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術專著類型有哪些
學術著作大致包括:學術專著、編著、教材三大類型體系
1.學術專著
學術專著是指作者根據在某一學科領域內科學研究的成果撰寫成的理論著作,該著作應對學 科的發展或建設有重大貢獻和推動作用,並得到國內外公認。
2.編著包括基礎論著、技術理論、應用著作。
基礎論著是指匯集國內外某一學科領域的新成就,經過分析整理撰寫成的系統性的基礎性理論著作,有創見,有新體系、新觀點或新方法。
技術理論著作是指作者總結生產實踐中的技術經驗,撰寫的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理論性,以及實用價值較高的理論著作。
應用著作是指作者總結社會實踐中的社會科學經驗,撰寫的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理論性,以及實用價值較高的社會科學的理論著作。 科普圖書類是指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的科學普及讀物,其特點應為:科學性強,思想性強,普及面廣,有相當大的發行量。 工具書是指可供尋檢、查閱的科技工具書,包括網路全書和手冊,其特點應為:在某一行業或領域內,具有權威性。
3. 教材
教材含科技教材和社科教材,一般分全國統編和一般教材兩種。主要指通過收集、整理國內外已有的科學成就和資料,或根據科學研究成果和按照教學規律加以總結使之系統化的教學材料。
以上所指學術著作不含論文集、習題集、考試指導等形式的著作。
㈡ 謝守成的專著成果
《高校德育創新與發展成果選編·華中師范大學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主編; 2.《普通高等學校國防教育教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主編;3.《大學生成長導讀系列叢書》(5本),科學出版社2010年,總主編;4.《大學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合著(獲教育部首屆「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5.《桂苑群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主編;6.《走進當代大學生心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主編(獲教育部第二屆「高校德育創新發展研究成果」二等獎); 7.《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主編;8.《大學生就業案例分析》,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主編;9.《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主編;10.《大學生求職策略與技巧》,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主編;1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主編;12.《軍事教程(普通高校國防教材)》,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主編; 13.《桂苑導航》,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主編。
㈢ 喻學才的著作成果
《中國旅遊文化傳統》(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孟郊詩集校注》(合著,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東周列國志校注》(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5年出版)、《旅遊文化》、《旅遊資源》(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中國歷代名匠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文化遺產保護與風景名勝區建設》(科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三元草堂詩詞聯抄》(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年出版)《中國歷代名建築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待出)、主編《中國旅遊名勝詩話》叢書一套(共8冊)(中國林業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老戲台》(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出版)、《探索與爭鳴——張國光教授紀念文集》(長江文藝出版社2009年出版)等十餘種,《關於中國旅遊學之構想》、《中國旅遊文化及其改造之我見》、《論有爭議的歷史人物遺跡的開發》、《遺址論》《我們應該從洋規劃中學習什麼》、《今天的旅遊規劃應該向傳統學習什麼》《中國建築遺產保護傳統研究》、《中國古代遺產保護述略》、《遺產保護新思維:信息性保護和經濟性保護》、《遺產活化:保護與利用的雙贏之路》、《遺產創新三部曲》、《鹽的未來:關於淮鹽遺產保護與旅遊發展結合的探討》等旅遊文化與遺產活化研究方面的論文100餘篇。旅遊規劃方面先後主持了《浙江義烏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1997年)、《歷史長河主題公園概念規劃》(1998年)、《黎明湖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2000年)、《南昌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0年)、《浙江廿八都古鎮保護規劃》(2001年)、《採石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2001年)、《合肥市包公文化園修建性詳細規劃》(2003年)、《浙江雁盪山風景名勝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4年)、《武漢市木蘭湖湖北明清古民居遷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2004年)、《內蒙古額爾古納市高端旅遊總體規劃》(2005年)、《福建武夷山管龍洞(玉龍谷)景區修建性詳細規劃》(2005年)、《江蘇省紅色旅遊規劃綱要》(2007年)、《大洪山風景區旅遊發展策劃書》(2007)、《楊溪李家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09年)、《江西省定南縣文化生態旅遊產業總體規劃》(2009年)、《中國山水旅行文化博覽館策劃方案(江西定南謝家圍)》(2010年)、《新余仙女湖佛教文化園項目策劃書》(2010年)、《淮鹽文化生態博覽園策劃書》(2011年)、《臨淄齊王陵文化旅遊區策劃書》(2011)等50餘項。
