上,三一重工易小剛榮獲「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稱號。
●梁穩根獲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
10月,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
●毛中吾被評為「全國創業之星」
11月初,三一集團董事毛中吾被評為「全國創業之星」。

2002年

●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獎
2002年12月2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向文波榮獲2002紫荊花杯傑出企業家獎。
●全國私企納稅排行榜第三
據國家稅務局的統計,在2002年度私營企業納稅50強排行榜中,三一重工排名第三。
●全國誠信納稅先進企業
2002年,三一被全國工商聯和國家稅務總局評為「誠信納稅企業」。

2003年

●國家重點新產品
2003年10月,由三一自主研發的「SY5390THB混凝土泵車」榮獲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被授予「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梁穩根當選「聚人氣企業家」
12月13日,由《英才》雜志、《北京青年報》、新浪網和鳳凰衛視聯合舉辦的「2003年10位聚人氣企業家、10位具價值經理人」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光榮當選。
●五城會贊助捐贈先進單位
12月18日,在全國第五屆城市運動會慶功表彰大會上,三一重工被授予「贊助捐贈先進單位」稱號。
●全國用戶滿意產品
在2003年度全國用戶工作會議上,三一產品榮獲「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

2004年
國家機關

●梁穩根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4月28日,200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評選揭曉,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先生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成為湖南省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民營企業家。
●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8月9日,湖南省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湘科獎字 2004 03號公告,三一重工「SY系列混凝土泵車技術研究與開發應用」項目通過了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評審。
●湖南省納稅百強、誠信納稅十佳、工業二十強
2004年10月,三一重工榮獲湖南省2003年度「納稅百強」企業、「誠信納稅十佳」企業及工業二十強。
●湖南省質量管理獎
12月24日,在湖南省會長沙舉行的「湖南省質量管理獎及湖南名牌產品表彰會」頒獎大會上,三一重工榮獲「2004年湖南省質量管理獎」及100萬元獎金。
●長沙市質量振興先進集體
12月29日,長沙市政府機關會議廳舉行了盛大的頒獎儀式,三一重工喜獲「長沙市質量振興先進集體」稱號。

專業機構

●湖南省「員工信得過企業」
年初,在由湖南省總工會、湖南省工商聯合會、湖南省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等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評選活動中,三一重工榮獲「員工信得過企業」。
●上市公司百強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華頓綜合經濟研究所和《經濟時刊》雜志社聯合評出的「2003年度中國上市公司100強排行榜」上,三一重工榜上有名。
●首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
10月21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組織的首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和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的評選活動在深圳舉行了表彰儀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榮獲「中國優秀民營企業」稱號。
●全國企業文化優秀獎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共同支持的「第三屆全國企業文化年會」於10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年會上隆重發布了「2004年度全國企業文化優秀獎」評選結果,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國30家企業獲此殊榮。
●年度中國建設機械用戶滿意度調查
在全國建設機械設備用戶委員會四屆四次年會暨中國工程機械用戶委員會一屆二次年會上,「2004年全國混凝土、築養路、鋼筋等建設機械產品質量用戶滿意度調查」結果正式公布,三一重工獲得其中兩項殊榮。
●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
在全國工商聯主辦的「中國企業發展安全高峰論壇」組委會、財經時報等機構共同推出的「中國最具生命力企業」評選活動中,三一重工入選百強,獲得「2004年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稱號。

權威媒體

●入圍2004中國慈善榜
5月12日,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在中國大陸發布100家中國知名的民營企業組成的「2004中國慈善榜」,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名列第四十八名。
●50家最佳運營績效公司
在2003年度中國最佳運營績效上市公司綜合排行榜中,三一重工名列第八。
●中國工程機械最具影響力品牌三強
2004年6月,在由《中國工程機械》雜志推出的「中國本土工程機械品牌調查報告」中,三一重工名列第三,成為2004年度中國工程機械市場最有影響力的品牌。
●100最有成長性上市公司
在《新財富》雜志公布的「2004新財富100最有成長性上市公司」排行榜中,三一重工名列工程機械首席。
●中國證券市場年度成長獎
11月21日,在由證券日報社等主辦的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同時揭曉了「2004中國證券市場年度成長獎」,三一重工榮獲此項殊榮。

2005
國家機關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5月9日,三一重工「SY系列混凝土泵車技術研究與開發應用」項目在2005年湖南省科技工作會議獲得2004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示範企業
在7月19日上午舉行的長沙市科學技術大會上,三一重工等10家企業榮獲「長沙市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示範企業」稱號,並被授予匾牌。
●優秀非公有制經濟企業
7月29日,在湖南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經驗交流暨表彰大會上,三一重工等30家企業被授予「湖南省優秀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稱號。
●首批湖南省出口名牌
在湖南省商務廳公布的首批「湖南省出口名牌」,「三一」等21個品牌名列其中。
●工業重點行業效益十佳
10月15日,國家統計局在人民大會堂發布了第二屆「全國工業重點行業效益十佳企業」名單,三一重工入圍礦山、冶金、建築專用設備製造行業效益十佳企業,這已是三一重工第二次入圍。
●三級配砼泵摘取長沙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2005年度長沙市科技進步獎評審會議上,三一重工共摘取3個獎項,其中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榮獲長沙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專業機構

