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

發布時間:2021-08-16 07:29:08

『壹』 如何促進最新科技成果在農業中的推廣應用

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農業的角度,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總體不高可從科專技本身的角度;三.所以我國必屬須加快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跨越,有利於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農民的角度、有利於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農村的角度等來分析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作用、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因素,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提高農業整體素質;二。一,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比過去有較大提高,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資源的有效利用

『貳』 加強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有哪些重要舉措

改革農業科技體制,較大幅度地增加預算內農業科研投入。繼續安排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資金,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試和大面積示範推廣。引導和推動企業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允許各類農業企業和民營農業科技組織申請使用國家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發、引進和推廣等資金。深化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國家推廣機構和其他所有制推廣組織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場、科技園區、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建立與農業產業帶相適應的跨區域、專業性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支持農業大中專院校參與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

『叄』 你推廣農業科技新成果,農民不買帳,不配合,怎麼辦

新關鍵要看農民是否需要技術,幫助農民致富,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能力,以解決當地農業生產的困難,如果兒戲你不感到羞愧去。

『肆』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包括哪些內容

農業技術推廣與農業科研、農業教育並稱為農業發展的「三大支柱」, 是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作為促進農業創新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是農業推廣工作的基礎和組織保證, 也是我國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為我國農業生產技術進步和農產品產量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1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的現狀、特點和取得的成績
1.1 現狀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政府對農業進行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後, 黨和政府在積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 非常重視加強農業推廣體系的建設, 歷經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和改革, 已建成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水利、農機化、經營管理七大專業技術推廣網路,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國農業推廣體系。
1.2 特點 從歷史發展可以看出, 由於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 農業推廣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為輔, 其特點主要有:
( 1) 由政府部門領導, 農業行政部門主管, 農業推廣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一一對應。以政府建立的各級農業推廣機構為主體, 組織、協調、實施各種農業推廣工作。政府制定有關農業推廣的政策, 直接負責農業推廣項目計劃並組織實施, 對農業推廣機構的人、財、物進行管理, 推廣經費依賴於國家財政。
( 2) 組織管理上具有雙重性。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既受農業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 同時又受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 而且由於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權大於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權, 使得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組織領導功能較弱。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工作較多地是圍繞農業行政部門的工作來開展, 向行政領導部門負責。
( 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 其組織結構、運行方式取決於計劃經濟的要求, 因此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化進程。
( 4) 我國的農業推廣屬於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一般包括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 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過程。過於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 而忽略了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3 取得的成績
1.3.1 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我國現行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包括農業技術推廣、農業良種繁育、農業技術監督檢測3 個系統。除專業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外, 還包括群眾性農技推廣組織。全國初步形成了從中央到省、地、縣、鄉、村多層次、多功能的農技推廣服務體系。
1.3.2 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農作物、畜、禽、漁品種的更新換代, 新技術、新機具的試驗、示範和推廣, 使我國農業由傳統農業逐步向現代農業過渡。以豐收計劃為例, 自1987年實施以來, 每年安排推廣全國農、牧、漁、機等業先進、適用、成熟的科學技術100 項左右。通過該計劃的實施, 將一大批先進適用的農業科學技術組裝配套, 在全國大范圍推廣應用, 促進了我國農牧漁業的全面增產、增收。
1.3.3 開展技術培訓, 為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通過廣播電視講座、現場講授示範、科技宣傳欄、技術咨詢點、科技大集、「電波入戶」等活動, 把科學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另外, 通過實施「綠色證書工程」等, 開展了對農民的系統培訓。
1.3.4 積極參與農業執法和監督管理, 有效地保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在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同時,還積極參與農業執法和監督管理, 包括動植物檢疫、種子質量檢驗、動物防疫及其監督、農資質量監督、農業機械監督、農民負擔監督、農業承包合同管理等, 有效地預防了動植物病蟲害傳播和假種子坑農害農等事件的發生, 保護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伍』 請各位高人幫我回答一下這個作業,結合當地實際論述我國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新的階段,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對農業科技的需求強烈,但是,我國傳統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卻存在諸多問題,滿足不了當前農村發展的需要和農民的多樣性科技需求。本文主要以全國特別是山東省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參與式調查法、文獻法等方法獲取資料,並結合其他學者的研究,詳細分析了當前我國政府主導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其他多元化農技服務組織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策略和措施。最後,提出了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的構想和應採取的支持措施,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我國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中存在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隊伍素質不高、經費保障不足、服務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在今後發展中,要理順農業技術推廣系統的管理體制,實行規范化管理;要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合理配備推廣人員;同時,要保證基層農技推廣系統特別是履行公益性職能的推廣機構所需經費,努力擴寬經費融資渠道。
農業專業協會在對農業科技的推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民培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發展上存在行政力量干預過多、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綜合實力不強、缺乏資金和技術、市場競爭能力差等問題。地方政府要關注和重視農業專業協會,積極宣傳農村合作組織的知識,盡快出台相關章程,規范協會的運作和管理,促進協會更好地發展。
農業高校和科研單位是農業技術的源泉,在參與農業技術推廣中具有技術和人才雙重優勢,但是其從事推廣工作缺乏所需的資金和動力,在今後的發展中,首先要轉變觀念,營造有利於其進行農業技術推廣活動的外部環境;其次,要大力開發應用性成果,全面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向社會生產力轉化;最後,要以市場為導向,建立教學、科研和生產相結合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農業公司和龍頭企業也是農業推廣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來講,存在發展緩慢、帶動能力不強、受自身利益驅使、容易與農民產生矛盾等問題。在發展上,政府要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和管理力度,要注意協調龍頭企業和農戶的利益分配機制;同時,龍頭企業本身要加強科學管理,改善內部運行機制,自我發展壯大。
我國新型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應逐步構建成以國家農技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業專業協會、農業科研教學單位、龍頭企業等廣泛參與、分工協作的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為了完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首先,要加快政府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改革,大力支持多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其次,要建立國家級農業技術推廣協調機構,促進多元化推廣組織的有效聯合。第三,要完善建立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的外部保障措施,主要包括:要加強政策法規建設,保障推廣事業健康發展;要加大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投入力度;要加大政府對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要在重新認識農業科技供求關系的基礎上,加快農業技術市場的培育;同時,要加強對農業科技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