1999—2002年間,為了改變江蘇省沒有蘇版旅遊教材的現狀,應各相關高校同仁之約,主編了高等院校旅遊專業本科生教材一套,11本。 2008—2009年,再次領銜組織江蘇高校旅遊專業同仁,主編普通高等教育旅遊管理「十一五」規劃教材一套16本。
㈣ 科研項目的成果形式具體有哪些
1、論文和專著
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
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
4、發明專利
5、實用內新型專利
6、外觀設計容專利
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8、基礎軟體
9、應用軟體
10、其他
㈤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專著,軟著 評職稱專著掛名專利申請核心論文 2018-09-04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的課題立項申請書中規定課題成果的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專著或研究論文。請根據申請的課題類別的成果要求填寫。A.專著 B.譯著 C.研究論文 D.研究報告 E.工具書 F.電腦軟體 G. 其他
全劃辦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基本指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課題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總報告和成果公報;成果附件是指專著和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學規劃辦對課題成果的界定也都源於此,大同小異。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化
對高校而言全規劃辦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高校也一般就認可專著和論文。但對於中小學老師,寫一本專著、發一篇文章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老師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對中小學教師而言,課題研究成果除了專著、論文之外,有多樣化的呈現形式。
此外,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對課題成果的要求也適當降低。比如,研究論文不一定要正式發表才認可,因為現在的論文發表非常混亂,假期刊、垃圾期刊滿天飛,期刊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老師在發表論文時上當受騙屢見不鮮。
而且,課題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為專著和論文。課題主要成果形式有: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譯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其他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和課題研究實踐效果的區別
開展課題研究、課題實驗的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效果,這些雖然不是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寫在結題報告的實踐成效分析里。
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區別
很多老師將過程性材料當做課題研究成果提交,這是將課題成果范圍過於擴大和成果泛化。課題研究成果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資料,更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否則降低課題研究的質量,導致課題研究不科學、不規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過程性、工作性資料,這些資料可能並沒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課題信息變更申請表、研究日誌、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而不能算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多樣化,且更應該傾向於實踐性成果,並強調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㈥ 劉元飛的著作類成果
作品集 《中國當代美術家-劉元飛》 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2007
作品集 《中國藝術家》劉元飛特輯 中國藝術家雜志社 2009
㈦ 華林的專著成果
1、《聲像檔案管理學》,24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4月。ISBN:7-81025-766-8/G·100
2、《西南彝族歷史檔案》,31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ISBN:7-81068-106-0/G·167
3、《傣族歷史檔案研究》,30萬字,中國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ISBN:7-105-04105-1
4、《新編科技檔案管理學》,31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ISBN:7-81068-329-2/G·209
5、《西南少數民族歷史檔案管理學》,30萬字,中國民族出版社2001年9月。ISBN:7-105-04616-3
6、《現代企業檔案目標管理與達標升級》,30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ISBN:7-81068-531-7
7、《藏文歷史檔案研究》,27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ISBN:7-81112-068-2/G·495
