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的鄞高概括
2004年已首屆招生10 個班417 人,學校以國家教育方針為指導,崇尚「自由、自律、博學、博愛」的辦學理念。以造就具有自由人格的人,造就能自我教育的人,造就胸懷開闊博學會用的人,造就對社會富有愛心和責任的人為培養目標。
鄞州高級中學初步建設成了一支年富力強、結構合理、敬業奉獻、業務精良、求實創新的教師隊伍,有不少教師在全市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至2009年底,學校有高級職稱教師38人,占專任教師28%,中級職稱教師37人,占專任教師27%,中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的55%; 35周歲以下89人,占專任教師65.9%;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133人,占專任教師100%。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18人,占專任教師13.1%,省教壇新秀4人,省優秀教師4人,獲省、市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的教師涵蓋語文、數學、化學、生物、歷史等多學科。市級教壇新秀10人,5位教師由於指導學生參加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成績突出,分別獲全國或省級優秀園丁獲。有19位青年教師參加市特級教師帶徒活動已畢業。 創辦五年來,學校積極構建自己的教育特色。在政府支持下,學校全面實施英語小班化教學;全面營造「書香校園」的特色文化,以「無門圖書館」影響巨大;課程建設全市領先,是寧波市新課程實驗示範學校,初步建成規范而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體育藝術模塊教學在全市具有較大的影響;四年來,盡管招生政策經歷許多調整,但學校憑借高品質的教育和良好的辦學聲譽,初步形成穩固優質的生源。
尤其值得驕傲的是,學校創辦時間雖短,但教學績喜人。2007年學校首屆409名畢業生參加高考取得優異成績,第一批上線為209人,重點率達51%;本科率99.02%;上線率100%。2008年再創輝煌,在整體生源質量有所下滑的情況下,高考重點上線人數246人,上線率率50%、本科率98%,上線率100%,2009年高考又進一個台階,高考重點上線60%,本科率99.8%,上線率100%。高考各學科的平均成績參照全大市所有的省一級重點中學,幾乎全部晉身全市前十位。連續三年的高考證明,我校整體教育質量已躋身全市一流重點中學行列.四年來,各科會考平均合格率達到100%,優秀率大都在90%以上。這一結果超過了第一個五年規劃的設定目標。
各級各類競賽開局喜人。數理化生每屆競賽都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前茅,並多次學校寧波賽區B組集體優勝獎;語文、藝術等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均有不俗表現;校機器人競賽選手以寧波市機器人大賽高中組第一名身份代表市隊參加省決賽;繼2006年四人進入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寧波賽區大賽前十名,其中兩位同學代表寧波市參加浙江賽區決賽後,2007、2008年各有一位同學代表市隊參加浙江賽區決賽。
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下,學校學風好、校風正。教師敬業愛崗、甘於奉獻、勤奮踏實。贏得了家長的普遍信任,政府的高度肯定及社會各界的鼓勵和贊譽。辦學聲譽鵲起。學生全面素質好,遵紀守規、文明禮儀、勤學樂學已成風氣。學校的全面工作陸續得到各級主管部門和政府的肯定和表彰。相繼榮獲區先進工會、先進教工之家、區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市「五四紅旗團委」、市第三批行為規范示範學校、寧波市文明學校、寧波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市園林式單位等榮譽稱號。 在確保各學科教學的前提下,英語學科適傾斜。每個教學班配一名外語教師,實行20 人一班的單班授課,讓每位學生有充裕的語言交流機會;每周固定的外教授課特色英語活動,為學生提供全真的英語學習情境;中小班教學
學額每班約40 人,英語授課每班20 人,在全市公立高級中學率先實行中小班化教學。為每一位學生建立在校獨立的生活、學習、健康、社區活動的成長檔案袋,定期的家校聯系,全面的敘述學生情況反饋。讓每個學生真正受到更多的關注。 自由
教育不是束縛、不是扭曲、不是愚弄、不是服從;教育是寬容、是發展、是啟迪、是成全。
只有解放人,才能發展人。
倡導教育自由就是倡導個性,標立特色,張揚創造。
自律
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教育是創造新人的藝術,通過教育人認識自己,理解存在,表達生活,形成精神變革。
教育的價值只有通過受教者成為一個自律者才得以體現。
一個自律者就是在道德上自持自愛、人格上自尊自重、學習上自主自能、生活中自強自立的人。
博學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實踐。
博愛
