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重慶市第三屆教學成果獎

重慶市第三屆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8-15 04:03:00

Ⅰ 誰能獲國家教學成果

入圍的數學類項目

1數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王長平(數學學院副院長、傑青、長江)、張繼平(數學學院院長、傑青、長江)

2概率統計課程體系的發展變革,北京大學何書元(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統計學教學指導分委會主任)、耿直(統計所所長,傑青)

3 工科基礎數學課程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交通大學李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

4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基礎課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鄭志明(副校長,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

5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新模式,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科學與人文雙翼齊飛」, 南開大學顧沛(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張偉剛(教務處副處長)

6全面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機制研究與實踐,天津大學熊洪允,天津理工大學於義良

7泛函分析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內蒙古大學孫炯(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劉德

8改革大學數學課程內容與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東北大學宋叔尼、孫艷蕊

9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遼寧工業大學佟紹成、王濤

10省精品課程線性代數教學資源建設、遼寧科技大學李大衛、劉洪

11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沈陽農業大學惠淑榮、張闞

12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張傑、周碩

13科學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數學教學改革新模式,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葉其孝

14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同濟大學姜禮尚、徐承龍

15經濟數學教學成果與教材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張從軍、時洪波

16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南京郵電大學孔告化、邱中華

17依託質量工程建設提高工科大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合肥工業大學朱士信(數學系主任,名師)、唐爍(數學系副主任)

18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南昌大學朱傳喜(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徐義紅

19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劉二根、徐保根

20金融數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陳增敬

21《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魯東大學李清山、徐秀瑋

22發揮學科建設優勢 優化數學專業培養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劉立山、尹傳存

23高職高專工科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王秀梅、秦體恆

24隨機分析及其應用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華中科技大學黃志遠(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隨機研究中心主任)、萬建平

25經濟數學課程體系革新與立體化教材建設,武漢理工大學吳傳生(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王衛華

26大學數學立體化教育資源與集成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華南理工大學郝志峰(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廖芹

27數學建模方法與高等數學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海南大學李志林、歐宜貴

28西部高校數學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四川大學劉應明(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寶富

29依託學科優勢,立足特色創新,工科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成都理工大郭科、周仲禮

30圍繞統計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探索統計人才培養新模式,雲南財經大學石磊、王力賓

31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素質的綜合改革與實踐,重慶大學楊虎、劉瓊蓀

32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西南大學宋乃慶、陝西師范大學朱德全

33《高等代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材),西北師范大學劉仲奎、楊永保

34加強《數值分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疆大學阿布都熱西提、帕力旦

35少數民族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塔里木大學周保平、吐爾洪江

36《數值分析》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河北理工大學劉春鳳、何亞麗

37優化隨機數學系列課程內容體系,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西北工業大學田錚、肖華勇

38創新大學數學教育,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名師,跨世紀人才,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王金金(理學院黨委書記)

39依託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平台,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吳孟達、吳翊

Ⅱ 教學成果獎是指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展資料: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和教學的目的。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不僅是為了獲得幾項證書,更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身工作,提高教育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在進行教育研究時,必須以自身工作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避免脫離實際的「學術性」研究。

3、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轉變。在工作中培養教育和科學研究的興趣,自覺、積極地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

4、使用科學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運用研究方法,用研究的眼睛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和思考,不斷積累,加強溝通和討論,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研究的規律和方法。

5、是持久的。教育研究不是短期行為,而是貫穿於整個教育生涯的全過程。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卓有成效,關鍵是要堅持,堅持發展。

Ⅲ 陳紅的榮譽獲獎

榮譽稱號:
· 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009);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
· 巴渝學者(2008)
成果獲獎:
1. 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Chen, H& Jackson, T, (2008) Prevalence and Sociodemographic Correlates of Eating Disorder Endorsements amo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lts from China,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16, 375–385),排名第一,2013.2
2. 中國青少年身體自我的影響因素研究(系列論文),重慶市自然科學三等獎,2011,10
3. 論文「中國青少年體重自尊的影響因素:一項18個月的縱項研究」獲得重慶市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1,10
4. 重慶市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排名第三,《女中學生的現代素質的探索與培育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5. 全國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五;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排名第二,「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2001。
6. 第二屆國家教育類優秀圖書二等獎,重慶市[直轄後]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二,《大美育實驗研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7. 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項目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審美教育對學生素質全面發展實驗研究」,1997。

