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做一名合格的QC、需要了解些什麼
做一名合格的QC首先必須熟悉了解本廠的各工序流程和基本原理,知道其最產生問題的方面和原因。多學、多問、多實踐,了解並掌握不同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以客戶能夠接受的最低限度為尺寸,注重QC自身工作態度,堅持「對事不對人」用數據與證據說話的原則,有著「公證超突」的心態,敬業雜群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與「迎難而上」的工作作風。
做好一個合格的QC,必須具備以下的幾點: 一要具備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具備TQM(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掌握並會運用基本的質量分析方法,如:因果分析法,魚刺圖等。二是熟悉所從事行業產品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流程,了解與本產品相關的其他工藝的常識。這樣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很快作出判斷,及時解決問題。 二要做到「三勤」,即「眼勤」、「耳勤」、「手勤」。「眼勤」就是勤於觀察,對生產過程要勤於不定時地抽查,把質量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不可以做「事後諸葛亮」。「耳勤」就是運用雙耳去收集不同方面的信息。由於一個的精力有限,加之工廠對有些問題的隱藏性,使我們QC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這就要我們QC運用耳朵去收集相關信息(工廠對出現的問題總會有商討的信息,總會有人會談論),結合生產過程中的狀況再作出判斷(必須要有事實再做結論,不可枉下結論)。「手勤」就是對出現的問題要做好記錄和相關反饋情況的記載。這樣可以事後對問題的可溯性有據可查。到時可以分清責任所在。 三要有良好的為人處事能力。由於QC所處位置和角色的特殊性,必須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做好工廠與公司的橋梁作用。強調一點的是QC必須以公司利益為重,以公司指令為准。不可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去。
B. QC的基本常識
QC的最基本知識?
推薦回答
1.先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檢測量具的使用(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投影儀。。。。。),如何看圖紙等
2.了解基本的抽樣方法,以及品質管理的流程
3.了解ISO9001:2008的基本內容
4.了解QC的七大手法之類的統計技術應用
5.考慮考取質量工程師
QC其實入門很簡單的,但要深入了解就要下功夫了
C. QC小組基礎教材的內容簡介
《QC小組基礎教材(2次修訂版)》是在《QC小組基礎教材》(修訂版)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次修訂。主要內容包括QC小組的概述、組建、活動、活動成果及其評審與激勵,統計方法基礎知識,調查表、分層法、頭腦風暴法、親和圖與排列圖等QC小組活動的各種技術與方法;《QC小組基礎教材(2次修訂版)》附錄部分重新收集了6個最新的、有代表性的、較成熟的案例及其評價,供讀者參閱。
D. QC的最基本知識
1.先學習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檢測量具的使用(卡尺,千分尺,高度尺,投影儀。。。。。),如何看圖紙等
2.了解基本的抽樣方法,以及品質管理的流程
3.了解ISO9001:2008的基本內容
4.了解QC的七大手法之類的統計技術應用
5.考慮考取質量工程師
QC其實入門很簡單的,但要深入了解就要下功夫了
E. 求簡單易懂QC成果PPT,新手學習
學習方法有很多種因人而異,但是大致都是相同的
1、要持之以恆、堅持不版接做一個事情,例如:看權書,每天看一部分,然後第二天復習並且再看一部分,重點在於堅持。
2、循序漸進,有時候我們太想急於求成,反而適得其反,每天進步一點,這樣逐步積累,人不容易厭倦,
3、興趣的培養,很多覺得學習就是學習,忽略興趣愛好對學習的幫助,有很多例子,成績一直不好,怎麼學,怎麼補課都沒有用,最好有個興趣愛好,因為愛好開始研究相關知識,慢慢發現自己的問題酒後就繼續上。
4、最後當然就是學會總結和復習,溫故而知新。
