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湖科技園的建設成果
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品位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效益回報」的建設標准,園區管委會及開發公司對園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協調,實施開發建設、招商引資、落實政策和管理監督「一條龍」服務。園區已引進項目主體58家,進駐園區企業300餘家,企業從業人員近2萬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1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0家。園區已初步形成以浙大網新、銀江科技為主的電子信息,以美濃絲網、富春印務為主的高檔電子印刷,以華電電力、天煌科技、永創機械為主的機電一體化,及以艾康生物、詩潔生物為主的生物醫葯等四大支柱產業,網新、美濃、天煌、永創等皆為效益顯著的行業龍頭企業。2009年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9.12億元,稅收總收入2.66億元。同時,根據杭州市打造「天堂矽谷」金三角和西湖區打造「科技創新先導區」的決策部署,園區積極實施科技興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培養和壯大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升園區品質。到目前為止,園區累計擁有市級以上高新企業42家,省市研發及技術中心17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孵化器1家。高新企業產值占整個園區總產值65%以上。園區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科技創新成果顯著,已成為西湖區科技工業發展的窗口和重要增長平台,被杭州市政府命名為「優秀工業功能區」、「杭州市首批高新技術產業園」和「杭州信息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拓展區」。
② 如何評價招商引資成果
英文「economy」的詞源
英文中economy源自古希臘語οικονομα(家政術)。οικο為家庭的意專思,νομο是屬方法或者習慣的意思。因此,其本來含義是指治理家庭財物的方法,到了近代擴大為治理國家的范圍,為了區別於之前的用法也被稱為「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
這個名稱後來被馬歇爾改回經濟學(Economics)。到了現代,如果單稱經濟學的話,是在政治經濟學或者更廣的層面來考慮經濟,因此一般在指經濟學的時候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是同義的。
③ 招商引資的方式
被動應付式:此類是上級安排的招商活動,一般以省為單位,主要在沿海發達地區,偶爾也在省內進行。這種大型的招商活動,主角是省及其職能部門,次主角是省直轄市,縣一級只能是配角,被動地接受上級的招商任務。比如省給省轄市下達高指標的任務,省轄市又給所轄縣區下達高額任務,其縣區任務總和要超過省下達任務的總和,否則完不成任務面子不好看,每個縣區的招商任務必須超過一個億,且多多益善。招商活動豪華、熱鬧、氣派、排場,一般在沿海發達城市的風景名勝區和省會的四星級以上賓館召開。不僅有高規格的領導講話,還有氣氛熱烈隆重的簽約儀式;不僅有豐盛的大型宴會,還有名戲子參加的文藝表演。省、市、縣還要不遺餘力地宣傳其優勢和特色,主要方式是展版和散發材料,還伴以媒體的瘋狂造勢。由於下達的招商任務指標實在太高,絕大部分縣區根本完不成任務,沒辦法只得用慣用的招術——吹牛。總結會上,所有的縣區都超額完成了任務,少則兩個億,多則十多億,以小吹大,以少吹多,甚至無中生吹。反正吹牛不上稅,不吹白不吹,大吹有大喜,小吹有小喜,不吹定挨批,為啥不去吹?「碩果累累,滿載而歸」。如何落實,去問上帝。
主動出擊式:這種招法對於縣級來說是主角,採取什麼方式,到什麼地方去招商由自己說了算,雖說沒有來自上面的任務壓力,但是,動機是充分的:其一是討好上級,以求升遷;其二是為官一任,發展一方。兩種動機都有其合理性,升遷、發展皆是動力,無可非議。所以要自我加壓,主要給鄉鎮和局委施壓,也要下達高額任務,至少每個單位招商任務在五千萬以上,當然也要多多益善。同時也要向上級學習,要瘋狂造勢,要層層開會,廣泛動員,廣播有聲,電視有影,報紙有文,要引起轟動。既要讓上級知道我有大動作,還要讓群眾了解我在干大事。否則,默默無聞地、靜靜悄悄地,實實在在地,就難以達到既討好上級又取悅群眾的雙重效果,那是傻冒乾的事兒。比如大規模組團,小分隊定點,派優秀幹部到發達地區掛職、把外地客商請過來等等都是「主動出擊式」的分方式。此招式的實際效果可能要比「被動應付式」要好,因為,如此大規模、大動作、大轟動,不給自己的群眾和下屬交代點什麼,如何說得過去?盡管落實少少、水分多多,多少還是要有一點可看可感的東西的。
載體運作式:就是要創造一種載體來招商。當前流行的是節會招商,各個縣市充分發揮想像力,飛禽走獸、草木蟲魚、姓氏宗教,皆可入節。於是乎各種「節」遍地開花:茶葉節、芝麻節、土豆節、野豬節、牡丹節、螞蟻節、大象節、風箏節、姓氏節等等五花八門。有些地方搶名人爭古跡,如諸葛亮、王昭君、女媧、老子、莊子等名人都有若干個出身地,他們找專家、聘學者,召開研討會,在媒體上大肆炒作,曰:我縣是某名人的正宗出身地,而你縣是虛構的不可信的。有的還爭相注冊,搶先辦節。有的地方甚至將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入籍入節,如梁山伯、祝英台、崔鶯鶯、花木蘭等皆成了某地辦節的金字招牌。「會」就更多了:東西合作會、南北協作會、經濟研討會、項目洽談會、名人學術會、古跡考證會等等不一而足。無論是辦節還是辦會,都有一個響亮的口號:政府搭台,經貿唱戲。如此節會,規格要高,排場要大,影響要廣。簡言之就是要引起巨大的轟動。所以就要邀請高官名戲來捧場,請不來一線高官,也要請來二線高官,實在不行,請來個退休多年的副國級領導應付一下也可以;話是一定要講的,場是一定要捧的,戲是一定要唱的,演是一定要表的,請高官請名戲是要花錢的,所以要捨得下血本,否則,高官名戲是不會來的。於是,現領導致辭、老官僚講話、名戲子表演。然後是展覽、參觀、考察、購物、舞會、宴會、洽談、簽約、總結、吹牛、相慶、表彰。此類招商的政治效應、宣傳效果、招商成效可能要好於前兩種方式,但是成本也要高出多多,至少短期內是收不回投資的。這些都無關緊要,要算政治帳,算轟動帳。
