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埃及文明成果

埃及文明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5 18:26:22

A. 古代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創於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

2、獅身人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築物,是法老的墓穴。由於古埃及人在尼羅河兩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區興建。

3、天文學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Sopdet」,是動詞「使尖銳」的陰性名詞形式)的運行制定歷法,即科普特歷。

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歷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歷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

4、古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文化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5、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

(1)埃及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

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

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

B. 不同時期埃及文明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古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體的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1、象形文字:我們所知道的最早構成體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這種文字體系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2、祭祀體文字:為實用和方便起見,書吏又將象形文字的符號外形加以簡化,創造了祭祀體文字。3、世俗體文字:它是祭祀體文字的草寫形式。與祭祀體文字對比,世俗體文字的連寫形式更簡單,已不具有圖畫特點,它的書寫方向保留了祭祀體文字的傳統。固定從右往左。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的文字,深受希臘文、聖經文學的影響。

古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文化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

還有就是金字塔

人類最早的太陽歷

古埃及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歷。早在公元前4000年時,埃及人就已經把1年確定為365天,全年分成12個月,每月30天,餘下的5天作為節日之用;同時還把一年分為3季,即「泛濫季」「播種季」「收割季」,每季4個月。實際上,古埃及的這種歷法並不精確,因為1個天文年是365.25日,所以古埃及歷每隔4年便比天文歷落後1天。然而在古代世界,它卻是最佳的歷法。 在古王國時期,埃及人觀察到當尼羅河開始泛濫時,天狼星清晨正好出現在埃及的地平線上,於是古埃及人將這一天定位一年的第一天。

建築中的天文學知識

古埃及的建築與天文學密切相關,許多建築中都隱含了一定的天文學知識。 著名的金字塔就隱含了許多天文學知識。金字塔的四面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胡夫大金字塔的北面有隧道,可以進入金字塔的中心部位,由那兒眺望北方夜空,北極星正好映入眼簾。 哈夫拉金字塔王殿內南北方位有兩個通氣孔。北通氣孔指向當時獵戶星座的Zeta星。另外,獅身人面像在春分日和秋分日這兩天它的正面永遠都正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千萬年不變。

古埃及的數學

十進制計數法
古埃及人很早就採用了十進制記數法。在現存的萊因特紙草和莫斯科紙草上記載了不少埃及人的數學問題,雖然只是片段,仍然可以表明當時古埃及人的數學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古埃及人依次用筆畫排列記數到9,然後用一個好像倒寫的「U」的符號代表10.但古埃及人寫111這個三位數時,每一數位都用一個特殊的符號表示,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將1重復寫三次。這說明埃及人當時還沒有完全掌握十位進制。

古埃及的醫學

千年不腐的木乃伊 古埃及千年不腐的「木乃伊」聞名於世。古埃及人認為人的身體是靈魂的安息處,要想獲得永生,就必須把屍體保存好。製作木乃伊在古埃及第一王朝之前就開始了。 1991年,埃及科學家穆罕默德·塞閉特博士發現,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使用了放射性物質。埃及國家博物館對古代法老和王後的木乃伊進行研究時,利用探測儀器證明,館內幾具古埃及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木乃伊體內的充填物中均含有放射性物質,可以釋放出α,β, γ射線。由此可以確認古埃及人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經在運用放射性物質保護法老的木乃伊了。 The prince of Egypt埃及王子 這部電影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埃及

C. 古埃及有哪些主要文明成就

1、文字:古埃及文字創於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

D.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 ( ). ( )

古埃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特徵

1、宗教

古埃及宗教的第一個特徵是它的多神教,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變化。埃及宗教的演化經歷了各個階段:由簡單的多神崇拜到現知最早的一神崇拜形式,隨後又回到多神崇拜。