只有愛才能贏得愛。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教育的真諦就在於「愛人」,在於對人本身的無比崇拜和無限信心。
教育要以博大的愛心去滋潤受教育者的情懷,使他們能以不竭的愛去關懷和追求人間美好的一切。
以「品質、品位、品牌」的管理理念,形成高品質的學校管理體系、精英化的師資隊伍、穩固優質的生源和獨特的學校文化,確立鄞州高級中學的教育品牌。將學校辦成一所現代化、高品位、有特色的,躋身省一流重點中學行列的,在全市基礎教育界享有較高辦學聲譽並具備實驗示範作用的新型省一級重點中學。 鄞高講壇:為學生增加知識、點撥智慧。
英語小班化教學
夏秋午睡 春冬長跑 從2003年7月開始,學校由政府全額投入超億元新建,地處鄞州新城區,佔地約180畝,建築面積五萬五千餘平方,計劃辦學規模36班,在校生約1600人。全面實行中小班教學。政府對鄞州高級中學的辦學寄予著極高的希望,同時也給予了盡可能的政策傾斜和財政支持。將鄞州高級中學辦成一所現代化、高品位、有特色的,在寧波市基礎教育界享有較高聲譽和地位,在若干領域具有試驗示範作用的新型普通高中,是全區上下的共識。
鄞州區是基礎教育的強區,教育均衡化特質明顯,全區8所普通高中已有4所被評為省一級重點中學,除本校新建,其餘均為省級重點中學。各校教育質量普遍較高、綜合實力強,因此辦學競爭激烈。 學生:擁有健全的品行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有一個不同程度的愛好和特長,身體健康。每年高考近100%學生上線,40%左右學生上重點大學錄取線。在各級各類學科、藝術、體育、科技等特長競賽中有一批學生獲獎。
教師: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有良好的社會聲譽的師資隊伍。擁有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內有影響的一定數量的名師和特級教師。高級教師的比例達到30%以上。擁有碩士學位和研究生學歷的教師達到20%。5-10%的教師有過國外考察或短期培訓經歷。教師年齡結構、性別結構、職稱結構較為合理。教師樂業安居、身體健康、有成就感。
學校:設施先進、環境優美、制度完備、富有特色,全面教育質量高,五年內形成一套適合學校發展的管理體系、結構合理的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穩固優質的生源和獨特的學校文化。力爭首屆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達到省一級重點中學的基本水準,確立鄞州高級中學的辦學聲譽。確保評上省二級重點中學,爭取學校的綜合實力達到本市省一級重點中學的基準。 第一個五年是學校的立基固本之年;第一個五年是學校的立足生存之年。
堅持辦學方案中確定的精品辦學、特色立校的辦學策略。堅持把教學品質視為學校的生命,使全校教職員工牢固樹立使命感、責任感、危機感;至上而下根據崗位職責建立學校品質保證體系,以高品質的管理造就高質量的學生。自始至終把教師隊伍的建設視為學校和學生發展的支點,全心全意依靠教師、尊重教師、要求教師、發展教師,只有教師的發展才有學生的發展,才有學校的發展。建立一套引進、任用、培養、考評和選拔教師的有效機制。打造以「中小班教學」、「英語強勢」、「書香校園」和「學生成長檔案袋」為主的教育亮點,通過引進特長教師,開設特色課程,構建特色課堂,開展特色活動,建設特色文化,經營鄞州高級中學的特色品牌。以優秀學科組建設為基礎、優質常態課建設為核心、以名優教師培養為把手,不遺餘力狠抓教學質量。 全面實行中小班教學,英語教學推行不超過24人的小班化教學。以現行課程體系為依據,以新課程改革為參照,構建以必修、選修、活動課程為主幹的課程結構體系。根據國家標准開足必修課程,確保基礎性課程。待客觀條件許可,即專設閱讀課、英語口語課和研究型實驗課等特色課程。
建立完善學校選修課程結構。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更新選修課題,完善選修辦法,保證選修課題數量和質量,編訂《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選修課指導手冊》。試行選修學分制度,將學生選修學分作為學生獎學金、評優及畢業的必備依據。
活動課實行俱樂部制度。編訂《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活動課程俱樂部會員手冊》,科技、藝術、體育、學科競賽、社團等特色活動實行俱樂部制,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及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可以作為終身愛好的項目。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公益性的社會活動、體驗性社會實踐活動。開設勞動課。充分利用社會、社區教育資源,保證每年開設不少於10個高質量講座,開拓學生的認知視野。
根據學校辦學實際及學生發展需要,做好「培元工程」,辦好「培元班」,使「培元班」成為學校教育質量的一個品牌。落實培元班的管理、教學、輔導責任,靈活調整「培元」課程,制定《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培元班」管理手冊》,使培元班的選拔、施教、管理制度化。
確立視教學質量為生命的通識。以優秀教研組、備課組建設為基礎、優質常態課建設為核心、以名優教師培養為把手,以教學質量評價獎勵辦法為保障。不遺餘力狠抓教學質量。
