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貴州教學成果獎

貴州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8-15 10:26:32

❶ 貴州省比較有名的大學有哪些

貴州省比較有名的大學有: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財經大學、遵義醫科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中醫葯大學、貴州理工學院、貴陽學院、貴州商學院等。

一、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Guizhou University),簡稱「貴大」,位於貴州省會貴陽市,是「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教育部「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並成為教育部在西部地區重點建設的14所高水平大學之一,由浙江大學對口支援。

截至2019年3月,學校佔地面積4646畝,下設40個學院,有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有在職教職工3940人,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學生33064人、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生18880人、研究生11925人。

二、貴州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的前身——「國立貴陽師范學院」創建於1941年,是當時全國僅有的八所國立師范學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為「貴陽師范學院」;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交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改名為「貴州師范大學」,1996年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並入;

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與廈門大學結成對口支援關系;2013年7月正式獲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2015年成為教育部與貴州省簽署省部共建貴州師范大學協議,貴州師范大學成為省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為貴州目 前唯一一所進入教育部/國家外專局「111計劃」的高校。

三、貴州財經大學

貴州財經大學(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坐落於貴州省貴陽市,是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法學、哲學、文學、教育學、藝術學、理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大學,是貴州省委、省政府重點建設的貴州省經濟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入選貴州省一流大學專業重點建設項目、貴州省一流大學一流平台建設(培育)項目、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創辦於1958年,原名貴州財經學院,1992年與貴州計劃管理幹部學校合並,2012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貴州財經大學,2018年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四、遵義醫科大學

遵義醫科大學(ZunyiMedicalUniversity)是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貴州省國內一流學科立項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學校創建於1947年,前身為關東醫學院。1949年關東醫學院並入大連大學,更名為大連大學醫學院。1950年撤消大連大學建制,大連醫學院獨立。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舉校南遷遵義,更名為遵義醫學院。2018年,更名為遵義醫科大學。

五、貴州醫科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MU),簡稱貴醫大,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實施高校,貴州省屬重點高等院校,貴州省唯一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和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貴州醫科大學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國立貴陽醫學院。1950 年更名為貴陽醫學院,劃歸貴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78年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3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6年成為省屬重點大學,2015年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

六、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民族大學(Guizhou Minzu University),隸屬貴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國創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貴州省重點建設高校、貴州省人民政府和國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高校,由華東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對口支援建設。

學校創建於1951年5月17日,原名貴州民族學院,2012年經教育部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貴州民族大學。

七、貴州中醫葯大學

貴州中醫葯大學位於貴州省貴陽市,是貴州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中醫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貴州省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學校創建於1965年,由原貴陽醫學院祖國醫學系、貴州省中醫研究所、貴州省衛生幹部進修學校、貴陽市中醫醫院合並組建而成,名為貴陽中醫學院;2001年,貴州省中醫研究院、貴州省中葯研究所合並組成貴州省中醫研究院後整體並入貴陽中醫學院;2002年,滇黔桂石油技工學校整體劃歸貴陽中醫學院;2018年12月,更名為貴州中醫葯大學。

八、貴州理工學院

貴州理工學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位於貴州省貴陽市,是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省屬本科理工院校。

學校創建於2013年,2011年,貴州省提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在原貴州大學蔡家關校區的校址上籌建貴州理工學院。2012年12月17日,貴州理工學院各項指標達到國家規定的本科學校設置標准,通過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的檢查和評估。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貴州理工學院。2017年1月,成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8年,成為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

九、貴陽學院

貴陽學院(Guiyang University)是國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組建的具有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普通本科院校;由貴州省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貴陽市為主的辦學體制;是貴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公立學校和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

截至2018年1月,該校規劃面積1200畝,實際使用面積810畝,建築面積23萬㎡。學校擁有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設有16院2部,44個本科招生專業。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萬人,教職工904人,專任教師651人。

十、貴州商學院

貴州商學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位於貴州省貴陽市,是2015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位於「中國避暑之都」貴陽市。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為11,574人,其中本科生7,666人,專科生3,908人。現有教師總數670人,其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佔比為63.88%,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佔比為40.00%,生師比為19.26:1。

學院設有13個教學單位,開設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主要涵蓋經濟學、管理學、工學、藝術學4大學科門類的21個本科專業。現有省級一流專業(培育)1個,一流平台2項,一流師資團隊2個,一流課程4門;省重點支持學科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1個。

