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甘肅省科技成果鑒定

甘肅省科技成果鑒定

發布時間:2021-08-18 19:02:36

⑴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的科技成果

建院以來,截止2005年12月31日,鑒定驗收並登記的科研成果為776項。自1978年以來獲獎成果390項(凡重復獲獎者,均以最高獎計), 其中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0項(含國家專利5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項), 獲得省部級獎194項,市、廳級獎126項 ,院獎40項。
29項國家級獎勵中, 主持9項, 協作參加15項, 獲國家專利5項。
其中:全國科技大會獎3項主持2, 協作1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協作3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協作2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協作1
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協作1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主持4, 協作3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協作1
國家科技情報三等獎1項主持1
國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獎4項主持2,協作2
全國農業區劃成果三等獎1項協作1
國家專利5項
1978-2005年,我院的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獎勵24項(協作15項),國家專利5項。其中:
全國科學大會獎3項(協作1項)
春小麥甘麥8號(1978)
小麥條銹病流行規律及防治方法研究(1978)
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研究(1978)(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協作3項)
地膜覆蓋技術的引進、試驗研究和應用(攻關項目)(1985)(協作)
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定位試驗研究(1992)(協作)
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2003)(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協作2項)
我國研製的新土壤殺蟲劑-甲基異柳磷(1985)(協作)
中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總體研究(1993)(協作)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協作3項)
祁連山北麓海拔1700-2300米冷涼灌區100萬畝春小麥栽培體系研究與推廣(1988)
高抗枯萎病豐產穩產胡麻新品種隴亞7號(1993)
GS 隴糜4號(1995)
小麥全生育期地膜覆蓋穴播栽培技術(地膜小麥)研究與示範(1996)
基本查清中國獼猴桃資源(1991)(協作)
我國核試驗下風向地區農業環境中放射性水平的調查評價(1996)(協作)
繁6及其衍生系小麥抗條銹性變異及對策研究(1999)(協作)
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協作1項)
太谷核不育小麥的發現、鑒定與初步利用(1998)(協作)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協作1項)
中國小麥條銹病的流行體系(1988)(協作)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協作1項)
中國小麥光溫特性的研究(1995)(協作)
國家科技攻關成果獎1項(協作1項)
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繁種和農藝學性狀鑒定(1989)(協作)
國家「八五」重大科技成果獎3項(協作1項)
定西丘陵溝壑區高效農業生態區建設與發展研究(1996)
隴東高原半濕潤偏旱區(鎮原)農業發展研究(1996)
高產、多抗、優質小麥新品種選育(1996)(協作)
國家科技情報三等獎1項
1、《甘肅農業科技》(1996)
全國農業區劃成果三等獎1項
1、甘肅省綜合農業區劃(1985)
獲國家專利5項
軟包裝水果罐頭的加工方法(1994年國家發明專利)
溫室保溫被(1997年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97 2 12593.0
溫室復合保溫被(2001年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01 2 02618.2
溫室輕質復合牆體保溫板(2003年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03 2 44175.4
玉米種衣劑(2004年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 00 1 35477.9
獲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項
1、蔬菜病蟲害診斷與多媒體咨詢系統V1.0(簡稱:VDDMCES)(2005年國家著作權登記)
編號:軟著登字第035763號? 登記號:2005SR04262
1978-2005年,我院的科研成果獲得194項省部級獎勵
其中: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協作9
農業部豐收一等獎 4項主持4
省科學大會獎 10項主持8, 協作2
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項協作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2項主持9, 協作3,
獲得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協作9項)
1、《中國穀子目錄》(1980)(協作)
2、全國(甘肅省)野生大豆資源考察(1981)(協作)
3、全國小麥品種資源目錄(上下冊)(1981)(協作)
4、我國西部地區粘蟲越冬遷飛規律預測預報技術研究(1982)(協作)
5、地膜覆蓋技術的引進、試驗研究和應用(1983)(協作)
6、《中國高粱品種志》(1984)(協作)
7、麥蚜遠距離遷飛和傳毒規律研究(1984)(協作)
8、我國N、P、K化肥的肥效演變和提高肥效的主要途徑(1985)(協作)
