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近來成果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藝術研究院受文化部委託,承擔著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具體組織工作,為我國連續3次申報的4個項目都得以成功入選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中國也由此成為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數量最多的國家。
中國藝術研究院在組織申報工作中表現出的學術水平和工作態度,贏得了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普遍贊揚。2003年初,文化部與財政部聯合國家民委和中國文聯等單位,啟動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之後,也將負責具體工作的「國家中心」,設在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國家中心在保護工程的實施過程承擔了試點單位確定的論證、人才培訓等大量工作。中國藝術研究院注重國際學術界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和經驗的交流,並分別於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成功主辦了三次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以敏銳的眼光和高度的責任感,創造性地將學術界普遍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人為本」的原則付諸於實際工作之中,於2005年聘任了首批30位民間藝術創作研究員,不僅有效地提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社會影響力,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辟了新的途徑。
與此同時,中國藝術研究院還著眼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礎理論研究工作,承擔著大批國家級、部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保護等重點課題項目。特別是近一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全程參與了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立工作、承辦了我國第一個全面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果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全面介入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活動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宣傳等工作,為順利實現文化遺產日活動的既定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2.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 具體展覽時間是早上幾點到下午幾點
2006-02-16 11:44:39 來自: nakedlunch (北京)
時 間:2月12日到月16日
地 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門 票:5元
訂票電話:65138894
主要展覽:本次展覽分為「綜合板塊」和「地方板塊」兩個部分內容,共展出唐宋古琴、仿宋針灸銅人、樹葉信、貝葉經、少數民族典籍善本等2000多件珍貴文物。
由文化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9部門共同主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今日在國家博物館正式開幕。據悉,這是我國政府第一次舉辦全面反映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的大規模展覽。
本次展覽分為「綜合板塊」和「地方板塊」兩個部分內容,共展出唐宋古琴、清代昇平署劇本、《二泉映月》原聲采錄設備及「瞎子阿炳」當年親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大型雲錦織機、老式商業招幌、高山族木雕、仿宋針灸銅人、江永女書、水族水書、樹葉信、貝葉經、少數民族典籍善本和各種手抄本等2000多件珍貴文物,它們把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象地展示給觀眾。展覽還專門安排優秀的一些地方特色民間藝術的傳承人,為觀眾做制瓷、染織、刺綉、泥塑、剪紙、年畫刻印、唐卡繪制、風箏扎制、提線木偶等項目的現場表演。
看你自己感不感興趣了,我是很想看的,可惜看不成了,還有,一個地方好不好玩,有時候是看跟誰一起去了
參考資料: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34249/
回答者:梨花一支春帶雨 - 經理 四級 2-27 23:14
3. 2011年2月9日至2月23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系列活動舉辦。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
(1)①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2分)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2分)③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於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2分) (2)①文化繼承和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3分)②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要做好傳承和保護工作,堅持批判繼承,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3分)另一方面,要適應時代要求,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不斷推陳出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3分)③甲的觀點沒有做到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因而是片面的;而乙認為應徹底拋棄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3分) 4.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到什麼時候呀
2006-02-16 11:44:39 來自: nakedlunch (北京) 5.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一場名為「珍藏西藏——葉星生搶救、保護西藏民間文化遺產成果展」的主題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