❷ 貴州職稱評審中優秀教學成果獎指的有哪些

就是你獲得的學校、地方。給你頒發的獎狀之類的

❸ 貴州教師職稱評定為什麼要那麼多的條件和限制

您好:
2015年貴州教師職稱評定條件及論文要求
第一條 基本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二、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有高尚的師德修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三、具備相應學段的教師資格及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任教或各級教學研究、培訓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及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切實履行任職崗位職責和義務。
四、申報人員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結果均須為合格以上等次。
任現職期間,有下列情況,按以下規定執行:
1、在規定任職年限內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每次延期一年申報;被確定為「不合格」的,每次延期二年申報。
2、在職稱考試中違紀受查處者,從通報之日起延期二年申報;在申報中弄虛作假者,從認定之日起延期三年申報。
3、受黨紀、行政「警告」處分的,從解除處分之日起延期三年申報;受「記過」及以上處分的,從解除處分之日起延期四年申報。
五、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六、身心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崗位工作職責。
第二條 業務條件
一、三級教師
(一)基本掌握教育原則和方法,能夠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
(二)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教材教法,能夠較好完成所教學科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70分及以上。
(三)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教學崗位見習1年期滿並經單位業務考核合格;或者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在小學、學前教育教學崗位見習1年期滿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年及以上。
二、二級教師
(一)比較熟練地掌握教育原則和方法,能夠勝任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教育效果好。
(二)熟練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具有所教學科必備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教材,正確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75分及以上。
(三)掌握教育教學研究方法,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實踐。
(四)具有碩士學位;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見習期1年期滿並經單位業務考核合格;或者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三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三級教師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大學專科和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任教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200課時以上。
三、一級教師
(一)具有較強的教育學生的能力,能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年齡特徵,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較豐富的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經驗,並較好地完成任務。
(二)比較扎實地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教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專業知識 技能較強,能結合教學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8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並承擔一定的教學研究任務,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累積了一定經驗。
(四)具有博士學位;或者具有碩士學位,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 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二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在小學、學前教育二級教師崗位任教6年及以上
(五)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符合當年貴州省對計算機操作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六)任現職以來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 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專業技能,獨立承擔一門專業技術科的理論教學和對學生的實習實訓指導任務,實訓 指導課不少於120學時),主持輔導至少1個學生社團、或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活動;承擔過校級以上示範課或觀摩課;培養、指導至少1名低一級職稱以下教師提 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高級中學(職業中學)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能夠獨立完成1項校本教研任務,並須有完整的總結報告;初級中學具有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小學(幼兒園)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以上學歷。
(七)申報一級教師職務,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六)項外,任現職以來,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 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三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 (州)級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市(州)級三等獎以上。
縣、鄉(鎮)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三等獎(證書獲得者);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榮獲縣級二等獎以上。
2、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累計擔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市(州)級以上先進集體;縣、鄉(鎮)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縣級以上先進集體。
3、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省級三等獎以上2篇。縣、鄉(鎮)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 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以上1篇,或論文獲縣級一等獎2篇。在鄉(鎮)以下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 或論文獲縣級一等獎以上1篇。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得市(州)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或獲得縣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其它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得縣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或鄉(鎮)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其教育教學經驗在所在縣(市、區)推廣(提供經驗材料並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推廣效果證明)。
6、在鄉(鎮)以下(不含鄉<鎮>)學校(幼兒園)從事教學工作15 年以上。
(八)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等申報人員,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五)項外,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教學研究機構: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任現職以來主持並完成本學科1項市(州)級以上教科研課題。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教科研論文1篇或獲縣 級論文評選一等獎以上。每年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研究不少於40天,承擔縣(市、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舉辦學術講座2次以上。
教師進修學校: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任現職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160學時以上,完成教學任務。承擔縣(市、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觀摩課2次以上;獨立完成1項校本教研任務,並形成完整的總結報告;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教科研論文3篇以上。
電教(教育技術)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學校從事遠程教育、計算機維護和教學的教師,每學年應按教學計劃,設備正常使用率達80%以上,媒體軟 件(課件)製作2個以上,教育教學資源應用4次以上。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科研論文2篇以上,獲相關部門獎勵的自製音像教材、媒體教育教學軟體(課 件)、優質課、視導課實錄可等同為發表論文。
四、高級教師
(一)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年齡特徵,能有效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比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比較突出。
(二)對所教學科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85分及以上。
(三)具有指導與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
(四)發揮教育教學帶頭人的作用,在指導、培養二級、三級教師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取得明顯成效。
(五)具有博士學位,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碩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並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7年及以上。
(六)須有1年及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在任現職期間,支援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教學工作一年 以上的教師,或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可提前1年申報。
(七)具有一定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符合當年貴州省對計算機操作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八)任現職以來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 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專業技能,獨立承擔一門專業技術科的理論教學和對學生的實習實訓指導任務,實訓 指導課不少於120學時),主持輔導至少1個學生社團、或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活動、或承擔1門以上校本選修課;每年承擔過縣(區)級以上的示範課或觀摩課1 次以上;能夠獨立完成2項校本教研任務,並形成完整的總結報告,或者主持或參加完成至少1項市(州)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培養、指導至少3名低一級職 稱以下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高級中學(職業中學)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初級中學、小學、幼兒園具有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
(九)申報高級教師職務,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八)項外,任現職以來,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 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獲得者); 或市(州)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證書獲得者);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市(州)級一等獎以上。
縣、鄉(鎮)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縣級一等獎以上。
在鄉(鎮)以下學校(幼兒園)教師獲以上獎項縣級一等獎(證書獲得者)。
2、從事教學工作以來累計擔任班主任6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市(州)級以上先進集體;縣、鄉(鎮)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縣以上先進集體。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得省級二等獎3篇以上。縣、鄉(鎮)學校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 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2篇以上。在鄉(鎮)以下學校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1篇以上。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省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或獲得市(州)級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其它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縣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其教育教學經驗在所在市(州)推廣(提供經驗材料並由市(州)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推廣效果證明)。
6、獲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或獲二十五年教齡榮譽證書。
(十)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等申報人員,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七)項外,任現職以來,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教學研究機構:具有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學歷。主持完成本學科的市(州)級以上教科研課題1項以上。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研論文3篇或論文獲省級 評選二等獎以上。培養、指導二級、三級教師不少於5名,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研究不少於50天,承擔縣(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舉辦學術講座 不少於3次。
教師進修學校:具有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學歷。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在160學時以上,出色完成教學任務。主持或參加市級以上教科研課 題1項以上。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研論文1篇或論文獲省級評選二等獎以上。培養、指導的二級、三級教師不少於3名,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承擔縣 (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觀摩課3次以上。
電教(教育技術)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學校從事遠程教育、計算機維護和教學的教師,每學年應 按教學計劃,設備正常使用率達90%以上,媒體軟體(課件)製作8個以上,教育教學資源應用10次以上。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科研論文3篇以上,榮 獲相關部門獎勵的自製音像教材、媒體教育教學軟體(課件)、優質課、視導課實錄等同為發表論文。
五、正高級教師
(一)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堅定的教育信念;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方面發揮了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突出。
(二)深入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業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9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並廣泛運用於教學實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四)在本教學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五)應具有本專業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並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7年以上。
(六)累計有2年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在任現職期間,支援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教學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師,或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可提前1年申報。
(七)獲得省部級以上政府表彰或榮譽稱號。
(八)公開出版本專業教育教學專著1部以上(20萬字以上),並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論文5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篇以上。
(九)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符合當年貴州省對計算機操作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十)申報正高級教師職稱(職務)除具備以上條件外,不同類型學校、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還應分別具備下列條件:
1、高級中學(職業中學):
高級中學及職業中學文化課教師任現職以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 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精通業務,治學態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特別顯著。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研究、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等方面成績顯著,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引領、示範作用,並取得顯著成績;主持完成1項省級以上的教育教學科研課 題,承擔過省級以上的示範課1次以上;對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培養、指導本校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
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任現職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280學時以上(其中實訓指導課120學時以上),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任現職以來每兩年必須在企業 實踐1個月以上;承擔市(州)級以上示範課1次以上,在市(州)級同類專業教師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教師技能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或指導學生在省級 以上技能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以上獎勵,或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培養、指導本校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 績。
2、初級中學、小學(幼兒園):
任現職以來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 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精通業務,治學態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特別顯 著,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引領、示範作用,並取得顯著成績;對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主持完成1項省級以上的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承擔市(州)級以 上的示範課1次以上;培養、指導本校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
3、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
教學研究機構:任現職以來主持完成省級以上教科研課題2項以上,培養、指導本地區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研究不少於60天,承擔市(州)級以上示範課或舉辦學術講座4次以上。
教師進修學校:任現職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在160學時以上,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在教育理論、教學方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完成省級教科研課題 2項以上;培養、指導本地區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承擔的市(州)級以上的示範課4次以上。
第三條 破格條件
對任申報職務下一級職務2年以上,未達到規定的任職年限,但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屬於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評審范圍的教學第一線教 師,除具備評審一級、高級、正高級相應正常的評審條件外,具備下列條件的,可分別破格申報一級教師、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一、一級教師破格評審條件: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獲市(州)級以上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
(二)指導至少1名學生在省級以上行政、教育部門組織的比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
(三)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 (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獲得者)。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 業技能比賽獲省級二等獎、市(州)級一等獎以上。
二、高級教師破格評審條件: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獲省(部)級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
(二)指導至少1名學生在國家級比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的。
(三)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以上。
三、正高級教師破格評審條件: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獲國家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二)指導至少2名學生在國家級比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
(三)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國家級二等獎。
第四條 學歷要求
提升學歷後均須與所任專業一致。提升學歷者,須在取得學歷後在本專業崗位工作實踐滿1年以上方可用此學歷參評。提升至大專學歷,參加工作以來從事本專業 技術工作滿10年,方可申報一級教師職務;提升至大專學歷,參加工作以來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5年,方可申報高級教師職務。提升至本科學歷,參加工作以 來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5年,方可申報高級教師職務。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學校設置專業目錄未收錄專業、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不受此條限制。
第五條 附 則
一 、本《條件》為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任教或各級教學研究、培訓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及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評審三級、二級、一級、高級、正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必須具備的基本申報評審條件。
二、本《條件》中所稱論文是指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學術期刊及省人社廳省教育廳指定的刊物。
本《條件》中所稱「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學圖書館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刊登的學術期刊。
本《條件》中所稱的著作是指具有國際標准書號ISBN符號並公開出版的本專業的著作。
本《條件》中提到的著作、論文指本專業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獨立或排名第一。
本《條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級。
三、本《條件》由省人事廳、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四、本《條件》自發布之日起執行。《貴州省中學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黔人通[2007]86號)、《貴州省小學高級、小學 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黔人通[2007]87號)、《貴州省幼兒園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黔人通 [2007]88號)同時廢止。
附件
貴州省中學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使用說明:
1、整個體系分為四 個部分:教學業績評價(由學校組織進行評價),領導評價(領導指校、科、室領導),同行評價(同行指學校組織的5人以上同行專家),學生家長評價(學生指 課堂教學時的全體學生的家長)。採取權重與具體分數結合,制定出體現權重的積分,即教學業績55%,滿分55分;領導15%,滿分15分;同行15%,滿 分15分;學生家長15%,滿分15分;總計100%,100分。
2、評記分使用積分直接累加方法。使用時,先由評價人員據實評分,然後由統計人員逐個進行評分累加,再按各類評價人員的多少,計算該類人員平均分。評價平均分計算完畢,即可進行教師評價總分累加。
3、各學校可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制定本體系的細化指標。
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一)對教師教學業績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工作定額 18分 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教學、科研成果獎 15分 15,14,13,12,11,10,9,8,7,6,5,4,3,2,1,0
校級以上表彰 8分 8,7,6,5,4,3,2,1,0
論文、論著、專利等 7分 7,6,5,4,3,2,1,0
支援農村教學工作等 7分 7,6,5,4,3,2,1,0
(二)領導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師德高尚,教書育人 3分 3,2,1,0
治學嚴謹,認真負責 3分 3,2,1,0
內容科學系統,具有深度廣度 3分 3,2,1,0
勇於教改,卓有實效 3分 3,2,1,0
教學有方,教會學習 3分 3,2,1,0
(三)同行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師德高尚,治學嚴謹 3分 3,2,1,0
內容科學,系統嚴密 3分 3,2,1,0
知識更新,深廣適度 3分 3,2,1,0
結合科研教學,勇於教改教研 3分 3,2,1,0
教學有方,引導創造 3分 3,2,1,0
(四)學生家長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師德高尚,為人師表 3分 3,2,1,0
尊重家長,關愛學生 3分 3,2,1,0
教學得法,學生喜歡 3分 3,2,1,0
培養能力,學有所獲 3分 3,2,1,0
教學有方,引導創造 3分 3,2,1,0
總評得分: 分 (蓋單位公章)

