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總體規劃和鎮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區別
簡單點來說就是深度要求不一樣,自總體規劃是最上層的規劃,一般只是確定土地利用范圍和性質。而控制性詳細規劃需要確定可建設用地所有地塊的指標體系,控規往往是規劃中最重要和承上啟下的規劃,土地的建設強度往往在這個階段確定下來,政府賣地的收入基本上也定了。
㈡ 一個縣級的城市規劃設計院沒有測繪資質 但是在做鄉鎮總規的時候會用到相應的大比例的現狀測繪成果
你這個問題有點矛盾,首先,你們單位沒有測繪資質,是不能提供測繪測量圖版的;其次權,只有成立測繪隊,就有相應的測繪資質,有測繪資質,就必須要有涉密測繪成果台帳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
我們院也是縣級的規劃院,前面成立了個測繪隊,我們院規劃資質丙級,測繪資質丁級。
㈢ 鎮總體規劃與鎮域總體規劃有何區別
鎮總體規劃是指鎮街道的規劃,鎮域規劃的鎮轄區內的所有規劃,包括鄉村規劃在裡面
㈣ 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告的內容和形式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鄉(鎮)上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告專的內容包括規劃目屬標、規劃期限、規劃范圍、地塊用途、批准機關和批准日期。各地還可以結合實際,增加有關內容,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關於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違反規劃的法律責任等規定,以及土地用途分區管制規則等。國家對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公告的形式尚未作統一規定。各地的做法多樣,主要形式有:
(1)在鄉(鎮)政府或村民委員會辦公室設公告欄,張貼規劃圖及有關規定。
(2)在鄉(鎮)醒目位置(交通要道旁、村鎮公共中心等)設固定公告牌。
(3)將規劃成果印製成小冊子,按戶分發。
(4)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公告規劃主要內容。
㈤ 鄉鎮總規包括哪些圖紙,最好詳細點啊。。。
一、項目概況
二、來規劃自依據
三、規劃設計原則
四、規劃目標
五、用地布局
六、道路系統規劃
七、綠化景觀系統規劃
八、豎向規劃
九、市政設施規劃,包括1、給水工程2、雨水3、污水4、供電5、弱電6、燃氣7、管線綜合規劃8、環境衛生規劃9、消防規劃10、綜合防災
十、建築節能設計
十一、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十二、建築投資估算
十三、規劃管理措施
基本就這些了,你參考一下吧!!!
㈥ 路居鎮總體規劃_2013/2030
虎威將軍,是三國時期的將軍之一,與軍師將軍、牙門將軍、討逆將軍平級,魏蜀吳都有此爵位。如蜀國的趙雲。
鎮軍將軍,地位僅次於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唐始不置,而以鎮軍大將軍為武散官名。
㈦ 什麼是鄉鎮總體規劃
經依法批準的城市規劃,是城鄉建設和規劃管理的依據,未經法定程序不得修改。有下列情專形之一的屬,組織編制機關方可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修改省域城鎮規劃體系、城市(鎮)總體規劃:(一)上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城鄉規劃發生變更,提出修改規劃要求的;(二)行政區劃調整確需修改規劃的;(三)因國務院批准重大建設工程確需修改規劃的;(四)經評估確需修改規劃的;(五)城鄉規劃的審批機關認為應當修改規劃的其他情形。 修改城市、鎮總體規劃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和評估,並向原審批機關報告,修改涉及城市、鎮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同意後,方可編制修改方案,並依照原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
這樣可以么?