●中國信息化500強行業第二
由國家信息化測評中心主辦,中國信息協會、互聯網周刊協辦的2004年度「中國信息化500強」排名於年初揭曉,三一在本次評審中的排名由2003年度的第303位提高到201位,在參與評審的工程機械製造企業中排名第二,並獲得了「最佳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獎」。
●行業十大知名品牌
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2004年度「國內十大知名品牌」評比中,三一位列第五,成為唯一入選的民營企業。
●三一工會被評為省模範職工之家
三一工會被湖南省總工會授予「湖南省模範職工之家」稱號。
●梁穩根當選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
2005年3月,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光榮當選由中國企業聯合會評出的第四屆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
●中國十大文化推動力品牌
三一重工入選首屆「中國十大文化推動力品牌」評選
●2005中國機械500強
7月15日,由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世界企業實驗室、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協辦的2005《中國機械500強》在北京隆重揭曉。三一重工以89.16分的綜合評分進入百強,排序第98位。
●三一進駐中國五百強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評選的「2005年中國企業500強」發布,三一集團以年營業收入502742萬元名列排行榜第463位,這也是三一首次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之列。
●2005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理人周刊聯合主辦的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會上發布了2005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工程機械行業共有6個品牌上榜,三一重工以21.56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283名。
●水平定向鑽機獲獎
10月21日,在第八屆北京國際工程機械展覽與技術交流會上,三一重工自主研製的水平定向鑽機倍受矚目。它以黃、黑結合的大氣外表,優異的質量性能從眾多的參展產品中脫穎而出,被組委會評為「造型及外觀質量一等獎」。
●企業文化建設十佳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和中華兩岸三地專家企業家聯合會主辦的首屆中國企業文化架構論壇暨中華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大會於10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三一重工榮獲大會頒發的「2005年度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十大先進企業」稱號,梁穩根董事長同獲「2005年度中國企業文化建設十大傑出人物」稱號。
●QC活動捧回三項國家獎
在全國第27次質量管理小組代表大會上,三一重工共領取了3個大獎。這也是湖南省唯一獲獎的民營企業代表。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優秀企業」外,泵送公司膠管車間QC小組被評為「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三一重工總經理助理彭光裕被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卓越領導者」。
●最具成長力的自主品牌企業
在「2005中國自主創新、品牌高層論壇」上,三一集團有限公司榮獲「中國製造?行業內最具成長力的自主品牌企業」稱號。這是本次唯一獲獎的湘籍企業。

權威媒體

●三一兩條資訊入圍行業十大資訊
在2004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十大資訊」評比中,三一兩條資訊同時入圍。三一此次入圍的兩條資訊分別是:「國內首套混凝土成套設備在三一重工問世」和「三一泵送設備參建『中東香港』世界第一樓」。
●年度十大公關事件
12月20日,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主辦的2005年度「中國十大公關事件」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經過專家組嚴格甄選和公眾網路投票,三一重工成為股權分置改革成功第一股等10項事件成功獲選。

2006年
國家機關

●中國名牌產品
在由國家質檢總局牽頭組織的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公布的2006中國名牌產品中,三一光榮入選。中國名牌需具備「年銷售額、實現利稅、工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貢獻率居本行業前列」等條件。
●中國馳名商標
2006年三一商標(1550868號圖形)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獲「產品質量國家免檢」稱號
在2006年度中國免檢產品頒獎大會上,三一拖泵榮獲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產品質量國家免檢」稱號。
● 中國製造業500強
在國家統計局向社會公布的中國製造業500強名單中,三一集團以44.21億元位列418名。
● 中國品牌500強
在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品牌資產評價中心聯合組織,國家發改委、國資委、商務部等專家共同參與的2006中國品牌500強評選活動中,三一榜上有名。
●「產品質量國家免檢」稱號
在2006年度中國免檢產品頒獎大會上,三一拖泵榮獲國家質檢總局授予的「產品質量國家免檢」稱號。
● 自主創新50強
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峰會上,公布了「中國民營企業自主創新50強」,三一重工位居榜單26名。

專業機構

●三一品牌美譽度速升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發布的《2006中外品牌美譽度調查報告》中,三一集團以16個百分點的漲幅位列品牌美譽度漲幅百強榜49位,是其中唯一的機械製造企業。
●2006最有影響力品牌
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及多家媒體共同主辦的2006企業•品牌•人物評選頒獎典禮在京舉行。三一集團入選2006最有影響力品牌。
●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公布的了《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排行榜中,三一以26.52億元商標價值位列榜單第63名。
●品牌中國華譜獎
在中國品牌界的年度頂級盛會——首屆中國品牌節上,三一集團脫穎而出,榮獲「品牌中國華譜獎——中國年度25大典範品牌」稱號。
●企業信用安全3A企業
在全國企業信用安全管理工作委員會組織的中國企業信用安全評價中,三一集團被評為AAA單位。
●最具價值民企百強誠信品牌
年內,三一重工榮登2006年度《中國最具價值民企百強誠信品牌》排行榜。