註:此篇文章來源於《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發展現狀與改革研究》 董金和 中國農業大學 2005

『陸』 如何加快完善農業新技術推廣的進程

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拓寬農機化服務領域,構建課題來源於實踐。(作者系江西省政協辦公廳副主任)點擊進入相關專題編輯,提高農業機械的科技含量,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4)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先進的現代農業需要提升農機化的水平。大力推進農科教結合、教育等單位和涉農企業廣泛參與,促進農民機手增收,建立健全服務網路,針對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民需求開展技術研發與科技服務,建設結構合理,通過落實重點任務、暖棚等具有競爭力的產業。(1)要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改善條件設施和人員待遇,進一步提高農機隊伍素質、園藝。對公益性推廣機構履行職能所需經費要給予保證、科技和技術工人三支隊伍建設。(2)加大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力度,努力提高服務現代農業建設的水平,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積極探索農機化發展扶持政策體系建設,培養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物和專家團隊,並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業務素質高,降低糧食生產成本、愛崗敬業的農業科技創新隊伍和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圍繞高效農業發展,面向產業。(5)積極推進農機技術創新、充滿活力的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開展各種類型的農業科技成果展示和技術示範活動,加快農機結構的優化配置,努力提升農機科技水平,全面提升江西農業科技創新效率和水平、瓜果,做大做強農機服務產業、有服務規模。以創建「四有」(有良好機制,優化農業科技力量布局、大專院校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積極作用。(2)要圍繞農業結構調整、有綜合效益)農機服務合作組織為抓手,農業科研、有利於提質增效的農業機械設備、面向未來。加快構建和完善以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圍繞發展蔬菜。(3)要擴大農機作業服務領域。(3)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尤其是要圍繞建設節約型社會。改善農業裝備,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重大項目與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整合農業科技資源,特別是糧食作物的全程系列化機械作業、面向國際(6)切實抓好農機管理,研發和推廣科技含量高,提高人員素質、服務到位。(4)加強農機法治化建設,加快江西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成果應用於生產的有效機制、有較多機具,大力發展環保節約型農機化,不斷提高農機安全和質量監管水平、產學研協作,鼓勵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

『柒』 為何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過程會呈現周期性變化的特徵

季節變化。天氣影響。

『捌』 影響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地域的限制,生產周期長,投資收回慢,老天不幫忙,風險大,市場變化快,產品滯銷,投資大收益低等等

『玖』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1 現狀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政府對農業進行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後, 黨和政府在積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 非常重視加強農業推廣體系的建設, 歷經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和改革, 已建成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水利、農機化、經營管理七大專業技術推廣網路,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國農業推廣體系。
1.2 特點 從歷史發展可以看出, 由於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 農業推廣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為輔, 其特點主要有:
( 1) 由政府部門領導, 農業行政部門主管, 農業推廣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一一對應。以政府建立的各級農業推廣機構為主體, 組織、協調、實施各種農業推廣工作。政府制定有關農業推廣的政策, 直接負責農業推廣項目計劃並組織實施, 對農業推廣機構的人、財、物進行管理, 推廣經費依賴於國家財政。
( 2) 組織管理上具有雙重性。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既受農業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 同時又受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 而且由於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權大於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權, 使得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組織領導功能較弱。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工作較多地是圍繞農業行政部門的工作來開展, 向行政領導部門負責。
( 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 其組織結構、運行方式取決於計劃經濟的要求, 因此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化進程。
( 4) 我國的農業推廣屬於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一般包括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 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過程。過於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 而忽略了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閱讀全文

與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