以教風、教藝為教研組、備課組建設重點,以課堂教學、個別輔導為突破,以多種形式的學科活動為載體,推進教研組、備課組建設。每學期推出優秀教研組和優質備課組,制定《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優秀教研組、備課組評比獎勵辦法》。
在強化教學常規檢查同時,大力倡導個性化教學,為教師的教學創新營造自由空間。對於考評優秀、學生滿意度高的教師實行常規免檢免查。
健全學校聽課、開課、評課制度,全年實行推門聽課,倡導主動開課、聽課不打招呼的氛圍,教研組經常性組織評課,做到聽課、評課、開課有記錄。
加強教研活動的規范化,教研活動要有計劃、有主題、有特色、有總結。繼續實行「教學開放日」活動,繼續開展「與名校同行」活動,爭取和名校教研組建立幫扶聯系。通過優質常態課評比,形成校內「教學明星」隊伍。有計劃引進高質量、高規格的各級大型教研活動,拓寬教師教學視野,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舞台、提供機遇。
加強考試研究,由教研中心組織骨幹力量進行高考命題研究,搜集模擬資料,建立研究性題庫,邀請高考研究專家來校講座;加強應考策略研究,注重對學生的考試心理和考試技巧的輔導。從青年教師到老教師,定期進行高考模擬測試,測試成績列入教師考評項目。
推行學情分析常規化,重要考試後,由年級組負責召集學情分析會議,教務處和教研中心參與指導。每班必須有學情分析報告,份要落實到學科、落實到學生。
完善教學質量評價獎勵辦法,將教學質量與教師的績效資薪掛鉤,在學校財政條件許可的范圍內,不斷加大教師教學業務型競賽和高考成果獎的獎額。 自始至終把教師隊伍的建設視為學校學生發展的支點,全心全意依靠教師、尊重教師、要求教師、發展教師,只有教師的發展才有學生的發展,才有學校的發展。建立一套引進、任用、培養、考評和選拔教師的有效機制。
加大引進名優教師力度,區教育局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名優教師引進的安置補貼。實施學校的教職工「安居工程」,在現行政策環境下,本著使全體教師安居樂業的願望,試行安居補貼。
應屆優秀大學生的招聘,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逐步向引進優秀的名牌大學畢業碩士方向靠攏;在教師引進過程中,充分考慮各學科教師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性別結構、學歷結構和地域結構。
建立以校本培訓為主的教師培訓制度。形成教師的始業培訓、專業培訓、師德培訓為構架,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相結合的師訓機制,爭取部分優秀教師赴國外考察和短期培訓。
加快新教師培養步伐。做好校內「師徒結對」,評選優秀對子。為每學年在教育教學中表現突出的新教師設立「新葉獎」。每年抽出適量資金,爭取和市特級教師協會建立幫扶關系,能成為市特級教師協會的教師培養實驗基地。鼓勵青年教師通過考試,積極參加寧波市特級教師帶徒活動。全力支持各學科邀請省內外名師來校訪問講學。
制定並逐步完善《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教職工考核評聘辦法》,以制度形式確保師資隊伍優勝劣汰、合理流動,確保教師多勞多得、質優多得,合理拉開教師收入差距。堅持以學生滿意、德才兼備、專業加特長作為考評教師的基本標准。
提升教師的教研意識。貫徹在教學中科研的教研指導思想。堅持教研和課堂結合、教研和學生結合、教研和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學科特色建設相結合。根據學校特色辦學、錯位發展的思路,優先確立「中小班」教學模式、「英語強勢」學科建設、「書香校園」文化建設、數字化管理等相關的課題。
依據《寧波市鄞州高級中學教職工績效工資實施辦法》設立專門的教科研成果獎,教研成果列入教職工學年度考評。鼓勵教師以案例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式,不斷積累教研成果,全力支持教師著書立說,對於確有學術價值的教師個人著作可由學校聯系出資出版。 建立完整的學校決策、議事、監督制度。教代會作為學校最高決策機構,學校重大決策須經教代會討論通過。校長依據教育行政部門賦予的權力及教代會通過的決議依法管理學校。學校成立顧問團,聘請專家擔任決策顧問。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學校的重大決策須報請黨支部醞釀討論,保證黨組織對學校管理的全程領導和督促。
除教代會制度,為了保證教職工正常的參事議事、民主管理學校,設置議事廳,學校定期確立議事主題,共商學校大計。為表彰在學校政策制定過程中表現積極、意見和建議被學校採納的教職工,設立「金點子獎」。
學校的重大決策、財務、招生、評先等依據國家規定實行校務公開,接受民主監督。對於在教育管理中有重大決策或管理失誤的,可以由教代會啟動彈劾程序。
建立並不斷深化、細化《鄞州高級中學教職工職責規范》、《鄞州高級中學績效工資實施辦法》、《鄞州高級中學教職工考核評聘辦法》、《鄞州高級中學財務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育教學管理、評價及分配製度。注重細節管理,力求教育教學管理有據可依。