Ⅳ 盛學軍的榮譽

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育部2005)、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二等獎(司法部2009)、第二屆中國法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1)、重慶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中國經濟法學會優秀論文獎(2005)、西南政法大學科研成果二等獎(1999、2003、2005)、優秀教師(1997、2001、2004)、師德先進個人(2007)等獎勵10多項。

Ⅳ 周鴻的獲獎情況

1.《中國發展人民教育事業的獨特道路——論毛澤東群眾辦學思想》(論文),獲「重慶市教育學會紀念毛澤東同志誕生100周年,毛澤東教育思想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獲獎排名第一(1993年12月)。
2.《論面向現代化的教育改革》(論文),《中國教育學刊》1993年5期。獲四川省第六次普教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1994年)。
3.主編《教育社會學》(專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10月版。獲重慶市第五次哲社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1996年)。
4.副主編《高師學生實習指南》(工具書),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版。獲重慶市第五次哲社優秀科研成果優秀獎,排名第三,(1996年)。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德育轉型》(論文),《教育科學論壇》1994年3期。獲四川省第七次普教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1996年)。
6.《西南地區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專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獲四川省第七次哲社科研成果優秀獎,排名第三,(1996年)。
7.《嚴格考試管理,確保高素質師資的培養》,(教學科研報告),獲四川省普通高校第三屆教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1997年)。
8.《中學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實驗報告),獲國家教委「全國首屆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與研究優秀成果評獎」三等獎,排名第二,(1997年)。
9.《教育現代化:傳統與現代整合》(論文),《教育研究》1997年6期。獲重慶市(直轄)第一次社科優秀科研成果優秀獎,排名第一,(1998年)。
10.《論面向知識經濟的教育創新》(論文),《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年3期,獲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優秀科研成果評選二等獎,排名第一,(2000年)。
11.《建構師范大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教學體系》(教研報告),獲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二,(2001年)。
12.《創新教育學》(專著)獲重慶市2002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13.《培養高師學生創新素質的教育學課程改革研究》獲重慶市2004年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14.《重慶市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獲重慶市2004年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15.《突出區域文化特色,融合人文與科學教育——重慶市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獲國家教育部2005年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三。
16.《西南少數民族現代化與文化變異》(專著)獲重慶市2006年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

