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佗的成就
華佗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一兩個穴位,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麼地方,然後針感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後,病人就說「已到」,他就拔出針來,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創用了夾脊穴,「……點背數十處,相去一寸或五寸……灸處夾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結在體內,針葯都不能直接達到,他就採用外科手術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華佗採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我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華佗在診斷上,善於望診和切脈,並依此能正確判斷出疾病的預後。
B. 華佗的主要成就(3個即可)
華佗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一兩個穴位,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麼地方,然後針感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後,病人就說「已到」,他就拔出針來,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創用了夾脊穴,「……點背數十處,相去一寸或五寸……灸處夾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結在體內,針葯都不能直接達到,他就採用外科手術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華佗採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我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華佗在診斷上,善於望診和切脈,並依此能正確判斷出疾病的預後。
C. 華佗的成就
華佗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一兩個穴位,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麼地方,然後針感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後,病人就說「已到」,他就拔出針來,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創用了夾脊穴,「……點背數十處,相去一寸或五寸……灸處夾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結在體內,針葯都不能直接達到,他就採用外科手術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劑。華佗採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我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華佗在診斷上,善於望診和切脈,並依此能正確判斷出疾病的預後。在醫療體育方面也有著重要貢獻,創立了著名的五禽戲,華佗還善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
D. 華佗的時間成就稱號
華佗(145年-208年),字元化,幼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其事跡見於《後漢書·方術列傳下》、《三國志·方技傳》及《華佗別傳》。華佗與董奉、張仲景被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後漢書》及《三國志》二書都說華佗年近六十,但亦保持壯容,《後漢書》甚至說「時人以為仙」。
據《三國志·魏書二十九·方技傳》,廣陵太守陳登因食用生魚片,胃中有大量寄生蟲,因而重病,經華佗醫治痊癒,但華佗提醒他此病三年後會復發,需要有良醫在側。三年後,果然應言復發,此時華佗不在,陳登便因病死去。
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特點是用葯少,只用幾味葯而已;執葯隨手抓出,不用稱量。針灸也只是針一兩處。下針前對病人說:「當引某許,若至,語人」(針感會到某個部位,若你感覺到了就告訴我),病人說:「已到」,便拔針,不久病便會好。
如針葯都不能醫治,就給病人用酒服麻沸散,飲後有如麻醉,然後施手術,再縫合傷口,擦下葯膏,四、五日後創愈,一月就已平復。但麻沸散與外科手法已經失傳。華佗是醫史上公認第一位使用麻醉葯來麻醉病人,然後進行外科手術的醫師,同時也是中國第一位將手術小刀組在使用之前用火來殺菌消毒,平時不用時浸泡在酒水裡的醫生。
華佗也曉得養性之術,年紀雖大,但仍有壯容。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
E. 華佗的主要貢獻有哪些
華佗的主要貢獻:
1、華佗在醫學史上首先採用了以麻沸散麻醉全身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方法,將外科手術的范圍空前地擴大,同時也為醫學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麻沸散是華佗製造的一種很有效的麻醉葯,這種葯如果和酒一起服用,則效力更大,能起到全身麻醉的效果。而醫學上現代採用的麻醉葯劑,僅僅有100多年的歷史。
2、他還是體育療法的創始者,創造了「五禽戲」,通過模仿虎、熊、鹿、猿、 鳥的動作而保證血脈通暢,使消化能力加 強,從而達到鍛煉身心的目的。
3、華佗對後世 的中國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但在當 時被稱為「神醫」,而且被歷來的醫家推崇 為「外科鼻祖」。
(5)華佗的成果擴展閱讀
華佗的影響:
華佗是我國傑出的醫學家。他不求名義,在民間行醫。他刻苦學習,善於總結群眾的治病經驗,熱心為人民解除疾苦,深受當時人民的歡迎和愛戴。他不僅醫德高尚,而且醫術高明。