著手幹部隊伍的建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幹部隊伍的舉薦、考察、任用制度。試行校內幹部述職、民主評議制及重大責任事故主管問責制;在教職工隊伍基本穩定的前提下,試行中層崗位競聘。逐步充實管理隊伍,加強幹部隊伍的培訓,提高部門獨立決策、獨立管理的能力,加強各部門分管工作的計劃性,強調重在落實,成在細節,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制定部門工作考核辦法,幹部能上能。
強化管理中的職責權關系,加強部門職能意識,強化部門管理許可權,逐步提高與部門工作職責相符合的責任薪資和崗位津貼。 建設「全員德育」 、「體驗德育」和「愛心德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主題活動,活化德育活動的載體。通過德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結合,德育和周末大舞台的結合、德育和主題班會的結合、德育和特定時期節日的結合、德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結合等途徑,開展「養成教育」、「禮儀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科普教育」等德育主題活動。以「愛情課堂」(青春期教育)、「形象大比拼」(養成教育)、「我的心事有誰懂」(心理健康教育)、「模擬法庭」(法制教育)等諸如此類的創新的德育形式變德育知識為德育體驗。
充分發揮學生在德育中的主體地位,形成學生自主教育、學生自我教育的德育機制。實行德育量化考核,通過德育量化考核讓學生確立對自己的言行和成長負責的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利用團組織和學生會的作用;建立「學長團」,幫助學生學會互助、學會合作、學會自我管理。
建立並不斷細化全員德育制度,設立全員德育獎,明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落實育人責任,將學生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優秀班集體的建設和每一位任教者的工作業績掛鉤。
提倡「愛的教育」,在全體教師中形成「教育是愛的事業」的共識,全面關心、愛護和要求學生。設立「愛心基金」。
建立多樣化的德育渠道。成立家長委員會。聯系建立固定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勞動基地。
制定《鄞州高級中學「學生成長檔案袋」實施方案》,做好「學生成長檔案袋」工作。加強班主任隊伍建設,在制定落實《班主任職責規范》、《班主任學期考評細則》和《班主任工作常規》的基礎上,加強對班主任隊伍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藝術的培訓,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管理水平。班主任隊伍建設「四個一」——每學期組織一次外出考察學習、和每一位學生一次以上談話、讀一本教育專著、寫一個教育案例。確保班主任待遇,在崗位津貼、聘齡津貼、考評等方面向班主任傾斜。造就一支有視野、有水平、有愛心的過硬的班主任隊伍。
建設以「學習化」為內核的「書香校園」。根據辦學方案,逐步建成有特色的文化走廊、全開放的師生圖書館、文化藝術廳、學術研究中心和「學術吧」;啟動教室文化、寢室文化和辦公室的文化建設,讓讓書籍走近學生從而讓學生走進書籍。在環境建設中充分考慮「書香校園」工程,設置「讀書座」,開辟「書香角」,設立「閱覽窗」。結合硬體建設,開展全校性的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讀書作為考評教師的指標之一。每年設立「讀書周」,邀請專家開讀書講座。涵養學生的書生人格。 依託政府的投入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在五年內全面完成學校的各項應加安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校內環境和學校周邊環境。
完成校內所有教育教學場所的現代教育設備添置。建成適合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教室、實驗室、活動室、報告廳、演播廳、機房、電子閱覽室、小班化特色教室。
建成機器人俱樂部、車模俱樂部、生物標本室等特色活動室。
建成集網路、電話、電視、校園印象、安防為一體的信息中心。完成高規格的校園網建設,實行教育管理、人事管理、財務管理、後勤管理的數字化,實現管理、辦公、教學、考評、消甚至是家校聯系等的網路化、一卡通。成為省內外數字校園數字化管理的示範。
建成集閱覽、借書、購書為一體的開放型圖書館。在現有建築條件下,逐步完善藝術中心的設施設備,建成專用的音樂欣賞室、藝術創作室、健身房。
建成適合訓練、比賽、集會合一的可擁有一千餘座位的大型球類館和室內游泳館。
建成適合訓練和活動的網球場。
制定設施設備的使用和管理辦法,提高設施設備的使用效率。逐步完善生活設施,完成一、二、三餐廳的簡易裝修和環境布置工作。加強餐廳的衛生和食品質量管理,健全善管會職能,有效控制菜價,力爭師生滿意。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學校超市,依託名牌超市,嘗試超市運營新模式,方便師生生活。
在市政供熱不到位的情況下,在2006年上半年確定並實施學校供熱方案。綠化、美化、凈化校園環境。初步形成有防護帶、課間休閑區、沿河晨讀區、對岸生態林構成的校園綠化環境格局。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在校內合理布置藝術小品,增加環境品位。在第一期「篳路藍縷」植樹活動的基礎上,繼續鼓勵師生參與校園綠化建設,開展集創業與綠化為一體的建校綠化活動。