❹ 貴州省2015年高教職稱評定未通過人員原因

第一條 基本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胸懷祖國,熱愛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二、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具有高尚的師德修養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三、具備相應學段的教師資格及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在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任教或各級教學研究、培訓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及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切實履行任職崗位職責和義務。
四、申報人員任現職以來年度考核結果均須為合格以上等次。
任現職期間,有下列情況,按以下規定執行:
1、在規定任職年限內考核被確定為「基本合格」的,每次延期一年申報;被確定為「不合格」的,每次延期二年申報。
2、在職稱考試中違紀受查處者,從通報之日起延期二年申報;在申報中弄虛作假者,從認定之日起延期三年申報。
3、受黨紀、行政「警告」處分的,從解除處分之日起延期三年申報;受「記過」及以上處分的,從解除處分之日起延期四年申報。
五、完成規定的繼續教育任務。
六、身心健康,能全面履行本崗位工作職責。
第二條 業務條件
一、三級教師
(一)基本掌握教育原則和方法,能夠正確教育和引導學生。
(二)具有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基本掌握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教材教法,能夠較好完成所教學科的教學工作,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70分及以上。
(三)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教學崗位見習1年期滿並經單位業務考核合格;或者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在小學、學前教育教學崗位見習1年期滿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年及以上。
二、二級教師
(一)比較熟練地掌握教育原則和方法,能夠勝任班主任、輔導員工作,教育效果好。
(二)熟練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法的基礎知識,具有所教學科必備的專業知識,能夠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教材,正確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75分及以上。
(三)掌握教育教學研究方法,積極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實踐。
(四)具有碩士學位;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見習期1年期滿並經單位業務考核合格;或者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三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三級教師崗位任教3年及以上。
(五)大學專科和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任教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200課時以上。
三、一級教師
(一)具有較強的教育學生的能力,能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年齡特徵,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有比較豐富的班主任、輔導員工作經驗,並較好地完成任務。
(二)比較扎實地掌握所教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獨立掌握所教學科的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教材、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比較豐富,專業知識 技能較強,能結合教學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8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並承擔一定的教學研究任務,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累積了一定經驗。
(四)具有博士學位;或者具有碩士學位,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在二級教師崗位任教4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 歷,在初中、小學、學前教育二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學歷,在小學、學前教育二級教師崗位任教6年及以上
(五)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符合當年貴州省對計算機操作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六)任現職以來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 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專業技能,獨立承擔一門專業技術科的理論教學和對學生的實習實訓指導任務,實訓 指導課不少於120學時),主持輔導至少1個學生社團、或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活動;承擔過校級以上示範課或觀摩課;培養、指導至少1名低一級職稱以下教師提 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高級中學(職業中學)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能夠獨立完成1項校本教研任務,並須有完整的總結報告;初級中學具有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小學(幼兒園)具有中等師范學校畢業以上學歷。
(七)申報一級教師職務,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六)項外,任現職以來,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 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三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 (州)級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市(州)級三等獎以上。
縣、鄉(鎮)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三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三等獎(證書獲得者);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榮獲縣級二等獎以上。
2、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累計擔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市(州)級以上先進集體;縣、鄉(鎮)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縣級以上先進集體。
3、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省級三等獎以上2篇。縣、鄉(鎮)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 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以上1篇,或論文獲縣級一等獎2篇。在鄉(鎮)以下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 或論文獲縣級一等獎以上1篇。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得市(州)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或獲得縣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其它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得縣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或鄉(鎮)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其教育教學經驗在所在縣(市、區)推廣(提供經驗材料並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推廣效果證明)。
6、在鄉(鎮)以下(不含鄉<鎮>)學校(幼兒園)從事教學工作15 年以上。
(八)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等申報人員,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五)項外,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教學研究機構: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任現職以來主持並完成本學科1項市(州)級以上教科研課題。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教科研論文1篇或獲縣 級論文評選一等獎以上。每年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研究不少於40天,承擔縣(市、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舉辦學術講座2次以上。
教師進修學校: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任現職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160學時以上,完成教學任務。承擔縣(市、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觀摩課2次以上;獨立完成1項校本教研任務,並形成完整的總結報告;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教科研論文3篇以上。
電教(教育技術)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學校從事遠程教育、計算機維護和教學的教師,每學年應按教學計劃,設備正常使用率達80%以上,媒體軟 件(課件)製作2個以上,教育教學資源應用4次以上。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科研論文2篇以上,獲相關部門獎勵的自製音像教材、媒體教育教學軟體(課 件)、優質課、視導課實錄可等同為發表論文。
四、高級教師
(一)根據所教學段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年齡特徵,能有效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積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比較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比較突出。
(二)對所教學科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業績顯著,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85分及以上。
(三)具有指導與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課程改革、教學方法改進等方面取得顯著的成果,在素質教育創新實踐中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
(四)發揮教育教學帶頭人的作用,在指導、培養二級、三級教師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取得明顯成效。
(五)具有博士學位,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2年及以上;或者具有碩士學位、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及以上;或者具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15年並在一級教師崗位任教7年及以上。
(六)須有1年及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在任現職期間,支援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教學工作一年 以上的教師,或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可提前1年申報。
(七)具有一定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符合當年貴州省對計算機操作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八)任現職以來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 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專業技能,獨立承擔一門專業技術科的理論教學和對學生的實習實訓指導任務,實訓 指導課不少於120學時),主持輔導至少1個學生社團、或課外興趣活動小組活動、或承擔1門以上校本選修課;每年承擔過縣(區)級以上的示範課或觀摩課1 次以上;能夠獨立完成2項校本教研任務,並形成完整的總結報告,或者主持或參加完成至少1項市(州)級以上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培養、指導至少3名低一級職 稱以下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高級中學(職業中學)具有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初級中學、小學、幼兒園具有大學專科畢業以上學歷。
(九)申報高級教師職務,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八)項外,任現職以來,還須具備下列條件中的兩款:
1、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 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獲得者); 或市(州)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證書獲得者);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市(州)級一等獎以上。
縣、鄉(鎮)學校(幼兒園)教師獲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縣級一等獎以上。
在鄉(鎮)以下學校(幼兒園)教師獲以上獎項縣級一等獎(證書獲得者)。
2、從事教學工作以來累計擔任班主任6年以上,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市(州)級以上先進集體;縣、鄉(鎮)學校教師所帶班級獲縣以上先進集體。
3、省、市(州、地)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得省級二等獎3篇以上。縣、鄉(鎮)學校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 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2篇以上。在鄉(鎮)以下學校教師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本專業論文或論文獲市(州)級二等獎1篇以上。
4、省、市(州)及所在地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省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或獲得市(州)級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其它學校(幼兒園)教師獲縣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2次以上(可累計)。
5、在教改、教材教法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績,其教育教學經驗在所在市(州)推廣(提供經驗材料並由市(州)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推廣效果證明)。
6、獲三十年教齡榮譽證書,或獲二十五年教齡榮譽證書。
(十)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等申報人員,除符合本業務條件第(一)至(七)項外,任現職以來,還須具備下列條件:
教學研究機構:具有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學歷。主持完成本學科的市(州)級以上教科研課題1項以上。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研論文3篇或論文獲省級 評選二等獎以上。培養、指導二級、三級教師不少於5名,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研究不少於50天,承擔縣(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舉辦學術講座 不少於3次。
教師進修學校:具有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學歷。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在160學時以上,出色完成教學任務。主持或參加市級以上教科研課 題1項以上。每年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研論文1篇或論文獲省級評選二等獎以上。培養、指導的二級、三級教師不少於3名,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承擔縣 (區)級以上示範課或觀摩課3次以上。
電教(教育技術)機構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和學校從事遠程教育、計算機維護和教學的教師,每學年應 按教學計劃,設備正常使用率達90%以上,媒體軟體(課件)製作8個以上,教育教學資源應用10次以上。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的教科研論文3篇以上,榮 獲相關部門獎勵的自製音像教材、媒體教育教學軟體(課件)、優質課、視導課實錄等同為發表論文。
五、正高級教師
(一)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堅定的教育信念;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方面發揮了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能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突出。
(二)深入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業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教學效果優良,按《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附件),教學評價積分應達90分及以上。
(三)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並廣泛運用於教學實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四)在本教學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五)應具有本專業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並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7年以上。
(六)累計有2年以上在薄弱學校或農村學校任教經歷。在任現職期間,支援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教學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師,或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不含縣市所在地鄉鎮學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可提前1年申報。
(七)獲得省部級以上政府表彰或榮譽稱號。
(八)公開出版本專業教育教學專著1部以上(20萬字以上),並在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論文5篇以上,其中核心期刊2篇以上。
(九)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符合當年貴州省對計算機操作能力考試的有關規定。
(十)申報正高級教師職稱(職務)除具備以上條件外,不同類型學校、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還應分別具備下列條件:
1、高級中學(職業中學):
高級中學及職業中學文化課教師任現職以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 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精通業務,治學態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特別顯著。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在教學方法研究、改革和推進素質教育等方面成績顯著,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引領、示範作用,並取得顯著成績;主持完成1項省級以上的教育教學科研課 題,承擔過省級以上的示範課1次以上;對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有深入的研究,培養、指導本校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
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任現職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280學時以上(其中實訓指導課120學時以上),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任現職以來每兩年必須在企業 實踐1個月以上;承擔市(州)級以上示範課1次以上,在市(州)級同類專業教師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在教師技能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或指導學生在省級 以上技能大賽中獲得三等獎以上獎勵,或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獎勵。培養、指導本校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 績。
2、初級中學、小學(幼兒園):
任現職以來年平均課堂教學達到國家規定的課時定額;對擔任特殊課程的教師或兼有校中層以上領 導工作的教師,課堂教學時數可按有關文件規定確定,並報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認可,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精通業務,治學態度嚴謹,教育教學效果特別顯 著,在當地具有一定的引領、示範作用,並取得顯著成績;對教育理論、教學方法有較深入的研究;主持完成1項省級以上的教育教學科研課題;承擔市(州)級以 上的示範課1次以上;培養、指導本校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
3、教學研究機構和教師進修學校:
教學研究機構:任現職以來主持完成省級以上教科研課題2項以上,培養、指導本地區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深入學校指導教學研究不少於60天,承擔市(州)級以上示範課或舉辦學術講座4次以上。
教師進修學校:任現職以來年均完成教學工作量在160學時以上,能夠出色完成教學任務;在教育理論、教學方法等方面有深入研究,主持完成省級教科研課題 2項以上;培養、指導本地區本學科教師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並取得一定成績。每年承擔的市(州)級以上的示範課4次以上。
第三條 破格條件
對任申報職務下一級職務2年以上,未達到規定的任職年限,但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屬於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務評審范圍的教學第一線教 師,除具備評審一級、高級、正高級相應正常的評審條件外,具備下列條件的,可分別破格申報一級教師、高級教師、正高級教師。
一、一級教師破格評審條件: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獲市(州)級以上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
(二)指導至少1名學生在省級以上行政、教育部門組織的比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
(三)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 (證書獲得者);或市(州)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獲得者)。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 業技能比賽獲省級二等獎、市(州)級一等獎以上。
二、高級教師破格評審條件: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獲省(部)級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
(二)指導至少1名學生在國家級比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的。
(三)獲省級(中小學、幼兒園)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優秀成果一等獎(證書獲得者);或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一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國家級三等獎、省級一等獎以上。
三、正高級教師破格評審條件:
(一)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獲國家政府獎勵或榮譽稱號(二)指導至少2名學生在國家級比賽、競賽中獲得第一名或一等獎。
(三)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優秀社科成果獎二等獎(證書獲得者);或參加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優質課競賽、職業技能比賽獲國家級二等獎。
第四條 學歷要求
提升學歷後均須與所任專業一致。提升學歷者,須在取得學歷後在本專業崗位工作實踐滿1年以上方可用此學歷參評。提升至大專學歷,參加工作以來從事本專業 技術工作滿10年,方可申報一級教師職務;提升至大專學歷,參加工作以來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25年,方可申報高級教師職務。提升至本科學歷,參加工作以 來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5年,方可申報高級教師職務。
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學校設置專業目錄未收錄專業、職業中學專業課教師不受此條限制。
第五條 附 則
一 、本《條件》為中小學(幼兒園)教育教學一線任教或各級教學研究、培訓機構從事教育教學及研究的專業技術人員評審三級、二級、一級、高級、正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必須具備的基本申報評審條件。
二、本《條件》中所稱論文是指有國內統一刊號(CN)的學術期刊及省人社廳省教育廳指定的刊物。
本《條件》中所稱「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學圖書館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刊登的學術期刊。
本《條件》中所稱的著作是指具有國際標准書號ISBN符號並公開出版的本專業的著作。
本《條件》中提到的著作、論文指本專業的,其作者(完成人)都是指獨立或排名第一。
本《條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級。
三、本《條件》由省人事廳、省教育廳負責解釋。
四、本《條件》自發布之日起執行。《貴州省中學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黔人通[2007]86號)、《貴州省小學高級、小學 中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黔人通[2007]87號)、《貴州省幼兒園高級教師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評審條件》(試行)(黔人通 [2007]88號)同時廢止。
附件
貴州省中學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使用說明:
1、整個體系分為四 個部分:教學業績評價(由學校組織進行評價),領導評價(領導指校、科、室領導),同行評價(同行指學校組織的5人以上同行專家),學生家長評價(學生指 課堂教學時的全體學生的家長)。採取權重與具體分數結合,制定出體現權重的積分,即教學業績55%,滿分55分;領導15%,滿分15分;同行15%,滿 分15分;學生家長15%,滿分15分;總計100%,100分。
2、評記分使用積分直接累加方法。使用時,先由評價人員據實評分,然後由統計人員逐個進行評分累加,再按各類評價人員的多少,計算該類人員平均分。評價平均分計算完畢,即可進行教師評價總分累加。
3、各學校可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制定本體系的細化指標。
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一)對教師教學業績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工作定額 18分 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0
教學、科研成果獎 15分 15,14,13,12,11,10,9,8,7,6,5,4,3,2,1,0
校級以上表彰 8分 8,7,6,5,4,3,2,1,0
論文、論著、專利等 7分 7,6,5,4,3,2,1,0
支援農村教學工作等 7分 7,6,5,4,3,2,1,0
(二)領導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師德高尚,教書育人 3分 3,2,1,0
治學嚴謹,認真負責 3分 3,2,1,0
內容科學系統,具有深度廣度 3分 3,2,1,0
勇於教改,卓有實效 3分 3,2,1,0
教學有方,教會學習 3分 3,2,1,0
(三)同行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師德高尚,治學嚴謹 3分 3,2,1,0
內容科學,系統嚴密 3分 3,2,1,0
知識更新,深廣適度 3分 3,2,1,0
結合科研教學,勇於教改教研 3分 3,2,1,0
教學有方,引導創造 3分 3,2,1,0
(四)學生家長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
被評教師: 日期:
評價要素 權重積分 評價記分
師德高尚,為人師表 3分 3,2,1,0
尊重家長,關愛學生 3分 3,2,1,0
教學得法,學生喜歡 3分 3,2,1,0
培養能力,學有所獲 3分 3,2,1,0
教學有方,引導創造 3分 3,2,1,0
總評得分: 分 (蓋單位公章)
九品論文網、提供論文發表,職稱論文發表,教育論文發表,學術論文,建築論文發表,醫學論文發表。論文領域:教育,建築,經濟,管理,社科,醫學 ,文學 ,農業 ,體育 ,財會,科技,機械 ,計算機 ,法學,藝術,新聞,工程 ,交通 ,理工,護理等專業。