㈧ 村鎮規劃編制辦法的第三章 村鎮總體規劃的編制
第十二條 村鎮總體規劃是對鄉(鎮) 域范圍內村鎮體系及重要建設項目的整體部署。
第十三條 在編制村鎮總體規劃前可以先制定村鎮總體規劃綱要,作為編制村鎮總體規劃的依據。
第十四條 村鎮總體規劃綱要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⒈根據縣(市)域規劃,特別是縣(市)域城鎮體系規劃所提出的要求,確定鄉(鎮)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⒉根據對鄉(鎮)本身發展優勢、潛力與局限性的分析,評價其發展條件,明確長遠發展目標;
⒊根據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提出調整村莊布局的建議,原則確定村鎮體系的結構與布局;
⒋預測人口的規模與結構變化,重點是農業富餘勞動力空間轉移的速度、流向與城鎮化水平;⒌提出各項基礎設施與主要公共建築的配置建議;
⒍原則確定建設用地標准與主要用地指標,選擇建設發展用地,提出鎮區的規劃范圍和用地的大體布局。
第十五條 村鎮總體規劃綱要應當經鄉(鎮) 人民政府批准後,方可作為編制村鎮總體規劃的依據。
第十六條 村鎮總體規劃的主要任務是: 綜合評價鄉(鎮)發展條件;確定鄉(鎮)的性質和發展方向;預測鄉(鎮)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規模和結構;擬定所轄各村鎮的性質與規模;布置基礎設施和主要公共建築;指導鎮區和村莊建設規劃的編制。
第十七條 村鎮總體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⒈對現有居民點與生產基地進行布局調整,明確各自在村鎮體系中的地位;
⒉確定各個主要居民點與生產基地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明確它們在村鎮體系中的職能分工;
⒊確定鄉(鎮)域及規劃范圍內主要居民點的人口發展規模和建設用地規模;
人口發展規模的確定:用人口的自然增長加機械增長的方法計算出規劃期末鄉(鎮)域的總人口。在計算人口的機械增長時,應當根據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分別計算出從事一、二、三產業所需要的人口數,估算規劃期內有可能進入和遷出規劃范圍的人口數,預測人口的空間分布。
建設用地規模的確定:根據現狀用地分析,土地資源總量以及建設發展的需要,按照《村鎮規劃標准》確定人均建設用地標准。結合人口的空間分布,確定各主要居民點與生產基地的用地規模和大致范圍。
⒋安排交通、供水、排水、供電、電訊等基礎設施,確定工程管網走向和技術選型等;
⒌安排衛生院、學校、文化站、商店、農業生產服務中心等對全鄉(鎮)域有重要影響的主要公共建築;
⒍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措施。
第十八條 村鎮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十年至二十年。
第十九條 村鎮總體規劃的成果應當包括圖紙與文字資料兩部分。
圖紙應當包括:
⑴鄉(鎮) 域現狀分析圖(比例尺1:10000,根據規模大小可在1:5000-1:25000之間選擇);
⑵村鎮總體規劃圖(比例尺必須與鄉(鎮)域現狀分析圖一致)
文字資料應當包括:
⑴規劃文本,主要對規劃的各項目標和內容提出規定性要求;
⑵經批準的規劃綱要;
⑶規劃說明書,主要說明規劃的指導思想、內容、重要指標選取的依據,以及在實施中要注意的事項;
⑷基礎資料匯編。
㈨ 村鎮總體規劃
村鎮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村鎮總體規劃是在全鄉鎮的范圍內進行村鎮布點規劃內和相應的容各項建設的全面部署,是村鎮范圍內山、水、田、林、路、村等方面的綜合性規劃。
①根據村鎮生產發展的需要和建設的可能,確定本村鎮范圍內主要村鎮的位置、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
②選擇和確定主要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設施(如水庫、運河、水閘等)的位置。
③選擇和確定主要農、牧、漁業及工、副業生產基地的位置。
④確定規劃區范圍,選擇鄉鎮用地。確定集鎮主要中心廣場位置和道路紅線等。
⑤確定電力、電訊線路走向,安排村鎮內部和外部的交通運輸系統(包括公路、水路運輸等)。
⑥選擇和確定村鎮主要公共建築的位置。
㈩ 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內容包括哪些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十七條規定:城市總體規劃、專鎮總體規劃的內容屬應當包括:城市、鎮的發展布局,功能分區,用地布局,綜合交通體系,禁止、限制和適宜建設的地域范圍,各類專項規劃等。 規劃范圍、規劃區內建設用地規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農田和綠化用地、環境保護、自然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以及防災減災等內容,應當作為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