多神崇拜

太陽神稱作Re「賴」, 還有關於俄賽里斯(Osiris)的敬重(有關的傳說:塞托、埃西斯 、荷拉斯 。傳說的宗教含義:俄賽里斯的死亡和復活象徵著尼羅河在夏季時的乾涸和春天時洪水的泛濫。神所具有的人類品質——俄賽里斯對其臣民慈父般的關懷,他妻子對他的忠心之情及兒子的愛——感染了普通埃及人的心;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奧西里斯的死亡和復活逐漸被看成傳達了個人長生不死之可能的消息。最後,荷拉斯對塞托的勝利看來預示著善終將戰勝惡。)

一神教運動

運動領導人是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他於公元前1375年左右登基,死於或者被暗殺於15年之後。他把太陽神作為唯一的信仰,稱為「阿吞」。關閉了所有的寺廟,驅趕廟里的僧侶,把各處可以見到的諸神的名字鏟除掉,甚至連「神」這一名詞的復數形式也被取消了。他特別憎恨「阿蒙」神,這是底比斯神。法老本人的王姓阿蒙霍特普意為「阿蒙很愜意」,其中含有阿蒙神的名字,因此,他改名為埃赫那吞(Ikhnaton),意為「有益於阿吞」。把都城從底比斯遷往一座新建的城市,這座城市命名為「阿吞的地平線」,該城現在稱作阿瑪納(Amarna)。

宗教的第二個特點

埃及的宗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對生後生活的重視。古代埃及人他們相信有可能存在另一次生命,但有三個條件:屍體不化為塵土;屍體被安放在無法摧毀的墳墓中;能夠保證向死者提供祭品。(木乃伊、墓葬、陰廟、對死後審判的恐懼)

宗教的第三個特點

古埃及宗教的第三個特點是宗教信仰還常常攙雜著一些巫術的成份。埃及人生病後也求醫看病,但當時的醫葯是很原始的,還和巫術混雜在一起。巫術還被用來祛除日常的危險。魔法不僅能回應人間諸事,對陰間也有效。

2、文字、文學和繪畫

文字: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的符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表意符,這些符號的意思就是它所畫的東西。第二類是表音符,這一些符號所畫的具有語音上的價值,遵循的是畫謎的原則,(就如一隻杯子,表示音節「bei」一樣)。這些符號可以表示一個,二個或三個輔音,埃及文字從來不寫母音。最後一類符號稱為限定符,它們不發音,而是表示它們前面的這個詞屬於那一類詞:比如,密封的紙莎草紙表示詞義是抽象的。還有表示男女的,表示單數和復數的等等。象形文字系統由這三類符號組合而成。象形文字的起源和發展。

文學

具有可讀性的是一些短篇的散文故事。主要的有中王國時代較早的散文故事《船舶遇難的水手的故事》;敘事的故事以《一個能說善辯的農民的故事》為代表,保存在中王國時代的4張紙草抄本上;中王國時代散文故事的最傑出的作品是《辛努亥(Sinuhe)的故事》;還有一些是訓戒式的和教諭式的作品,重要的有《聶非爾提預言》和《伊普味爾陳辭》。

繪畫

古埃及的繪畫很有特點 :比例不勻稱,在埃及的繪畫中,人像的比例取決於他們的等級關系,而不是他們的實際大小; 沒有透視法,比如水平的水池被畫得如同豎起來一般,垂直於一邊。相反的,樹是垂直的,卻被畫成躺倒在地。尤其是這些樹都是同樣大小的,不論它們是在前景還是在遠景。在埃及的繪畫中,同類物體的大小總是一樣的,不論它們的位置與觀察者相距的遠近。 。埃及繪畫藝術不是「現實主義」的。因為它不尋求真實再現一位特殊觀察者在確切的地點所看到的世界物體。它情願通過特殊的角度來表現它們,以它們的大小比例來暗示物體與人物的等級地位。換言之,埃及繪畫藝術是「再造」世界。