權威媒體

●全球工程機械50強
國際建設領域權威媒體——英國KHL集團《國家建設》雜志公布了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名單,三一重工位列其中。
●最具競爭力工程機械10強企業
首屆「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企業」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三一重工入選「中國最具競爭力工程機械10強企業」。
●證券市場十佳品牌
在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三一重工等10家上市公司被評為「中國證券市場十佳品牌」。
●上市公司百強
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東方企業家》雜志等機構攜手推出的「2006民營上市公司100強」榜單在上海揭曉。三一重工再度榮登這一榜單。
●中國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由大眾證券報和新浪網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公信力TOP10」調查活動中,三一重工入選「2006中國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用戶滿意最具影響力第一品牌
由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人民日報、品牌雜志社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市場用戶滿意品牌」評選結果揭曉。三一榮獲「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用戶滿意最具影響力第一品牌」。

2007年
國家機關

●三一液壓履帶起重機獲上海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4月1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召開的2006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上海三一科技自主研發的液壓履帶起重機項目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100萬元科技創新貢獻獎
2007年11月6日,2007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在長沙高新技術開發區會展中心舉行。三一集團首席科學家、三一重工執行總裁易小剛榮獲100萬元科技創新貢獻獎。
●全國售後服務十佳單位和全國售後服務特殊貢獻單位
2007年12月29日,在由商務部和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企業文化促進會牽頭,全國數十家行業協會共同參與組織的第三屆全國售後服務評價活動中,三一重工榮獲「全國售後服務十佳單位」和「全國售後服務特殊貢獻單位」兩項最高榮譽。

專業機構

●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第63名
2007年1月,中國品牌研究院在廣州公布了《中國最有價值商標500強》排行榜。三一以26.52億元商標價值位列榜單第63名。
●向文波獲評品牌中國年度人物、十大中國並購人物
2007年4月,由品牌中國產業聯盟、新浪網、《中國企業家》等機構聯合發起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品牌高峰論壇暨2006品牌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三一集團執行總裁向文波獲評「2006品牌中國年度人物」。同時,向文波還入選由全國工商聯、全球並購研究中心評出的「中國十大並購人物」。
●全國重點保護品牌
2007年5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獲首批由中國品牌研究院評選的300家「全國重點保護品牌」稱號。
●中國創新型企業
2007年6月19日,在由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主辦的首屆中國城市創新論壇上,三一重工榮獲「中國創新型企業」稱號。
●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和《世界經理人周刊》聯合主辦的2007年中國品牌高峰會於6月2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會上發布了由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07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三一重工以品牌價值23.5億元排行278位。

權威媒體

●中國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2007年1月,在大眾證券報和新浪網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公信力TOP10」調查活動中,三一重工入選「中國十佳股改成效上市公司」。
●漂亮中國50
2007年4月,三一重工入選由《新財經》雜志社主辦、網民評選出的「漂亮中國50」——未來十年中國最具成長性的50家藍籌A股上市公司。同時,主辦方還授予三一重工「優秀管理團隊獎」。
●年度商業標桿
2007年7月20日,「2006年度商業標桿」評選獎項在北京正式揭曉,三一競購徐工案在50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摘取「2006年度商業標桿」榮譽。
●品牌中國華譜獎——中國年度25大典範品牌
2007年8月8日,中國品牌界的年度頂級盛會——首屆中國品牌節在北京拉開序幕,三一集團從眾多參評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品牌中國華譜獎——中國年度25大典範品牌」稱號。
●梁穩根獲評上市公司最佳老闆
2007年7月4日,福布斯雜志公布了《2007中國上市公司最佳和最差老闆》榜單,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位列25名「上市公司最佳老闆」。
●中國頂尖企業榜第70位
全球知名商業雜志《福布斯》8月初發布了2007「中國頂尖企業榜」。三一重工進入該榜單,並成為唯一入選的湖南企業,排名第70位。
●中國最具影響力百強企業
8月26日,2007第二屆中國最具影響力百強創新企業暨影響中國百名創新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三一重工入選最具影響力百強企業。
●高成長藍籌公司金鼎獎
2007年11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三一重工榮獲「高成長藍籌公司金鼎獎」。
●民營企業創富榜第12位
11月29日,南方周末發布了2007「中國(內地)民營企業創富榜」和「世界500強企業在華貢獻排行榜」,三一集團以414.313分的總得分位居民營企業創富榜第12位。
●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
2007年12月,由中國工業報社主辦的2007年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名單在京揭曉,三一重工位列建築工程機械製造業首位。

2008年
國家機關

●湖南省首家百億級民營企業
2008年1月,三一集團被湖南省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授予 「百億企業」稱號,成為建國以來湖南省首家過百億的民營企業。
●全國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
2008年7月8日,由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十大傑出志願者」和「中國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評選在京揭曉。三一重工抗震救災服務隊榮膺「十大傑出志願服務集體」。