❺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請問怎麼樣呢

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是華人商界領袖、台灣愛國企業家王雪紅陳文琦夫婦捐資舉辦的一所非營利性公益慈善大學。學校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計劃內統一招生,教育部頒發高職(專科)文憑。
學校地處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縣百鳥河數字小鎮,距貴陽市區和龍洞堡國際機場約50分鍾車程。學校被美麗的森林所環繞,設計新穎獨特。全校園免費無線網路wifi覆蓋,設施設備齊全,常年有來自歐美等地區20餘名志願者外籍教師,是貴州省國際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花園式高校。2015年2月獲批成為貴州省唯一的「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試點院校」,是貴州省優質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是貴州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的職業院校。
學校在校生3872人,80.75%的學生來自貴州農村,始終堅持「公益興學•教育扶貧」的辦學宗旨,以「誠信•愛心•高尚」為校訓。遵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理念,以「創新職業教育、實現教育與產業扶貧」為目標,開設了20餘個社會熱門、市場緊缺型專業。同時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開展實施「產教一體化」辦學模式,與網路、萬豪國際酒店(Marriott)、HTC、威愛教育、夢動科技、用友公司、北京唐人坊公司等企業深度合作。
2018年四年一屆的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三項,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賽區金獎二項,國家總決賽銀獎一項、銅獎一項。
學院在栗戰書、趙克志、陳敏爾、孫志剛四任省委書記的大力支持下,幫扶地方從零建設了「貴州百鳥河數字小鎮」,從教育扶貧走向了產業扶貧,為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實用性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未、房建成,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對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的辦學都給予了極大關心和幫助。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到校調研教育扶貧工作時指出,「在校的同學們既是學生,也是生產者,他們創造了價值。盛華學院的教育扶貧工作卓有成效,希望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把這項功德無量的公益事業做得更好」。
在十九大的指引下,學校辦學將在「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教育扶貧模式」的探索路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敞迎莘莘學子前來攻學成才,力爭開創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全新範式,成為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學。