他通曉經書,醫學知識淵博,精通內、外、婦、兒等各科和針灸療法,尤其擅長外科。特別是遠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他創制了「麻沸散」,施行剖腹刳背手術,這在世界醫學史上遙遙領先,為我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還是醫療體育的倡導者,創立「五禽之戲」來預防疾病,增強體質。華佗繼承和發揚了我國古代優良的「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方法,揚棄了秦漢盛行的方士服食以求長生不老的方法,矯正了過去只重單純治療的觀點,提倡用醫療體育鍛煉的方法預防疾病。
於是,他發展我國古代醫療「引導」的做法,仿照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創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禽戲」,為我國的養生學開辟了新的方向。
後世對華佗的評價極高,尊稱其為「外科始祖」、「神醫」,《歷代名醫圖贊》中以詩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明代陳嘉謨在《本草蒙簽》中引用此詩,對華佗醫德醫術予以推崇。至今,「華佗再世」、「元化重生」乃是對醫者醫術精湛的高度評價、肯定之詞。
華佗的醫學成就不僅是中國歷史的驕傲,更是在世界范圍內閃耀。近代西方學者皆認為華佗是古代東方醫學傑出代表者,與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相媲美。
其許多醫學成就都領先世界,並向外傳播,惠及其它國家。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多年。美國《世界葯學史》中便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葯是由中國傳出去的,並稱「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
F. 華佗的生平成就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貴,使華佗得以集中精力於醫葯的研究上。《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葯」。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但不能說,他的醫學經驗因此就完全湮沒了。因為他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至於現存的華佗《中藏經》,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當時尚殘存的華佗著作的內容。
華佗高明之處,就是能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中國的醫學到了春秋時代已經有輝煌的成就,而扁鵲對於生理病理的闡發可謂集其大成。華佗的學問有可能從扁鵲的學說發展而來。同時,華佗對同時代的張仲景學說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讀到張仲景著的《傷寒論》第十卷時,高興地說:「此真活人書也」,可見張仲景學說對華佗的影響很大。華佗循著前人開辟的途徑,腳踏實地開創新的天地。例如當時他就發現體外擠壓心臟法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這類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應數麻醉術—酒服麻沸散的發明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的創造。
利用某些具有麻醉性能的葯品作為麻醉劑,在華佗之前就有人使用。不過,他們或者用於戰爭,或者用於暗殺,或者用於執弄,真正用於動手術治病的卻沒有。華佗總結了這方面的經驗,又觀察了人醉酒時的沉睡狀態,發明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術,正式用於醫學,從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技術和療效,並擴大了手術治療的范圍。據日本外科學家華岡青州的考證,麻沸散的組成是曼陀羅花一升,生草烏、全當歸、香白芷、川芎各四錢,炒南星一錢。自從有了麻醉法,華佗的外科手術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他治病碰到那些用針灸、湯葯不能治癒的腹疾病,就叫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等到病人麻醉後沒有什麼知覺了,就施以外科手,剖破腹背,割掉發病的部位。如果病在腸胃,就割開洗滌,然後加以縫合,敷上葯膏。四五天傷口癒合,一個月左右,病就全好。華佗在當時已能做腫瘤摘除和胃腸縫合一類的外科手術。一次,有個推車的病人,曲著腳,大喊肚子痛。不久,氣息微弱,喊痛的聲音也漸漸小了。華佗切他的脈,按他的肚子,斷定病人患的是腸癰。因病勢凶險,華佗立即給病人用酒沖服「麻沸散」,待麻醉後,又給他開了刀。這個病人經過治療,一個月左右病就好了。他的外科手,得到歷代的推崇。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贊》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可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五禽之戲」,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關節都能得到舒展的醫療體操。動作是模仿虎的撲動前肢、鹿的伸轉頭頸、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腳尖縱跳、鳥的展翅飛翔等。相傳華佗在許昌(縣名,在河南省)時,天天指導許多瘦弱的人在曠地上作這個體操。說:「大家可以經常運動,用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
華佗除系統地接受古代的醫療經驗外,還能很好地重視和應用民間的醫療經驗。他一生游歷了不少地方,到處採集草葯,向群眾學習醫葯知識。在向民間找葯的同時,還從民間搜集了不少單方,經常用這些單方來治病。有一次,華佗在路上遇見一位患咽喉阻塞的病人,吃不下東西,正乘車去醫治。病人呻吟著十分痛苦。華佗走上前去仔細診視了病人,就對他說:「你向路旁賣餅人家要三兩萍齏,加半碗酸醋,調好後吃下去病自然會好。」病人按他的話,吃了萍齏和醋,立即吐出一條象蛇那樣的寄生蟲,病也就真的好了。病人把蟲掛在車邊去找華佗道謝。華佗的孩子恰好在門前玩耍,一眼看見,就說:「那一定是我爸爸治好的病人。」那病人走進華佗家裡,見牆上正掛著幾十條同類的蟲。華佗用這個民間單方,早已治好了不少病人。
