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信用代碼證書

信用代碼證書

發布時間:2021-08-16 20:35:42

1.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一組長度為18位的用於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識別的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由國家標准委發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以公民身份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主體標識代碼制度,包括公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國家標准委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准《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編碼規則》。該標准於2015年10月1日實施。

標准規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18位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分別是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9位主體標識碼、1位校驗碼。由登記管理部門代碼、機構類別代碼、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和校驗碼五個部分組成,並對涉及到的組織機構、法人、其他組織、組織機構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相關概念作出了規定。

此回答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旗下信貸平台,度小滿金融將切實把國家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的號召落到實處,全面支持小微生產經營,大多數小微業主選擇有錢花,滿足小微經營周轉需求。據悉,度小滿金融的信貸用戶中,有七成是小微企業主。截至目前,度小滿金融攜手數十家金融合作夥伴,累計為小微企業主發放數千億元貸款,資金周轉就找度小滿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2. 三證合一營業執照上的信用代碼和證照編號有何區別

統一代碼構成:
從唯一、統一、共享、便民和低成本轉換等角度綜合考慮,統一代碼設計為18位,由登記管理部門代碼、機構類別代碼、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校驗碼五個部分組成(見附件)。為便於行業管理和社會識別,統一代碼的第一、二、三部分體現了登記管理部門、機構類別和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兼容了當前各登記管理部門行之有效的有含義代碼功能。為保證唯一性和穩定性,第四部分設計為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充分體現了以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建立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的要求。為防止出現錯誤,第五部分設計為校驗碼。
第一部分(第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機構編制、民政、工商三個登記管理部門分別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記管理部門可使用相應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第2位):機構類別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記管理部門根據管理職能,確定在本部門登記的機構類別編碼。例如,機構編制部門可用1表示機關單位,2表示事業單位,3表示由中央編辦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群眾團體;民政部門可用1表示社會團體,2表示民辦非企業單位,3表示基金會;工商部門可用1表示企業,2表示個體工商戶,3表示農民專業合作社。
第三部分(第3—8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使用阿拉伯數字表示。例如,國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冊登記時由系統自動生成,體現法人和其他組織注冊登記及其登記管理機關所在地,既滿足登記管理部門按地區管理需求,也便於社會對注冊登記主體所在區域進行識別。(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GB/T 2260—2007〕)
第四部分(第9—17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參照《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GB 11714—1997〕)
第五部分(第18位):校驗碼,使用阿拉伯數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三)統一代碼的主要特性。
1.唯一性。統一代碼及其9位主體標識碼(組織機構代碼)在全國范圍內是唯一的。一個主體只能擁有一個統一代碼,一個統一代碼只能賦予一個主體。主體注銷後,該代碼將被留存,保留回溯查詢功能。例如,一個主體由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按照法定程序,需依法注銷該事業單位,再設立新企業。新設立企業是一個新主體,需賦予新的統一代碼。
2.兼容性。統一代碼最大程度地兼容現有各類機構代碼,既能體現無含義代碼的穩定可靠,又能發揮有含義代碼便於分類管理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減少改造成本。統一代碼在第二、三部分設計了機構類別代碼和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與工商注冊號、事業單位證書號、機構信用代碼相應部分含義一致。第四部分主體標識碼採用組織機構代碼,保證了統一代碼與組織機構代碼有效銜接。
3.穩定性。統一代碼一經賦予,在其主體存續期間,主體信息即使發生任何變化,統一代碼均保持不變。例如,法人和其他組織遷徙或變更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等,均不改變其統一代碼。
4.全覆蓋。統一代碼制度實施後,對新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在注冊登記時發放統一代碼;對已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適當方式換發統一代碼,實現對法人和其他組織全覆蓋。

3. 企業信用代碼是營業執照上的還是機構信用代碼證上的(沒有三證合一)

三證合一之後,營業執照編號里中間的一段數字是組織機構代碼證的編號,統一代碼總共18位,第9-17位是全國組織機構代碼。

1、組織機構代碼如同居民的身份證一樣,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統一賦予的單位身份證。

2、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管理工作。

(3)信用代碼證書擴展閱讀:

辦理後制式營業執照的主要步驟:

一、名稱預登記

1、首先到當地工商局領一份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再按要求填表,填完以後需持本人身份證和戶口本的(復印件)到名稱核准處查詢,名稱核准後,一般7個工作日。

2、持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到名稱登記處領名稱申批表,按要求填表。

二、營業執照審批

名稱核准後交當地工商局授理,需要的材料有名稱預先核准申請書,名稱登記申批表,法人身份證和戶口本的(復印件)無業證明、未辦照證明(需到戶口據地工商局辦理)房產證明及戶主本人簽字(按手印)、房屋租賃合同,7個工作日後取執照,有效期6個月。