❻ 貴州示範大學怎麼樣

是示範大學的當然不錯咯 不然還怎麼當得起示範呢? 呵呵,樓主你好,說個玩笑啊 我知道你想說的是貴州師范大學吧,這里有關於它的一些介紹哦: 貴州師范大學創建於1941年,原名「國立貴陽師范學院」,1950年更名為「貴陽師范學院」,1985年改名為「貴州師范大學」,1996年被確定為貴州省省屬重點大學,2004年原貴州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並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對口支援西部高校計劃」,與廈門大學結成對口支援關系,2008年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稱號。2009年2月12日,經過貴州省學位委員會投票,我校以高票成為貴州省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我校的申博工作取得了成功。 學校歷經近七十年風雨,熔鑄了「愛國、奉獻、敬業、自強」的大學精神,凝煉了「慎思篤行、博學致新」的校訓,培養了十萬余名各條戰線的優秀人才,成為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綜合實力穩步提升、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多科性師范大學。 學校地處有「中國避暑之都」美譽的林城貴陽,現有兩個校區,分別座落在雲岩區和白雲區,佔地面積近千畝,校舍面積47.17萬平方米,各類運動場館面積7.9餘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38億元。 學校現有編制教師1338人,教師中有教授199人、副教授373人,博士115人、在讀博士71人、碩士536人。學科隊伍中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2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貴州省核心專家1人、省管專家17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9人、省高校「教學名師」11人。 學校現有18個學院、1所繼續教育學院、1所獨立學院(求是學院)、2個教學部;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本科專業、22個高職(專科)專業、53個成人教育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10個學科門類;有8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有4個教育部高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15個省級高校示範性本科專業、21門省級精品課程;建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16326人、碩士研究生1602人。近五年全日制本專科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研究生畢業就業率為100%。 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高、功能強,基於公共數據平台的數字化校園網路及無線網路覆蓋全校。圖書館現有館藏紙質文獻191.4萬冊、中外文期刊2863種,數字資源總量超過25個TB,電子圖書54萬余種,提供使用中外文資料庫58個,自建資料庫8個,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基層分中心」、「貴州省科技文獻資源共享平台」、「貴州省地方文獻信息研究中心」、「中學示範圖書館模型試驗平台」。 近五年,學校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7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248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4項、國家973專項子課題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項、國家星火計劃項目3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5項,科研經費達7077.47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78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4項;出版學術著作171部、譯著3部、教材78部;發表論文3311餘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錄357篇。 學校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先後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紐西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合作與交流的關系,分別與韓國、日本的3所大學開展了互換培養項目。 站在新起點,肩負新使命。在黨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學校將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立足貴州,面向西部,幅射全國,服務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發揮在貴州教師教育中的龍頭作用,努力建成省內一流、部分學科專業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多科性師范大學。 呵呵,在貴州,真正能夠稱上大學的就只有貴州大學和貴州師范大學哦,所以,這個學校在貴州來說是不錯的啦,但是,它還不屬於211大學,也不是重點,綜合起來,一般吧,能夠上得起就不錯了,最重要的是裡面的風景好哦!

❼ 貴陽醫學院和省醫哪個好

省醫好,省醫要接地氣一點,適合老百姓去看病,費用比貴醫相對合理些。兩個醫院我都看過,貴醫感冒,拉肚子這樣的病最少都要200多,省醫70塊左右。貴醫一般都是住院,看大毛病比較可靠,小毛病不要去貴醫。醫生嘛,倒是兩家都挺好的,挺有素質的,反正貴陽態度最惡劣的是婦幼保健院了,他們稱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
遵義醫科大學創建於1947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醫學本科院校,曾用關東醫學院、大連大學醫學院、大連醫學院等名稱。1969年為支援「三線」建設,學校整體搬遷至貴州省遵義市,更名為遵義醫學院。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遵義醫科大學。經過70餘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以醫學為主,文理滲透的多學科、多層次、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實力雄厚的省屬高校,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以優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口腔醫學專業認證以及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學校現由貴州省新蒲校區、大連路校區及廣東省珠海校區3個校區組成,佔地面積約2515畝,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餘人,下設28個教學院系、5所直屬附屬醫院、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建校以來,學校群英薈萃、專家雲集,生理學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學與人類學家吳汝康院士、微生物學家魏曦院士、葯理學家張毅教授、生理學家吳襄教授、生物學家伍律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曾執教講壇。教師隊伍中,入選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8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共7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衛生部有突出貢獻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貴州省核心專家共16人;省級教學團隊、省部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共24個。

學校本科教育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等6個學科門類,包含30個本科專業。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各1門,國家虛擬模擬實驗項目3項,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

學校從1955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復高考後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99年起與上海交通大學、重慶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蘇州大學、貴州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涵蓋醫學、理學、工學、法學、管理學等5個學科門類,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2015年成立國際教育學院(貴州-東盟醫學教育學院),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學校以雙一流建設為抓手,著力強化內涵建設,臨床醫學學科2018年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有力填補了我省ESI醫學門類上榜學科空白;榮獲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是我省近五年來唯一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高校;在貴州省雙一流建設中,我校臨床醫學和葯學2個一級學科入選貴州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並分別以全省第一名與第四名的優異成績順利通過一流學科中期績效考核,19個項目獲貴州省一流大學(一期)重點建設項目(含培育)立項。

學校依託教育部特色民族葯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基礎葯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使科研質量與數量大幅提升。近五年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4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貴州省科學技術獎24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2項,其中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省共11項);獲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學校不斷深化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融入地方發展,與國內外高水平大學開展深度合作,推進協同育人;積極與大型上市企業開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合作,實現校企合作共贏。

❽ 貴州省哪些大學比較有名

貴州大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州財經大學、遵義醫學院、貴陽中醫學院、遵義師范學院、貴州師范學院、貴州理工學院。

❾ 貴州織金三塘松樹坪也有個石磊

重名的太多了,你看看這個就知道了:

石磊
開放分類: 畫家、人物、教授、運動員、新聞人物

目錄• 1. CCTV武林大會螳螂拳選手 石磊
• 2.跳水運動員
• 3.武術家(1924-,河南滑縣)
• 4.廣州華南師范大學教師
• 5.武漢大學副教授
• 6.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 7.雲南大學教授
• 8.復旦大學教授
• 9.遼陽歷史名人
• 10.山西師范大學教授

• 9.遼陽歷史名人
• 10.山西師范大學教授

1. CCTV武林大會螳螂拳選手 石磊

CCTV康龍武林大會螳螂拳選手,山東淄博人,男,1982年8月14日出生,漢族。6歲習練武術的他,學習過長拳,查拳,太極拳,醉拳,刀槍劍棍等各類武術項目,2000年考入天津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系,武術專業,又練習過跆拳道,泰拳,空手道,合氣道,拳擊,散打等各類現代搏擊項目。2004年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山東青島一家學校,擔任特警專業教官,負責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搏擊教學任務,2008年參加了陳式太極拳的全國海選,結果在淘汰賽環節中肩膀脫臼不得不退出比賽,然後參加了螳螂拳比賽,殺入年度四強。

這位來自歷史名城山東淄博的小夥子英氣豪爽。冷眼看去,是一個很容易招女孩子喜歡的「壞小子」,很難把他和古老的傳統武術螳螂拳聯系起來。其實,年輕的石磊是一個「雜家」。無論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螳螂拳、陳式太極拳、八極拳、形意拳,還是現代武道中的散打、自由搏擊、跆拳道、泰拳,他都有涉獵,頗有一些心得。而這些經歷對他平時的教學產生了很大幫助——作為一名特警學校的搏擊課教官,石磊兢兢業業,帶出了不少學生。