專業機構

●最受尊敬上市公司
2008年1月,由世界經理人集團、世界企業家雜志和世界金融實驗室共同評選的2007年「中國100最受尊敬上市公司」評選結果揭曉,三一重工入選此榜獲得殊榮。
●中國機械工業百強第11位
2008年4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機械工業戰略研討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07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排名。三一集團以銷售收入突破135億元的驕人業績榮登榜單第11位。
●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
2008年5月23日,中國企業教育百強組委會正式授予三一「第四屆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榮譽稱號。同時,三一集團副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王務超獲得「第四屆中國企業教育培訓師百強」榮譽稱號。
●行業標志性品牌
2008年6月中旬,中國品牌研究院公布了第二屆中國行業標志性品牌名單,三一重工被評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標志性品牌。
●梁穩根獲評中國十大市值管理年度人物
2008年5月17日,由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發起並組織評選的「2008中國十大市值管理年度人物」在北京揭曉,三一重工董事長梁穩根等十人獲此殊榮。

權威媒體

●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
2008年6月19日,由中華英才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調查結果在北京揭曉,三一集團成為首家獲此殊榮的湖南企業,同時也是3700家參選企業中唯一的工程機械企業。
●最具社會責任十佳上市公司
2008年6月,在由《證券時報》和南方基金聯合主辦的2007年度中國上市公司主板價值百強高峰會議暨頒獎儀式上,三一重工囊括了「最具社會責任十佳上市公司」、「主板十佳管理團隊」、「主板價值百強」、「百佳董秘」等主要獎項,成為峰會上獲獎最多的明星企業。
●全球工程機械50強第20位
2008年7月,《中國工程機械》推出「2008全球工程機械50強」排行榜,三一集團以18.51億美元的銷售額居第20位。

PS:樓主也是三一的吧?呵呵,剛好我妹妹要我幫她查這些,你看對不對。。

Ⅳ 發揮技術優勢 創新服務內容

邱曉萬

揮技術優勢發新服務內容創邱萬曉2010年至2012年,中國珠寶行業走過了不平凡的三年。三年來,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管理中心」)在國土資源部的領導下,在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的指導下,發揮在行業內科技領先的優勢,注重珠寶科研創新,加強珠寶行業管理,積極提高檢驗技術,擴大珠寶培訓和對外交流,為政府、行業、企業和社會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推動了中國珠寶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2012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年鑒

3.2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對外交流

(1)每年4月、7月、9月和11月,管理中心與中寶協共同主辦上海、沈陽、深圳、北京國際珠寶展。管理中心作為展覽會唯一指定的檢測咨詢機構,承擔展會期間的免費檢測咨詢工作。

(2)管理中心下屬的《中國寶石》雜志針對消費者的需求,由原來的季刊變更為雙月刊,並對內容和形式進行了改進,增加了發行量,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同時,利用《芭莎珠寶》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網」的平台,加大對珠寶行業的宣傳力度和消費者科普教育。

(3)管理中心加強與媒體的合作。合作對象包括央視科教頻道、央視財經頻道、鳳凰衛視、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等電視傳媒,新浪網、搜狐網、新華網等網路傳媒,《高爾夫時代》、《旅遊地理》等雜志,製作的節目或文章以科研、標准、教育和鑒賞為內容,引導正確的珠寶文化消費觀。

(4)2010年7月,管理中心派首席研究員陸太進博士出席DTC在英國舉辦的鑽石會議,收集了國際最新鑽石研究成果。

(5)2010年9月,管理中心派人參觀了泰國珠寶展,並與泰國GIT研究所、泰寶協、泰國有關彩寶企業及在泰國的鑒定機構就彩寶分級標准及碧璽處理和市場等進行了調研。

(6)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研究部主任陳華參加了在廣西南寧舉辦的2010東盟博覽會-國際彩色寶石名人論壇,並應邀作了題為「中國彩色寶石市場及標准化現狀」的演講。

(7)2010年10月,管理中心派人參加了武漢學術交流會,提交了學術論文,其中陸太進作了題為「鑽石鑒定和研究的新進展」的演講。10月底派人參加了在北大召開的岩石學研討會並提交了學術論文。

(8)2011年5月11日至19日,管理中心派技術人員赴哥倫比亞進行祖母綠礦山開采、切磨、檢測、銷售等方面的考察和調研,著重解決祖母綠的優化處理問題。

(9)2011年10月,管理中心派專家參加了在北大召開的岩石學研討會並提交了學術論文。

(10)2011年11月,管理中心派專家參加了印度彩色寶石論壇,並作了題為「中國珠寶行業及品牌建設」的報告。

(11)2011年11月22日,管理中心舉辦2011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來自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韓國等國家和港台地區以及全國各省市的珠寶質檢機構、珠寶院校、珠寶企業、珠寶評估機構和其他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約330人參加了會議。編輯出版了《珠寶與科技——2011中國珠寶首飾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代表了近年來國內外珠寶學術領域的新技術和新成果。

(12)2012年9月24日,管理中心副主任、國檢中心主任畢立君、柯捷接待了英國DTC公司總裁Varda Shine一行。雙方對如何檢驗CVD合成鑽石進行了技術探討,交流了鑽石檢測的科研成果,並對如何應對市場上的CVD合成鑽石達成了一致,未來雙方將會加強合作。

展望2013年,管理中心將繼續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始終為政府、為行業、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進一步加強珠寶科研、制修訂標准、培訓以及宣傳和交流,為中國珠寶產業更加輝煌的明天貢獻應有的力量。