三、後制式營業執照的後期工作

在6個月之內把所有的手續補齊,程序和前制申批程序是相同的。

4. 「機構信用代碼證」是每個企業需要辦理的嗎

是每個企業都需要辦理的。

辦理對象:

轄區所有已登記、注冊的機構,包括法人企業、非法人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性的分支機構、非生產經營性的分支機構、事業法人、未登記的事業單位、已登記事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登記事業單位的分支機構。

機關法人、機關的內設機構、機關的下設機構、街道鄉鎮、街道鄉鎮的內設機構、機關的二級內設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基金會、居委會、村委會、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所、宗教機構、境外在境內成立的組織機構等。

(4)信用代碼證書擴展閱讀:

辦理機構信用代碼證的意義:

一、推動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金融賬戶實名制是杜絕虛假開戶和各種違法經濟行為的重要手段。

二、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在辦理存、匯、貸款等業務時,金融機構識別機構身份的手續非常繁瑣。機構信用代碼建立以後,將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三、是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機構信用代碼證

5. 機構信用代碼證是什麼

機構信用代碼證是從信用的角度編制的用於識別機構身份的代碼標識,共18位,它蓋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等各類機構,是各類機構的「經濟身份證」。
機構信用代碼共18位,包含5個數據段,從左至右依次是1位準入登記管理機構類別、2位組織機構類別、6位行政區劃代碼、8位順序號、1位校驗碼。
信用代碼證有以下幾個意義:
一是推動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金融賬戶實名制是杜絕虛假開戶和各種違法經濟行為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機構信用代碼證能夠為金融機構開展機構賬戶主體資格審查、身份核實、風險分析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與個人身份證件互為補充。
二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在辦理存、匯、貸款等業務時,金融機構識別機構身份的手續非常繁瑣。機構信用代碼建立以後,將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
三是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機構信用代碼不影響現有的各種代碼,通過建立機構信用代碼與現有代碼的對應關系,可以發揮機構信用代碼的查詢檢索功能,促進各部門、各行業的信息共享,提升社會管理水平,也對腐敗行為形成震懾,有助於形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合力。
關於如何辦理等注意事項你可以在網上搜索詳細的信息。

6.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屬於什麼證件

對新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在辦理注冊登記時,由登記管理部門(工商、民政、機構編制等專部屬門)發放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列印在登記證照上。
對已設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由登記管理部門先在後台信息系統中生成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並與現有注冊登記碼建立「一一對應」的映射關系,然後通過換發證照等方式逐步將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發放給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列印在新的登記證照上。

7. 信用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機構信用代碼是從信用的角度編制的用於識別機構身份的代碼標識,共18位,它覆蓋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等各類機構,是各類機構的「經濟身份證」。

意義
機構信用代碼證是機構的「經濟身份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推動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金融賬戶實名制是杜絕虛假開戶和各種違法經濟行為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機構信用代碼證能夠為金融機構開展機構賬戶主體資格審查、身份核實、風險分析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與個人身份證件互為補充。二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在辦理存、匯、貸款等業務時,金融機構識別機構身份的手續非常繁瑣。機構信用代碼建立以後,將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三是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機構信用代碼不影響現有的各種代碼,通過建立機構信用代碼與現有代碼的對應關系,可以發揮機構信用代碼的查詢檢索功能,促進各部門、各行業的信息共享,提升社會管理水平,也對腐敗行為形成震懾,有助於形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合力。
2概念
為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銀行和機構的交流合作,助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建立了機構信用代碼系統,由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制發機構信用代碼證。機構信用代碼共18位,包含5個數據段,從左至右依次是1位準入登記管理機構類別、2位組織機構類別、6位行政區劃代碼、8位順序號、1位校驗碼。
機構信用代碼證將作為金融機構識別機構身份、查詢機構信用記錄等的依據。各持證機構應妥善保管,如不慎遺失,應及時到注冊地人民銀行徵信櫃台補辦,以防影響與金融機構的合作。
3申領對象
轄區所有已登記、注冊的機構,包括法人企業、非法人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性的分支機構、非生產經營性的分支機構、事業法人、未登記的事業單位、已登記事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登記事業單位的分支機構、機關法人、機關的內設機構、機關的下設機構、街道鄉鎮、街道鄉鎮的內設機構、機關的二級內設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基金會、居委會、村委會、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所、宗教機構、境外在境內成立的組織機構等。
4申領方式
1.2012年6月1日前已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機構,到基本存款賬戶開戶銀行申領。
2.2012年6月1日後新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機構,在開立基本存款賬戶時申領。
5所需資料
機構申請機構信用代碼證應提交以下資料:
(一)機構信用代碼申請表;
(二)機構成立時的批准文件或登記證書、營業執照等;
(三)機構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納稅人的,出示稅務登記證;
(四)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及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
(五)機構介紹信或授權書;
(六)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閱讀全文

與信用代碼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