3、建築藝術

建築,通常包括民宅、宮廷、堡壘、廟宇和陵墓等。但是,由於埃及人的重視來世的思想意識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保存下來的偉大建築物主要是陵墓和廟宇,而民宅和王宮通常採用劣質的泥磚建造,因而難以保存下來。現今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建築遺跡和遺物是陵墓。

(一)陵墓建築

古埃及人把陵墓稱為「麥爾」(mr),其象形文字是用一個台座上的三角形圖來表示的,意為國王及其父太陽神升天的地方。現代西方人的用語庇拉米德(Pyramid,Pyramide),來源於古希臘文庇拉米斯(Pyramis),意為「小麥餅」,因為,古希臘人來到埃及看到金字塔,聯想到他們吃的三角形的小麥餅,因而以此命名之。

金字塔經歷了階梯金字塔和標准金字塔二個發展階段。(階梯金字塔起源於馬斯塔巴墓 ;階梯金字塔的典型是由第 3王朝的建築師伊姆霍太普( Imhotep)為其君主左塞王(Djoser)建造的。埃及最為著名的金字塔是吉薩三大金字塔。塔身最高的那座叫做胡夫金字塔(希臘人也稱為齊奧普斯金字塔),另有:哈夫拉的金字塔(斯芬克司), 邁塞里諾斯金字塔。到了新王國時代,「帝王谷」的岩窟墓代替了金字塔(圖坦哈蒙墓 )。

(二)寺廟建築及其不同類型

神廟被看作為神的「地面」上的宗教建築物,或稱「神之家」。神廟與陵墓同樣也是「永恆之家」,需要長久保存下來。由於神廟是人們「為了信仰」而建築的,因此,在信仰的神殿中安置神像,以供人們祭拜,並由僧侶主持儀式,直接與神接觸。(盧克索和卡納克神廟、岩窟廟) 。

第二類寺廟為葬祭廟。葬祭廟,無論在結構或在廟內舉行的儀式上與神廟都有相似的地方,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葬祭廟最初本是金字塔的附屬建築物,在國王木乃伊安葬時建築,以後每年都要到此祭把國王。 (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 )

(三)雕塑和雕刻

埃及的雕刻和繪畫主要是作為建築的附屬物而存在的。人物雕像的表現手法,一般都是採用「正面律」的原則。不論雕塑的人物直立或端坐,其頭部和軀體必須保持垂直。面部、雙肩和胸部則正面展示。埃及雕像的另一個明顯的特徵是雕像著以不同的顏色:頭發、胡須和眼圈塗以黑色,衣服為白色。男性的膚色通常是棕色,而女性為淺黃色或肉皮色。人物雕像幾乎都很刻板,雙臂交叉抱在胸前,或者固定在身體兩側,雙目正視前方。雕像面部通常略帶微笑,別的則沒有任何錶情。但在埃赫那吞時期,藝術表現力有了改變(圖坦卡蒙,涅菲爾提蒂)。對下層人民的雕塑也有不同的風格。

4、科技成就

在天文學領域,埃及人的最大成就是找到了避免太陰歷不準確的缺陷的方法。

在醫學領域,古代埃及人在醫學方面的獨到之處在於他們認為疾病是自然因素而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的,因而醫師可以對疾病作出准確的診斷,並對症下葯。

在數學領域,埃及人在測量方法方面成就卓著。舉例來說,他們最早把圓分成360度,首先注意到所有圓的圓周率(即現在所說的。)都是一樣的。此外,他們還發明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及金字塔、圓柱體和半球的體積的方法。

E.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尼羅河文明

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它地處非洲的北部,美麗的尼羅河由南向北縱貫全境。大約在1萬年以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過去了,北非逐漸變成了乾旱的地區。很早就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居民,隨著環境、氣候的變遷,陸續遷移到尼羅河兩岸。後來他們在這里創造了銅石並用文化,尼羅河文明由此發端。