學術交流會現場

Ⅵ 黑龍江省計量檢定測試院的科技成果

科研方面,開展了電測儀器、環保分析與檢測儀器、熱工儀表、油田測量儀表、醫療監測儀表等計量標准儀器儀表及國家標准物質的研究和新產品開發。共完成國家質檢總局、省、市科技部門攻關和基金項目53項,起草和修訂國家(地方)檢定規程68個,編寫各類標准及規范(國家、地方、企業)10個其中有5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或發明獎,有34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黑龍江省計量檢定測試院(黑龍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是黑龍江省精神文明創建單位。於1999年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評為全國技術監督系統先進集體,2000年通過了CNAL評審, 2002年通過了法定技術機構的 考核,是全國幾何量工程參量計量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所在地,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黑龍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博士後分站,是黑龍江省科技廳批准籌建的黑龍江省測試儀器重點實驗室和黑龍江省電能產品中試生產基地。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已批准籌建國家量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質檢科[2005]466號)。
該院現有測試計量儀器學科、能源計算與測量學科、(幾何量)精密測量學科、光學電子測量儀器學科、分析化學(物理學)與計量學科五個重點學科梯隊,其中,「測試計量儀器」學科梯隊已成為「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梯隊」,正在申請升級為「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梯隊」535工程第二層次,「能與計算與測量」學科梯隊是省局重點學科帶頭人梯隊,正在申請升級為「黑龍江省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梯隊」。

Ⅶ 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的榮譽獎勵

先後研製了電子迴旋加速器、無創血壓測量儀檢測系統、智能化振動沖擊檢定裝置、鉬管保護鎢錸熱電偶自動檢定裝置、國家沖擊能基準裝置、高精度恆溫油槽、呼出氣體酒精含量探測器計量標准裝置等計量標准和測量設備,取得幾十項科研成果;先後制修訂國家、地方計量檢定規程和標准120餘項。其中電子迴旋加速器曾獲得國家科技部三等獎,智能化振動沖擊檢定裝置等近百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科技進步獎、地方科技興檢獎或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科技進步獎。

Ⅷ 質量技術監督局分幾個部門

大約有十個部門,分別為:
(一)辦公室。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管理等日常工作;負責起草綜合性文件;承擔政策研究、信息、安全保衛、保密、信訪、督查、政務公開、後勤管理等工作;承擔機關資產管理、重要活動的組織協調等工作;協調應急管理的有關事務性工作。
(二)法規宣傳科(案審辦)。
負責本系統推進依法行政綜合工作;負責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協調和法律適用方面的指導,監督管理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監督和協調管理全市系統行政許可工作;協助省局管理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執法人員資格審查和培訓、考核發證工作;承擔行政復議、應訴的有關工作;承擔機關行政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有關備案工作;負責質量技術監督相關法律法規的組織實施並監督檢查實施情況;承擔宣傳和新聞發布、報道工作;負責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和管理工作。負責對行政案件的初審把關工作;組織行政處罰案件的復核及聽證工作;組織對下級質監部門報批案件的審查;承擔案審辦的其他日常事務。
(三)質量管理科。起草本市貫徹國家質量發展戰略的規劃和相關政策,推進質量興市戰略和名牌發展戰略;負責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監督管理;負責組織產品質量事故調查工作,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工作,協助省局組織的重大產品質量事故調查工作。
(四)標准化科
組織實施標准化法律法規;負責統一管理全市農業、工業、服務業及其他領域的標准化工作;組織地方標準的制(修)定工作;組織擬訂並實施本市標准化發展戰略、規劃、計劃和政策;組織實施標准,並對標准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企業(不含食品企業)標准備案、工業產品標准登記的管理工作;管理企業標准化良好行為的創建工作;推行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指導和協調行業、部門的標准化工作;負責本市組織機構代碼和商品條碼的管理工作,推動組織機構代碼的應用。
(五)計量與認證科。
組織實施國家計量法律法規,負責統一管理全市計量工作,推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監督管理計量器具,組織開展量值傳遞;監督管理商品量和市場計量行為;負責產品能源效率標識監管,依法推行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管理工作;監督管理全市計量檢定人員的培訓及資格核准工作。
(六)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特種設備事故調查處理辦公室)。
負責本市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安全監察工作(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監督檢查特種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和進出口;按規定許可權監督管理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檢驗檢測人員和作業人員資格;按規定許可權組織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及統計分析工作;負責管理特種設備應急救援工作;監督管理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工作;組織推廣特種設備重大安全和節能技術成果。
(七)產品質量監督科。
負責本市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承擔煙花爆竹產品和纖維產品的質量監督工作。組織開展質量監督檢查、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打擊假冒偽劣違法活動;組織查處違反標准化、計量、質量、特種設備等法律法規的行為;承擔組織協調本市系統大案要案的協查協辦和督察督辦工作。擬訂本市重點監督的工業產品目錄;管理產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和風險監控工作;組織管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及後處理工作;組織實施缺陷產品召回制度;負責管理和指導本市系統的行政執法工作及市局稽查支隊的業務工作。監督管理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及仲裁檢驗、鑒定工作,監督管理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監督管理全市產品防偽工作。
(八)食品生產監管科。
負責全市生產加工環節的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擬訂全市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工作制度;組織實施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及後處理工作;管理食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和風險監控工作;組織實施生產企業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按規定許可權組織調查處理相關食品質量安全事故;承辦本市食品、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許可的受理及初審和管理工作;承辦化妝品的生產許可管理工作;
(九)計劃財務與科技科。
組織編制本系統財務預算、決算;管理本系統的各類獎金、專用基金和國有資產、基本建設、政府采購、技術裝備設置、信息和統計工作;管理本系統國庫集中支付和非稅收入收繳工作;承擔機關財務工作;承擔本系統內部審計工作。
擬訂本市質量技術監督科技發展規劃,組織開展本系統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學術交流和知識產權等工作;制定全系統科研經費年度計劃並監督執行。
(十)人事科
負責局機關、直屬單位及本系統幹部人事、機構編制、勞動工資、社會保險、教育培訓、隊伍建設及系統工資統發等工作;承擔管理許可權內的幹部任免、考核和下一級領導班子管理工作;承擔有關外事工作。
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辦公室。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及本系統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工作。