在平常的工作中,石磊可以說是一名典型的「麻辣教師」。他經常會做出一些「過火」的事。在每年新生入學的時候,新生和老生之間多少會有一些矛盾,發生沖突的情況總是讓很多老師頭疼不已。而每當面對這樣的問題,石磊都會採取和其他老師不一樣的方法,他總會很「暴力」的安排新生和老生直接進行實戰練習,扎扎實實的「打」一架,往往收效甚佳。「新生不知天高地厚,總覺得自己很厲害,打敗了,自然就老實了;老生看不慣新生的囂張,在賽場上教訓他們一頓,也就氣消了,還能感到自己學的東西確實有用。」石磊笑著解釋他的行為。而且,在他刻意安排的這場新老大戰中,他還能借機觀察新生的實力和特點,根據個人的特長,因材施教去教學,可真算是一舉多得。
在常規的教學中,石磊身體力行的推廣傳統武術,經常會把傳統武術的一些單操手教給學生,將傳統武術的技擊方法融入現代搏擊,充分發揮不同戰斗手段的特點,還和每一個學生實際交戰,邊打邊教,從而讓他們掌握更多的技擊技法。
對於傳統武術技擊目前的頹勢,石磊也深表遺憾。他認為,有太多的原因致使傳統武術的精妙技法沒有得到發揚光大,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中國傳統武術沒有專業的運動員。因此他不僅自己參與《康龍武林大會》這樣以推廣傳統武術為核心的賽事,還大力鼓勵自己的朋友和學生也參與到比賽中來,為發揚傳統武術盡一份力。當被問到「專業的中國傳統武術運動員能否擊敗國外的搏擊拳手嗎?」石磊顯得相當自信:「當然沒問題!」
石磊覺得,自己未來的路還很漫長,但他會繼續走下去,創出自己的天地,麻辣到底。

2.跳水運動員

我國跳水界的新秀,近幾年,她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均有上佳表現。石磊出生於1981年4月,當她還在無錫大成巷幼兒園時,市校教練陳明珍發現了這個天真活潑的小女孩,並把她招收到體校跳水隊進行業余訓練。小石磊聰明伶俐,進步很快。1989年2月她被送到省少體校,1991年9月又跨進了省體工隊跳水隊的大門。近兩年在世界性重大比賽中嶄露頭角,1996
年在紐西蘭國際跳水大獎賽上獲10米跳台雙人跳冠軍,跳板第三名,又在悉尼國際跳水賽中獲得10米跳台桂冠。今年9月,參
加墨西哥世界盃跳水賽,奪得3米板第三名、雙人花樣跳水冠軍.在上海已經開賽的八運會跳水決賽女子團體賽中滑縣、陳式太極拳、小架、陳敬陶、盧問渠、《汴梁武術》《中州武術》《少林武術》,她參如了3個項目,發揮正常,為江蘇隊獲女子團體亞軍立下大功。

3.武術家(1924-,河南滑縣)
男,1924年出生於河南省滑縣,漢族,陳式太極拳小架著名傳人,中國武術七段,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1947年投筆從戎,1966年離職休養,定居開封。
自幼喜愛武術,年少時曾習少林拳,1956年開始習練太極拳。1963年至1966年,師從大連市太極拳名師陳敬陶系統學習楊式太極拳。1967年至1974年,師從開封市太極拳名師盧問渠學習太極推手和陳式太極拳,得盧師珍藏的陳鑫著《陳氏太極拳圖說》四卷,遂專心鑽研陳式太極拳小架。1975年,拜移居開封的陳氏18世陳克弟先生為師,系統學習陳鑫親授拳架,緊隨其師左右,受其言傳身教,前後十個寒暑,並與小架著名傳人陳伯祥、陳伯先、陳立清等結下深厚的友誼。1979年,他受開封市體委和武協的委託,在陳克弟先生的指導下,編寫出《陳式太極拳(小架)圖解》講義,用現代語言逐勢分析了其中理法,增繪了過渡動作的圖像,由開封市體委和武協印發給從學人員。隨後,又以陳鑫先生的《陳氏太極拳圖說》為綱,結合自己習拳教拳的領悟和體會,對該講義歷經二十年反復錘煉和不斷充實,於1999年完成了《陳式太極拳陳鑫拳架》專著,言簡意賅地闡明了太極拳拳理和《易》理的結合,拳理和中國傳統醫學的結合,並著重講述了太極拳纏絲勁的鍛煉與運用,和以丹田為中心結合腰勁、襠勁的運勁方法。此書問世,不僅為習練者提供了一條升堂入室的捷徑,也為陳式太極拳小架的普及開展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人尊師敬業,治學嚴謹,其拳架秉承其師遺風,沉穩圓活,剛柔相濟。八十高齡,行拳走架依然是中氣十足,靈動敏捷。與學生演練推手,走化對方來勁精巧無比,使對方自始至終找不到力點和支撐點。他為人寬厚,平易近人,是一位忠厚長者。他淡泊名利,視祖國的武術事業為生命,每天准時到太極拳輔導站帶徒授課,嘔心瀝血,傳播陳式太極拳小架拳藝。
長期投身於中華武術的發掘和普及的工作。1982年,參與發起創辦《汴梁武術》雜志,並先後在《汴梁武術》、《中州武術》、《少林武術》雜志社擔任編輯,直到雜志更名為《少林與太極》,雜志社遷址鄭州為止。他積極參與開封市武術活動的訓練、競賽和組織工作,先後任市太極拳教研組組長、武術協會副主席,多次任省、市武術競賽裁判長和仲裁委員。1983年,榮獲全國優秀武術輔導員稱號,1998年,榮獲中國武術七段稱號。其學生多人在省、市級比賽中摘金奪銀,被評為省一級拳師,取得中國武術中級段位。

4.廣州華南師范大學教師

(1956.5—)山東德州人。擅長油畫。1985年畢業於河北師范大學美術系。後在石家莊壁畫雕塑研究所工作。1991年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後在湖北美術院工作。1995年調入廣州華南師范大學美術研究所工作至今。作品曾入選第二屆中國全國青年美展,第二屆中國油畫展,第七屆、八屆全國美展等。作品有《繽紛的城市》、《金色的種子》、《街頭討論》、《佛事》、《山地系列》、《一定要把房子蓋好》、《拆除與興建》、《家事詳解》等。

5.武漢大學副教授

性別 男
民族 漢
學歷
本科 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
碩士 199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博士 1996年至今,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博士研究生。
工作經歷 1994年7月至今,先後在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和國際法研究所工作,歷任講師、副教授。
社會兼職 民革武漢大學總支委員會副主委
所開課程 國際公法、國際條約法、國際人權法
研究方向 國際公法、國際條約法、國際人權法
主要研究成果 一. 著作(參編或合著): (1)《論台獨》,團結出版社1994年 (2)《社會弱者權利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3)《國際貿易法理論與實務》,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4)《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法律出版社1996年 (5)《國際條約法》,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 (6)《歐洲人權法院判例評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環境資源法教程》,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 (8)《國際法》(參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譯著: (1)《我在法學院的所學所獲》,希拉里,《法學評論》,1993/5 (2)《國際公法原理》,布朗列,法律出版社2003年,(參譯) 3.代表性論文: (1)《論國際組織締結條約的法律依據》,《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6 (2)《可持續發展與現代國際法》,《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3)《國際組織所締結的條約與成員國的關系》,《法學評論》2003/2

6.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石磊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1961.11 學位 博士
職稱/職務 副教授/研究室主任 學科與專業 分子生物學

研究方向 糖類物質及其葯物制備與生物利用

課題及項目 主持日本人類科學財團資助的研究課題「新興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的開發及發生動態調查的研究」以及日本Ryobiteien Foundation、日本文部省(教育部)資助的研究項目「致病性弧菌毒力因子的分子生物學解析」。同時,參與JICA (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對發展中國家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指導等。

主要業績 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快速診斷方法及臨床微生物耐葯基因解析及耐葯性基因診斷研究。已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6篇被SCI收錄。多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做大會發言。1999年10月獲日本Ryobiteien Foundation 國際交流科學研究成果獎。所發現的11個耐葯基因被世界上權威DNA序列資料庫——GenBank,(即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所收錄。
2002年歸國後,正主持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資助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廣州市科學技術局科技計劃項目等。