尼羅河發源於非洲中部高原,從南至北貫穿埃及全境,它全長65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河。每年從6月開始一直到10月,尼羅河洪水泛濫,淹沒沿岸的土地。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給埃及帶來了豐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洪水夾雜著大量的腐殖質灌滿了久旱的農田,當洪水退去後,田地里留下一層幾寸厚的淤泥,而這些淤泥恰恰是農作物生長的極好肥料。所以,古埃及人稱尼羅河是他們的「母親河」。

古埃及王國

尼羅河的泛濫既帶來了生命和繁榮,也促成了奴隸制國家的形成。尼羅河水泛濫時,人們要疏通渠道,排出積水;乾旱少雨季節,人們又要引水灌溉。龐大的工程和繁重的勞動絕非一人一戶所能勝任,因此,埃及較早就出現了聯合。若干氏族聯合為公社,若干公社又以地域關系聯合成更大的聯合體。於是,沿尼羅河一帶就出現了一個個聯合體——「州」,各州都有自己的名稱、方言、圖騰、軍隊和行政機構,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為了爭奪土地、水源和奴隸,這些小國之間經常交戰。通過戰爭的兼並,在公元前3500年逐漸形成了兩個奴隸制大國:北部稱為下埃及王國,南部稱為上埃及王國。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國。從此,埃及建立起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美尼斯也被認為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第一位法老(古埃及人尊稱國王為「法老」)。從那以後直到公元前332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埃及,整個古代埃及經歷了整整31個王朝。

法老

古王國時期,埃及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國王獨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和司法等大權,一切官吏的任免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自稱是神的化身,是太陽神之子,被大家尊稱為法老。

第一王朝的建立

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統治者美尼斯逐漸強大起來建立起古埃及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提尼斯王朝。從第一王朝開始,古代埃及的歷史進人了一個新的時期,即提尼斯王朝時期。

圖特摩斯三世

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埃及奴隸制帝國的締造者。他一生征戰,首先擊潰了以卡迭什為首的敘利亞聯軍,然後打敗了米坦尼王國。從而鞏固了埃及在敘利亞的統治。此後他繼續擴大其版圖,使埃及版圖南到尼羅河第四瀑布以外,北到敘利亞的埃勃拉城。

拉美西斯二世重建埃及

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時。占據著小亞細亞的赫梯的勢力已經嚴重威脅著埃及的利益。拉美西斯二世調集約3萬軍隊攻打赫梯,赫梯國王率軍迎戰,結果潰敗。若干年後,拉美西斯二世又出兵敘利亞,終於取得對赫梯的勝利。

埃及的太陽歷

在埃及境內,尼羅河每年6月開始漲水,7至10月是泛濫期,這時洪水夾帶著大量腐殖質,灌滿了兩岸龜裂的農田。幾個星期後,當洪水退去時,農田就留下了一層肥沃的淤泥,等於上了一次肥。11月進行播種,第二年的3至4月收獲。尼羅河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漲水基本是定時定量,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別不是太大,從沒有洪水滔天淹沒一切的大災。這就為古埃及人最早創建大規模的水利灌溉系統和制定歷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為了不違農時,發展農業生產,逐漸認識到必須掌握尼羅河泛濫的規律,准確地計算時間,這就需要有一種歷法。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

古埃及人發現尼羅河每次泛濫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他們還發現,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當尼羅河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附近時,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以此為根據,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為365天,把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天,定為一年的起點。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年終加5天作為節日,這就是埃及的太陽歷。

埃赫那吞改革

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國王所進行的一次社會改革。在埃赫那吞即位前,阿蒙神廟的僧侶不僅擁有雄厚的物質財富,而且常常干預政事。埃赫那吞為了打擊僧侶集團勢力和世襲權貴,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依靠中小奴隸主和新興的軍事貴族,進行全面的社會改革。他禁止崇拜傳統的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下令封閉阿蒙神廟,沒收其廟產,抹掉一切紀念物上阿蒙的名字,樹立阿吞神為全國崇拜的唯一的太陽神,在各地大建阿吞神廟。埃赫那吞統治的第六年,遷都至尼羅河東岸的新都阿馬納,取名為埃赫太吞(意為阿吞之境界)。提拔新人改革政府官吏的成分,並在新都大力興建阿吞神廟字,雕塑阿吞神像。在藝術上,追求樸素優美的現實主義,出現了許多的優秀文藝作品。但改革是短命的。埃赫那吞死後不久,改革徹底被廢除。