虛心求教式:主要是向經濟發達地區學習求教,此種態度是好的,是值得提倡的。方式是由縣主要領導帶隊,各鄉鎮和縣直局委的頭頭參加,有針對性地到沿海發達地區或省內經濟強縣考察學習。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二是學習其招商引資的方法和優惠政策;三是攀富親求合作;四是宣傳自己求招商。學習的目的很好,上一級政府也常這樣做,但是這樣的招商方式成了一種風尚一種時髦的時候,其動機和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共有三部曲:1激動。考察發達地區經濟現場時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圓:「哇塞」之聲不斷,驚羨之語頻頻,自愧不如,激動不已。2沖動。考察過後,一般是縣四大班子要召開會議,消化考察成果。會上,群情激昂、亢奮、沖動,紛紛表態:必須解放思想!必須統一思想!必須招商引資!意見高度一致,馬上召開全縣動員大會,主要領導作動員報告,鄉鎮局委表態發言,提出:要高標准、大規模、快速度,趕沿海超百強。有關部門迅速制訂了宏偉的規劃目標,還配以強硬的獎懲措施,並以縣委政府文件下發全縣。要求:立即行動,馬上出擊。3不動。由於制訂的規劃目標過於宏大(根本完不成),由於與本地實際結合不夠,由於招商引資缺乏針對性,由於沒有有機地消化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加之實力、條件、理念、環境與發達地區有距離,運行一段時間後,與設計的目標相差甚遠。於是,在亢奮中啟動,在盲目中運動,在無奈中不動,最後偃旗息鼓,不了了之。
招商引資的方式很多,這里只擇我所熟悉的以上四種,其他不再贅述
④ 招商引資項目統計表市外簽約方及簽約人
高燒影子項目統計表對室外契約的已經確認了,這很關鍵,一定要搞清楚這裡面的
⑤ 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的招商引資
在2002年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各項建設發展步入正軌的基礎上,2003年,臨桂區委、區政府積極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與時俱進,適時提出打造臨桂「工業強區、農業大區、旅遊新區、文化名區」的號召,並且把2003年作為全區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年,積極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努力克服「非典」疫情給全區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帶來的不利因素,在全區范圍內掀起「解放思想再討論」活動高潮,修改出台了新的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建立辦證服務中心,成立企業傢俱樂部,全方位、多層次地構築臨桂區良好的投資氛圍。收回秧塘老機場6000多畝土地,打造「秧塘新型工業園」,整個開發面積達10平方公里,強力推動臨桂區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全縣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再上新台階。全年引進各類項目38個,立項批復項目38個,累計項目合同投資總額為7.2663億元,年內新開工建設項目24個,實際投入資金1.865億元,預計全年實現稅收達2.23億元。
2004年,是實現「十五」計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落實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改革、擴大開發、加快發展的重要一年。臨桂區委、區政府明確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通過項目擴張總量,促進臨桂經濟有較大的發展。繼續在全區實行「招商引資年」、「項目推進年」、「軟硬環境建設年」。在項目引進開發上,遵循以市場為導向、以國家產業政策為依據,抓好四個一:一是要依託資源上項目,二是要盤活存量上項目,三是要搶抓機遇上項目,四是招商引資上項目,通過千方百計上項目,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項目、上大項目、招商光榮、引資光彩的濃厚氛圍。2004年,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對外開放、招商引資重點主要是抓好秧塘新型工業園的啟動、開發和建設,力爭在逐漸完善園區各項基礎設施的同時,引進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較高的高新科技項目,實現全區招商引資新跨越。
⑥ 請問有哪些好的關於招商引資的公司政府招商、項目橋接等,最好是有成功案例的。謝謝。
深圳有一個中商智庫規劃設計院,就是專門招商引資,聽政府部門的朋友說他們有不少實實在在落地的招商引資項目,拿到了好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獎勵,可以到他們官網或公司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