Ⅸ 國家質檢總局和質量技術監督局

我認為是從屬關系,

國家質檢總局職能和組織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簡稱國家質檢總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全國質量、計量、出入境商品檢驗、出入境衛生檢疫、出入境動植物檢疫、進出口食品安全和認證認可、標准化等工作,並行使行政執法職能的直屬機構。

國家質檢總局內設19個司(廳、局),即;辦公廳、法規司、質量管理司、計量司、通關業務司、衛生檢疫監管司、動植物檢疫監管司、檢驗監管司、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產品質量監督司、食品生產監管司、執法督查司(國家質檢總局打假辦公室)、國際合作司(WTO辦公室)、科技司、人事司、計劃財務司、機關黨委和離退休幹部局。另外,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和國家監察部向國家質檢總局派駐了紀律檢查組和監察局。

國家質檢總局對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局)(簡稱國家認監委)和中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局)(簡稱國家標准委)實施管理。國家認監委(副部級)是國務院授權的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統一管理、監督和綜合協調全國認證認可工作的主管機構。國家標准委(副部級)是國務院授權的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統一管理全國標准化工作的主管機構。

國家質檢總局下設15個直屬事業單位,即: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國際檢驗檢疫標准與技術法規研究中心、中國纖維檢驗局、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中國標准化研究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中心,人力資源開發培訓中心、中國質量報社、中國國門時報社、中國標准出版社和中國計量出版社,為質檢決策和實施提供技術等方面的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WTO/TBT國家通報咨詢中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WTO/SPS國家通報咨詢中心設在國家質檢總局。

經國家民政部批准,10個行業學、協會掛靠在國家質檢總局,即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中國國際旅行衛生保健協會、中國質量檢驗協會、中國計量協會、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中國標准化協會、中國計量測試學會、中國防偽行業協會、中國設備管理學會、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

為履行出入境檢驗檢疫職能,國家質檢總局在全國31省共設有35個直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陸空口岸和貨物集散地設有近300個分支局和200多個辦事處,共有檢驗檢疫人員3萬餘人。質檢總局對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垂直管理。

為履行質量技術監督職責,全國共設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並下設2800多個地、市、省行政管理部門,共有質量技術監督人員18萬餘人。質檢總局對省(自治區、直轄市)質量技術監督機構實行業務領導。
更多信息:http://www.aqsiq.gov.cn/zwgk/zjjs/