8、《檔案管理學新論》,38萬字,中國社科出版社2010年3月。ISBN:978-7-5004-8592-6
9、《檔案邏輯管理學》,31萬字,遼寧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ISBN:978-7-5610-6767-3
10、《中國西部民族文化通志·民族古籍卷》,50萬字,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6月。ISBN:978-7-5004-8592-6
㈧ 張康健的著作成果
1.《中國神樹-杜仲》,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總182頁;ISBN:7-80118-388-6/8.50元
2.《葯用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學(全國高等林業院校試用教材)》,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總217頁。定價:¥21.00;
3.《葯用植物次生代謝物》,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ISBN號:7-5604-1596-2 / Q945.1 【原書定價】 10.00 ;
4.《中國杜仲研究》,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出版;
5.《中國杜仲次生代謝物》,科學出版社,2002;
6.《風靡全球的杜仲健康新理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ISBN:781092400;
7.《Du-zhong,Agobally Fashionable Healthcare Concept》(2008);
8.《杜仲次生代謝物與人類健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總158頁。 1、《基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2年2月1日
2、《基於偏離-份額分析法的鄭州市工業競爭力評價》,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9月1日
3、《杜仲葉次生代謝物生長積累動態的研究》,林業科學,1999年2月1日
4、《杜仲葉次生代謝物生態學研究初報》,林業科學,1999年6月1日
5、《杜仲葉次生代謝物與個體生長發育特性的研究》,林業科學,2001年6月1日
6、《杜仲次生代謝物部位差異性的研究》,林業科學,2002年6月1日
7、《杜仲研究進展及存在問題》,西北林學院學報,1994年4月1日
8、《杜仲幼樹短截效應和防護效益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96年2月1日
9、《杜仲葉與皮有效成分含量的比較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96年2月1日
10、《杜仲綜合開發的進展與前景》,西北林學院學報,1996年2月1日
11、《杜仲綜合開發的進展與前景》,經濟林研究,1996/S2
12、《杜仲快速育苗技術的研究》,林業科技通訊,1992年3月1日
13、《油松穴底植苗好》,陝西林業科技,1981年4月1日
14、《「多杯」育苗盤》,陝西林業科技,1982年1月1日
15、《淳化縣造林立地條件類型劃分及適生樹種選擇的調查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83年4月1日
16、《渭北黃土高原油松數量化立地質量得分表的編制及其應用》,西北林學院學報,1984/00
17、《渭北黃土高原油松數量化立地質量得分表的編制及應用》,林業科技通訊,1984年5月1日
18、《介紹幾種適於黃土高原地區的造林混交類型和造林方式》,陝西林業科技,1984年1月1日
19、《Fuzzy聚類分析在造林立地分類中的應用》,林業科技通訊,1985年12月1日
20、《淳化縣農田防護林營造技術的調查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85年1月1日
21、《林木種子活力測定方法的研究》,陝西林業科技,1985年3月1日
22、《油松造林立地質量預測方程基準變數的選擇》,陝西林業科技,1986年3月1日
23、《渭北黃土高原油松適生立地選擇及方法的研究》,西北林學院學報,1987年1月1日
24、《陝南杜仲的經營現狀及前景》,陝西林業科技,1987年2月1日
25、《黃土高原造林立地評價新方法——土壤水分數量化方法》,陝西林業科技,1987年4月1日
26、《陝西擴大栽培杜仲適宜氣候生態區域的探討》,西北林學院學報,1988年2月1日
27、《乾旱陽坡植苗造林新方法》,林業科技通訊,1988年10月1日
28、《杜仲優化播種育苗方式的試驗》,陝西林業科技,1988年3月1日
29、《植物生理極性不顯現象及其應用》,林業科技通訊,1989年10月1日
30、《杜仲優樹返幼及快速繁殖方法的研究》,西北植物學報,1989年2月1日
31、《毛白楊、河北楊多代循環繁殖方法的研究》,林業科學,1990年2月1日
32、《杜仲》,中國林副特產,1991年3月1日
33、《杜仲優樹根萌苗返幼特性的研究》,林業科學,1991年5月1日
34、《森林立地定量評價與分類的研究現狀》,陝西林業科技,1991年2月1日
35、《油松種子活力測定方法的試驗》,種子世界,1985年10月1日
㈨ 專著必須是多年科研成果的累計嗎
專著是指根據學術論文的長短,又可以分為單篇學術論文、系列學術論文版和學術專著權三種。一般而言,超過4—5萬字的,可以稱為學術專著。以此來看,專著並沒有對研究時間來進行限定,因此多年的要求不是必須的,至於是不是科研成果的累計,這個要看你的專著主要是講什麼,成果的累計是可以形成專著的,但是專著不一定完全都是科研成果的累計。
㈩ 陸儉國的主要成果與專著
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等重要項目58項 在國內首次出版了專著《電器電磁系統可靠性優化設計理論與應用》 出版了專著《低壓保護電器可靠性理論及其應用》 首次出版了專著《低壓電器的試驗與檢測》 作為第一起草人在國內外首次負責制訂了繼電器,機床電器及覆蓋土要低壓電器的5個可靠性試驗方法的國家標准,己由國家於2008年批准發布 作為第一起草人於2012年制定了中、英文兩個版本、向國內外發行的繼電器與低壓電器可靠性評價的中國標准化協會標准(CAS標准) 作為首席主編編輯出版了大型工具書《中國電氣工程大典配電工程卷》 作為第一作者2012年在美國出版了專著《RELIABILITY BASIC THEORIES AND APPLICATON IN ELECTRICAL 》 .編寫著作20部,包括編寫了我國電工產品可靠性領域的第一本著作電工產品可靠性及繼電器可靠性方面第一個國家標准控制用繼電器可靠性試驗通則 作為第一作者還在國內出版了三本專著,在國內外發表了重要論文168篇,其中被SCI、EI收錄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