開展節能活動,提倡節約校園,擬定用電用水標准和電器設備的使用時限,加強檢查,將節約和師生考核掛鉤。制定嚴格的衛生制度,堅決推行校內垃圾分類處理辦法,提倡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② 寧波市第三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33個班級,學生 1400餘名,教職員工130人,有省特級教師2名,市骨幹教師4名,中高級教師90人。教師結構合理,學歷層次高,涌現了一批在市內外有一定影響省級優秀教師、省級師德楷模以及市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等。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強,已經連續兩屆獲得寧波市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浙江省人民政府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
③ 寧波市解放南路小學的取得成就
通過二十多年的探索,我校逐步完善了科普育人機制,增強了學生的科普意識,促進了學生科普能力發展。在理論上,出版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整合研究》一書,獲市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在實踐上,科普活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績:近300多人次的科技比賽獲獎,1項發明成果申請了國家專利,1項科普活動獲得了國家教育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中國科協頒發的二等獎,5名同學獲得了市科技英才獎,曾被《寧波日報》譽為「科技英才的搖籃」。學校獲得了中國青少年科普活動實驗基地、示範學校、全國雛鷹紅旗大隊、省綠色學校、省「科技節優秀組織獎」、市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市環保模範學校、市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十件新事、市教育創新獎、市示範性文明學校、市教科研先進集體等40多項集體榮譽稱號。
④ 寧波市第七中學的現任校長
崔景剛,男,1971年1月出生,1990年8月參加工作,1990年8月李惠利中學曾任年級組長、團委書記等職。1999年8月寧波四明中學曾任政教主任、副校長等職。2003年8月至2010年8月任寧波曙光中學校長、書記,現任寧波市第七中學校長。獲得寧波市第四批名校長稱號,曾被市教育局評為課改先進個人、優秀黨務工作者,被市政府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個人,被寧波大學、市教育學院聘為省「領雁工程」骨幹校長培訓班實踐導師。撰寫的論文《學習不良兒童的教育干預研究》、《開展特色健康教育,塑造特色校園氛圍》、《初中生學習策略使用特點的調查研究》等多篇論文發表在《教學月刊中學版》、《中國經濟信息》、《寧波教育學院學報》等刊物上。主持的課題《運用行為改變技術辦法矯治初中生學習問題行為的研究探索》、《促進初中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探索》等獲得大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優秀成果獎、大市教育成果獎。
⑤ 寧波市實驗小學的辦學特色
從八十年代初開始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在全省率先開展整體教育改革實驗,相繼進行「審美教育」、「數學建模」和「選擇教育」等全國或省級立項課題的實驗研究,科研成果榮獲省、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與日本的長岡井市和德國的亞琛市締結友好關系,進行教育交流,是寧波市最早對外開放的學校。以學生發展為本,充分發揮課堂教育的整體教育效能,在德、智、體、美和實踐能力,自主能力的培養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個性特長鮮明、學習潛力充足、具有審美情操的高素養學生。同時,為寧波師范學校提供了堅實的教育實驗基地。
⑥ 急求一份關於寧波的城鄉調查報告
農村勞動力佔大頭
據該市勞動保障部門調查,餘姚市共有法定年齡段(女16至50周歲,男16至60周歲)內的勞動力47.06萬人,公務員、事業單位及省部屬單位人員2.62萬人,外來勞動力25.53萬人。由此可見,餘姚城鄉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佔全市常住人口的30%。其中,農村勞動力39.38萬人,占勞動力總數的83.6%,比重很大。城鎮勞動力7.67萬人,只佔16.4%。
失業率
農民低於市民
據調查,在餘姚市的47.06萬名城鄉勞動力中,有42.51萬名就業,其中城鎮6.51萬人,佔15.3%,農村36萬人,佔84.7%;全市尚有2.02萬人失業,全社會失業率為4.5%。其中,城鎮失業人數6229名,失業率為8.2%;農村失業人數為1.4萬人,失業率為3.5%。不難看出,農民的失業率低於城鎮人員。
