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在植樹造林方面的主要成就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
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1)中國種樹成果擴展閱讀:
1、保持水土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裡植被覆蓋率低,哪裡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裡,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
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
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抵擋風沙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並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颳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3、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葯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樹林的用處真是大得很。
❷ 近30年來,我國的植樹造林活動有哪些成就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
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
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2)中國種樹成果擴展閱讀:
1、保持水土
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是極為重要的。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裡植被覆蓋率低,哪裡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裡,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
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
據統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0噸左右。植樹造林對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態環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
而且隨著經濟林陸續進入成熟期,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巨大,還能提供大量的勞動和就業機會,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抵擋風沙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禦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並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颳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3、經濟建設
植樹造林能為人類提供許多有用的東西。不少水果、葯材都是林產品;茶葉、橡膠、新碳等都是樹木的貢獻。樹林的用處真是大得很。
❸ 中國植樹模範名人
默默種樹人楊善洲
楊善洲(1927.01—2010.10),男,漢族,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人,
2011年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獲獎者。
1951年5月參加工作,1952年11月入黨,曾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楊善洲同志從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擔任保山地委領導,兩袖清風,清廉履職,忘我工作,一心為民,只為了兌現自己當初「為當地群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
1988年6月退休以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22年,帶領大家植樹造林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3億元的林場,且將林場無償捐贈給國家。
由於成績輝煌,楊善洲在退休之後,獲得「全國綠化十大標兵」、「全國綠化獎章」、「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等眾多榮譽,被譽為「活著的孔繁森」。
❹ 近幾十年來,我國木材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近些年,我國植樹造林的主要成就是「三北」防護林.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中國政府為改善生態環境,於1979年決定把這項工程列為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項目。工程規劃期限為70年,分七期工程進行,目前正式啟動第四期工程建設。
總體規劃
在總體規劃中的三北地區,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面積為133萬平方公里,大於全國耕地面積的總和。這里曾經是水草肥美的農、牧區,如今已是遍地黃沙,年風沙日達30~100天,下遊河床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
乾旱、風沙和水土流失,帶了嚴重的生態危機,「十年九旱、不旱則澇」制約著這一帶地區的經濟發展。建設防護林工程對三北地區生態平衡的重建、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總體規劃要求;在保護好現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礎上,採取人工造林、飛機播種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營造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體、農田防護林、牧場防護林以及薪炭林和經濟林等,形成喬、灌、草植物相結合,林帶、林網、片林相結合,多種林、多種樹合理配置,農、林、牧協調發展的防護林體系。
❺ 我國近年來在東北植樹造林取得的成果
近年來中國在造林上取得的成果
❻ 近幾十年來,我國植樹造林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重要成果就是三北防護林
三北」防護林是我國於1978年開始建設的,位於西北、華北北部和 東北西部地區的一項舉世矚目、規模空前的生態建設工程,被譽為 「綠色萬里長城建設工程」。目前這一工程累計造林22×106公頃,相 當於全球人工造林面積的1/7。
❼ 我國植樹造林取得了哪些成果急啊!幫幫忙吧
中國植樹造林的典範當屬毛烏素沙地和庫布其沙漠。
毛烏素沙地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總面積約4萬平方公里,占據榆林市面積的大部分。由於毛烏素沙地靠近黃河,每年為黃河帶來巨量的泥沙,加劇了黃河的生態惡化。1959年後,毛烏素沙地開始整治,歷經幾代人的努力,21世紀初毛烏素沙地已有600萬畝重新得到綠化;2020年初,毛烏素沙地整體治理率達到93%,意味著毛烏素沙地即將從中國版圖上消失。
庫布其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平原,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庫布其沙漠靠近北京市,加劇了北京市沙塵暴災害。庫布其沙漠的治理主力是億利集團。億利集團自1988年開始對庫布其沙漠的治理,2012年,億利企業通過20多年的建設,築起了一道242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遏制了內蒙古和北京的沙塵,讓懸在北京頭上的一盆沙變得越來越少。北京大學環境科學院2012年對億利資源企業進行評估,結果是億利資源企業庫布齊沙漠生態修復和綠化面積為5153km²,控制荒漠化面積1.1萬平方公里,25年間在不毛之地上創造了305.91億元人民幣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