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什麼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經過這五年的攻堅奮戰,從2015年到2019年,中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經從5575萬人減少到551萬人,連續版7年每年減貧權1000萬人以上。貧困縣數量不斷減少,貧困發生率從5.7%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
自2013年實施精準扶貧至今,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成為世界上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1)貧困縣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中辦、國辦制定《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部署的6項機制創新和10項重點工作正在加快落實,並取得初步成效。向貧困村派駐工作隊基本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駐村幹部達48萬人。
探索建立了貧困縣考核和約束機制。出台了改進貧困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實績考核工作意見,要求把扶貧開發作為考核主要指標。對貧困縣必須作為、提倡作為、禁止作為作出明確規定。
㈡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一是在全國范圍推進建檔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幫扶回需求等信息,實現答貧困信息精準到戶到人,建立了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
二是大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加大駐村幹部選派力度。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
三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
四是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程序和後續政策,嚴格規范貧困退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質量。
五是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確定重點脫貧對象。強化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㈢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後面是什麼
後面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實現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成為世界上最早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有以下9點進步:
1、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2、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
3、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4、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5、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
6、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
7、科技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8、重點領域創新取得新突破。
9、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
(3)貧困縣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
戰勝各種風險挑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繼續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實踐再次證明,有習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有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頑強奮斗,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一定能夠在新時代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有力地推向前進。
㈣ 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這對我國來說意味著什麼
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版人民群眾獲權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徹底改變了貧困地區的面貌,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群眾生活質量,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
在脫貧攻堅實踐中,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把貧困群眾和全國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作為脫貧攻堅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4)貧困縣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貧困意味著落後,意味著差距,意味著壓力,一個縣成為貧困縣,地方黨委、政府以及民眾應該當作一件愁事,認真反思,變壓力為動力,積極查找問題,查找原因,謀劃脫貧措施,落實脫貧政策,力爭早日脫貧。貧困縣不能以貧為榮、以貧為喜,不能滿足於靠貧吃飯,安貧樂補。相較之下,退出貧困縣固然是一件光榮事,但還遠未到慶祝的時候。
貧困縣摘帽,只是完成了脫貧攻堅的第一步,只是完成了一個小目標,在脫貧之後,還有很多更要緊的事情要做。比如,鞏固脫貧的成果,防止返貧,將扶貧的注意力聚焦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或邊緣戶,在脫貧的基礎上進一步探求區域致富之路。
㈤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成績是巨大的。2018年是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減少貧困人口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個百分點,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
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擺脫貧困,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快步前進,這也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5)貧困縣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處理好快速脫貧與持續發展的關系。脫貧攻堅戰開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攻堅克難,針對貧困群眾的各項優惠政策接連出台,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駐村工作隊親自上陣,財力物力人力全面傾斜,在這種態勢下貧困群眾脫貧指標很快完成。
要堅持大扶貧格局,處理好消除局部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把脫貧攻堅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納入鄉村振興的大局下通盤謀劃,不能搞單打一。各地區貧困群眾的基礎和條件不同,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脫貧規劃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著眼貧困群眾的脫貧實際,又要照顧到邊緣及其他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
㈥ 貧困縣脫貧摘帽大幕開啟了嗎
近日,脫貧摘帽過程中,要以退出縣為標桿,以嚴格標尺確保成果經得起檢驗,以持續政策推動脫貧成果鞏固提升
實現摘帽退出只是脫貧攻堅征程上的階段性勝利,只完成了脫貧攻堅總目標的一部分,未來需要持續不斷地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而對於其他未退出的貧困縣,則更需要清醒認識到任務的艱巨性。「剩下的貧困縣貧困程度更深、貧困規模更大,基礎設施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條件更加薄弱,而且越往後貧困縣退出的難度越大,退出的成本越高。
㈦ 精準扶貧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準扶貧」重要理念五年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五年來,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在剛剛閉幕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來自11個國際組織和50多個國家的代表,就此進行了交流並給予高度評價。
2012年到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於每分鍾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減少了153個。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7)貧困縣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
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㈧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開播,近兩年脫貧取得了多少成果
脫貧攻堅是我國近兩年的主要活動,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之後,“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也正式開播了。“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中講述的故事都是實際發生在貧困地區脫貧的故事,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也能看得出這些年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改變。近兩年的脫貧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很多貧困地區的人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很多貧困縣區鄉鎮都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進一步得到了改善。接下來,我就一起聊一聊近兩年脫貧取得的成果。
脫貧攻堅不僅僅是改善人民的收入狀況,脫貧工程也走進了人民的生活。很多破舊的房屋,很多無法通車的道路都被國家整修了起來,不僅讓人們賺到錢,也讓大家生活在了一個舒適的環境里。
你怎麼看,給我留言吧。
㈨ 脫貧攻堅成就有哪些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習主席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
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發布。2019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10月,國家脫貧攻堅普查領導小組成立。
2020年5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發布的202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7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開展2020年脫貧攻堅督查工作。
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所有貧困縣摘帽出列,至此,中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截至2020年底,1800餘人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2021年2月21日,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出爐,主題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習總書記庄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
(9)貧困縣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脫貧目標
「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㈩ 貧困地區脫貧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專生率屬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舉世矚目,但這不是終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緊要關頭,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幹部到被幫扶的困難群眾,更加需要堅定信念、明確方向、同力協契,為實現全面小康全力沖刺。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