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本科,獲得助工證書後,獲得4項發明專利,排名分別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能破格中級工程師嗎
評中級職稱前一定要先有助理工程師證
一、正常申報條件
1.助理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
(3)中專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學歷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同時應具備員級職務。
2.中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3.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條件: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本專業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且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二、破格申報條件
為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人員,可以不受學歷、資歷的限制破格申報高、中級職務任職資格。
(一)破格申報高級職務者必須具有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1、獲得部、省級表彰的學科帶頭人;地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獲國家、省級表彰的鄉鎮企業家或優秀廠長、經理。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省、部二等獎以上;地市一等獎以上(含發明獎、成果獎、自然科學獎、星火獎)項目的主要完成者;獲得國家級金、銀產品獎或省、部級名牌產品獎或優秀工程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創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項目或全面負責大中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或對非公有制企業技術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取得明顯經濟效益者;企業連續二年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省確定的山區縣1000萬元以上)、或利稅在400萬元以上(省確定的山區縣200萬元以上)的主要負責人。
4、在技術發明、創新、改造、專利、推廣、應用中,取得的經濟效益連續二年(申報高級職務的前二年)占本企業利稅總額(400萬元以上,貧困山區200萬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5、對本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創立了有價值的經驗,並在省內同行業中推廣的主要貢獻者;擔任中級職務期間,成績顯著,並獲得省級以上先進工作者稱號的;或者在地市以上報刊或會議上發表過兩篇以上被同行專家認定為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或正式出版過有價值的著作或譯著。
(二)破格申報中級職務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1、獲國家科技進步、星火計劃四等獎或省、部級科技進步、星火計劃三等獎以上項目的主要完成者,或獲地(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以上項目的主要完成者或獲省部優質產品或優質工程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2、在地市級以上報刊發表專業技術論文三篇以上或專著。 職稱評審 證書
3、直接主持中型項目或中型骨幹企業的專業技術工作,且連續二年以上取得了明顯效益者。
4、擔任助理級期間,成績顯著且獲地(市)級優秀企業家或先進專業技術工作者稱號的。
⑵ 大學生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可以是發明創造嗎
我覺得要看你的研究成果是什麼樣子的?如果他是可以申請專利的話,那就屬於發明創造
⑶ 有什麼重要的發明是大學發明出來的
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程序控制的電子計算機ENIAC。這個龐然大物佔地面積達170平方米,重達30噸。
⑷ 關於中國大學排名,舉個例子, 科學家如果沒有企業投資給他辦實驗室,那麼最終什麼都發明不了。現在的大
你懂什麼喲,大學的錢都是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中國的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工程實驗室全部是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來創辦的,企業給大學什麼錢?大學教授的科研經費也是大部分國家給。
⑸ 技術發明獎角色排名怎麼填寫
技術發明角色排名想要填寫,我覺得按照應該實際的去填寫那些資料就可以的了。
⑹ 海南大學在1982年獲得國家發明一等獎的科研成果是
你應該說的是「橡膠樹在北緯18-24度大面積種植技術」,這個技術是由許多單位共同研究出來的,其中有華南熱帶作物學院,也就是華南熱帶農業大學,2008年海南大學與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合並,更名為海南大學。下面是報道:
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評定 橡膠北移栽培技術獲發明一等獎
第1版()
專欄:
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評定
橡膠北移栽培技術獲發明一等獎
本報訊記者王友恭、通訊員雷於新報道: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18日舉行的第十二次會議評定:我國科技工作者首創的一整套橡膠北移栽培技術,為國家發明一等獎。
這項包括選擇地勢、營造防護林、選用抗風、抗寒品種、割膠技術在內的成果發明者,是廣東省農墾總局、雲南省農墾總局、廣西農墾局、福建農業廳農墾局、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華南熱帶作物學院等單位。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地理、土壤、氣象等科學工作者也為此做了不少工作。
國外歷來認為,橡膠樹只能在赤道以南10度、以北15度范圍內的高溫、多雨、靜風地區栽培。我國橡膠科技工作者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得到廣大農墾職工的支持,自力更生、協作攻關,在南起海南島,北到福建龍溪地區的范圍內,成功地栽培並收割了橡膠,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在北緯18度到24度地區大面積種橡膠的國家。
橡膠北移主要遇到冬季低溫和夏秋季強台風兩大危害。科技工作者克服種種困難,初步建立了橡膠科學技術體系。
這項發明在科學上具有重大價值。橡膠屬裸芽植物,幼芽沒有鱗片保護,經不住寒冷。我國的發明打破了「裸芽植物不能北移」的論斷,在植物馴化、育種的研究上,打開了人們的思路,開闊了眼界。這項發明已經引起世界產膠國的重視。
(詳細報道見第三版)
⑺ 那些名人的重大發現與發明是在大學里的
大學是一個非常的地方,只能說很多都是在大學里發明的,並不全部。
⑻ 高校「投入產出」排行榜產出了什麼
據《人民日報》報道,在民間大學排行榜江河日下之際,首份官方大學排行榜最近出爐。教育部下屬的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近日發布《中國高等學校績效評價報告》,報告涉及72所部屬高校,並列出一份績效得分排行榜。這個榜單顯示,在我國69所重點大學中,有近半數高校過去3年「投入多,產出少」,僅有29所高校呈現出「產出大於投入」的較高效益。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在解釋這份榜單時稱,「目前的評價與排行大都是依據高校既有存量進行的絕對評價……缺陷是非常明顯的,它不關注高校發展的條件和發展效益。高校績效評價則是依據產出與投入之比對高校進行的相對評價。」從中可見,此榜單是為了彌補以前「絕對評價」的缺陷,注重評價投入與產出的關系,以促進高校重視效益,感覺上是比過去的評價進步了一些。但是,再繼續看這份榜單所選擇的指標,卻發現,過去絕對評價的缺陷依舊存在,而且,如果這份榜單成為考核高校的一種依據,則會產生更大的缺陷。 不妨來看其選擇的產出指標,總計16項:當量在校生數、當量學歷在校留學生數、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數、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國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國際學術會議提交論文數、出版專著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特別獎數、國家三大科技獎一等獎數、國家三大科技獎二等獎數、省部級科學研究與發展成果獎數、國家級項目驗收數、鑒定成果數、發明專利授權數、技術轉讓與當年實際收入金額、專利出售與當年實際收入金額。 上述指標,就是一所大學應該擁有的產出嗎?或者換句話說,在上述指標中表現優秀的學校,就是產出高嗎?這些指標是過去絕對評價排行榜所經常選擇的,而選擇這樣的指標,一直飽受質疑,依照這樣的指標,概括而言,評價一所大學,最核心的要件,就是學生規模數、論文規模數、成果規模數和專利規模數。這種評價,沒有起到提升大學辦學質量的作用,反而已經催生了大學的論文情結、成果情結、專利情結,諸如碩士、博士必須在校期間發表論文,以論文、成果、專利作為教師晉升職稱的基本要求等。大學的教育與學術研究,由此陷入重科研輕教學,以及指標學術、功利學術和泡沫學術之中,大學教育與學術研究量多質低的情況十分嚴重。 與過去的絕對評價相比,這份新的績效排行榜,或許更注重投入產出效益,以期高校把有限的辦學資源用在能產出成果的地方。但以教育的視角看,則會在促進高校注重產出數量的同時,督促高校「快出成果」、「早出成果」,以及在一些無法產出上述指標業績的地方和人事上,不捨得花錢。 人們經常談到的學校要有「大氣」與「大愛」,給教授們寬容的治學空間;大學教育要以「百年樹人」的情懷,重視本科教育;學者要板凳甘坐10年冷,不要急功近利追求出短期成果,都一一被這樣的績效排行徹底否定了——對於三年來出不了成果的教授,學校還會有好臉色嗎?對於不在評估產出之列的教育質量,學校怎麼可能重視投入?對於學術研究,必然是給你一筆課題資金,你必須在三年內產出成果,否則就是零產出;對於教學,學生不過就是人頭,最多也不過是幫助導師產出論文和成果的工具。 另外,這份具有官方色彩的績效排行榜,所能派什麼用場,目前還難知道,可是,如果教育主管部門將其作為對一所學校領導的考核依據,則可能加重大學的政績辦學、數量考核傾向。目前大學校長的任期,一般為四年,這份績效排行榜,以三年為期評價績效成果,正可以考核校長上任熟悉校園開展工作之後的三年政績,如此一來,校長們必然以上述指標作為辦學追求,同時把資源與指標聯系起來。大學在這樣的管理下,不是提高教育質量和學術質量,而將越來越遠離真正的教育與學術。 筆者以為,這一排行榜的製作者需要對自身的投入產出做出評價,是產出對教育發展有積極的成果,還是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