9、《中國小麥品種及其譜系的研究》(1986)(協作)
獲得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協作4項)
1、小麥條銹菌新小種條中22、23、24、25號的發現和研究(1982)(協作)
2、《中國亞麻品種資源目錄》和《中國亞麻品種志》(1984)
3、《中國綠肥區劃》(1984)(協作)
4、北方旱地農業類型分區極其評價(1987)(協作)
獲得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4項
1、甘肅省1800-2600米高寒陰濕貧困區糧食作物豐產技術示範推廣(1991)
2、隴糜4號大面積示範推廣(1993)
3、高產優質啤酒大麥法瓦維特大面積示範推廣(1995)
4、甘肅省高寒陰濕區糧油作物豐產技術試驗研究(1996)
獲得農業部全國農牧漁業豐收二等獎4項、
1、甘肅省15萬畝低芥酸油菜綜合增產技術示範推廣(1990)
2、早熟豐產優質春小麥新品種寧春18號大面積示範推廣(1998)
3、甘肅省旱地集雨補灌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2003)
4、優質高產啤酒大麥新品種甘啤3號大面積示範推廣(2005)
獲得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協作)
1、《中國小麥品種志(1962--1982)》(1987)
獲得甘肅省科學大會獎10項(協作2項)
1、河西春麥區發展冬小麥的研究(1978)
2、小麥紅矮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研究(1978)
3、甘亞4號(1978)
4、甘麥23號(1978)
5、洋芋品種:抗疫1號(1978)
6、穀子品種:隴粟2號(1978)
7、甘棉3號(1978)
8、綠肥品種選育及栽培利用方式研究(1978)
9、西峰9號冬小麥(1978)(協作,1981年補發)
10、慶選15號冬小麥(1978)(協作,1981年補發)
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2項(協作3項)
1、1962-1965、1973-1981年甘肅省小麥條銹菌生理小種區系鑒定與消長動態分析(1984)
2、小地老虎越冬與防治研究(1986)
3、高效低毒除草劑燕麥畏的研究(1986)(協作)
4、冬小麥新品種隴鑒196(1996)
5、甘肅省主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1998)
6、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糧食作物大面積畝產超千斤試驗示範(1999)
7、創新糜子新品種-隴糜5號(2000)
8、抗銹、豐產、優質冬小麥新品種隴鑒127(2002)
9、優質、高產啤酒大麥新品種甘啤3號(2003年)
10、我國小麥條銹病長發易變區隴南冬小麥品種抗條銹病類型新分析及應用研究(2003)(協作)
11、亞麻新型雄性不育系的創建及研究(2004)
12、豐產、多抗、優質、配合力特佳冬小麥品種蘭天10號(2004)(協作)
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59項(協作6項)
隴東旱塬糧食連年增產的經驗(1981)
五一大隊糧食高產穩產耕作栽培技術研究(1981)
粘蟲發生規律及其防治規律研究(1982—83)
《甘肅省蔬菜地方誌》(1982—83)
馬鈴薯花葯培養的研究(1982—83)
春小麥大面積豐產栽培技術試驗示範(1984—85)
河西沿祁連山冷涼灌區春小麥栽培技術研究(1987)
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及創造高蛋白種質資源70668F2-2(1988)
化肥的增產效益及經濟合理施肥技術研究(1989)
地下害蟲發生規律及其綜合防治研究(1989)
甘肅果樹資源調查整理研究(1989)
甘肅省農牧結合、種草養畜、增產增收綜合配套技術的試驗研究(1989) (協作)
制罐桃、杏基地建設(1989甘肅省科技星火獎)
甘肅省灌區糧食作物高產栽培模式研究與應用(1990)
當歸麻口病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研究(1990)
定西黃土丘陵溝壑高效農業生態區建設研究(1991)
油菜新品種——隴油1號(1991)
甘肅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管理與評估系統(1991)
黃土高原地區重點縣(甘肅正寧縣)綜合治理與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研究(1992)
花椒病蟲害防治及豐產栽培技術推廣(1992甘肅省科技星火二等獎)
優質大粒無核葡萄新品種技術開發(1992甘肅省科技星火二等獎)
甘肅省省級土壤普查成果(1993)
旱地春小麥新品種隴春8139(1995)
隴谷5號(1995)
高產優質啤酒大麥新品種法瓦維特(1995)
軟包裝水果罐頭新產品研製(1995)
中國黍稷品種資源收集整理與利用研究(1995)
集水農業的理論與實踐(1996) (協作)
雙低豐產甘藍型春油菜新品種隴油2號(1997)
小麥根病防治技術研究(1997)
乾旱高揚程灌區水鹽運動監測及次生鹽鹼化綜合防治研究(1997)
棉花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及示範推廣(1997)
軟罐頭工業化生產技術體系建設與系列產品開發(1997)
多抗優質豐產穩產耐鹽鹼耐瘠薄春小麥新品種花培764(1997)
早熟番茄新品種隴番5號(1998)
優良辣椒雜種一代新品種「隴椒1號」 (1998)
辣椒枯死病防治技術示範推廣(1998)
利用生物技術選育耐鹽抗銹小麥新品系的研究(1998) (協作)
甘肅旱地集雨節灌高效農業試驗示範(1999)
甘肅省小麥全生育期地膜覆蓋穴播栽培技術示範推廣(1999)
《甘肅植被》專著(1999)
優質穀子隴谷6號(2000)
番茄、黃瓜、辣椒專用肥研製與應用推廣(2000)
甘肅省高寒陰濕地區少數民族貧困區糧食作物豐收工程暨試驗研究(2000)
節能日光溫室蔬菜高產高效新技術研究與示範(2001)
高澱粉馬鈴薯新品種-隴薯3號(2001)
隴中丘陵區(定西)作物抗旱豐產與經濟發展綜合研究(2001)
玉米雜交種引進和新品種選育(2001) (協作)
小麥條銹病持久控制技術研究(2002)
甘肅張掖市持續高效農業技術研究與示範(A)(2002)
甘肅庄浪縣水洛鄉生態環境建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2003)
美洲斑潛蠅監測及綜防技術的試驗示範(2003) (協作)
半乾旱山區天然降水的高效富集利用技術集成與創新研究(2003) (協作)
新型種子包衣劑的研製開發極其應用(2004)
穀子新品種隴谷8號(2004)
新型納米硅基氧化物(SiOx)保鮮果蠟研製(2005)
小麥條銹菌HY和水源致病類群的監測及控制(2005)
水旱兼用型春小麥新品種隴春20號(2005)
雙低優質甘藍型春油菜雜交種隴油5號選育(2005)