崗位多
餘姚人外出打工少
調查表明,由於餘姚經濟發展迅速,崗位資源豐富,絕大多數餘姚人在本地就業。經調查,在42.51萬名就業人員中,市內打工的39.77萬人,佔到了就業總人數的84.51%;市外打工的2.74萬人,僅佔5.49%。私營企業和個體經濟成了就業的主渠道,吸納了28.12萬名城鄉勞動力,占就業總人數的66.1%。
當務之急
提高勞動力素質
經過多年的努力,餘姚市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良好進展,絕大多數城鄉勞動力有了工作,生活基本穩定。然而,下面的一組調查數據,卻讓人難以樂觀。
首先農村勞動力多,低水平就業、不充分就業還比較普遍。在39.38萬名農村勞動力中,7萬餘人尚處在低水平就業和不充分就業狀態,其中約有3萬人從事非正規就業,靠做鍾點工、季節工等臨時性工作為生,就業穩定性差。其次是文化程度低,全市有83.4%的適齡勞動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另外,有技能的職工少,中高級技工更是稀少。勞動力中輕視學技術的現象相當普遍,據統計,在2.02萬名失業人員中,暫無技能培訓意向的有1.92萬人,高達94.71%。
人人有工作,必須以人人有技能為基礎;轉移農民,還得提升農民。餘姚市正在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提高勞動力的綜合素質,加快轉崗就業的步伐,為農民洗腳上田鋪平道路。
⑦ 寧波市鄞州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2年,該校學生高考成績理科一本上線人數325人,重點率81.25%;文科一本上線人數61人,重點率88.4%;文理合計一本率82 .3%。
2013年,該校學生高考成績理科一本上線人數325人,重點率81.1%;文科一本上線人數33人,重點率66%;文理合計一本率79.4%;1人獲廈門大學藝術特長生高考降分22分資格,獲得此資格的同學寧波僅有兩名。
2014年,該校理科共381名同學參加高考,330人上一本線,理科一本率86.6%;文科共有76名同學參加高考,65人上一本線,文科一本率85.5%;文理合計一本率86.4%;體藝共有4名同學參加高考,全部上一本專業學校錄取線;6位業余AP班同學,有4人被美國前50名大學錄取;其中文科有四位同學進省前100名,史珂同學724分,排名第9;朱家榮同學720分,排名第13;杜妲儀同學713分,排名第34;葉學雯同學706分,排名98;理科俞旭東同學通過競賽已被北大預錄取。
2015年,該校理科共330名同學參加高考,297人上一本線,理科一本率90%;文科共有111名同學參加高考,89人上一本線,文科一本率80.2%;文理合計一本率87.5%;體藝共有17名同學參加高考,基本上都上了一本專業學校錄取線,其中體育1名學生在全省排名第16,1名學生排在19名;有5人被北京大學錄取,還有一大批學生被國科大、復旦、上海交大、中科大、浙大提前批錄取;其中,有3名學生進全省文理科前100名,理科徐祺同學排名40名;張之遠同學排名64名;文科張穎同學排名第93名。 學科競賽 時間學生賽事名稱獲獎情況/榮譽2014年1月潘丙翔全國化學競賽(初賽)二等獎 汪林磊第三十屆中學生物理競賽(鄞州區)三等獎 岑雪聰第三十屆中學生物理競賽(寧波市)二等獎 華丹瓊浙江省化學競賽(鄞州區)三等獎 童謠一等獎 俞佳楠浙江省物理競賽(鄞州區)三等獎 2014年8月虞浩磊28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初賽)一等獎崔嘉彥、張志聰二等獎鄭浩、胡憾等4人三等獎 2014年11月徐邵行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一等獎鄭可、梁楚等9人全國二等獎應思豪、戴拓等13人全國三等獎 備註:以上為部分學生學科競賽成績 其他競賽 時間學生賽事名稱獲獎情況/榮譽2007年4月孫天宇第二十一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2008年11月屠樂天、蔡俊歆第二屆「VEX亞洲機器人聯盟錦標賽銀牌 2013年1月徐志傑全國青少年未來工程師博覽與競賽二等獎 2013年7月王喆、徐寧第8屆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機器人超級軌跡賽全國二等獎周豪、張俐輝遙控機器人擂台賽全國冠軍 2014年5月戴拓2014亞洲及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牌 2001年3月,該校趙嫣萍老師《做人與作文的互動關系——中學生作文的當代內涵初探》一文獲第四屆「師魂杯」全國優秀教育論文大賽三等獎。
2005年10月,該校技組樂天碩老師在2005年度浙江省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中獲一等獎。