社會兼職 1985年8月1995年12月在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部工作
2000年4月至2000年9月在日本岡山大學葯學部環境衛生化學研究室任研究員
2000年10 2001年3月在日本東京國立國際醫療中心研究所熱帶感染症研究部適正技術開發研究室任研究員
2000年10月至2003年3月任日本人類科學財團特聘研究員
2001年4月開始至今任日本大阪府立大學國際防疫學研究室研究員
2002年5月開始至今在華南理工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工作,任副教授。

7.雲南大學教授

男,雲南大理人,1965年9月生。中共黨員,1986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數學系基礎數學專業。1989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獲理碩士學位。1989年分配到雲南大學數學系工作。 現在雲南大學經濟學院統計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任副系主任。1992年破格提拔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地質學會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概率統計學會理事,雲南省數學學會常務理事,雲南省地質學會數學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主要從事回歸診斷,影響分析,異常值識別,應用統計的研究。出版著作四部。共正式發表論文四十五篇,其中二十二篇發表於國內外核心刊物,其論文曾被SCI及美國MathematicaIReview收錄。在局部影響分析研究中,提出了廣義影響函數及廣義Cook統汁量的概念,解決了非似然模型的局部影響問題,系統的導出了多元分析中的局部影響分析結果。l992年11月被邀請山席日本太平洋地區統汁學術討論會,並受邀訪問日本東京理工大學。l994一l995作為訪問學者對美國芝加哥人學及Bentley學院進行了學術訪問與交流。2001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高等院校重點實驗室骨幹留學基金的資助赴加拿大Minitoba及Calgary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學術訪問。1999年獲第七屆霍英東高校優秀青年教師一等獎,並作為獲獎特邀代表在頒獎大會上發言。2000年獲雲南省首屆挑戰杯十大傑出科技標兵稱號,2001年獲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國家統計局優秀統計教師獎。此外,還榮獲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一項,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國家統計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雲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雲南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兩項,雲南大學伍達觀優秀教師獎一項。主持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雲南省科委科學基金兩項:參與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項、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六項。同時與滇黔桂石油勘探局石油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同完成了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95科技工程公關項目「滇黔桂煤層氣資源目標勘探研究」的課題研究,將統計方法應用與實際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一)、獲得過的獲勵榮譽獎:
1.雲南省首屆「挑戰杯」十大傑出科技標兵。2000年。
2.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優秀教師或教學成果獎
3.第七屆霍英東基金會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一等獎(獨立)。1999年。
4.國家統計局優秀統計教師獎(獨立)。2002年。
5.2l世紀,培養高質量的復合型統計人才。雲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1997。
6.造就和培養合格的數理統計研究生。雲南大學第五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五),1993
7.「多元統計分析」主幹課程建設.雲南大學第三批主幹課程優秀獎(排名第三).1994。
8.面向2l世紀,培養高質量的復合型統計人才。雲南大學第七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1996
9.雲南大學伍達觀優秀教師獎優秀獎,1998,獨立完成。
10.「試驗設計」主幹課程建設。雲南大學第六批主幹課程建設獎(排名第一) 2000。學術成果獎11.雲南煤層氣成因、聚集規律研究及資源評價。雲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l
12.雲南省首屆「挑戰杯」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000。
13.影響分析,異常值理論及其應用。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1999
14.主成分分析中的局部影響評價。國家統計局科技進步二等獎(獨立), 1997
15.異體影響點理論及其在地質數據中的應用。雲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五),1996。
(二)、已出版的著述:
[1]「試驗設計基礎」(第一作者),重慶大學出版社,l996。
[2]「宏觀經濟研究」(編委),雲南科技出版社,1999。
[3]「昭通地區工業結構調整研究」(副主編),雲南科技出版社,2000。
[4]「黔西滇東煤層氣地質與勘探」(編委),雲南科技出版社,200l
(三)、己發表的學術論文: lI]石磊,李興緒,周汝良,雷森(2002)混合線性模型效應參數的Bayes局部影響分析。數學物理學報, 22A(3)。
四)石磊,李興緒(2002)因子模型及其在工業行業結構分析中的應用。統汁研究,2002。 [3】石磊,李興緒,陳飛,王剛,陳宏(2002)生長函數模型參數的Minimax估計。雲南大學學報, 24(3)。 [4]石磊,施本植(200 1)雲南工業品結構現狀及優化調整思路,思想戰線,V01.27,No.1.[5 J石磊,何利平,宋紹雲(2000)線性回歸中幾種模型選擇統計量的局部影響分析。 《楚雄師專學報,15(3)[6]LeiSHI&Xue-renWang(1999),

.(美國),31,34l-353.[刀SHI Lei(1999), Assessment 0fLocal lnfluence for F—test i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 12(33—39.18)石磊,向黎明(1999),單向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異常值檢測,應用數學學報22(3)343—352。 [9]石磊,桂寶林(1999),恩洪煤礦煤層氣數據的統計分析及處理,中國數學地質V01.9,56—110]石磊,張寶華,雷森(1999),混合線性模型效應參數的Bayes影響分析。雲南大學學報,21(6)457—460[11]黃梅,…石磊(1999)雙向分類混合效應模型中異常值的UMPU檢驗。雲南大學學報, 2l(6)461一564。12]朱湘贛,石磊(1999)距離回歸模型的理論研究。雲南大學學報,2l(6)469—472 13)SHILei(1997),Locallnfluenceln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Biometrika(英國),84(175—186.1 4]SHI Lei&Ren Shiquan(1997),Assessing Local 1nfluence in Multivatiate Regression Model.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17(SLID.),53—63 (15]石磊 (1997),雙向分類隨機效應套模型中異常值的UMPU檢驗,應用概率統計,13(2),125—132。 r16]石磊,王學仁(1997),空間數據中影響點的識別問題,中國數學地質,V01.8,56一117]SHILei&XianLiming(1997),Detection 0f out liersinrandomeffects model Of oneway cl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 symposium in multivariateanaly SiSandit Sapplications,1997,HongKong.[18) SHILei(1997),Localin fluencemeasuresin linearregressionmodel.Thesixth China—Japansymposium 0nstatistics, Xian, 185—188.[l9] SHI Lei&WangXue—ren(1996), AssessmentofLocal lnfluence in [ultivariate, Analysis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l6(3), 257-270.r20]石磊,向黎明,王學仁(1996),混合線性模型效應參數估汁的影響評價.數學物理學報,V01.6,N03.121)SHLei& Wangxueren(1996),Assessmet 0f L0callnfluence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16(3), [22]胡光濤,石磊(1996),檢驗的局部影響評價,數理統汁與應川概率,V01.11,N0.2 [23]石磊,王學仁 (1996),空問數據中影響點的識別問題,中國數學地質8,56一l24]石磊,向黎明(1996),雙向分類隨機交互效應模型中均值滑動模型的異常值檢驗,雲南人學學報,V01.18,N0.4,352—357[25]Wang Xueren, Ren Shiqun& SHI Lei(1995), Local lnfluence in Discriminant Analysis. Systems Science and Mathematical sciences,8(1),27- [26]SHILei & WuChuang yi(1995),Influence Analysis Of LinkParameter inGLM,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l5 (sup.),53-[27]王學仁,石磊(1995),地質數據中影響點的識別及其應用,中國數學地質,V01.6,180-186[28]王學仁,石磊(1995),主因子模型中的局部影響評價及其在地質中的應用,中國數學地質,VO 1.6,172-179[29]石磊(1995),線性回歸模型復相關系數的影響評價,雲南大學學報, V01.17,No.2,136-[30]陳建寶,石磊(1995),帶約束的Kantorovich不等式及其在LSE相對效率中的應用,雲南大學學報,V01.17,No.2,,126-[31)向黎明,石磊(1995),雙向分類隨機效應模型的Outlier檢驗方法,雲南大學學報,V01.17,N0.2,152-[32]石磊,任仕泉(1995),線性等式約束下線性回歸模型參數估計的局部影響評價,雲南大學學報,1995,VO1。17,No.2,140-[33]石磊,陳建寶(1995),多元分析中矩陣統計量的幾種影響度量, 雲南大學學報,V01.17,No.2,146-[34]王學仁,石磊(1994),成敗型壽命試驗,GLM及EM演算法,系統科學與數學,V01.14,N01.[35J石磊(1994),多元正態模型的局部影響評價,數理統計與應用概率, V01.9,No.3 [36]xianLiming&SHILei(1994) Model, The Univ.Journal OfApplied Mathematics,Ser.B V01.9,No.1 [37]SHI Lei&Wang Xueren (1994),Multiple Outlier Test in Random—EfieCtS MOdel 0f Balanted 0ne—Way Classi廠1Catioil, Coilference 0i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terna ona』 CooDera髓on, Kunming, P64[381王學仁,石磊(1994),地質數據中影響點的識別,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第三次會議文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501- [39]石磊,項可風(1992),非正交試驗的平方和分解及其應用,系統科學與數學,V01.12,N04.[40] WangXueren&SHILei(1991),Binarv ylifedara—GlMandE-M algOtithm.The Third PaCinC Area StatiStical COnference,DeC. Japan, P2l8 141)SHI Lei & WangXuercn(1991),LOCalPartial lnfiuenceinlinear Regression Model.The Third PaCifiC Area StatiStiCal Confcrence,DeC.Japan,P222 [42]SHILei&Chen Jianbao(1991),InflencoAnalySiS 0f Random- EfieCtS Linear MOdel, The Fourth China-Japan SympOSium 0ll sLa s cs,Kunming,P275 [43]Chen Jianbao & SHI Lei(1991),Biased EStimateS ()f RegreSSi0n C0e CientS in Random EfiectS Iinear MOdel, The FORrth Chiila-Japan Symp 0Sium onstatistits,KUJmning,P20. [44]李國英,石磊(1990),在儲存可靠性分析中應用BAYES方法的幾個問題,數理統計與應用概率,V01.5,N0.4。