神秘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呈正方形,每個側面都呈三角形。它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就似一座塔,看上去很像漢字中的「金」字,因此,中國人把它叫做「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首。它是古代埃及法老為自己建造的陵墓。在古埃及早期,法老的權利還不是很強大,因此,他們的墳墓和貴族一樣,都是「馬斯塔巴」(阿拉伯語,願意是「凳子」),一種形似長方形石凳的墳墓。到了第三王朝的第二個法老喬塞爾在位時,法老的權利大大加強,他認為馬斯塔巴不能體現法老的尊貴地位,於是讓多才多藝的伊姆荷太普為自己修建一個高大而不朽的王陵。於是,第一座金字塔便誕生了,它高61米,周圍還建有高大的祭祀殿堂和圍牆。這座金字塔位於今日埃及的薩卡拉。

此後,大約在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期間(公元前2686—前2181年),統治者們競相建造金字塔,以顯示自己永久無上的權利,使金字塔達到鼎盛,有「金字塔時代」之稱。

木乃伊

古埃及給我留下了許多神秘的疑團,但最讓人著迷的還是那被保存得和真人的遺體一樣的木乃伊。如今的電影也將木乃伊搬上了鏡頭。像大家熟知的《木乃伊歸來》、《盧浮魅影》等。為什麼古埃及要把死去的人製作成木乃伊呢?原來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夠繼續生活,但必須有完整的軀體。因此,為了防止屍體被出沒在沙漠中的野獸和強盜所破壞。法老們將自己的金字塔陵墓建造的越來越龐大。為了使自己的軀體永遠不會腐爛,死後的法老屍體都被做成了「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里的屍體甚至保存到現在都還完好無損。

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是第四王朝國王哈夫拉金字塔群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坐落在哈夫拉金字塔的東側。斯芬克司是一種想像中的動物,具有國王的臉和獅子的身體。它是為了守護金字塔而建造的,因為信仰太陽神,所以它的臉總是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斯芬克司具有國王的臉和獅子的身體,它高約20米,長為57米,如果加上它匍匐在地的前爪在內,共有73.5米長。與金字塔不同的是,它是直接鑿刻石灰岩小山而修建起來的。千百年來,這半人半獸的怪物不斷引起人們的遐想。