F. 應聘QC需要了解哪些知識
一、原材料檢驗(IQC)
1、原進廠檢驗包括三個方面:
① 庫檢:原材料品名規格、型號、數量等是否符合實際,一般由倉管人員完成。
②質檢:檢驗原材料物理,化學等特性是否符合相應原材料檢驗規定,一般採用抽檢方式。
③試檢:取小批量試樣進行生產,檢查生產結果是否符合要求。
2、來料不合格的處理:
①標識:在外包裝上標明「不合格」,堆置於「不合格區」或掛上「不合格」標識牌等。
②處置:退貨或調貨或其他特采。
③糾正措施:對供應商提供相關要求或建議防止批量不合格的再次出現。
3、緊急放行:因生產急需,在檢驗報告出來前需採用的物資,為緊急放行。需留樣檢驗,並對所放行物資進行特殊標識並記錄,以便需要時進行追蹤。
4、特采:① 從非合格供應商中采購物資——加強檢驗。
②檢驗不合格而採用的物資——挑選或修復後使用。
5、應特別關注不合格品所造成的損失:
①投入階段發現,損失成本為1元。
②生產階段發現,損失成本為10元。
③在客戶手中發現,損失成本為100元。
二、過程檢驗(IPQC)
1、IPQC的檢驗范圍包括:
①產品:半成品、成品的質量。
②人員:操作員工藝執行質量,設備操作技能差。
③設備:設備運行狀態,負荷程度。
④工藝、技術:工藝是否合理,技術是否符合產品特性要求。
⑤環境:環境是否適宜產品生產需要。
2、工序產品檢驗:對產品的檢驗,檢驗方式有較大差異和靈活性,可依據生產實際情況和產品特性,檢驗方式更靈活。
3、質檢員全檢:適用於關鍵工序轉序時,多品種小批量,有致命缺陷項目的工序產品。工作量較大,合格的即准許轉序或入庫,不合格則責成操作員工立即返工或返維。
4、質檢員抽檢:適用於工序產品在一般工序轉序時,大批量,單件價值低,無致命缺陷的工序產品。
5、員工自檢:操作員對自己加工的產品先實行自檢,檢驗合格後方可發出至下道工序。可提高產品流轉合格率和減輕質檢員工作量,不易管理控制,時有突發異常現象。
6、員工互檢:下道工序操作人員對上道員工的產品進行檢驗,可以不予接收上道工序的不良品,相互監督,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但也會引起包庇、吵執等造成品質異常現象。
7、多種方式的結合:有機結合各種檢驗方案,取長補短,杜絕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或入庫,但檢驗成本較高。
8、工序品質檢驗:對人員、設備工藝技術環境等的檢驗。
三、成品出廠檢驗(OQC)
成品出廠前必須進行出廠檢驗,才能達到產品出廠零缺陷客戶滿意零投訴的目標。
1、檢驗項目包括:
①成品包裝檢驗:包裝是否牢固,是否符合運輸要求等。
②成品標識檢驗:如商標批號是否正確。
③成品外觀檢驗:外觀是否被損、開裂、劃傷等。
④成品性能檢驗。
批量合格則放行,不合格應及時返工或返修,直至檢驗合格
G. 如何做好QC成果.ppt
https://wenku..com/view/447b641a25c52cc58bd6be7f.html參考文庫
H. QC成果評審的基本要求
為達到評審抄的目的,評審襲工作要滿足一下三條基本要求:
(1)有利於調動積極性。企業廣大職工自主組織起來參加QC小組活動,進行質量改進,具有深遠的意義。為此,評審時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幫助他們總結成功經驗,同時誠懇地指出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以幫助他們提高活動水平。切不可對其缺點加以指責,更不能嫌棄,以保護和鼓勵他們活動的積極性,避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2)有利於提高QC小組的活動水平。QC小組經過活動取得成果後,他們願意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也願意聽取領導、專家和同行指出他們的活動成果還有什麼不足,以便在下次活動時改進和提高。為此,要對他們的成果內容和活動過程進行評審,認真負責地指出缺點和不足,熱情地幫助他們,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活動水平。
(3)有利於交流和互相啟發。QC小組活動成果發表是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而評審活動成果對交流能起到引導作用。對一個小組活動成果進行評審,總結成功的經驗,指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改進意見,對別的小組來說,能從中得到跟好的啟發與幫助。為此,在總結成功的經驗時,一定要實事求是,指出缺陷和不足,也要有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