質量技術監督局
機構性質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是省政府管理質量、標准化、計量工作並行使執法監督職能的直屬機構。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提出制訂標准化、計量和質量監督管理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計劃,研究起草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草案。
(二)組織協調全省打擊生產和經銷假冒偽劣產(商)品的質量違法行為,制定和實施打假保名優工作方案;查處跨省市、跨行業、跨地區以及影響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質量、計量和標准化案件;組織並監督質量技術行政執法工作,規范系統內行政執法行為。管理與質量技術監督有關的技術法規備案。
(三)管理全省質量監督工作;管理和指導質量監督檢查;制定並組織實施年度監督檢驗計劃;組織對重點產(商)品質量實施重點監督;受理質量投訴、舉報,管理產(商)品質量仲裁的檢驗、鑒定。
(四)宏觀管理和指導全省質量工作;組織實施國家《質量振興綱要》;研究擬定提高我省質量水平的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推廣先進的質量管理經驗和方法;協調建立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負責組織重大產品質量事故的調查;管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工作。
(五)統一管理全省地方標準的計劃、審批、編號、發布;組織制定四川省地方標准(含標准樣品),協調和指導行業地方標准、企業標準的制定;管理行業標准和企業標准備案;監督標準的貫徹執行;管理全省組織機構代碼和商品條碼工作。
(六)統一管理全省計量工作;推行法定計量單位和國家計量制度;組織建立、審批和管理四川省計量基準和標准物質;制定計量器具包括商品房面積測量器具的四川省檢定系統表、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組織量值傳遞;規范和監督商品量的計量行為。
(七)統一管理和監督質量、計量和實驗室的認證認可工作;研究制定並組織執行認證認可工作的規章、制度,貫徹實施強制性管理的安全認證制度;依法對與質量監督相關的檢測技術機構及社會中介組織實行資格認可和監督管理;查處不符合認證要求、假冒認證標志的產品以及違反有關認證法律法規的其它行為。
(八)綜合管理全省鍋爐、壓力容器、電梯、壓力管道、起重機械、客運架空索道、大型游樂設施、防爆電器等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監督工作;制定規章、制度並組織實施;對鍋爐、壓力容器實施進出口監督檢查。
(九)組織制定全省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發展規劃;組織協調行業和專業的質量技術監督工作;管理和指導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科技工作;組織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的宣傳、信息工作;管理局直屬單位,指導掛靠的學會、協會工作。
(十)負責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的人事工作、離退休和社會保障工作、經費和國有資產工作以及紀檢、監察審計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管理機構編制工作;負責系統國家公務員、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的教育培訓工作;指導、協調公務員培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教材編寫工作;推行質量技術監督行業執業資格制度。
(十一)承擔質量、計量、標准化及特種設備等方面的境外合作交流事務,組織執行有關國際性協議協定。
(十二)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設12個職能處室和機關黨委:
(一)辦公室(掛對外交流合作處牌子) 負責系統政務工作的組織協調,負責局機關文秘、檔案、機要、保密、機關財務、信訪、安全保衛、基建房產、目標管理、後勤管理等日常政務工作,制定並監督執行機關工作制度;收集、分析和傳遞信息;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起草重要報告;協調承辦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對外合作交流事務,制訂和組織實施年度外事活動計劃。
(二)人事教育處 負責全系統機構編制及國家公務員管理工作;按幹部管理許可權,提出市地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列入省局管理的領導班子的調整、配備和領導幹部任免的意見和建議;負責全省質量技術監督隊伍建設工作,承辦系統人員調配、交流、安置以及備案審查工作;主管系統離退休人員和社會保障工作;編制和實施教育培訓計劃,管理質量技術監督行業資格認證工作;組織實施國家勞動工資政策、制度;負責表彰獎勵和出國、出境人員政審工作;指導有關社會中介組織的工作。
(三)計劃財務處 編制和組織實施質量技術監督事業發展規劃、計劃;管理系統財務、裝備、基建、國有資產和統計工作;組織編制系統固定資產投資的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全系統財務預決算、固定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等工作,統一管理和監督全系統資金分配和使用工作。
(四)科學技術處 編制和組織實施質量技術監督科技發展規劃、計劃;組織管理系統技術開發、成果推廣、科技項目、信息服務、發明、專利、科技成果評審和獎勵工作;負責防偽技術和防偽產品的管理、協調,承擔全省防偽產品的綜合管理工作;研究並指導技術檢測機構及相關社會中介組織改革與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五)政策法規宣傳處 研究和指導全省質量技術監督體系的改革;研究制定質量技術監督法制建設規劃,負責組織相關法規、規章的起草、論證、解釋;管理與標准、計量、質量有關的技術法規的備案;受理行政復議;對質量技術監督行政執法實施監督;承擔局新聞發布工作;管理組織宣傳報道及局系統報刊出版工作。
(六)質量處 指導和管理全省質量工作,組織擬訂全省質量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草案;組織實施國家有關質量振興工作的政策措施、名牌發展戰略及質量發展規劃、計劃;組織推廣科學的、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組織重大質量事故的調查分析並提出整改意見;協調建立重大工程設備質量監理制度;建立重點產品開業審查制度;指導省質量管理中介組織的工作;負責全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工作,對外可使用"四川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專用章"。
(七)監督處 負責生產、流通領域中產(商)品質量、計量和標准化監督,組織協調全省打擊生產和經銷假冒偽劣產(商)品活動中的質量、計量違法行為;組織開展企業質檢機構的審查認可;負責質量檢驗機構的發展規劃和日常管理;組織實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管理和協調產品質量的行業監督、地方監督與專業質量監督;管理質量仲裁檢驗、鑒定工作。
(八)標准化處 貫徹標准化法律、法規,組織執行國家標准;統一管理全省各類地方標準的計劃、審批、編號、發布;組織擬訂四川省地方標准(含標准樣品),協調和指導行業地方標准、企業標準的制定;指導企業產品標准制定,管理行業標准和企業標准備案;監督檢查重要標準的實施;承擔有關ISO、IEC等國際標准化組織的具體業務工作。
(九)計量處 組織實施計量法律、法規,負責推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管理和監督國家計量基準、計量標准和標准物質;組織實施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檢定規程和計量技術規范;組織全省量值傳遞,依法監督管理全省計量器具(含商品房面積測量器具);規范和監督商品量的計量行為;組織計量仲裁檢定;規范社會公正計量服務機構。
(十)認證評審處 負責貫徹質量認證、安全認證與實驗室認可制度;依法組織對檢測技術機構的審查認可和計量認證;負責質量認證咨詢機構的備案考核和內審員的評定注冊;監督管理質檢機構、中介檢測機構、質量咨詢機構和境外在川的檢驗、認證、咨詢機構;協調認證、咨詢、檢測等技術機構的對外交流和合作。
(十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 管理各類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監督工作;貫徹實施相關法律、法規、規章並組織監督檢查;對鍋爐、壓力容器、氣瓶、壓力管道等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檢驗、修理、改造等環節和進出口進行監督檢查;對有關事故進行統計分析和調查處理;負責有關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操作人員的培訓、資格考核工作。
(十二)監察審計處(與省紀委派駐的紀檢組、省監察廳派駐的監察室合署辦公) 貫徹實施監察、審計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對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的政務和財務工作執行情況進行監察、審計,查處違反政紀和財經紀律的案件;規范全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行業作風建設。
(十三)機關黨委 負責局機關和直屬、掛靠單位的黨群工作。機關黨委辦事機構的設置方式,由局黨組按照省委規定確定。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5748433.html?si=2