F. 古埃及的現存文明成果是什麼

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 。其建築分為3個主要時期:①古王國時期的建築以舉世聞名的金字塔為代表。古埃及的建築師們用龐大的規模、簡潔沉穩的幾何形體、明確的對稱軸線和縱深的空間布局來體現金字塔的雄偉、庄嚴、神秘的效果。②中王國時期的建築以石窟陵墓為代表。這一時期已採用樑柱結構,能建造較寬敞的內部空間。建於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是典型實例。③新王國時期的建築以神廟為代表。它主要有圍有柱廊的內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廳和只許法老和僧侶進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組成 。其規模最大的是卡納克和盧克索的阿蒙神廟。
古埃在建築,雕刻,繪畫和工藝美術等領域,都有輝煌的成就。
埃有人想信人死後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繼續「過活」。就像植物在冬季死去,來年可以再生一樣。他們崇拜的大神之一——執掌「陰司」的奧西利斯,就同時掌管著給植物帶來蘇生的洪水,而奧西利斯本身,也曾是給敵人殺死,後來經他的妻兒的法術才得以重生的。所以埃及的祭司們相信:只要把法老王的遺體保存起來,他們就可以在墓室內和墓室外繼續「生活」。這樣產生了著名的「木乃伊」(經葯物泡製、包紮和密封的屍體)以及裝飾豪華的棺匣和牢固的金字塔。
古埃及人的宗教思想還宣揚人的靈魂無所不在,金字塔越是龐大穩固,法老王也就可以永生不朽。有力學上說,這個底邊廣闊,體積宏大的方錐體,的確最為穩固,而在心理的感受上它也確實讓人覺得「不可動搖」。
在卡夫利法老王的金字塔旁邊,伏卧著高達二十米的巨大石雕「司芬克斯」——人首獅身像,這個怪物在戰亂和風沙的侵襲下,其面部呈現出一種朦朧的神秘感,所以人們常把「司芬克斯的笑容」作為一種神秘表情的同義語。
古埃及的雕刻和繪畫的獨特面貌,令人一眼就能看得出,而且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神和君王的崇拜,要求按照「應有」的樣子,而不是實際看到的,把他們表現為盡可能地充分和完滿,由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格式。比如,法老王的立像常是左腳在前,坐像則必是兩手擱在膝上,右手握拳左手平伸,並且保持著絲毫沒有轉側的所謂「正面律」。
作品《拉荷特普及其妻諾夫爾特公主像》是古埃及雙人坐像的最初代表,按照古王國時期人像雕刻的慣例,用石灰岩製作的雕像通常是著色的。因男子常在戶外活動,風吹日曬,故軀體塗以棕色。女子深居簡出,軀體塗以淡黃色,這兩尊雕像線條柔和,舒展。為追求人物相貌的逼真,埃及雕像善於運用各種材料突出人物眼睛的生動性,用銅做眼瞼,乳白石英作角膜,透明水晶作虹彩,並嵌以磨光的微粒黑檀木作瞳孔,使之在透明的水晶中發生光輝。
《涅菲爾蒂王後像》是埃及新王國時期具有革新精神的代表作,強調藝術要從理想化的表現中解放出來,真實地描繪人及其周圍的世界,作品擺脫了長期以來的神化傾向,努力表現出人的特性,真實地刻畫了一個古代東方美麗女性的形象,自然生動,臉部洋溢著活力和女性的美,完全擺脫了過去王後雕像只是強調其高貴地位的舊手法。
古埃及人由於崇奉太陽神「拉」和地方神「阿蒙」,所以各地為「拉」和「阿蒙」神建造了許多神廟,卡納克阿蒙神廟便是其中最著名的。建於公元前1800多年,佔地24.28公頃,由許多部分組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柱廳,站在大廳中央,四面森林一般的巨大石柱,給人造成一種神秘而又幽深的感覺。
阿布辛貝勒神廟是埃及石窟神廟的代表作,是在尼羅河岸的一個懸崖上開鑿的。神廟前聳峙著四尊高21米的摩崖巨像,這是新王國時期拉美西斯二世自己的雕像。雕像面向東方倚山而坐,好像是從山崖中長出來的。

G.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體的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

1、象形文字:最早構成體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這種文字體系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

2、祭祀體文字:為實用和方便起見,書吏又將象形文字的符號外形加以簡化,創造了祭祀體文字

3、世俗體文字:是祭祀體文字的草寫形式。與祭祀體文字對比,世俗體文字的連寫形式更簡單,已不具有圖畫特點,它的書寫方向保留了祭祀體文字的傳統。固定從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的文字,深受希臘文、聖經文學的影響。

(7)埃及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由於它形似漢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築。它規模宏偉,結構精密,塔內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實心,定部呈錐角。金字塔歷經多次地震都巋然不動,完好無損。它被譽為當今最高的古代建築物和世界八大奇跡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獅身人面像,是古國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兒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長57米,僅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高。

除獅爪是用石頭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一塊天然的大岩石鑿成的。鼻部有損傷,據說是在一次戰爭中被拿破崙的士兵用大炮轟掉的。斯芬克斯象徵著法老的權利至高無上,威不可侵。