2006年10月,該校劉海老師負責的《重點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創新實踐的發展性研究》課題獲2005年度寧波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7年2月,該校政治組朱雲方老師的《班級生本化和諧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鄞州區第十一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8年1月,該校汪紀苗老師的教學設計《金屬鈉的性質與應用》、王建平老師的教學設計《發現問題》、何春芬老師的教學設計《百年前的校園歌曲》獲浙江省教研系統三項教學評比一等獎;姚瑋董老師的教學設計《蜀道難》獲二等獎;王仕傑的教學設計《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劉海的教學設計《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眼睛》獲三等獎。
2009年6月,由該校朱雲方老師負責的《班級生本管理模式的構建與研究》榮獲寧波市第六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由劉長林老師負責的《高中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化學探究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榮獲三等獎。
2011年10月20日,在寧海中學舉行的2011年寧波市高中語文優質課比賽中,寧波市鄞州中學語文組岑斌老師榮獲一等獎第一名。
2013年,該校生物組三位教師在鄞州區高中生物學科教師解題能力競賽活動中獲獎1人獲一等獎,2人獲二等獎。
2013年至2014年,在鄞州區第十五屆教育科研成果評審委員會復評中,該校兩位老師的《基於自主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踐與探索》、《高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兩項課題分別獲的一等獎和三等獎。
2014年,在寧波市高中生物學教學活動評比中,該校1位老師獲一等獎。 校訓 崇尚科學、弘揚人文、發展個性、追求和諧
崇尚科學: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揭示客觀規律,用科學的思想觀察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處理問題,用科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弘揚人文:傳承和發揚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等各種精神文化現象。
發展個性:與時俱進、創新思維,使個人的魅力獨特。
追求和諧: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為自己、為家庭、為校園、為社會營造一種和諧氛圍。 校徽 寧波市鄞州中學的校徽內圈部分是一個類似於「鼎」的標志和學校的創辦時間「1952年」,外圈的上下部分分別是該校的中英文名,兩邊分別有兩顆五角星,採用白色作為背景,深紅色作為唯一顏色標志,體現該校師生純潔、獨特、一心一意的辦學思想與追求。 2015年4月8日,該校地理社和推理社聯手,打造了「步步為贏」拼圖活動。
5015年5月,模擬聯合國協會組織系列校內會,會議貫徹了該校模擬聯合國協會「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校園良好氛圍」的宗旨,秉持「發展、務實」的精神,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發表自身見解並不斷學習完善自己,加深對政治時事思考的舞台,更是互相協作交流的平台。
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共有各類學生社團16個。 推理社模擬聯合國氣候酷派音悅社漫畫社心理社天文社話劇社英語社萌芽記者團萌芽廣播站萌芽電視台街舞社書文會愛心社攝影社
⑧ 黃孟軻的教育實踐
黃孟軻老師從教三十年,在語文教育上大膽走出一條改革創新的路子。他把語文教育與「人」的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現已逐漸形成了「立足樹人,培育思維,注重審美「的大語文教學觀。華東師大巢宗祺教授、著名特級教師方仁工等專家先後對他的寫作審美教育及大語文思想尤其是「人生與作文」的創新改革等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走出了一條真正的教學新路。《人生平台上的語文》、《中學作文案例剖析與教案研製》、《人生與作文》等教育教學專著出版後產生良好的反響,受到同行的好評。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他還另外選編一套《文學的魅力》的語文讀物,深受學生歡迎。 他主持的語文教育成果獲得寧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首屆基礎教育成果獎一、二等獎,又獲全國中語會首屆「語通杯」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本人被評為全國中語會首屆語通杯「優秀實驗教師」獎。黃老師任教的歷屆高中畢業班高考語文成績優秀,多次為寧波大市第一。指導的200多篇學生習作在《當代》、《中國校園文學》、《作文通訊》等報刊發表,指導90餘篇學生習作在全國新概念等作文大賽等比賽中獲獎。他指導培養的學生岑孟棒、王文雅、高昭軍、高一洋等8位學生在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獲大獎,其寫作才能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被《萌芽》雜志等媒體譽為中國「80後」重要作家。他獲得全國最佳作文指導獎與一等指導獎等十餘次。