Ⅵ 安世全的經歷

安世全教授長期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擔任重慶郵電大學教務處處長期間,積極推進教學管理改革,在教學質量工程、教學成果、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在精心周密的組織和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取得:
——獲重慶市第三屆教育教學成果獎共14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這是我校近12年來獲得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最多的一屆,幾乎是前兩屆的5倍。「「紅岩網校」素質教育大平台建設與創新」、「立足行業,服務地方,突出特色,培養「專業+信息技術」人才」、「以3G科技創新引領「通信工程」特色專業建設與提升」三項成果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微電子學等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專業被評為市級特色專業;《現代交換原理》、《感測器與自動檢測技術》榮獲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料庫原理》榮獲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移動通信技術與網路實驗中心》獲得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軟體教學部》獲得國家教學團隊;21門課程被評為市級精品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市級雙語課程;9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市級教學團隊;通信技術與網路實驗中心、測控技術實驗中心、數字傳媒實驗中心等被評為市級實驗示範中心;面向企業的軟體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數字傳媒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評為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方面,2007-2010年成功申報11個共建項目,經過專家評審報國家財政部批准,獲得5600萬的專項建設經費。 起止時間 工作單位 崗位(職務) 1982.7-1989.7 西北師范大學數學系 助教 1989.4-1995.4 西北師范大學數學系 講師 1995.4-1996.8 西北師范大學數學系 副教授 1996.8-2004.11 重慶郵電學院 副教授 2004.11-2006.3 重慶郵電學院 教授 2006.4-2011.3 重慶郵電大學 教授 2011.3-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教授 起止時間 任職單位 職務 1998.9-1999.11 重慶郵電學院基礎部數學教研室 主任 1999.11-2000.12 重慶郵電學院基礎部 副主任 2000.12-2001.3 重慶郵電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系 黨總支書記 2001.3-2001.10 重慶郵電學院計算機學院 黨總支書記 2001.4-2003.11 重慶郵電學院教務處 副處長(正處級) 2003.11-2006.3 重慶郵電學院教務處 處長 2006.3-2011.3 重慶郵電大學教務處 校黨委委員,處長 2011.3-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院長、重慶郵電大學黨委委員
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安世全教授長期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擔任重慶郵電大學教務處處長期間,積極推進教學管理改革,在教學質量工程、教學成果、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在精心周密的組織和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取得:
——獲重慶市第三屆教育教學成果獎共14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這是我校近12年來獲得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最多的一屆,幾乎是前兩屆的5倍。「「紅岩網校」素質教育大平台建設與創新」、「立足行業,服務地方,突出特色,培養「專業+信息技術」人才」、「以3G科技創新引領「通信工程」特色專業建設與提升」三項成果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微電子學等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專業被評為市級特色專業;《現代交換原理》、《感測器與自動檢測技術》榮獲國家級精品課程,《資料庫原理》榮獲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移動通信技術與網路實驗中心》獲得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軟體教學部》獲得國家教學團隊;21門課程被評為市級精品課程;5門課程被評為市級雙語課程;9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市級教學團隊;通信技術與網路實驗中心、測控技術實驗中心、數字傳媒實驗中心等被評為市級實驗示範中心;面向企業的軟體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數字傳媒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評為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方面,2007-2010年成功申報11個共建項目,經過專家評審報國家財政部批准,獲得5600萬的專項建設經費。

Ⅶ 楊曉鈺的獲獎情況

1. 2008.8所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英語》系列教材獲首屆西南大學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 2007,5被中國共產黨重慶市委員會授予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3. 2007年6月被中國共產黨重慶市教育工作委員會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4. 2006年3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稱號。
5. 2005年3月被授予重慶市2003-2005年度女職工素質達標標兵稱號。
6. 2004年12月主研的課題小學和幼兒園英語教育活動化研究獲重慶市第三屆基礎教育優秀教改成果一等獎。
7. 所著《兒童英漢雙語課堂系列》教材及配套VCD獲2004新聞出版總署和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優秀教育音像製品二等獎。
8. 2004年5月被評為2002-2003年度西南師范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9. 2003年7月被評為2002-2003年度西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優秀黨員。
10. 1999,所編教材《啟蒙英語》1-6冊獲重慶市外文學會頒發二等獎。
11. 1998, 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青年成才獎勵基金。
12. 1998,《重慶市幼兒園英語啟蒙教育實驗研究報告》獲重慶市首屆普教優秀成果一等獎。
13. 1991-1998,連續五年被評為西南師范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14. 1997,《啟蒙英語》教學帶獲重慶市首屆(96-97)優秀電化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15. 1989年被評為省八八屆支教講師團先進工作者。
16. 1987年被評為本科1987軍事教育課優秀幹部。
17. 1998,《重慶市幼兒園英語啟蒙教育實驗研究報告》獲重慶市首屆普教優秀成果一等獎。
18. 1991-1998,連續五年被評為西南師范大學優秀實習指導教師。
19. 1997,《啟蒙英語》教學帶獲重慶市首屆(96-97)優秀電化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
20. 1989年被評為省八八屆支教講師團先進工作者。
21. 1987年被評為本科1987軍事教育課優秀幹部。

Ⅷ 教學成果獎只認前三名嗎

需要看你們學校的職稱評審文件具體是如何規定的。一般情況下,各類教學比賽成果只要有獲獎證書就可以,教學成果一般會有多人參與,按照位次賦分。

Ⅸ 劉想樹的人物榮譽

2002年入選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國際法學);2005年重慶市級精品課程《國際私法學》負責人;2008年入選重慶市第二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國際法學);2009年第三屆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9年重慶市第三屆先進工作者;2010年重慶市「國際私法教學團隊」負責人。

閱讀全文

與重慶市第三屆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