Ⅹ 方法技術試驗與成果

為了更好地總結銅綠山銅鐵礦勘查技術,為銅綠山礦深部及外圍提供技術支撐,結合地質及地形情況,開展了高精度重力、磁法方法技術、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試驗工作。試驗工作始於2011年11月,布置在銅綠山4線、15線、19線,完成了剖面長度8760m。

(一)高精度磁法試驗

高精度磁法試驗採用的儀器是微機質子磁力儀GSM—19T,屬高精度微機質子磁力儀,儀器雜訊誤差及一致性誤差很小,滿足《地面高精度磁測技術規程》對儀器精度的要求。磁測試驗投入1個野外台班,一個日變觀測站。高精度磁法試驗總有效測點為876點,質檢點數為58點,經統計計算磁測質檢總均方誤差為±2.9nT(小於±5nT),滿足規范要求。

(二)高精度重力試驗

高精度重力試驗共投入2台套CG-5型全自動重力儀,該儀器為加拿大生產,是目前我國引進最先進測地重力儀,完成1000個有效測點。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試驗組質量檢查隨野外生產同時進行,質檢點在全測區基本均勻分布。完成重力有效點1000個,完成質量檢查點52個,檢查率5%。

(三)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試驗

試驗研究的場地選擇遵循從已知到未知的原則,在已知礦區根據方法理論上的有效性,選擇適合於工作區的探測裝置;探索有效的野外施工裝置、採集時間及軟體解釋等方面壓制強干擾的有效途徑,依據試驗研究本身的科學規律,研究組選擇了銅綠山礦4線、15線、19線作為試驗場區,試驗剖面長度近8km,試驗時間始於2011年11月。

(四)方法技術試驗成果

銅綠山4線(CSAMT)試驗成果:銅綠山4線(CSAMT)試驗工作野外施工時間為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歷時2個多月,由湖北省地球物理勘察技術研究院聯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及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地質勘查院共同開展試驗工作。根據試驗要求,對測量裝置頻段、頻點設置,單個採集循環時間,場源AB長度,發射電流大小,收發距離,接受點距等逐一進行試驗。利用試驗採集數據,進行系列反演計算,並結合地質鑽探資料及岩礦石物性參數,繪制以下試驗成果圖(圖4-1):

圖4-1 銅綠山銅鐵礦4線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反演綜合成果圖

1—中下三疊統嘉陵江組第三段灰岩;2—中下三疊統嘉陵江組第二段灰岩;3—中下三疊統嘉陵江組第一段白雲岩;4—下三疊統大冶組第四段大理岩;5—下三疊統大冶組第三段大理岩;6—石英二長閃長玢岩;7—矽卡岩;8—視電阻率等值線;9—鑽孔;10—銅礦體;11—鐵銅礦體;12—露采邊界

(五)銅綠山銅鐵礦方法技術試驗成果總結

綜合4線、15線、19線高精度重磁及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CSAMT)試驗,對其方法技術及應用進行總結。

(1)傳統的重磁方法對勘查深部礦依然有效,在解釋時,結合地質及礦床特點及物性特徵綜合解釋。

(2)根據銅綠山礦接觸交代成礦特徵,在尋找深部隱伏礦時,一般表現為高磁異常和較高的重力異常,為深部找礦提供線索。

(3)相對於常規電測深勘探深度淺、解析度低的特點,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測深法(CSAMT)以其勘探深度大、解析度高的特點,其CSAMT方法對地質體的電性變化反應非常靈敏,CSAMT數據經反演之後的資料可以比較准確地反映地質體的界面。

(4)銅綠山CSAMT方法技術試驗,勘探深度達到1400m,雖不能直接指示礦體的賦存位置,但是通過對電阻率剖面電性特徵有效的分析,可以推斷可能賦存礦體的部位。

(5)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勘查深部金屬礦時,重力—磁法—電法組合方法效果較好,並要求技術人員充分了解工區的大概地質情況、地層岩性、岩體可能的分布狀況,充分了解不同地質體的物性參數特徵,如電性特徵、密度特徵、磁性特徵。

(6)通過試驗剖面的數據處理,CSAMT法視電阻率剖面仍比較准確地反映地質體的變化情況,其深部電性結構表現為中高電阻率過渡特徵,而過去為非低阻特徵。因此,「高磁—高重—中高阻過渡電性異常」是銅綠山找礦方法技術模式,為本區尋找類似礦床指明方向。

閱讀全文

與質檢總局科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