⑨ 寧波近幾年來的變化有哪些
改革開放30年來,寧波市農村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而從中受益最大的無疑是農民了。統計顯示,1978年,寧波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129元,30年後的2007年,這個數字變成了10051元,是30年前的78倍。 在過去30年裡,借改革春風,寧波廣大農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無論是農村經濟發展還是農村環境以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農村經濟發展方面,2007年寧波市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8400億元,與剛實行改革開放的1978年相比,年均增長24.4%。工業經濟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拉動力,比重從1978年的33%提高到2007年的87%。此外,寧波市還形成了十大特色農業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糧經比例從1978年的66:34調整到了目前的42:58。 農民收入大幅提升。1978年,寧波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9元,1998年突破1000元,2007年首次突破1萬元,達到10051元,比上年增長13.6%,已連續四年實現了兩個高於:高於兩位數的增幅,高於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03年的2.29:1縮小到2.219:1。農民收入中非農產業的比重已達85%以上。 農村環境明顯改善。近幾年寧波市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農村「臟、亂、差」現象得到了有效改觀。截至2007年,寧波市已建成全面小康村222個,環境整治村1517個,總數接近全市行政村的三分之二。 農村服務不斷健全。寧波市已提前實現了村村通硬化道路和客運班車的目標,基本實現了讓農民喝上清潔安全飲用水的目標,農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實現了制度全覆蓋,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有序的良好局面。如寧波市滕頭村去年被評聯合國評為「世界十佳和諧鄉村」,全市象滕頭這樣的村莊還有很多。統計顯示,2006年寧波市城鄉統籌發展水平綜合評價穩居浙江省第一,農村全面小康建設實現度已達83.2%,比浙江省、全國分別高出15.1和43.3個百分點,並連續三年位居浙江省之首。
⑩ 惠貞書院的所獲榮譽
惠貞獲獎記錄小覽:
序號 獲獎年份 榮譽稱號 授獎單位
1 1999 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浙江省教育廳
2 2001 第三批寧波市示範性文明學校 寧波市教育委員會辦公室
3 2002 2001年度「學生行為規范達標學校」 寧波市教育局辦公室
4 2003 寧波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性學校 寧波市教育局
5 2003 寧波市現代化建設達綱學校(初中) 寧波市教育局
6 2003 2002年度市直屬「行為規范達標學校」 寧波市教育局
7 2003 2002年度寧波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 寧波市教育局
8 2003 2001—2002年度寧波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寧波市教育局
9 2003 寧波市首屆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三等獎 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10 2003 第四輪寧波市示範性文明學校 寧波市教育局
11 2004 2003年度先進團組織 共青團寧波市委
12 2004 江北區A級示範化食堂 寧波市江北區衛生局
13 2005 2004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江北區文教街道
14 2005 寧波市首批行為規范示範學校 寧波市教育局
15 2005 2004年度城管環境衛生先進單位 文教街道
16 2005 寧波市優秀教育網站一等獎 寧波市教育局
17 2006 數學信息語文星級學科教研組 寧波市教育局
18 2006 江北區第二批平安校園達標學校 江北區教育局
19 歷年進效實畢業生人數 01進效實35人,02進效實53人,03進效實72人,04進效實62人。
20 前兩年上省一級重點分數線情況 2005屆上省一級重點人數104人,比例53%;2006屆上省一級重點分數線人數117人,比例49%
現在已有小學部,初中部和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