華佗由於治學得法,醫術迅速提高,名震遠近。他的同鄉曹操,常患頭風病,請了很多醫生治療,都不見效。聽說華佗醫術高明,就請他醫治。華佗只給他扎了一針,頭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發,就強要華佗留在許昌做自己的侍醫,供他個人使喚。華佗稟性清高,不慕功利,不願做這種形同僕役的侍醫。加上他「去家思歸」就推說回家鄉找葯方,一去不返。曹操幾次寫信要他回來,又派地方官吏去催。華佗又推說妻子病得厲害,不肯回來。曹操為此大發雷霆,專門派人到華佗家鄉去調查。他對派去的人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給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要是「虛詐」,就逮捕治罪。」不久,華佗被抓到許昌,曹操仍舊請他治病。華佗診斷之後,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還是給你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聽,勃然大怒,指著華佗厲聲斥道:「頭剖開了,人還能活嗎?」他以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把華佗關到牢里去准備殺掉。曹操的一位謀士請求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曹操不聽,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邪?」竟然把這位在醫學上有重大貢獻的醫生殺害了。臨死,華佗把在獄中整理好的醫著交給牢頭說:「此可以活人」。沒想到,這個牢頭害怕,不敢接受。華佗只好忍痛,「索火燒之」。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里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
「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
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G. 華佗的生平成就都有哪些
華佗出生於東漢末年,生活於戰爭不斷、兵荒馬亂的年代。他從小就醉心於醫學。他想通過自己的醫術減少人民的痛苦。長大後,他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醫生。一般的病,只要經他治療,都能治好。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一種麻葯,是當時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的麻葯。而它的發明源於一次偶然的機會。一次,一個喝醉酒的人因為絆倒在門檻上,頭被碰出了很長的一段傷口。在華佗給他動手術縫合傷口的過程中,這個喝醉酒的人一直都沒有喊疼。但第二天,這個病人開始喊疼了。華佗意識到酒起到了麻醉作用。由此,他得到啟發,假如將酒摻入給病人用的葯中,不就可以起到麻醉效果了嗎?於是華佗反復做了很多的試驗。最後,他終於研製成一種叫「麻沸散」的麻醉葯。以後,再給病人動手術時,只要先吃上這種葯,等到病人全身失去知覺後,他便可以放心地給病人動手術了,這是華佗對世界醫學的一個偉大貢獻。它比現在西醫用的麻醉葯早發明了一千六百多年。華佗針對人的生理特點,還編了一套五禽戲。他認為古往今來那些長壽的入主所以長壽是因為他們愛運動的結果。運動是抵禦疾病的一個重要的方式和有效的辦法。所以,他根據各種鳥禽走獸的動作自編了一套動作。這五禽戲包括「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或撲打,或跳躍,或飛騰,或搖擺。練過之後,效果特別明顯。他的學生吳普據說就是因為堅持練「五禽戲」活到九十多歲還很健康。
華佗不僅發明了麻沸散和創造了「五禽戲」,還對各種疑難雜症很有獨到的見解與治療方法。比如有個太守得了一種病,他一天到晚寢食不安。飯不香,睡不眠。華佗在看了他的病症之後,很快想出一套治療的辦法。他每天給太守看過病後都要要許多錢。一連好多天,都是這樣。但太守的病並不見好。然後有一天,突然有人報告太守說華佗帶著錢財潛逃了。太守聽說之後大怒,一氣之下,吐了很多的血,而那些血竟都是紫黑色的,吐過之後,太守忽然發現自己好了。原來,華佗已知道太守的病由平時淤血而引起,必須逼出這些淤血後才能好。於是想出了這個激將法,結果一試就靈。還有個叫陳登的廣陵太守,一向自詡身體好,從不生病。突然有一天得病了,渾身就像被人塞了什麼似的,老不舒服。他把華佗請了來。華佗看過之後,斷定他是因為吃了沒煮熟的活魚蝦的緣故。給他吃了葯,等到吃完第二次葯便起作用了。吐出許多沒有煮熟的魚肉和蝦。不過,華佗又告訴太守他的病三年後還要犯。三年後,果然又犯了,因為華佗不在,結果太守不治而亡。華佗的從醫經歷使他名聲更大了。人們都稱他為神醫。時任漢朝丞相的曹操得了偏頭痛,總醫不好,聞聽華佗的名聲,便把他請去治病。病治好後,並不放他走,生怕再犯。但華佗想為更多的人治病,便借故回了家。回家後,便一去不還了。曹操很生氣,一氣之下,命人將他抓來,關進牢里。第二天,華佗便被殺了。中國的一代名醫就這樣帶著遺憾走完了他的一生。但他對醫學的貢獻永遠都不會被人們忘記。他永遠都是一個偉大的醫學家。
H. 華佗的主要成就是哪些
外科鼻祖 "五禽之戲" 醫術精湛 一生勤奮
醫學家 - 華佗
華佗,字元化,東漢末醫學家。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華佗對「腸胃積聚」等病創用麻沸散,給患者麻醉後施行腹部手術,這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它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華佗很重視疾病的預防,強調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以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終不朽也。」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創造了一種「五禽之戲」如果身體感到不舒服時,作一套禽戲,出了汗,就會感到身體輕爽。他的弟子吳普堅持做「五禽之戲」,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操長期頭疼,曾經多次被華佗醫好,由於積病已深,很難根治。曹操怕舊病復發,強留華佗做他的侍醫。華佗後因不從曹操徵召,遂為所殺。臨死前,華佗把已整理出來的一部醫學書稿交給獄吏,並告訴他:「此可以活人。」但是獄吏怕受到牽累,不敢接受。華佗在極度悲憤中把它燒了。現存《中藏經》,是後人託名之作。傳見《後漢書·方技傳》、《三國志·魏書·方技傳》 。
手術(給曹操開顱、給關羽刮骨療毒)
麻葯(發明了麻沸散)
保健(自創了五禽戲)
——用這三大法寶,華佗救助了無數人,贏得了「神醫」的美譽。
I. 華佗的發明成就都有什麼
華佗,我國東漢時期醫學家。他發明了全身麻醉葯「麻沸散」,比歐洲發明的麻醉劑要早1600年;他提出了預防醫學的思想,首創了健身的「五禽戲」。