H. 古代埃及文明有哪些文化成就

古埃及的燦爛文明包括農業,歷法及象形文字 。 埃及是擁有60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早在5000年前的埃及法老第一王朝時期,尼羅河流域就已經有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盧克索神廟、國王谷、木乃伊等大批埃及豐富的古代文化遺產,令人不能不驚嘆古埃及人的智慧。近年來,埃及在進行國家與社會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不斷努力加大對本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弘揚力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長期以來,埃及眾多風格迥異的各類博物館把埃及豐富的人文和歷史古跡展現給世界。完善和擴大博物館建設是埃及近年來加強保護文化與文物遺產的重要措施。新世紀以來,埃及陸續在全國實施20項國家與地區博物館的新建、擴建、改造工程。其中新建項目有中東與非洲乃至全世界規模最宏偉和最現代化的「大埃及博物館」以及「亞歷山大皇家珍寶館新展館」、「西奈沙姆沙伊赫博物館」、「蘇伊士博物館」、「塞得港博物館」、「盧克索博物館新館」等。擴建和改造的有著名的「埃及國家博物館」、「亞歷山大希臘羅馬藝術博物館」、「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埃及科普特博物館」等。

位於開羅市中心解放廣場的「埃及國家博物館」是埃及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它建於1902年,收藏了自古埃及法老時代至公元6世紀的歷史文物16萬件。最著名的有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掘」的古埃及第18王朝18歲夭折的法老圖坦卡蒙墓的大量珍寶,在位67年、享年91歲的埃及第19王朝鼎盛時期法老拉姆西斯二世木乃伊等。其中,用450磅純金製成的圖坦卡蒙金棺及金面具堪稱人類歷史上最精緻、最偉大的金製品。埃及國家博物館還收藏著成千上萬的記載著古埃及文學、歷史、法律、科學、社會生活等內容的紙莎草紙文獻。埃及國家博物館近年來面臨展廳陳舊、空間不夠、改善珍藏文物保護等嚴峻挑戰。目前已經達到「極限」的展廳僅能容納8萬件文物展品,其餘8萬件文物長期「沉睡」在非常擁擠的儲藏室內。於是,埃及計劃興建一個全新的國家級「大埃及博物館」。

2002年在埃及國家博物館迎來100周年誕辰之際,埃及政府宣布:計劃在首都開羅附近著名的吉薩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一座珍藏埃及古文明文物的現代化「大埃及博物館」,並公開向海內外徵集設計方案。埃及希望「大埃及博物館」成為埃及文化的永恆象徵,展示燦爛豐富的古埃及文明。2003年,代表愛爾蘭參選的華裔建築師謝福林提交的設計方案以其簡潔明快、寓傳統於現代的設計理念獲得金獎。2005年,「大埃及博物館」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大埃及博物館」位於吉薩大金字塔西北3公里的沙漠高地,佔地117費丹(1費丹約1。038英畝),總投資5。5億美元,由埃及政府撥款和國際銀行、阿拉伯發展基金等國際機構及一些國家提供長期優惠貸款,預計4-5年建成。它可科學地陳列展出15萬件文物,使埃及很多珍貴文物有了妥善保護的新家,還使原來長期「不見天日」的珍貴藏品得以展示。預計「大埃及博物館」開放後每年至少接待300萬遊客,10年內可實現收支持平。「大埃及博物館」還將充分運用電腦和網路技術,成為全球第一個大規模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虛擬博物館和多功能文化教育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豐富。創造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阿蒙神廟等建築體現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築技術和數學知識,在幾何學、歷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I. 古埃及的產生地區和文明成果

古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同尼羅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言:「埃及內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容及文明具體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范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屋大維攻佔埃及,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自殺,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並入羅馬帝國.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綿延數千年而不間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對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地理環境.

閱讀全文

與埃及文明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