⑵ 袁占亭的科技成果

蘭州理工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帶頭人,甘肅省省級重點學科「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與「製造業信息化系統」 學科帶頭人;1996年當選為中國機械工業青年科技專家,機械部跨世紀學科帶頭人;1997年當選甘肅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2001年當選甘肅省「555」 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2004年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甘肅省優秀科技專家。
主要從事計算機網路與軟體、通信與信息系統、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科研、教學。指導研究生40多名。主持完成3項國家級項目在內的縱橫向項目30多項,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三等獎1項,獲省計算機應用成果一等獎1項。「陽極焙燒控制系統」使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發表論文50餘篇,部分被EI索引,3篇論文被《科技會議錄索引》(ISTP)收錄。2000年4月在北京召開的「第二屆亞太可持續發展交通與環境技術大會」上發表論文2篇。

⑶ 甘肅省科技成果鑒定現在是哪個部門做呢聯系方式有嗎

省科技廳成果處就可以組織。不過現在省市一級的鑒定沒什麼含金量,專家也大多是地方院校的老師,報項目什麼的都沒用。如果技術條件比較好的話還是做一個級別更高一點的
有問題可以私信

⑷ 2019年甘肅省科技成果評價申請表怎麼填

2019年甘肅省科技成果評價申請表的填寫,一般都會有範文的,你按照範文去填寫申請表格就可以。

⑸ 郁繼華的科研成果

1. 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集成與示範,省科技廳項目,200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
2. 北方乾旱內陸河灌區(甘肅張掖)節水農業綜合技術體系集成與示範,863項目,2006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人
3. 西甜瓜反季節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示範,省科技廳項目,2004年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4. 新型節能日光溫室設計建造技術研究與推廣,省科技廳項目,2004年獲得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5. 節能日光溫室蔬菜高產高效優質新技術研究與示範,省科技廳項目,2002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持人
6. 高效節能日光溫室蔬菜標准化生產技術研究與推廣,省教育廳項目,2000年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人
7. 園藝專業本(專)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1997年獲甘肅省人民政府省級一等獎,參加人
8. 保護地蔬菜無土栽培技術推廣應用,省科技廳項目,1994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9. 黃瓜雜優一代研究與應用,省科技廳項目,1991年獲甘肅省農業廳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人