8.復旦大學教授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西部經濟發展規劃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博士,美國Rutgers大學訪問學者;兼任全國宏觀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市經濟學會理事,國內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
1996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博士後,1997年被評為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 。

主要研究成果:《趕超型發展與中國產業結構的非常規轉換》、《競爭、企業合約與隱性激勵》、《中國產業結構成因與轉換》獲上海市社科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中國農業組織的結構性變遷》為國家新聞出版署重點圖書。
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結構與產業組織、企業理論與實踐

9.遼陽歷史名人

石磊(1889—1914年)
原名恆岱,字巨符,遼陽下達河東新堡人,遼陽陸軍小學堂畢業。1914年3月,受遼陽革命黨人委派,率23名志士前往大連,截擊日本宗社黨人往營口運送武器的船隻。在將截獲的船隻、武器運往葫蘆島途中,被日本警察逮捕,引渡到復州縣衙。石磊等拒絕寫自白書,於4月7日,被槍殺於復州城南永豐塔前。就義前,寫下了「一夕半北未分開,只落魂飛上九台。今生未能雪袁恨,但等投胎轉世來」的絕句。並高呼「中國革命萬歲」口號,英勇就義。

10.山西師范大學教授

1965年生。山西師范大學教授,院長,碩士生導師。山西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山西省油畫學會副會長。1997,中國藝術大展,中國歷史博物館。1999年中國百家小幅油畫展,中國美術館。油畫作品《秋》2003年5月 第三屆中國油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作品《夏》入選2003年首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2003年9月油畫作品《在一起》入選《距離與方向》油畫作品邀請展。2003年12月油畫作品《陽光》等五幅,中國美術館。作品發表於《中國文化報》、《中國油畫雜志》、《文藝研究》、《人民日報海外版》、《美術觀察》、《中國美術》等雜志報刊。

❿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怎麼樣

簡介:畢節學院是2005年3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畢節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節教育學院合並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系1938年成立的貴州省省立畢節師范學校,地處時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倡導,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 學院現任黨委書記陳永祥,院長張學立。 學校有主校區和陽山校區,主校區分為東、西兩區,校園佔地面積807畝,校舍建築面積17.9萬㎡,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437.24萬元,有館藏圖書51萬冊及清華同方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等電子圖書資源,建有校園網、多媒體教室、多功能演播廳等現代教育設備及基礎物理實驗室、基礎計算機實驗室、英語語言實驗室、GIS實驗室等省級評估合格實驗室。設有經濟管理系、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教育科學系、藝術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環境與生命科學系、體育系、計算機科學系、城市建設與土木工程系、采礦系、農業生物技術工程系、馬列主義教學部、成教部等16個教學系(部),開設有人力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小學教育、學前教育、音樂學、美術學、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應用化學等20個本科專業,建築工程技術、設施農業技術、采礦技術等21個專科專業。有教職工700餘人,其中教師449人,正高職稱教師18人,副高職稱教師99人,博士1人、碩士124人,攻讀博士、碩士學位92人,外籍教師2人, 教師中有貴州省省管專家1人、貴州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1人、貴州省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人,畢節地區突出貢獻人才、地管專家、畢節地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3人,有3人受聘擔任省內高校碩士研究生導師,有客座教授、兼職教授30餘人。 目前,學校有來自重慶、四川、貴州、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安徽、江蘇、江西、陝西、雲南、甘肅、新疆、廣西等21個省、區、市的各級各類學生10000餘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5969人。建成了融「獎、貸、助、補、減、免」等途徑為一體,整合了國家、社會和學校力量的貧困生助學保障體系,設有「光華獎學金」、「綉山貧困學生助學金」等十餘項各類獎助學金。「多彩貴州?閃亮校園」、學生社團活動等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校學生在全省乃至全國性的大學生英語口語大賽、數學建模大賽、外語和計算機國家等級考試,以及藝術、體育等項目競賽中屢獲佳績。 畢節學院畢節試驗區研究院(含岩溶山區生態建設研究所)系省人文社科基地,有解放軍藝術學院原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申萬勝將軍等任名譽院長的烏蒙書畫院和彝學研究院(含彝文古籍研究所)、邏輯與應用邏輯研究所、黔西北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所等15個科研院所,「畢節學院北大光華管理講座」為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在校外開設的第一個品牌講座,有《無機化學》等3門省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等12門校級精品課程、《畢節學院邏輯改革創新》等11個校級教改項目和3名校級教學名師,邏輯學、漢語言文字學、基礎數學、化學和生態學等五個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教師獲省教改項目和教學成果獎十餘項,學校承擔了國家科技部重大攻關項目「貴州畢節試驗區生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國家星火計劃項目「畢節試驗區農村科技信息網路平台及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國家軟科學項目「畢節試驗區跨越發展模式與對策研究」、教育部、國家語委項目「古彝文整理及計算機輸入軟體」等具有畢節試驗區特色的國家級、省部級、地廳級科研項目百餘項,科研經費逐年增長,科研成果一年躍上一個新台階。 畢節學院秉承70年的辦學歷史,積累了豐厚的辦學經驗,依託畢節地區得天獨厚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優勢,學校黨委、行政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扎實進取、開拓創新,緊緊圍繞重點工作,逐步推行目標管理,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喀斯特地區生態建設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特殊教育等特色學科建設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為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辦學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堅持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根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大力加強科研工作,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辦學實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科研水平和辦學效益,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同類院校中水平較高,有鮮明特色的地方綜合性院校,成為地方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發展目標定位 :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使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建成文、理、教育為主,工、經、管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地方性、綜合性本科高等院校。在此基礎上,把學校建設成為教學質量優良、特色鮮明、部分學科在省內具有先進水平、在西南地區教學型院校中有一定影響的綜合性地方院校,成為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窗口,在二十一世紀中葉成為一所在同類院校中水平較高、特色鮮明的區域綜合性大學。 類型定位:教學型院校。 層次定位: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探索、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保留專科教育,辦好成人教育。 人才培養定位: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按照「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的要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校定位:充分發揮學科專業的綜合性優勢,著力夯實基礎學科專業,大力發展應用學科專業,積極發展新興、邊緣和交叉學科專業,加強學科專業群建設,重點扶持與畢節試驗區支柱產業緊密相關的學科專業,逐步形成以基礎學科為基點、應用學科為主導、重點學科為標志的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實現文、理、教育為主,工、經、管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不斷增強學科專業的綜合性優勢。 服務面向定位:立足畢節試驗區,輻射貴州,面向全國,把學校建設成為地方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站在新的起點和歷史征程上,畢節學院按照國家有關領導人的批示:「將畢節學院確定為西部開發扶貧辦學的教育試驗地」,積極創新,銳意進取,充分發揮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職能,到2010年,全日制普通在校生達到10000人,其中本科生達到6000人,建成文、理、教育為主,工、經、管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教學型、地方性、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努力把學校辦成人民滿意的大學。 畢節學院,一所圓夢大學、治學成才的聖殿,是畢節試驗區和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人才培養的搖籃,更是莘莘學子的理想家園。

閱讀全文

與貴州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