⑹ 甘肅省科學院的科研成果和社會效益

建院以來承擔並完成了一批國家和省部級重點攻關項目和多項國際合作項目,共取得科研成果418項,其中有53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被動式太陽能建築技術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稀土鈷磁力傳動器系列獲國家發明獎;固定化酵母酒精發酵技術研究被列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太陽灶、結構抗凍型不銹鋼平板太陽能熱水器、固定化酵母和電滲析器被列為國家級新產品;磁力驅動全密封系列泵列為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並建有亞洲最大的太陽能採暖與降溫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和亞太地區太陽能研究與培訓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為甘肅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甘肅省科學院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科研中心工作,不斷探索和創新運行機制,堅持貫徹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的工作思路,以科研為中心,以創新為靈魂,以項目為載體,以改革為動力,優化全院科技資源配置,扶持重點優勢學科,加強內部創新體系建設,促進產學研全面發展。始終把自身優勢學科及重點研究領域緊密結合地方國民經濟建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科研領域和特色,在專業設置和布局上突出能源、生物、信息、生態及先進製造技術等國家優先發展的技術領域,並取得了重要成果。
近年來,甘肅省科學院按照國家和省政府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結合自身發展實際,調整優化組織結構、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結構,轉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堅持以應用型研究開發為主的科研方向,從實際出發,優化資源配置,優化人員結構,強化綜合性多學科特色和優勢,強化國際國內合作。力爭在聯合國工發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固定化細胞規模製備技術研究(863項目)、年產3000台磁力泵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等項目實現重大突破。實現把甘肅省科學院建成全省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的省級代表隊,成為全省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國家和全省國際科技合作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成為甘肅科技進步、工農業技術需求的中堅力量,成為甘肅省應用技術綜合研究開發的龍頭和中心的發展目標。

⑺ 劉恆的項目成果

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
已經結題的作為主持人的科研項目:
教育部科學研究重大項目一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一項。
教育部春暉計劃一項。
甘肅省農業科技專項一項。
甘肅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開發項目一項。
甘肅省科技廳成果鑒定:一種提高管花肉蓯蓉愈傷組織主要葯用成分的細胞工程技術。成果鑒定號:甘科鑒字2006第284號。
參與編寫「細胞生物學實驗(第三版)」

⑻ 甘肅職業技能鑒定申報條件及程序

【申報對象】
各類大中專學校、技工學校和培訓機構的畢(結)業生、各用人單位職工、軍人、個體從業人員及其他社會人員,均可按照規定的申報條件向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申請參加相關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
【申報工種】
1、土建類:木工、砌築工、抹灰工、石作業工、建築油漆工、防水工、鋼筋工、混凝土工、架子工、測量放線工、建築材料試驗工、土工試驗工、混凝土製品模具工、築爐工等工種;
2、安裝類:金屬門窗工、工程安裝鉗工、管道工、工程電氣設備安裝調試工、通風工、安裝起重工、電焊工、氣焊工、電梯安裝維修工、鉚工等工種;
3、機械類:起重機司機、塔吊司機、推土機與鏟車司機、挖掘機司機、中小型機械操縱工、工程機械修理工、工程鑿岩工、工程爆破工、打樁工等工種;
4、《工種分類目錄》中建設類所列路橋、隧道、市政、城市供排水、公交、煤氣與液化氣供應、園林、環衛等建設類專業的工種。
【申報條件】
技術等級分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五個等級。
(一)首次參加職業技能鑒定人員申報條件
1、初級工(五級):學徒工學徒期滿,經各類初級培訓機構培訓畢業或結業,可申報初級技術等級職業技能鑒定;
2、中級工(四級):在本工種連續工作七年以上或取得初級《技術等級證書》後並在本工種連續工作五年以上,或經正規中級技術等級培訓,可申報中等技術等級的職業技能鑒定;經評估合格的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學校培訓畢業,可申報中級技術等級的職業技能鑒定;
3、高級工(三級):在本工種連續工作十二年以上或取得中級《技術等級證書》後並在本工種連續工作五年以上,或經過正規高級工培訓,以及高級技工學校、高級職業技術教育專業班培訓畢業,可申報高級技術等級的職業技能鑒定;
4、技師(二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申報技師:
①、取得本職業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工)證書後,連續從事本工種工作滿3年人員;
②、取得本職業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工)證書,連續從事本工種工作15年以上或累計從事本工種工作20年以上人員;
③、取得高級技工學校或技師學院預備技師班畢業證書,並取得高級工證書,從事本工種工作2年以上人員;
④、取得本職業國家職業資格三級(高級工)證書,並在省、部級及其以上專業報刊、雜志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者或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星火獎)三等獎以上者(以獎勵證書為依據);
⑤、參加國家和省級職業技能競賽,按表彰決定可破格申報的人員(以表彰決定為依據);
⑥、取得本工種相關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職稱並從事本工種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
5、高級技師(一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以申報高級技師
①、取得本職業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證書後,連續從事本職工作滿3年人員;
②、取得本職業國家職業資格二級(技師)證書,並獲得省及省級以上技術革新成果獎,或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出版專著,或在省級專業刊物發表論文二篇以上,或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星火獎)二等獎以上人員(以獎勵證書為依據);
③、參加國家和省級職業技能競賽,按表彰決定可破格申報的人員(以表彰決定為依據);
④、取得本工種相關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並從事本工種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

閱讀全文

與甘肅省科技成果鑒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